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9 01:30:21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9 01:30:21   小编:

《黄沙下的世界》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绘一个被黄沙覆盖的世界,展现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未来的忧虑。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一)

黄沙下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的黄金权杖这些不可思异的奇迹中了解的埃及是我们最初对其一种具像化的认识。而埃及学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对古埃及的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艺术、建筑、科技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埃及学家通过对古埃及的文献、考古发现、遗迹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试图揭示古埃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明成就。埃及文明发源悠久漫长,受到其影响,古希腊的艺术就受到了最初的启示与发展,而欧洲的诸多宗教思想的起源同样来自古埃及。

以时间线来展开的《黄沙下的世界》详尽生动的带我们一同走进尼罗河畔的神秘的黄金世界。古埃及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创造了它独一无二的文明成就与历史的遗迹。而史料的记述中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视角来记录,直到两位19世纪两位女性的加入才使得埃及考古学中有了女性视角的观察与记录。在此时,埃及学的突进却是由一位语言学的天才商博良对像形文字的全面破解为基石。

商博良13岁就开始学习十几种语言,从未停止过学习的勤奋脚步,到34岁时,破解古埃及文,直接给予埃及学最好的帮助与发展。同时它的破解让女性学者的加入并有了全新发现提供了最有效的前提。

由于继承古埃及文明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使得欧洲国家争先恐后的加入学术之争与考古之途。美国追随的相对较晚,但也能从1782年美国国徽上的埃及金字塔看到其刻意的继承内在。此时对于古埃及遗址的挖掘与划分存在着众多乱象与利益之争。布雷斯特就对其感到愤怒,如果保护与记录埃及法老遗产上,法国,英国与德国都不值得信任,那么美国就不得不介入。帝国的野心通常在某些时候,毫无管控只能放任。然而此时美国的介入的确起到了一些制衡的作用。

1922年,卡特发现几乎完好无损的图坦卡蒙陵墓,震惊了世界。众多的精美陪葬品与黄金制品的面世成为了埃及学的重大发现,对于图坦卡蒙的历史研究也变得有迹可寻。

如今,埃及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尼罗河的人民自己掌控国家的未来与命运。而埃及学也将会迎来全新的未来。

正如考古的意义是唤醒死者而不是让生者沉睡一样,知道从何而来,打造全新的世界才是当下一代人的使命。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二)

许多世界历史书的第一篇章都是从商博良破译罗塞塔石碑,解读古埃及文字开始,可见埃及对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可是埃及的很多历史都被时间长河隐藏起来了,想知道更多更多早期古埃及历史或者了解人类历史,古埃及考古是一个躲避不开的话题。

在这本英国的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中,你的种种疑惑和好奇心都将得到解答和满足。如埃及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是什么?拿破仑的远征为何会开启埃及学的黄金时代?在书中有类似敦煌莫高窟的盗窃者斯坦因一样的文物贩子,也有类似《海贼王》中追求刺激冒险的探险家,更有只知皓首穷经的考古学家,这些身负不同目的的人们因为埃及学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了数不清的交集,也造就了这段风云际会的埃及学热潮。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虽然它讲述的是常人了解不深的埃及学与埃及考古,可作者托比·威尔金森凭借深厚的学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一个埃及学的历史小白看得津津有味。书中颇有见地的讲述比比皆是,如象形文字的破译首次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遥远古代的窗,让古埃及人再次开口说话……这个未来将由埃及人自己,而不是西方人来决定。

这本《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还非常贴心地为那些零基础的人做好了许多准备。如包括年代、重要事件、探险和挖掘、发现和响应时间有关埃及学的重要出版物等。此外,还有一系列详实可靠的插图供读者食用,让读者不止是通过文字,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古埃及这一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学科。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十分精美,绿色的封皮搭配烫金的图案,可谓是既有颜值又有实力。 此外,这本书还与《图坦卡蒙的号角》同属于《见识城邦》的系列丛书,两本书搭配食用,对于了解埃及,感受精彩的埃及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心的小伙伴可以集齐后召唤神龙哦!

书名:《黄沙下的世界》

副标题:《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作者: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

译者:杜菁菁

作者:[英]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黄沙下的世界读后感(三)

古埃及,对我们来讲似乎一直是个神秘的领域。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为什么这样吸引人?

当我们站在黄沙漫天的大漠里,面前是高大雄伟的金字塔,当我们徜徉在奔腾的尼罗河上,身边是同样满怀好奇和兴奋的亲朋;当我们参观神庙、帝王谷、狮身人面像,被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和力量所折服,我相信前面所提的问题,自然也就有了答案。

古埃及文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埃及人把他们的国家称为“凯迈特”(古埃及语中意为“黑土地”),从而区别于周围沙漠的“红土地”。

不过,古埃及人对自己国家的称呼,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衰亡、外族的入侵,而逐渐销声匿迹,正如这世界上曾经或短暂或长久,但终究难逃消逝的诸多事物一样。

但是事物只要曾经出现过,就必定会留下痕迹,更何况是彼时相当煊赫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它的逝去虽然令人扼腕,却给后世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珍贵遗产。

见识城邦曾推出过一本托比·威尔金森的《图坦卡蒙的号角》,讲的便是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墓葬中的宝物从发现到挖掘,直至后来成为一种沿亘百年的文化现象的事件。

而今这本同作者的《黄沙下的世界》,更是深入地讲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西方争夺古埃及文物的一段惊心动魄却异彩纷呈的历史。

19世纪到20世纪是埃及学的黄金时期,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到这片奇幻的地方,也是这一时期,见证了所有伟大又精彩的发现。

人对美好珍贵的事物是有欲望的,古来便是如此。如果告诉你某个地方有一座巨大的宝藏,其中的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任谁都没办法完全不动心。

于是在这种人性的支配以及对相关学术探究的驱动下,彼时英、法、德、美四国为了争夺古埃及文物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宏大探险以及残酷的竞争和掠夺。

在这场争夺中,多方势力参与进来。与其他几国相比,美国进入埃及的时间更晚,也更刻意。象征意义中的古埃及因素,对新近独立的美国的自我形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782年采用的美国国徽上有一座散发着光芒的埃及金字塔,而十年后在巴尔的摩为哥伦布建立的纪念碑则采用了方尖碑的形式。

本书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