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观后感大全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观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10:00:46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的观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2 10:00:46   小编: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是一篇观后感文章,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深入描述了三星堆的神秘与魅力。文章中展现了三星堆遗址的壮观景象,以及其背后隐藏着的历史秘密和文化底蕴。通过这篇文章,读者更加了解了三星堆的独特之处,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一

记录片、考古不管哪个元素似乎都很难和有趣联系起来,但是这部记录考古的纪录片却是有趣的很。 有趣一:有趣的视角。视角没有放在考古纪实上,而是从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来展现考古,比如祭祀坑的挖掘,工作很繁琐,故事很有趣。 有趣二:有趣的人物。看完这部片后,我才发现考古人竟然那么年轻、有趣,坑内坑外还不忘调侃。 当然,考古是很辛苦的,膝盖磨受伤、行走于悬崖峭壁,但都在大家的谈笑中一笑而过,谢谢这部轻松的考古纪录片带给了我们欢笑和知识。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二

其一,花开两边的一边。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应该是开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奇葩,不信你看马家窑和喇家。哈哈哈,顺着河往上,追溯它的家。

其二,文明西来的谎言。有片大草原横亘欧亚,串联起东西却分不清主次,带着节奏说文明西来。其实这多奇葩开在湖盆,早以有它的芳华,兼收并蓄,发展壮大。

其三。南渡北归的徘徊。迁移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是互动的,文明有主流,文化有中心,但不代表中心影响四周,主流一成不变。茶马是马运茶,马牵马,人是向南开拓,向北回流。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三

强烈推荐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借用这部记录片最后,一位阿姨的一句话:“我说他在三星堆怎么这么快乐。”他们看起来真的好快乐,虽然充满琐碎重复而单调的工作,虽然时不时被天气所刁难,虽然经常碰到百思不解的疑惑,但是这一群三星堆考古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三星堆文明,有所同,有所不同,他们都有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还原三星堆,让它绽放在世人的面前,而非默默地深埋土下。

而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正在实现他们的愿望,所以他们很快乐,令人羡慕的快乐。

虽然这群考古人不似明星偶像,受万人追捧,受镁光灯聚焦;也不似商业巨擘,家财万贯,声名显赫,但是他们的快乐是真的,幸福也是真的。

从这一群考古人的身上,我真正相信了,幸福与快乐从来与名利无关,从来只来自内心。

ps:小破站纪录片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四

考古学专业在读的来回复一下那位「就没人觉得这帮人像在上世纪似的?一个人干活,一帮人围观,一个个心态好的不行,上班族的卷消失了」豆瓣用户: 1.关于你说的心态好、卷消失了,纪录片里所有的青年考古人,都至少是名校硕士在读研究生,他/她们也很辛苦,除了在田野上挖地、写日记、绘图,室内(尤其是雨天)还需要整理资料和写论文,地层划不出,分不清早晚关系的时候也很痛苦。 2.一人干活,其他人围观是客观需要。探方有些地方很脆弱,不允许太多人同时作业;一小片区域的探方通常由一名考古专业人员负责,再配若干个民工(一般是每个探方两个民工),考古人员负责起取部分重要器物、划分地层、写日记、绘图等,他/她在坑内作业时,为了不影响采光和判断,民工此时一般都会在探方外;有时候有丰富经验的考古学者也会在探方边的隔粱上指导把关。 3.人也不是机器,你在野外的坑内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一直蹲着拿手铲挖土试试,看你用不用休息,要不要一直卷,心态会不会好的不行。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五

我们平时对于考古、古遗址的关注,大多数是出土文物上,对于那段历史的敬畏和探索,是大众对考古的观察角度。但是《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反其道行之,打破常规以考古工作者为主角,画面聚焦考古人的发掘、修复的过程,而且还是一群90后早八考古er! 片头的信息量和笑点,让我一度怀疑跟我一起看的弹幕人都是魔鬼。“反向躺平”的上班姿势你见过吗?几个人穿着防护服的考古人,趴在坑底的升降台上,试图抱起来一个大型的青铜器。这是拍摄了三星堆考古大棚内的K8祭祀坑里一件青铜大口尊的提取过程,这么严肃的过程,配合着考古人的姿势,画面是在有点好笑。弹幕更是热闹的不行,看着穿防护服抱青铜器的考古人,“是在给青铜器核酸实锤了”满屏飞。 还有不看这片子谁能知道,一组考古小队是由90后的小队长王瑞带着爷爷奶奶辈的队员负责发掘,这个组合实在是有意思极了。 我们这才知道,考古人的工作日常,意外的有梗好笑。 但是探索未知文明怎么可能是容易的事情呢?田野考古遇到大雨,一个个挖掘好的方坑,全都积水塌掉;升降板上搬动青铜器损耗着他们的膝盖,考古女孩何晓歌甚至自创了圆规式起立动作,还有老师软骨都磨掉了;挖到宝的乔钢与舱内小伙伴隔空互“怼”,古人先民的真面目就是他们的battle战果。苦乐参半的考古人,原来也能很嗨很欢乐。 跟着镜头走进这个小众从业者,直视历史文明挖掘背后的另一面,更是看到了90后考古人的耐性和乐观,抽丝剥茧,接近真相,在未知的过去面前,我们都是好奇的孩子,从脚下的第一层图开始,他们正在探寻着宏大的古蜀文明的细节点滴。 在第二集田野挖掘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聚餐时,冉哥不经意说了一句话“我喜欢考古,我喜欢三星堆,能在三星堆考古,真的是……舒服”,不善言辞的、没说出来的,都是热爱。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六

耳熟能详的三星堆背后的考古人,原来有着这么有趣的日常。对于喜欢历史解密的人来说,三星堆的一切有关话题都充满着神奇魔力,我们常常惊叹于历史造物的未知和神奇,所以爱屋及乌,对于考古人的工作日常,也是充满着敬畏,这种感情多数是建立在对一个陌生工种寥寥无几的认知上。《不止考古》这个纪录片,算是刷新我的眼界了。 我原以为以三星堆为背景的纪录片,多少会是严肃认真、很有学术氛围的,但是这个片子的视角真的很有意思,一只巨大的青铜面具因为断掉一只耳朵,要被送去修复,配音旁白解说的特别有趣,仿佛一只巨大的玩偶因为受伤要去找妈妈撒娇的感觉,目前更新的几集里边,这样有爱的片段有很多,是个一点都不枯燥的纪录片,阅片困难症的小伙伴是你的天菜了! 把镜头聚焦在考古人身上,我们才发现,这些每天研究历史的人真的具备超级硬核的专业实力,随便一个技能,就能让我们叹为观止了,印象很深的就是修复文物的老师们,都会自制一些小工具,个个都是手工达人呢。 老郭师傅自制竹刀修复大型青铜面具,用起来得心应手,用细细的鱼线来对付不好固定的青铜小人,不愧是修复大师,这双手真的想要。曾大爷也有自己的绝招和秘密武器,你能想象用修鞋工具来修复陶器吗,这脑洞真是胆大心细!看着修复好的酒器完好如初,曾大爷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师吧!用实力推翻“差生文具多”这句话,这妙手回春的高超技艺,妥妥的一个个手工大神了~ 其实文物修复师在做的不正是“一种很硬核的手工”吗?他们的材料是历史和岁月的遗留物,“变废为宝”的神奇修复力,让我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更加骄傲和自豪,如果这些老师们开个号直播的话,一定能吸粉无数,毕竟我等手残党可太羡慕这种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了哈哈哈。 文物修复师就像手握历史日记本的人,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和文物缠绕起来,用悠久岁月赋予的高超技法,拼凑残缺的时光,才让我们有了更多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另一个时空的大门,正在被打开~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七

三星堆我们都听过,但是三星堆的考古人这么有意思,还真得要看过《不止考古》之后才能知道。尤其被第三集里的曾大爷,上班状态简直还原现在年轻人梦想中的样子,狠狠慕了!

一块块的陶片被还原成远古时期的陶器,明明是充满使命感的工作,大爷却不这么想。他说自己年轻时把修陶当作工作,修着修着居然修成老匠人了。驾轻就熟的语气,仿佛云淡风轻的世外高手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曾大爷的工作,绝对是大家的理想型,离家只有几百米,到点不想干了就先回家吃饭,每天一个人跟陶片打交道,轻松又自在!更有意思的是,说到放假三天,曾大爷笑得嘴都合不拢,看来不管几几后,放假永远是神圣的!上班老师傅下班老顽童就是曾大爷本人没错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筑长城。从早到晚,麻将桌上四川大爷爽朗的笑声就没断过,这样的老年生活谁不心动呢?

一直追更纪录片的小伙伴肯定能发现,不管是田野考古队的王瑞、冉哥,还是修复师傅老郭、曾大爷,三星堆的考古星人总是带着一种可盐可甜的奇妙气场。工作时,他们是严肃较真的考古人,下班时,多数是个逗趣有梗的喜剧人,又能专业又能跳脱,反差感真的巨可爱!

我曾经一度以为,后半辈子就在盼望退休中度过了,没想到看完曾大爷的修陶职场记才意识到我的梦中情工,原来是修陶师呀!毕竟谁不想拥有曾大爷这么幸福的“拉磨”状态呢!现在努力还不晚,争取早日进入修陶行业,希望到时候曾大爷的徒弟还有空位~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八

耳熟能详的三星堆背后的考古人,原来有着这么有趣的日常。对于喜欢历史解密的人来说,三星堆的一切有关话题都充满着神奇魔力,我们常常惊叹于历史造物的未知和神奇,所以爱屋及乌,对于考古人的工作日常,也是充满着敬畏,这种感情多数是建立在对一个陌生工种寥寥无几的认知上。《不止考古》这个纪录片,算是刷新我的眼界了。 我原以为以三星堆为背景的纪录片,多少会是严肃认真、很有学术氛围的,但是这个片子的视角真的很有意思,一只巨大的青铜面具因为断掉一只耳朵,要被送去修复,配音旁白解说的特别有趣,仿佛一只巨大的玩偶因为受伤要去找妈妈撒娇的感觉,目前更新的几集里边,这样有爱的片段有很多,是个一点都不枯燥的纪录片,阅片困难症的小伙伴是你的天菜了! 把镜头聚焦在考古人身上,我们才发现,这些每天研究历史的人真的具备超级硬核的专业实力,随便一个技能,就能让我们叹为观止了,印象很深的就是修复文物的老师们,都会自制一些小工具,个个都是手工达人呢。 老郭师傅自制竹刀修复大型青铜面具,用起来得心应手,用细细的鱼线来对付不好固定的青铜小人,不愧是修复大师,这双手真的想要。曾大爷也有自己的绝招和秘密武器,你能想象用修鞋工具来修复陶器吗,这脑洞真是胆大心细!看着修复好的酒器完好如初,曾大爷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师吧!用实力推翻“差生文具多”这句话,这妙手回春的高超技艺,妥妥的一个个手工大神了~ 其实文物修复师在做的不正是“一种很硬核的手工”吗?他们的材料是历史和岁月的遗留物,“变废为宝”的神奇修复力,让我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更加骄傲和自豪,如果这些老师们开个号直播的话,一定能吸粉无数,毕竟我等手残党可太羡慕这种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了哈哈哈。 文物修复师就像手握历史日记本的人,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和文物缠绕起来,用悠久岁月赋予的高超技法,拼凑残缺的时光,才让我们有了更多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另一个时空的大门,正在被打开~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九

我们对于什么工作,是最陌生的?如果从纵向横向的维度综合来看的话,考古,肯定是普通人最有距离感的工作吧,如果你也这么想过的话,不如来看一看《不止考古 · 我与三星堆》,也许会打破你对考古的印象。 就算不懂历史的人,也对三星堆有所耳闻。最大的青铜器堆,神秘的黄金面具让人类无法解读,这个纪录片好玩的地方就在于,第一次带着我们走进了三星堆考古人的视角,看看这些宝贝是怎么发掘出来的,我原以为会看的是严肃老学究和庄严的学术氛围,谁能想到第一集就被考古小姐姐王瑞圈粉了。 短发、冲锋衣、司机、小队长、田间玩家,这是王瑞出场的形象,风风火火的走进工地4834坑,身后跟着的是一队穿着红色棉袄的当地阿姨和叔叔,这就是小队长王瑞和她的队友们。谁能想到,原来考古最日常的工作,是一个个大坑里挖土喷水,这些广汉本地的中年阿姨,从八九十年代就在挖掘遗迹了,就像农耕一样,他们在自己家乡的土地里,探寻着先辈古人的痕迹。 王瑞作为第一次带队参与考古实践的小队长,日常可爱得很,和阿姨们开玩笑说自己是他们孙子的同辈,还逗笑说单身才能好好干工作,90后的考古人,跟我们普通的社畜一样,除了那些古老文明之外,他们的生活小烦恼和我们如出一辙。 第一次带队,各个方挖到工程尾声,但是却没有什么发现,难题不少,成果甚少,但是我们能看到年轻的考古人过硬的专业知识,她能抱着一块陶片,猜测是盘装器还是狩猎工具;琢磨不出来的信息,就蹲在坑里对着文化层发呆,即时求助所长冉哥,又是一个崇拜前辈、积极好学的好学生;满心欢喜以为是挖到船棺葬的时候,没想到,却是什么都没有,不过她最后还是能转变心态,将这次的经历当成了一种收获。 考古更像拆盲盒,王瑞的突破成长,就是从有点小衰中展现出来,哪怕是一无所获,也不妨碍她乐观认真的劲头,大大咧咧的性格还能和同事调侃,两个新时期挖一个宋代墓,那不是小case,90后的认真和真性情,正是考古小队长的致命魅力。 第一集的片尾,领导来考察坑点的发掘成果,虽然过程几经波折,但王瑞和其他考古伙伴依然按时完成了任务,许多像王瑞一样的年轻考古人都有乐观的好心态,这也是出自于对考古真切的热爱吧!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

一直以来都对考古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三星堆考古。以往获取考古知识的途径更多是靠影视剧和小说,甚至是靠自己脑补,还以为考古就是挖宝呢。 怀揣着对三星堆的好奇看了这个纪录片,才意识到考古这个“坑”可比我想象的深多了。有句旁白令我印象深刻:

反向躺平是种怎样的体验

三星堆的考古人们也不是我想象中严肃的模样,给黄金面具上的红斑采个样,也会被他们调侃成“做咽拭子”

看过很多历史考古类的作品,《我与三星堆》是我看到过最接地气的纪录片了!就连我不爱看纪录片觉得很枯燥无聊的朋友都不带倍速的看完了第一期! 期待接下来的几期节目中,能了解更多有趣的考古知识,看到更多可爱的考古人!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一

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宿舍时不时会来一个历史系的学姐。

彼时的我少年登科、春风得意。一路读了不错的学校,跟了不错的老板,发了不错的论文,还没毕业就定了不错的工作;万事俱备,只剩论文。得益于研究基础的扎实积累、逻辑思路的清晰整理、和年少精力,博士论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撰写阶段;巅峰时期,一天有效工作时间可以高达12个半小时,一天一万字。

彼时的她怀孕了。每天只能去工作室干3~4小时,中午来宿舍午个休;慢悠悠的抱着书,慢悠悠的中午跟我说说话。

她问我早晨写了多少,我说差不多4000了,下午这章就能结束。

我问她早晨写了多少,她说今早又找到了一份新的考古笔记,所以昨天写的那600,删了300多。

她其实是理科,本科计算机;毕业以后放弃了上海的offer,转专业考来读历史。

在她断断续续来的那1个月里,我知道了原来我校最厉害的的方向是元史;她老板之前去蒙古田野调研的时候笔记本被野生动物叼跑了损失惨重;她能熟练掌握英语蒙古语和日语;我们国家大量的元史资料(主要是第一手的考古史料)被日本人带走了,以至于现在我们还要去扒他们的资料做二手研究;她也会吐槽就业难,说不论是高校研究所出版社还是博物馆吸纳不了那么多就业。

我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不!因为我喜欢!缓慢,但是坚定!

一个月后她因为身体的原因,停止了论文写作,跟老板请了假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的博士论文截稿,也跟老板汇报完回家过年。

后来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仅保留着微信联系。

现在的我已经度过了青椒的阶段,辛苦但还算顺利的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思考着发展、高质量的发展。

现在的她在大学里做基础教育,没有再走研究的路。

可是现在的我,在每年给新入门博士开会时,总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我的科研方向和工作状态。我希望有天,你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喜欢!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二

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宿舍时不时会来一个历史系的学姐。

彼时的我少年登科、春风得意。一路读了不错的学校,跟了不错的老板,发了不错的论文,还没毕业就定了不错的工作;万事俱备,只剩论文。得益于研究基础的扎实积累、逻辑思路的清晰整理、和年少精力,博士论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撰写阶段;巅峰时期,一天有效工作时间可以高达12个半小时,一天一万字。

彼时的她怀孕了。每天只能去工作室干3~4小时,中午来宿舍午个休;慢悠悠的抱着书,慢悠悠的中午跟我说说话。

她问我早晨写了多少,我说差不多4000了,下午这章就能结束。

我问她早晨写了多少,她说今早又找到了一份新的考古笔记,所以昨天写的那600,删了300多。

她其实是理科,本科计算机;毕业以后放弃了上海的offer,转专业考来读历史。

在她断断续续来的那1个月里,我知道了原来我校最厉害的的方向是元史;她老板之前去蒙古田野调研的时候笔记本被野生动物叼跑了损失惨重;她能熟练掌握英语蒙古语和日语;我们国家大量的元史资料(主要是第一手的考古史料)被日本人带走了,以至于现在我们还要去扒他们的资料做二手研究;她也会吐槽就业难,说不论是高校研究所出版社还是博物馆吸纳不了那么多就业。

我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不!因为我喜欢!缓慢,但是坚定!

一个月后她因为身体的原因,停止了论文写作,跟老板请了假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的博士论文截稿,也跟老板汇报完回家过年。

后来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仅保留着微信联系。

现在的我已经度过了青椒的阶段,辛苦但还算顺利的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思考着发展、高质量的发展。

现在的她在大学里做基础教育,没有再走学术研究的道路。

可是现在的我,在每年给新入门博士开会时,总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我的科研方向和工作状态。我希望有天,你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喜欢!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三

由B站播出的《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算是2022年最受好评的纪录片之一,纪录片以生活化的展现方式,让观众进一步接近考古,并形成对于这一群体的全面呈现。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考古工作神秘且久远,或由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组成的考古队,没日没夜在现场进行勘探和发掘。然而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却给了考古人的另一面,这部纪录片立足于当下的考古现状,团队便显得年轻化和生活化,考古人在当今社会丰富且多元的一面,被纪录片详细地捕捉。 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这部纪录片中,考古人为了接近古蜀国的真相,以田野为圆心,进行细致的搜索,从田野中央的第一层土地开始挖掘。93年前,月亮湾作为三星堆遗址的首个发现地,从源头挖起,寻找古蜀的遗迹。 随着考古的深入,指挥调度工作显得尤为关键,而专家和工人之间的协作性显得十分重要。26岁的王瑞第一次独立带队,发挥了大学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考验着她的团队管理能力。在考古现场,我们看到了系统、复杂和技术性强的专业工作,考古工人对每一处考古成果进行挖掘,充沛的体力肯定必不可少。 对于三星堆这样一个具有巨大文化价值的宝库来说,每一次进展都显得意义非凡,考古人通过不间断的探索和挖掘,不仅完成了自我的成就,而且让更多出土的文物显示,随着一件件出土的遗物,陶瓷青铜碎片渐渐拼接完成,三星堆不断产出的宝物,给了世人关于历史探索和文明探索的更多可能性。 然而面对历史的浩瀚和考古学的意义,考古人却展现出了另外一种生活化的状态,他们在对待文物上以无比谨慎的态度来考究,然而在面对生活上,他们更展现出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谊联结。或许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群策群力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其实特别幸福。 此外,这部纪录片的宝贵之处首先在于节奏的掌控上。《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实现了张弛有度,认真严谨的考古工作和轻松愉悦的生活碎片相互结合,王瑞的考古是新奇和专业的结合。紧张感和松弛感之间的有序调配,在感观上具备了亲和力;在细节处理上,《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同样把视角给到了在现场默默奉献的三星堆大爷嬢嬢,他们与考古专家一起,共同构成了考古现场的靓丽风景,关于每一个平凡人对于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付出,更是纪录片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真切关照;片子中通过兼任老师与坑长的赵昊,将校园课堂和考古现场串联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从培养机制到工作机制间的过度和衔接,并形成了从教育到实践系统性的感染力。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带观众看到了光鲜亮丽的文物背后,这些默默付出的考古人的故事,他们的真实生动也感染了每一个观众。我想,这就是它与其他纪录片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四

被纪录片喂大的孩子格局不会小,这是不是喜欢看纪录片的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可其实纪录片带来的不仅仅是格局,还有真实、朴素的记忆。 最近大家都看了《不止考古 · 我与三星堆》吧!对于三星堆这样一个恢宏的文明来说,光是在新闻里听到介绍,都会让人产生强悍的敬畏感。 巨大的青铜器,神秘的黄金面具,难以解读的信息,正在重塑我们现有的记载。我们总能在考古发掘的成果中,发现人类自身的有限,多么渺小又无知。 那么多千古之谜的文物出土,你知道是怎么挖掘的吗?如果你看了这个纪录片,神奇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将让你涨不少知识。 《不止考古》拍摄的是三星堆遗址月亮湾村考古研究所的工作,本以为点进去会是气势磅礴的解说和文明演示,没想到,却看到了一群考古社畜们的挖土日常,反差感真的特别生动了。 特别喜欢片子里的几个90后考古er,一头短发的小队长王瑞出场风风火火,带着一群帮工的四川大叔大妈,这个组合就特别喜感,原来田野考古挖掘,是一点点的挖土,吸水,喷水,再挖土,时常伴随着因为一个祭祀坑因暴雨塌方而要重新挖的社畜悲鸣,这工作乍看上去枯燥且重复,但是你能听着这群考古人嘴里说着“这层是夏商周、这层是宋代明清”,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文明背后,原来是这样一点点抠出来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折服于历史的伟岸身影。片子里渺小人类拥有的至纯力量,也许真的能穿越时空。 这个站点的一哥,无疑是大家口中的冉哥,北大考古学博士的冉宏林,负责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难杂症,他到田野间阶段性验收各坑成果,走到王瑞的4838号坑,看着坑璧上划出的文化层,感叹着三星堆时期的文化堆积从六层一直延续到了十三层,千年的时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两米的距离,他们轻松寻常的语气,却让我听的热血沸腾,不知道这么形容这样的心情对不对,那是一种灵感忽至的通透。 是啊,人类多渺小呀,千年时光里我们的痕迹却只有那不到两米的厚度,但是在考古人的眼里,那不到两米的距离,至关重要,一层层画出来的线,一粒粒泥土之间,是颗粒状的岁月堆积,就算再渺小的存在,燕过留痕人过留声,我们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 我们在三星堆文明面前宛若沧海一粟,对普通人而言,我们通过历史记载回顾过去,但是对考古人来说,文明越宏大,他们越敬畏,重复性的工作日复一日,一个个大坑挖开又填平,也许探寻不到几块陶片,也许能偶然碰撞到哪个文物,几十年的三星堆挖掘工作,就在一代代考古人的工作中,逐渐展露冰山一角。 哪怕是一块沾满泥土的瓦片,从形状推断它曾经是位于河渠还是城墙,这样追溯时光的浪漫,正勾勒着三星堆的完整面貌,这群带着眼镜、俯身泥土之中的考古人,用不止步的执着,正在描绘着历史。

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观后感篇十五

1因为疫情,四川之约一直没提上日程,但最近三星堆的巡展来到汕头博物馆了,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我去不了,你能派代表来,也行,期待之余,纪录片、相关的书籍都赶紧补起来,对于看展,我一般都有这样的习惯,先提前补充理论知识、历史背景,看展,过后再看相关的书或影像也会如临其境。这是一个很爽的过程。

2目前和三星堆有关的纪录片中,这一部是最高分的,且看了另外几部,都不如这一部有意思。非常独特的讲解方式,和其它类似纪录片的调子很不一样,轻松、幽默,还带了很多当下流行的网络语、口头语,包括配乐,也是那般活泼轻快、青春朝气,不古板、不陈腐、不老套,考古,一个多么严谨、肃穆、单调、孤独的事情,被讲述得风月无边。

3通过这部片子,也打破了对考古人的刻板印象,原来他们也可以是如此幽默风趣的一群人,学霸们一旦幽默起来,那魅力会让人眩晕。

4这部纪录片并不重在讲述三星堆的历史,而是人,考古人,借三星推突出“我”的主题,就像这些历史文物一样,如果不是连接着遥远的古人文明,它们或许一文不值,物是人非的当下,我们只能通过借物思人。

5考古,是个体力活与脑力活并存的工作。在外人眼中,它之所以神秘,是因为面对太多的未解之谜,而在考古人眼中,它不过就是一份也会让人感到无聊、繁琐的工作,只是当带着敬畏与热爱之心,他们一些戏谑着自己是在做“垃圾分类”,一边渴望借此探寻人类文明的变迁。

6航天人上天,考古人入地,不同空间的信仰都靠一代又一代人接棒下去,他们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慢很慢的事情,是他们自己这一生完成不了的,但即便如此,也都尽自己的每一天去做能做到的一点点进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过去通过自己交到未来手里。

7很多学科都在兴起和落寞,但唯有考古是没有尽头的。

8我喜欢一切历史与文物,如果永远埋在地底下,就永远没有那些传奇的故事,但是,我也常感到惘然,前人打墓,后人挖坟,我们自己安息的初衷,也愿意给后人如此折腾吗?考古精神坚信,你要先想到什么,才能挖到什么,所以人类无情地欲望下,也必将永不止境地挖掘下去,直到所谓的“真相”重新编入历史。总觉得好像有哪里违背了什么。

9同样是被挖出来,三千年前的泥土会被扫去,而成型的陶器会被捧在手心,有时想想,那同样来自三千年前的泥土,也挺让人心疼的。但这有什么办法呢,价值不在于时间本身,而在于它凝聚了什么。

10说到底,最珍贵的,还是人。

——2022.12.2看完《不止考古》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