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精选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4 19:45:28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14 19:45:28   小编:

电影《远去的飞鹰》讲述了一名年轻的飞行员在战争中英勇奋战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影片通过饱满的情节和感人的场景,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观影后,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和平的珍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一)

才看完这部片子,才知道是2011年的作品,十一年前的,看着还是那么热血沸腾,很喜欢剧中空中对战的片段,真的很飒,让个看的热血沸腾的,其中最讨厌剧中毛邦初的角色,小人一个,自己不做为,还处处打压别人,看高有功,就说是自己的提携,真是不要那么臭脸了。又怕事又怕担责任,就这样的官,蒋不败才怪

1/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二)

感情应该淡化,或者后面那段少表达些。姚不是宋佳,扣戏也不出彩。

我们是来看空军的,不是小情小爱,也许评分还能高些。

特别是朱亚文说三个月就有人能心动,不要说太满。好看的两个月也能改嫁。

可以多线,多几个演员,多些故事,空军那么多值得致敬的事。

丘吉尔对英国皇家空军说的那句名言:“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他们是我们可爱的空军!

2/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三)

“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 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大都含着金汤匙出生,他们的父母长辈非富即贵。在那个民族危亡、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本可以依靠自己非富即贵的父母长辈的恩荫在远离危险和战火的大后方安安稳稳地生活,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了航空救国这条人生道路。对他们来说,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

七生未尽祈战死,化作忠魂长护国。碧血长空,中华脊梁!中国无被俘空军!

3/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四)

1929年,身为东北军航空兵的高志航被张学良将军派往黑河,从土匪手中换回几天前被击落的日军飞机。高志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在黑河邂逅了俄罗斯美女葛莉儿,葛莉儿被这个有留法背景的中国飞行员深深吸引,不顾一切地跟他来到了沈阳。 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主动请缨抗日,张学良虽然自己深陷不抵抗的涡流中,但还是举荐高志航加盟国军,入驻杭州笕桥机场。 由于空军有禁令,不允许飞行员有外国配偶,葛莉儿和高志航只能选择了离婚,葛莉儿回到高志航的通化老家,从此乱世烽火,天各一方。

葛莉儿是个有文化有思想的现代女性,主动追求爱情,为爱勇敢、执着、付出。她明明什么也没做错,可她得到了什么,最后落得一个下落不明的下场。

4/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五)

看此剧看的太纠结了。因为对朱亚文的偏爱,看剧基本上要依靠对手戏女演员来决定是否看。我是真的觉得朱亚文跟外国女孩没有cp感,他们那种爱情我不能共情,所以在对葛莉儿的评价上并不客观。葛莉儿和高志航的爱太快太直接,或者他们呈现出热烈的爱我不能共情,在那个年代背景下作为军人在外人面前的亲亲我我我真的没办法接受。看弹幕都说葛莉儿是最懂高志航的人,我觉得高志航思想意志坚定,他并不难懂。懂他的不仅仅是葛莉儿。我也同情葛莉儿,她确确实实是受害者,生了两个孩子,又被迫离婚,惨也是蛮惨的。可离婚那段悲痛我又没法共情,还是我的原因。叶蓉然小家碧玉,小资女,有觉得她鸠占鹊巢,但是我觉得她跟没关系,她又没错,只是爱上了一个有魅力的人而已。我蛮喜欢叶蓉然和高志航互生情愫的这段,比较符合我对这种循序渐进的爱的喜欢。尽管进展也有点快,但还是有克制和纠结在。朱亚文演的高志航帅惨了,痞帅,制服帅,演活了。不喜欢他的傲气和不留情面的正义感,不喜欢他一边放不下前妻一边又爱上别的姑娘。当这叶蓉然的面,对不起葛莉儿,且家里还放着葛莉儿的照片。这个真的是蛮渣的。对叶蓉然真的不公平。可能感官上我更喜欢两个中国人演戏吧。对叶蓉然的同情更多点。这部剧朱亚文颜值巅峰,这部剧对他我是又爱又讨厌。

5/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六)

英雄不是圣人。高志航绝对是英雄。看这部片子的过程心里都很难过,大概因为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既定结局却又无可奈何。留学法国三年,能讲四国语言,东北军飞鹰队,中央军王牌飞行员,他有足够资格骄傲。少年得志,航空救国,血战长空,到头一抔黄土,三处以衣冠冢,至死未见东北收复。心情复杂得看完了这部剧。

朱亚文很好地出演了高志航这个角色。小事上桀骜带点痞气,大事上严肃正直,驾驶飞机就是威严不可冒犯。对待两任妻子的情感也做了很好地处理,和葛丽儿热烈奔放,和叶小姐就少了很多激动,飞机升空,喊得是葛丽儿你在哪。具体的感情史已经不可考,但也不必以圣人要求。整体而言,电视剧严肃带着笑点,国家大义中也叙述着亲情爱情兄弟情,让抗日战争从空军角度展开。

这部剧台词,剧情,布景等等等等都很用心。东北人的东北话说的可太好了,日本人之间的对话说的终于是日语了。台词太多亮点了哈哈哈哈中国隼外国卯,告诉他我马术很好,他的枪该擦了,我英文好让我来……高志航和葛莉儿的亲亲抱抱永远看不够!法语是恋人之间的语言,是他们爱的表达。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还在想念这部剧……我想大喊一声,没有人可以不爱高志航!

6/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七)

看完了“远去的⻜鹰”之后,其实是对史实,有了更加多⻆度的纬度了解,对于规则,制度,军令, 还有⼈性理解更深。很多事情,是不能想当然的。每件事情(尤其是那样战乱的年代)的背后涉及 千丝万缕,有很多不得不的因素,和绕不开的担⼦。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都有⾃⼰的使 命和⻆⾊。⼀个⼀个⼈都有不同的⽴场和认的东⻄(觉得认这个字很是合适)。像是掌鞋的⼤⽼刘 还是瘪犊⼦他爸,精神⾃由纯净⽽⼜洒脱的葛丽⼉都让我很羡慕!他们真正的活着,为着⾃⼰ “认”的东⻄。⽽我们的主⼈公⾼志航,他告诉我什么叫做真正的男⼈!也告诉我⾃⼰认的理要⾃⼰ 来守。 所以说看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对于我来说,什么样的特质最吸引我呢?想了很久,⼆ ⼗⼀岁的我⼤概会被下列特质吸引吧!其实想来了解⾃⼰很是不容易,你需要跳出来观察⾃⼰,还 要复盘,要不然你想出来的可能只是不靠谱的⼤脑⼀句短期记忆或者什么不靠谱的玩意呈现给你 的。 第⼀,对于⽬前年纪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担当50%。当然,这个特质诚然不好辨别,只能是好 好相处,处久了是骡⼦是⻢总会知道。 第⼆,是沉稳且⾃信20%。 第三,是情真意切,是真诚且善良20%。 ⾄于可爱,⻛骚,帅,⼀直觉得这是被上⾯所说的特质所附带出来的,是不需要单独要求的,是⾃ 然⽽然的。 第四,应该是会办事⼉吧。单纯的很佩服很玩的转的⼈,能把⽓氛顶起来的⼈10%。也许以后不会 喜欢这样圆滑的特质,但是现在真的被吸引。

7/8页

《远去的飞鹰》观后感(篇八)

【目前看到18集】17集开始就气到不行。

首先来欣赏一段男茶发言。高志航在主动开口询问叶蓉然确定了对方喜欢自己的心意后,对着和葛莉儿的照片说:和你分开才三个月,我曾经以为你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和你分开后我的生活会从此暗淡无光,可是我错了,这个叫叶蓉然的女孩已经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你能原谅我吗?

对不起,不能。你就是薄情寡义,你就是见异思迁。高志航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航空救国为了飞机为了军人身份和葛莉儿离婚,能理解。那时国家战事正酣,有太多的人为了救亡图存爱而不得,分开后从此杳无音讯。前面和葛莉儿分开的时候的心如刀绞难舍难分,还说什么下辈子还你,接下来2、3个月后就对另一个女孩谈朋友求爱结婚,移情别恋之迅速,和高志航的开的飞机一样快。

高志航忘记了和葛莉儿曾经的誓言,忘记了和葛莉儿一起读的雨果的那首诗,忘记了葛莉儿在他难的时候的陪伴,忘记了他们在奉天曾经的艰难而又甜蜜的时光,忘记了是葛莉儿给了他能重新开飞机的机会!没有葛莉儿的不放弃,没有葛莉儿四处求医,没有葛莉儿从那把法国猎枪下把你拉回来,你高志航早就放弃自己了。

高志航当时的个人真实想法已成历史无从考究。不知道是编剧没有刻画好这个过渡还是流传下来的故事版本就是如此(编剧应该是已经适度美化了的,真实历史上高第三段婚姻的时间线更早还有俩娃),在前面那段感情难舍难分还相约下辈子的对比下,这样的呈现真的令人反感。

【目前看到20集】

跟自己老娘打电话说叶蓉然跑不了,说喜欢叶蓉然。高志航真的反复在我雷区蹦哒。

【看到24集】

叶蓉然生日表白,忍了;亲脸蛋,忍了。但是抗日大战前给叶蓉然写信,“唯至死不能以夫人相称,为此生一大憾事”。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过了?葛莉儿这个前夫人做错了啥。大战前叶蓉然逼婚,高志航看了眼孩子,想着为了有人能照顾孩子,答应叶的求婚,这对叶蓉然公平吗?再说,高志航本来就和叶蓉然互生爱慕了,结婚也是迟早的事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突然临时结婚,这算负责任吗?(以上情节如果是编剧设置,那真的不太合适。)

【看完了】

高志航在大义上是民族英雄,立场坚定,从不退缩,为国学艺,为国飞行,为国捐躯。为了报国自断姻缘,是大义之举。这是毫无疑问的。他把最大的最纯粹的最热烈的爱献给祖国。东北飞鹰,空军战魂,英雄永存。

“本人原名高铭久,于民国十年,不顾家人反对,改名为高志航。意为志在航空,报效国家,拳拳之心,苍天可鉴。”

但是在个人问题上,真的不要营销说有多爱第二任妻子。高志航也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而已。希望大家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能客观看待高志航烈士。

一星扣在剧中部分历史情节不符合史实。一星扣在人设,既然男主人设是这样,请不要吹啥深情人设,实事求是地讲故事就好了。

8/8页

还剩5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