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这个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这个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7 06:00:22
《这个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时间:2024-04-17 06:00:22   小编:

电影《这个女人》通过讲述一个女人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她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勇气。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扎实的演技,让人对主人公的遭遇产生共鸣和感动。同时,影片也呈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挣扎,引发了对性别平等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这个女人》影评(一)

我真的太生气了。下午在FIRST排队看《这个女人》,我就看着各种关系户所谓的嘉宾主创团队的这个朋友那个朋友进去,问就是他们是嘉宾,主创团队亲自出来接人,志愿者们也没办法,然后就是不让花钱买票预约的观众进,正常情况下五点十五电影就要开始放映,可是为了等不知道是谁的关系户和嘉宾,就延迟延迟,后面志愿者、主创团队出来道歉,开始卖惨套路,说抱歉说希望大家理解,但是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我排在队伍的第二个,等我进去全场已经没座位了,所有预约的人就挤在过道的地上,全场座位上坐着的是各种关系户以及趁着混乱偷跑进来的人,然后我就没心思看了,最后连七点半的短片我也完全没心思看。

我很困惑,我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口口声声说爱电影爱艺术的人做出这种违反规则和使用特权的行为。

我认为作为一个创作者,首先应该内省反思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讨论一些更大的公共议题并做出表达,如果你真的热爱和尊重的话。

《这个女人》影评(二)

这个女人拥有北京的街道,福建的山水,处处的情人。 这个女人是我。 我是母亲永远的支持者,也是彻底的反对者。 大部分时候,我按照她的期待长成了如今这副样子,成家立业、生女育儿,我为她买了房产,为她怀念故乡、为她祭奠亡父;但我对那些“重要的”决定嗤之以鼻,结婚、生小孩,不都是你逼我、我才去做的?我反对你选择过的每一选项。 这个女人不是我。 我从未感受过爱情,觉得女异性恋、房车都是父权的骗局;我认为男的确实发育不完全、低我一等,但我才不要让着他们;我对自己绝对忠诚,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我不会做。 我依旧关心外界的反馈,从未能对自己如此地诚实,至少在镜头前,我会很关切自己的行为、言论,自我审查一番才能让人观看,有一些言论只能深埋于心底,或者想都不要去想;我不愿重复地去表达自己的脆弱,总是害怕她人知道后,会做出进一步伤害,即便我认为人性本善。 我们很远又很近,如同彼此从未了解过的天才女友。 我想拥抱这个女人,也拥抱每个女人,能活到此刻,我无法想象你已经付出了多少努力。现在,此处,请允许我拥抱你,往后每一个辛苦的时刻,希望你都能想起这个拥抱。你这个女人,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女人,是我的天才女友,更是你自己的。 请永远不要怀疑自己,请自由、真实而幸福地,做你自己,你这个女人。 请一定要幸福,这是我们消解父权最管用的魔法。

《这个女人》影评(三)

本届FIRST我看过的五部参展作品中,最喜欢阿烂导演的《这个女人》~

导演在直接的镜头语言表达之中埋设了假象,组合出一种极其新鲜的电影表现方式。让纪录片与剧情片有机组合,幻化出一种粗砺、性感、大胆、迷人的电影观感。

突破传统观念,极具挑衅意味的人物设定与影像风格,展现出主流视角中性别对调之下,有趣的人物速写。在疏离家庭关系之中叛逆的释放或者说报复,用放纵的情欲对抗缺失的情感与寂寞的身体。女主角俨然化身成女性躯壳里的男性灵魂,将性别的界限进行大胆的改写。

传统视角中女主角惊世骇俗的举动,对于家庭与情感的放浪状态,是一种对于男权社会的嬉笑讽刺。流转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之中,付出真情也嘲弄感情,却在放浪外壳之下埋藏敏感细腻的内心。这种人物形象看似特别,其实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人一面。

在纪录片形式的视角之中,女主角的自我剖析带着省世的意味,在从北到南的出走与还乡的过程中,寻求内心身体的双重慰籍。无非男女性别,而是忠于自己,选择的人生与状态,都是带着相性与共性的特质。

我太喜欢女主角与导演之间达成“共谋”的这种创作初衷,一同突破形式的边界,性别的边界,传统关系的边界......这种胆识与尝试,在华语电影体系之中都显得极其与众不同。模糊的真实与虚幻之中,树立起一个超时代意义的自由女性形象,让人有大呼过瘾的畅快感。

《这个女人》像是导演射向传统观念的一发子弹,女主角是子弹击出的惊艳血花,让人难忘。

《这个女人》影评(四)

《这个女人》

一部伪记录片,是用记录片的手法拍的故事片。

一部围绕女性在当代生活里代际关系、婚育、出轨为主中心的女性题材的电影。

如同阿烂导演所说,影片朴素、自然,真正的“朴实无华”。直白点就是比较画面比较粗糙,演员也只是从业者,因为是本色出演,貌似也不需要什么演技,镜头负责记录就够了。

值得看的看点是内容,女性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才是和谐的?

女性代际关系的传承,价值观的传承?生活方式的传承?

事实是除了血脉的延续,在现代互联网时代,把父母辈、祖父母辈的价值观全部都颠覆了。

婚内出轨,无论男女,出轨方于另一方都是伤害。影片里,女主追求自由、享受恋爱带来的快乐,于对方来说就是伤害。

男女自古以来不平等,女性追求平权,本是积极进步的行为,但是不能用魔法打败魔法呀。

不能说男性出轨,女性就要以出轨的方式来平衡,一方不能以另一方的错误成为自己犯错误的理由。

贝贝骨子里认为男性是不如女性的,除了不能生孩子,是不能亲自生孩子,诸多方面。所以,她努力向上,向前,想作自己的主宰,积极地去追寻爱情,这是否是本能地认为自己可以是自己的主宰,不受约束?

如导演所说,有些题材小众,但也值得讲述。

《这个女人》影评(五)

……

在观看《这个女人》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始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观众。电影中探讨的婚姻、生育和爱情游戏等主题,让我在很大程度上感到与女主角的生活和情感有所距离。尽管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对电影技巧不甚了解,但我依然能够从个人的角度,体会到电影中某些片段的强烈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特别是电影中的三个场景,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我从观众的身份带入了故事之中。我仿佛置身于养老院的一隅,旁听着母女间的深夜对话,目睹着女主角在私密时刻的坦诚自白。这些场景之所以能够如此打动我,我想,是因为女主角贝贝的真诚和精湛的演技,让我能够暂时忘却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而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感波动中。在此,我要对导演和演员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通过这种形式,让我得以体验到电影的魅力。

电影的结尾,贝贝提到“去到更大的世界”,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没有更多的上下文,这句话的含义变得模糊而引人深思。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正在努力寻找和定义自己的边界,探索属于自己的“更大世界”。对于贝贝而言,这个“更大世界”可能意味着婚外情的尝试,也可能象征着对传统道德规则的挑战和打破。这我不得而知。每个人对“更大”、“外边”、“更好”的定义都不尽相同,这正是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有些人认为出轨似乎是男性的特权,而女性出轨则是模仿男性的行为。但我认为,追求自我定义的权利不应仅限于男性,这并非他们的专属。《这个女人》这部电影虽然没有直接对婚姻制度进行反思,但它通过女主角的故事,展示了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复杂性,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当然也是电影或者说这个角色,这个故事的一种局限。

……

《这个女人》影评(六)

如果我去形容女主的话,我觉得是“自私”。这个词在这里没有“好坏”上的定义,它其实也和性别、年龄等等都无关,每个自私的人都会有自己自私的点,自己自私的方式。片中女主哭了好多次,她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我觉得她也许是不会真的抑郁的。她会是生活中的强者,甚至某种程度上会是一个“狠人”。

以片中两个细节为例。一是女主全款买房缺尾金18万,向一个情人借钱未果。我对这个桥段印象深刻,是因为正好,几年前,在我和一个朋友间有过类似的对话——而那个朋友的座驾也是一辆JEEP(好巧不巧!)。当时她因为其它原因急需几万块钱,我说妳借借看(我本人不和任何朋友产生任何金钱关系是原则,我也不会向别人借钱;所以我的选项可以排除),她沉吟了半天,最后说,算了,实在不行我把车卖掉。我说你至少打几个电话试试看嘛,我在旁边给你加油。她又沉吟了一下,说,算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别人没有义务借钱给我。我听说最后她是向银行借的钱。

第二个镜头是女主的一句话,她说她不是一个很称职的妈妈,在外面看到别的小孩会在心里投射一下,但不会特别去想自己的孩子。片中有(至少)两次分手的描绘,都是干干脆脆的“那我们分了吧,你把我删了吧”。然后一切——之于女主——恢复原样。我觉得导演——无论她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对该角色的这点性格刻画真的非常成功。我是真的非常羡慕。

剧情简介中写道,女主被裁员了,似乎隐射这是一部描写女性苦难的电影。但其实女主买了(至少)两套房,几乎都是全款;她开着一辆very decent car(JEEP);她想到什么就去做,从北京到武夷山,没一点拖泥带水。这部片子里压根就没有什么苦难,这完全是一部强者电影——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也许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自私”的人,或我们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会活得更好,尤其会比那些“无私”或“为他”的人活得更好。我以前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没这种感觉,回国工作一年多,越来越有这种感觉。我认同女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吗?很难讲。但我自己有一个和她性格很像的同事(是个男的),其实我一直很困惑他是怎么能进到我的单位的,但看完这部影片,突然间好像我有答案了。也许我自己也应该变得更自私一点吧,不然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很多时候却感觉被“欺负”了。很多时候,你在乎的,你以为是高尚的、善良的东西——这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类似nobility in its very old-fashioned way 那样的道德观念——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看得到,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会give a shit.

我知道这是一部无论从导演的主观意愿还是普遍的观影体验来说都被昭然若揭地贴上“女性主义”标签的电影,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从超越性别的角度去作了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变得像女主那样,无牵无挂,玩乐人间;也许只有拥有那样的心态,才能做到真正的潇洒吧。(巾城)

《这个女人》影评(七)

#QunneMary 看完电影有两个非常直观的感觉,首先是整体的表达不够有力量,再者就是感觉导演不太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看完QA更加加深了这一点感觉(不知道是不愿意说,还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整部电影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女性将要和正在面对的问题。

最喜欢的部分是访谈那部分的“真实”,因为那里导演是有参与的,所以可以确定直面镜头的访谈是相对真实(最起码是女主呈现出的真实)内容,而之后与搬演对照看似乎也能知道哪些是相对在一条逻辑线的故事。

放开女性主义这个话题,电影整体的故事非常接近现实,但重点却非常飘忽,片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家(房子)和爱情(男性),不过感觉这两个元素本来就是相悖的,家(房子)会限制住一个人的自由,而追寻爱情(男性)则需要自由,角色就似乎在这两点上游离,能大概理解呈现出的效果的原因为这可能是非常接近于女主的生活,但依然不太能接受这种贴近现实无张力的处理,毕竟是个伪纪录片,如果从女主身上都看不出那种压抑感,亦或者对于爱情的决绝,我很难想这伪记录的内容能上升到的讽刺和批判的程度。

女性主义部分,我觉得影片是被强行加入了一个女性主义议题,不知道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是否在这个内核上有个大概的表达方向(其实QA时可以知道影片的出发点在于女主这个人,然而在其中很多信息在导演这里是缺失的),或者由女主自己的想法做出发点创作,亦或者因为怕触及观众而做缩手处理。

奇怪的地方:

1. 性权力的调转。有两点不能认同,首先,性权力调转在男权社会并不能达到女主所描述的“自由”的状态,看到女主访谈的那部分谈话还是有些皱眉,类似于男性可以出轨,我也可以,但这感觉这就如同性骚扰一样,女性被性骚扰,男性很难体会,男性被性骚扰,舆论反而会有另一边倒的讽刺情况,始终认为现在的性权力是男权社会下的体现(虽然性本身不是),而且不同的女性主义对性自由本身就持不同态度,这个议题感觉就太大了。再者,即使在前者存在自由的情况下,女主展现的故事也无发带出极强的张力,因为女主物化自己的时候体现那种被困的同时又没有换来物化的结果,感觉这部分整体呈现真的挺不舒服的。

2. 视角,感觉女主这部分的困境从整体的状态下无法体会,但另两个角色的视角感觉却是比女主更有力量,首先是女主的母亲,作为更老一辈的受困女性,现在又被“困”的状态其实是没有展现的,感觉这就是上野老师(应该是漫画家田房于上野对谈是说的)所说的“B面问题”,即女性分娩产子后到达B面与其他所有男权社会的弱势群体一样互相影响的经历,嘉宾Chris非常的精准的问到了两个问题非常好,能感觉到女主再责怪她的母亲和男性稍显重要的作用,导演也回答了同样的用“习惯和安全”来解释前者,这似乎也印证了B面的问题,而对于男性的作用似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我感觉如果更加的客体化男性可能是带来更强的张力。女主的母亲如果没有剧本是能看出来她是个思路非常清晰的人,从物化自己应该带来的收益(虽然不道德)到孩子的生育问题的反馈都非常清明了的展现了她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受困的责任。而第二个视角则是女主的女儿,觉得这可能是不太容易实现的,毕竟不是纪录片,搬演很难完成这部分,而就如同女主责怪母亲一样,作为母亲在女儿生活中缺失的她应该也会被责怪吧,这种对于子女照顾的自由对照性自由来说说不上来那种更有张力,但仍然不觉得把孩子丢给母亲,让孩子成为俄留守儿童是一种自由的表现(然而她还不自由,物化自己失败而哭泣,那里的物化可以是爱情的证明,也可以是博弈的武器,但只面对镜头的应该是真实的情绪吧)。

其实影片的内容也不是没有类似的,非常明显的有《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内容就是很雷同的,甚至两部作品的拧巴感都有些类似,都是性格不够痛快决绝,同时一个奔向爱情,一个奔向父亲。

视听上,可能是因为导演只有自己,所以视听的呈现不是很好,视觉上除了没有稳定器抖动的非常厉害的手持还有就是不知道是啥原因造成的画面很奇怪(朋友说因为不是升格,而是帧率问题导致时不时慢放造成的画面有些奇怪)。剪辑有时是为了故意呈现一个构图下的环境所以也不是很流畅。听觉上则是环境音混的有些不太舒服。

总体说就是不够愤怒,不够清晰,不够尖锥,不够压抑,看似一个洒脱的女主,那一切却都是如此虚浮,导演搬演了一个现实,但也仅仅是搬演,太多可观察到的现实…摄影机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内容上似乎她跟女主是脱节的,我也并不觉得共谋了什么…也许当真的遇到逆境时才能看到这部电影的平庸。借用上野老师的一句话,“女生们再多展现一些自己的愤怒吧,用自己的愤怒去改变这个社会。”

不喜欢还有另一些原因。1. 我有女性朋友是这样的,真洒脱也非常独立,知道想要什么和做什么,感觉比这部伪纪录片有力量。 2. 有一个反叛的母亲,而作为跟姥姥长大的留守儿童我觉得女主对待感情上可能足够真诚,但不够成熟。自由的代价落到了哪里?

《这个女人》影评(八)

我很少写影评,一般看完电影会在短评简单留下电影给我最强烈的感受作为标记,但现在离看完《这个女人》已经过去五个小时了,我还是有写点东西的冲动,尤其是过去五小时我经历的东西,或许能与影片互为补充映照。

8月份听《别任性》播客Alexwood和阿烂聊这部电影,瞬间就很感兴趣,得知阿烂之前做女性权益及多元成家的事情,内心对这部电影更多了几分期待。今天在HKAFF放映,我没有迟到,从头看到尾,甚至第一次因为想要在映后交流提出观影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而中途打开手机记下(这不太好,但是不记下来我真的会忘记)。

这部片子很日常,虽然我听播客的时候已经得知这是一部很像纪录片的剧情片,但还是被它的这么像纪录片惊讶到了。我喜欢这样的手法。只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北京通州、新建的高楼、疫情、买房的背景前面,还是让我有些不习惯——在以往的观影体验中,这样的故事往往发生在白人女性身上,讲出的话是英文,背景应该是经典的欧洲风情或者纽约。

我喜欢这个故事,从李害害身上也看到一些自己的身影(未结婚无小孩版),所以我能理解,一段非正式的关系结束时和对方尴尬地站着,沉默良久说,“所以这段关系就结束了啊”。扯点不沾边的,“这段关系”这种说法,感觉也是西方说法的中文版本,"this relationship",中文里没有本土的表达,只能僵硬地直译了。有时我自己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也感到有点别扭却也只能这样“正确”地表达。

我记下的问题有:在福建不说方言吗?如何与老人及小孩沟通拍摄内容?主演跟片中男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什么样的(自己的经历来说,这点对于回应“探索自己”这个问题还蛮重要的)?最后一个,最疑惑的,我没觉得主演享受了和这些男人的关系。起码我没有觉得他和这些男人相处的时候特别的开心或者有爱,这是为什么呢?

映后我的前两个问题被导演和主演解答了。第一个是家族历史移民原因,第二则是因为部分演员是主演真实的家人,所以主演在现场承担了一部分导演带着剧情走的工作。

接下来的映后走向有些不对劲。紧接着一个男观众提问,问“电影道德”这个问题,有没有影响到主创们的生活,毕竟这个片中女性形象可能是有争议的。导演问,有争议吗?你觉得呢?观众们都叫好。后面还问了几个问题,有一半内容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些问题以一种不愿对话的方式被怼回去了,其中有个观众提到《野蛮人入侵》,问陈翠梅导演作为出品人对电影有什么启发,制片人回答“陈翠梅老师帮我们提交了金马”。观众又欢呼叫好。我不觉得这种类似于抖机灵的回答是一种真诚想和观众交流的态度,甚至现场让我感受到了主创们和观众席里的亲友团组成的女性阵营联盟将与男性观众对话的可能性挡在了墙外。这个话题肯定又会有很多争议,但我自己一直都不喜欢以一种女性阵营隔绝与男性对话的女权行为。

我非常理解主创们不想过多谈论片中的老公、影片从真实生活的取材的比重等等牵扯到影片真真假假的问题,就如很多人的感受一样,这不是这部片子的重点,但是现实里女主角的形象必定是有争议的呀,我说的是一个现实,而不是应该这样。我也非常希望没有争议,但是这部片子的意义和先锋性不就在于提供了一个把争议摆出来让大家讨论、为这个问题早日没有争议的开头吗?还有陈翠梅导演的问题,我其实也很好奇,但是就这样被怼过去了。

回家路上和友人聊了很多这部电影以及映后的内容,聊了一些女性主义的东西,不知怎么聊到主体性,回家正好看到篇文章,标题是《缺乏主体性的好处》,友人顺着给我分享了人物那篇《出走的娜拉》。我一直知道这篇文章,一直没有读,点开读到一半,被我爸给我发了条消息打断了。

最近我学业很忙,今天是夹缝中得闲的一天,一个多月没和爸妈视频了,我就给他们打了过去。打过去就感觉氛围不太对,他们好像吵架了,一个在客厅一个在卧室。聊毕我给妈私信消息宽慰她,她也回复一长段最近生活内容的文字宽慰我,我眼眶湿润好几次,然后把《出走的娜拉》继续读完。

《这个女人》、《出走的娜拉》、我妈,三个女性,但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刘小样尝试出走,渴望知识和城市,一次次远走又无奈回到平原里的村庄。我妈快六十岁了,一辈子待在七十万人的城乡交界模糊的小地方,越老越开始读书,听了两遍《边城》,今晚听《杨绛先生传》入睡,给我发“没事,习惯了容忍”。李害害代表的是年轻的新新人类们,活在当代的、互联网的、女权语境下的大城市女人,去寻找新的亲密关系可能性。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主体性与消解自己的主体性之间做斗争与平衡,在现实中找到生存的夹缝。

今天一个晚上同时被这三件事情冲击,也算是我想写些文字的动力。

我相信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实践者,经常在私人生活里和朋友们或者陌生人探讨、表达这些事情,但很少在公开平台发表评论。我知道在互联网上要打死一个人太容易了,你轻而易举攻击的只是对方的这个ID而已,不是现实里的人,就像给美团骑手催单或者差评的时候,你不会想到ta从到店到配送路上要遇到谁经过几个红绿灯会发生什么。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功能性也带来人与人的冷漠与焦躁,所有我更喜欢线下的交流。我不知道看到这些影评的人会怎么评论,但是希望你想一想(包括看到所有网上内容的时候),对方是一个真实的人,她可能在一个客厅在一个晚上经历了很多内心的起伏,才打下这些文字,想要记下一些东西。

第二部分也不是一种“批评”,更多是疑惑,正如我讲我自己也有很多李害害的相似经历,只是想直白地说出我的真实感受。

peace & love

《这个女人》影评(九)

在大陆,商业与艺术,互为想象中的敌人,贬以不屑和鄙夷。与之相当的,是剧情与纪录,它们界限分野,到底在哪。一般人不免认为,后个话题更靠近学术,不愿去碰这黄牛田。惯性思维会告诉我们,剧情就是虚构,是编的,假的,有华丽或糟糕的技巧(剧本、演员、配乐不一而足)。纪录片则是真的,是现实非虚构,活生生的,在某个人身边发生。镜头低调,材料朴实(导演的支配、操纵、干预,极少发生)。可惜,对分法并不奏效,只有足够天真的观众才会主张:纪录片作品所言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并且这真实性由始至终,都应该得到保证。

顺着话题,所谓伪纪录,就是在剧情片叙事框架下,放入了纪录片手法拍摄的素材,如早夭的《中邪》,全片都以仿纪录片形式拍摄。大热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只拿纪录当填充,作技巧,属增益效果。至于影院观众常说的,这电影手法“像纪录片”,大多是指以素人为演员,电影拍摄不事打光、缺少滤镜,不加服化道修饰加成,靠近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例如被大大误会的《隐入尘烟》(事实上它摄影画面过于雕琢),乃至于固定镜头为主的侯孝贤阿巴斯,荒了大谬。就这么说吧,人们乐意在电影里寻找和提炼真实,不放过出现的蛛丝马迹。历史真实不可得,而观看电影所获取的“叙述真实”中,人们认定纪录与纪录片,拥有更多、更纯粹的真实。

大疫这几年,出现了进组拍摄出外景(《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导演饰演自己(《裂流》、《野蛮人入侵》),以及演员出演自己的一系列片子,令真实的视野不无虚幻,也让虚构,更加真实有力。《这个女人》的出现,显然不是一次偶然。上海的《梅的白天和黑夜》,西宁的《长谈》,也都呈现了纪录片与剧情片混合的特质,端看观众和评论者,想要采取何种视角,诉诸哪个论点,方免于左右互搏。它们故事的外显部分,是一个女人和她自己的房间。李害害要购房,筹钱,在通州给自己买,回老家给妈妈买。玉梅住在偏远郊区,沉迷于找中介看房。电影拍摄时间段,横跨了大疫三年。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女人》手工感极强,而《梅》的组合搭架,是工业出品。方法不同,造成了感受体验的不同:一个女人在讲她自己,一群人在看梅的故事。

《这个女人》的观影体验,包含了往复来回的几样行程:北京通州与福建三明的列车,现实日常与梦境回忆的衔接,剧情与纪录的缝合。

剧情的搬演,或者我一眼看出来的,是两位男性角色的出现。居家空间里,镜头下夫妇之间的身体语言,已不需要道破更多。其余部分,约见中介与夜阑风雨,都是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但对观众而言,本片最纪录的,是收尾部分,导演与演员,面对面的开放麦部分——直接对制作成片,发表意见看法,进行干涉。主人公直言,电影里头的情感火花,可真也可假,不介意亲人如何看待,就像香港电影经常打在结尾的那两行字: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回看返乡之旅,主人公探访外婆,无论是相见的交流对话,还是通过手机视频,与北京的母亲和女儿进行通话时,四个女人以两组互相嵌合、血缘相连的母女关系,由手机镜头与电影镜头包裹的亲密问候,呈现为“不需要预演排练”的日常真实,显然无法NG重来,只能一条就过。生离与伤别的对话,似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反过来说,目睹类似的场面,观众能立即代入。即便在结构上,它并不承担冲突功能,没有主人公与母亲在沙发上讨论婚姻的话题效果。这一幕中,《这个女人》叫观众寻思,当一个女人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她会是什么样子:在大城市帮女儿带女儿,还是待在老家等待终老?永远有人在老去,永远有人在成长……小机器的灵活视角,起到了一个身外的,超然的,永生的作用,它持续着观察,也持续着疑惑。再相比这些年,院线片里泛滥成灾的阿兹海默症或各种癌症绝症题材,它们几乎都在凭空抒情,沉溺于臆想,油腻且轻佻。对于剧情片,做一幕全景,也意味着场面与细节,白花花的预算。相反,纪录片时常会呈现生活全景,主题像未知的,远方出现的岛屿,自意识的海洋中浮现。

相较于自身的感官与经验,人们似乎更信赖他们的想象力。平凡的海滩,深邃的一天。电影里的碧海蓝天,房间亲昵,它们看起来,就像真的发生过——在一个真实人物的梦境和记忆中发生,也在一个电影人物的真实世界中发生。

但它们真的在现实中发生了吗?

人们镇日浸泡在现实之中,为何会更愿意相信,镜头所框选的世界与人物,因得陌生人的聚众注视,还有作为观众之我的出现存在,而显得更加,或甚加倍之真实?抑或观众和这个女人一样,同样棘手于购房首付,缺憾于亲情照顾,迷惘于婚姻平淡,疲奔于不利流年——本片看似不经意地掠过却捕获了的社会真实。《这个女人》更接近梳妆的照镜,还是墙上的孔洞?又一个悬而待决的问题。电影是因为相似的情境投射,而追逐不存在的真实一瞬——我多想变成她,还是因为理解而能够获得情感力量上的真实——也许她就是我。换言之,剧情片因重峦叠嶂的叙述,与观众的距离更远,而当真实的人物,被带进了真实的电影,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更近,近到就像发生在你家沙发上,进来坐坐,泡泡茶,聊下天,放个空,尝个闲。

太多女性的故事,都在这部电影中出现。这个女人的故事,也是许多女性的故事。但说到底了,并非观众相信纪录的真实,要凌驾于剧情的真实,不如说,当他们选择去电影院,看一部片子的时候,是因为他们相信电影这个媒介,这样载体。意识潜流中的信任,先行打下地基,构筑起来真实。就好像,在你面前,眼见为实的真,比其他东西要来得更真一些。而这种真实,与电影,还有看电影的你,深情相拥,紧紧相连。

【首发于西部影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