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一篇描写春天景象的文章,作者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文章中透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珍惜和享受春天的美好。
春读后感篇一
许小凡老师的译后记正如书名《春》,联结串起,一口气读完故事,再读完后记,会忍不住想重新再翻阅一次。 相较于《秋》与《冬》,《春》涵盖的人物、视角、历史、背景更加深厚,但其背后内涵虽深,却并不影响任何人理解故事主线与情节,这恰是作者厉害用心之处。 它可以是简单的童话故事,由“善”化身的小女孩造就的一场奇妙际遇;它也可以是沉重的历史缩影,由“机器”视角的交错拉开那段惶惶不可终日的岁月;它还可以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由“自我”的个人去呈现不可独善其身的时代漩涡。 无论代入哪个角色,社会洪流推着每个人顺时间“流逝”,合理与不合理不是重要问题,存在与不存在都变得无关紧要,虚妄的架构靠机器看似正常地运转着。 所以如何能够逃离被裹挟与洗脑的命运呢?睁开沉闭的双眼,打开固锁的逻辑,去聆听吧,不为寻找相似性,而是用一种相似去理解另一种相似性,突破自我的牢笼,克服从自我的出发点解释一切他人际遇的自大。推动时代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力量,是实践的学问,停留在看到、理解、知道的内容永远只是自欺欺人的个人肯定。去做吧,12岁的小女孩尚且英勇无畏,我们又有何惧之呢?
别太觉得世界都在围着你转,这可不是为了打击你,只是为了让你更加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你才是你的世界。
春读后感篇二
与平时默认的春夏秋冬的顺序不同,《春》是这个系列的第三本,这个春天不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而是复苏之前寂静料峭的。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主线是奥、弗洛伦斯、理查、布莱特的旅途,但一开始的叙述视角却是从理查的视角切入,叙述时间也是乱序的,像拼拼图一样,逐渐将每个人的故事补充完整。理查处于人生失意状态没了活下去的想法,布莱特像机器一样每日规规矩矩地工作着,弗洛伦斯是“非法移民”的后代,奥是帮助她远离拘留生活的组织成员。这一次的旅途以移民管理局找到奥和弗洛伦斯并分开带走他们告终。理查、布莱特中间就被抛下了,但是在这个旅途中他们也并非没有收获。理查想去见一见好久没见的女儿,开始拍有关“移民”的影片;布莱特开始为绝食的移民感到难过。而促成他们改变的弗洛伦斯却下落不明,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她会成为这个社会没有落脚之地面临拘留风险的边缘人。 所以在补故事的时候会逐渐发现作者对英国新移民政策及“非法移民”所受非人对待的抨击,同时每一部分都以作者借理查和帕蒂之口讽刺大众媒体(因为作者觉得大众媒体是政府宣传这种政策驯化民众的武器)开头,尤其是第三部分开头感觉作者装都不装了,极致的嘴臭看得很爽。而且以理查的故事开头让人感觉是一个拯救人生的鸡汤故事,后面慢慢揭露弗洛伦丝、奥的身份,故事内核逐渐丰满,这样的以小见大也很有趣。
春读后感篇三
我只读懂了大概百分之六十的内容
整篇只有一段特别戳我泪点
就是帕蒂在书的结尾写下的那段告别
“你好啊 杜布迪克”
“送你了”
失去帕蒂的理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宛如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身体,时间和他就这么过去,在春天来临之际,回忆里的那个人突然以另一种形式短暂回到他身边,再也不会相见的、一位久别的老朋友,用着理查最熟悉的语气,向他道别。特别特别温柔的告别。
泪目TAT
春读后感篇四
我以为这本《春》很温和,但全书一开篇就是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气势,让我不禁倒吸一口气。越是往后读,越觉得震撼。
越读就越觉得这个书名真好。春,即将来临的4月,是料峭的月份,是重建的月份,是大地乃至意识苏醒的月份。
更是需要联结的月份。
作者阿莉在《春》中写了很多事物,因为春天能容纳下那么多。她写了当下不确定的时代、创伤、衰落,以及鲜有存留的善意和希望。她写了一场漫长而深沉的怀念,也写了向外延伸自我的努力,更写了聆听、文学与真诚。
书中有作家、诗人、艺术家、编剧,有孩子、年轻人和老人,也有逃亡者和追捕者。他们本没有交集,但时代的洪流将他们裹挟到一起,让他们进入同一辆列车。这一辆车,正是开往春天——打破一些固有的观念,找到一些新的可能,做一次突破,来一场联结。
理查,导演,走在缅怀朋友的路上时明白,他的长途奔徙是为了爱。
帕蒂,编剧,热爱文学,她读莎士比亚、里尔克、曼斯菲尔德、狄更斯、雪莱,她看卓别林,听贝多芬。她代表着那个失落的黄金年代。
布丽特,普通人,感受力强,情感丰富。但她是一个被驯服的人,不知不觉地协助管控难民。她是春天的枯枝,她需要被唤醒,需要改变。
弗洛伦丝,苏格拉底式的女孩,善的化身。而善的实现,需要勇毅、倔强,需要有敏锐的判断,需要有同理心。
这些人穿越于过去和现在之间,驰骋于记忆与未来之间。他们发问,对话,讲述,倾听。这长路漫漫,而爱在诞生,在蔓延。
他们的故事始于春天,但历经了四季。他们所处之地是废墟,而废墟之上可重生。他们不同,但他们并不为相似性而生,而是尝试去理解,去发现这世界的多样性,这世界的辽阔。
“她穿过一片泥泞的原野。无论走到哪里,她的脚所触碰的地面,都有花朵从一无所有之中涌出。”
人生有限,不要紧;春天会消逝,不要紧。总有希望会盛开。
春读后感篇五
书名:《秋》《冬》《春》
作者:阿莉 史密斯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最早接触到的是秋,这本2017年出版的书在当年非常红,脱欧的主题也很吸引人。后来在浙江文艺的共读群里渐渐了解了这位非常“摇滚”的现代英国女作家,对她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
季节四部曲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也是浙江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的现当代外国译作系列之一。这一套书做的设计非常好看,翻译也很讲究。阅读的顺序是秋冬春夏。
秋
小说从一桩真实的政治丑闻出发,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在时代背景下的天花板问题,将伊丽莎白等一众英国人民在脱欧时期的精神状况投射其中,全书由丹尼尔濒死的梦境和伊丽莎白少女时期的回忆交叉组成,共同交织出一幅当下英国社会生活图景。
冬
当四个人,陌生人和家人,聚集在康沃尔的一个有15个卧室的房子里过圣诞节时,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人?
阿莉·史密斯将温暖、睿智、快乐和不妥协的目光投向一个后真相时代,这个故事以历史和记忆为根基,深植于常青树、艺术和爱。
春
阿莉·史密斯着眼于故事随时间流逝的变迁,并以莎士比亚最耐人寻味的作品之一《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在难以置信的时代发生的不可能的故事。在高墙和封锁之间,史密斯打开了——门。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改变自然。它将改变故事的本质吗?
希望永存。
英国的《卫报》如此评价——
《春》表现出了对分裂的英国那些失落的灵魂的强烈凝视。随着“季节四部曲”的出版,阿莉·史密斯在英国小说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春天是“伟大的联结”,这句话也适用于史密斯本人。
《春》现在有出版社官方的共读群,想加入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
延伸阅读
阿莉 史密斯
《纵横交错的世界》
《双面人生》
《艺想》
春读后感篇六
2023年春天读的最过瘾的书就是《春》。虽然现在才四月,肯定是我2023年top10之一,成为年度之书亦未可知。
读这本书是参加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杰夫戴尔共读,一口气读了四本,有趣又古怪的英国作家杰夫很对味儿。接着杰夫的编辑组织阿莉史密斯《春》的共读,既相信编辑的品味,又喜欢非常应景的书名和油画般的封面以及作者阿莉史密斯两次布克奖入围就又参加了。 说起春天,春花烂漫,生机勃发。春天也是残酷的季节,倒春寒,联接冬和夏。这会是一本怎样的春之书呢?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还是艾略特的TS《荒原》? 《春》开头就是疾风暴雨式的不加标点的长句,排版有大有小,劈头盖脸有点懵。但是细看又觉得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真相,犀利的真相,不含糖水。这才是春啊。
媒体的写照是不是?扪心自问,我们每天浏览的资讯里有多少真相?我们想要看的又是什么?
这只是书中一个少女的摘抄本的内容。
书中以一个日益过气的电视导演展开,他接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里尔克在瑞士的片子拍摄任务,眼看着片子向着低俗化倾斜,电视人的良知让他去向年老的编剧求教,他合作过的编剧虽然已老犀利依旧,深挖真相,指点他联接背景。他一直仰慕的编剧去世,他离开伦敦去向苏格兰,找寻他内心的良知。
布丽特供职于移民机构,帮助难民移民也监控难民移民。日益增多的难民移民问题是西方的头疼问题,虽然在新闻里时有耳闻,没想到他们受到监禁一般的待遇?!她在上班路上似乎受到魔法的呼换,与一个可以隐身的小女孩也走向苏格兰。
他们一行人在苏格兰相遇,碰撞探讨历史与未来,边缘者,死者生者…身份与边界,政治与霸权…
阿莉史密斯语言灵动犀利,意象深刻,读一段有一段的感动,连起来有连起来的感想,读到欲罢不能。
译者老师的译后记非常好,帮助理解阿莉史密斯的思想与主题,受益匪浅。
春读后感篇七
终于读完啦,竟然有种送小女儿出嫁的感觉,真是又欢喜又不舍。本书精读,历时半月,写了13篇读书笔记,拍了近百张书照。
《春》的封面,是春的颜色,非常美,把它丢在春天的画卷里,随时可隐身。它跟我去过田野山林,去过河边江畔,去过公园草地……无论去哪里,它都能和谐入景。摇曳多姿的春天,因它的加入,每一处风景都多了几分灵动雅气。
所以,初见以为它是甜甜青梅酒,一缕春意渐浓。
当我打开它,第一反应却是:这是真的吗?!石破又天惊!本穿了花裙子,正欲赏蔷薇,不料踩到了到猛虎尾巴。狂风暴雨伏特加,一通灌醉。
文本的冲击力太大了。好一个狂野的阿莉酱!
你想要的春天,在呢,在呢,只是它去了柔弱气,有推山倒海的力量。你出乎意料的春,也在,也在,它把温情稳稳握于掌心,眼光却朝向四海。好的书籍必不可缺人文关怀,极致的情背后皆为悲悯。
这世界上曾有一个这样的人,电石火光,灵魂相通,如今“帕蒂是一堆碎石头了,而时间一直继续”。故事情节随着理查的怀念和回忆流淌,这是《春》的明线,是一只在眼前飞舞的风筝。而牵引它的暗线,很显然,她心里装了更博大的世界——
“对于那些非我族类的人,正在——又应当——得到如何的对待?”
“移民遣返中心外面,一块块小树篱现在形成了一整片树。你看不出哪一株在哪里结束,另一株又从哪里开始。”
风物情志只是《春》最浅层的美,摧枯拉朽般的火焰和力量才是它灵魂所在。不要误解《春》只属于春天,全文读下来发现,《春》应种在心底,超越四季。
“仿佛一颗埋在柔软泥土中的胡桃,坚硬而温存”。阿莉酱刷新了我对写作的理解,她的笔触性格鲜明,语言的狷狂肆意和感情的细致入微竟然能够如此完美契合,再结合一下书的个性排版,让人瞬间上头,要不是刻意控制了阅读进度,避免暴殄天物,我可能连夜给它赶完。
在文末,译者许小凡老师又作了精彩的解读。阅读过程中所有的困惑,瞬间豁然开朗。好的作者、好的译者、好的编者成就好书——好的书籍,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书评写完,意犹未尽,必须再做一期书摘。
我看完全书,又回头了解了作者和译者履历。
《春》何止于春,还有《夏》《秋》《冬》,“季节四部曲”值得全部收入囊中珍藏。三本已面世,正殷切期待浙江文艺之《夏》。
好的作品,能让人如获重生。感谢。
春读后感篇八
英国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开始于“秋”,终止于“夏”,每一部都以小人物的日常视角审视改变世界的历史变局,作品中充满残酷的变革、冷峻的现实以及羁绊的温度,也许正是因为书中探讨的历史背景太过敏感,因此作者巧妙将一切敏感的信息深藏在故事的表象之下。
《秋》表面在写英国大学艺术史教师伊丽莎白与邻居丹尼尔跨越72岁年龄的忘年之交,深层却潜藏着“英国脱欧”“一桩真实的政治丑闻”和“女性艺术家职业天花板”等问题的深层次探讨,折射出的是普通民众在英国托欧后的生活细节,和精神层面不可避免的割裂感。
《冬》表面在写一群人聚在一起过圣诞节的故事,但深层却是在探讨“(人际)羁绊”与“(终将)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结束,更在于更多美好事物的终止,文学的死亡、艺术的死亡,甚至希望的死亡……故事的开头就是一连串长达千字的“……已死”,以此戏剧般地拉开序幕。
而穿插在故事之中的另一条引线——一直与故事主角索菲亚对话的头颅,仿佛“死亡”的具象化,“两人”支离破碎如梦呓般的对话,就像直对死亡的絮语,最终冰雪尘封世界,一切归于沉寂。
《春》表面在写两段看似毫不相关,以“逃亡”为开端的交织缠绕的故事——电影导演为悼念亡妻,踏上一条“灵魂出走”的追悼之路;移民局监管,因无法忍受工作中的阴暗冷酷、疯狂偏执,选择出离。深层却潜藏着“右翼势力”“移民政策”“种族问题”等极其敏感的政治话题。
如果说作家都是驾驭文字的高手,那阿莉·史密斯就文字的魔法师,在她笔下,文字是一条鞭子,是一条毒蛇,是下了毒的蜜糖……她极擅长调动文字不同侧面的表现力,幻化出超脱于现有维度的文字张力,让叙述本身成为故事中极其具有表现力的一部分。
例如:她描绘主人公的精神崩溃,句子仿佛碎了一地的玻璃般支离破碎、前言不搭后语;描写被不公平待遇的移民的愤怒时,使用了长达千余字的不含任何标点符号的一连串咒骂,带来一种文字如机关枪喷射而出,直接扇到脸上的冲击;描写新闻的荒诞时,将各种新闻段落胡乱拼接成大段文字一股脑丢过来,产生一种同时打开十几台电视机,电视里播放的新闻同时向你啸叫的聒噪感!
阿莉·史密斯很擅长驾驭不同文体,并善用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去为内容服务,所以我们能在这本小说中看到“剧本”“戏剧”“诗歌”“新闻”,甚至不知道是什么的各种文体,作者也非常善于驾驭排比句,常常一整章只有同一种句式,反复强调一个主题,例如《冬》开篇那长达一整章的“**已死”,这种极具气势语言风格,带来一种排山倒海的压迫感。
这是为何阿莉·史密斯的文字常常充满实体般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