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你家有熊猫吗?》这本书,感受到了作者对熊猫的热爱和保护的呼吁。书中生动有趣地描述了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引发了我对保护动物的思考。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熊猫,也更加意识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野生动物尽一份力。
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一
“浥尘,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今生有你,吾愿已足。”
当初在晋江看见别人留言里copy这句话时,我还在想太煽情了吧,不真实。但当我看完整本书,在end再看到这句话时却被感动得淅沥哗啦。
有哪个女生不希望有个人能这样对自己..
1/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二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余味和毛豆豆这对,再远点,就是三毛和荷西这对。年轻时都曾有过刻骨铭心,沧海桑田,而男主角出现时,只是那个最合适的时间而已。至于是不是最爱,是不是最合衬,都不必说了。
作者的爱情观,不是命中注定,而是那种在对的时间,碰到“原来也在这里”的那个人。而最留得住人的爱情,不是惊涛拍岸横冲直撞状,而是稳稳当当将人的情感承载住的湖。
看这本书也是哭得肝肠寸断,浥尘的小浪漫当然很好,但最触动我心的是陶然对于过去的回首。“若林醉走了,她也走了,谁来证明,这里曾有一棵美好的树?”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地方、一些物事,漫上了爱情的味道而变得弥足珍贵。但爱情不再呢?连回忆都不堪存在了。幸好,那个人,并不是不爱我了,只是我们不懂相爱而已。
对于作者的文笔,已经是很不错的,文字很有力道。然而情节间起伏感不强,不能够单独抽其中某一节有滋味地看,偏偏得整部地看才能了解脉络。当然,瑕不掩瑜。我期待着她的《爱我,你敢不敢》。
2/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三
读完结尾的时候,彻底感动了。陆浥尘和陶然的故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和很多甜蜜的描写,但是这就是生活,很多时候现实并不能像童话故事那样完美,但是很多小幸福都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透出来的。喜欢这本小说还是因为它的简单和平实。喜欢陶然,这样自主的女人却能在发现真爱之后流出她温柔可人的一面。喜欢陆浥尘,他给的爱不像林醉那样逼迫,他懂得,if you love someone, set it free,因为他也明白陶然的性格。这个故事是想说珍惜吧,林醉过于安逸于陶然给的一切而不去珍惜,只觉理所当然,而后后悔时她已找到真爱。陆浥尘面对Vincent对陶然追求,他清楚他能陶然什么,他知道他们分手后,他愈加珍惜,决心追到陶然,后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美好的结局。若干年后,他们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但是想起当年的事,也能铭记于心慧然一笑。喜欢文中一句话,
Dearest,
My love is not as long as eternity,
but it’s as long as my life.
亲爱的,我的爱无法像永远那么长,但它同我的生命一样长。
3/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四
很喜欢陶然,不论是她的名字还是她的人,虽然她经历了那么多事,那么多的不确定,但是她还是勇敢去爱了,对林醉,可以说是一切的一切她可以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但林醉不知道,太多太多。
这样的女人无疑是值得去爱的,林醉爱她却但不相信她的爱,陶然太怕失去了,所以她总在准备,总在为失去而准备着,可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才发现那是准备不来的。林醉说:“然然,我可能做不到了。”的时候,说实话,可以真想劈死他,虽然后来琉璃给了他几巴掌,但是不够,7年的时光,陶然为他做的一切,为他放弃的,为他伤的心,不是他那一句话,那几个巴掌可以抵挡的,共君一醉----陶然,我本来是很喜欢他的这句话,可见他也是爱着陶然的,而不是那个什么田田,他可能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一个错,但是这个错让他永远的失去了陶然,也许这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了吧!至于那个田田,看的时候就不想要她有个好结果,最后还真没有。不知道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心理,看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已有?这个田田完全就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型!如果林醉只是7年前的那个小公司职员她会看上他吗?林醉之所以成为林醉那是因为有陶然!不过最后她也可以叫做赢了,不是?至少林醉是她的了。看来贱者无敌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对于后来陶然选择了陆悒尘,也只有陆悒尘这样的男子可以包容然然,可以坚定的相信然然,这样爱她,如他生命一样长。这样的人才可以给陶然幸福吧!
4/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五
(一) 上次看到女儿与母亲有这样纠结的感情联系的时候,我还对这样的痛苦懵懵懂懂。如今三年过去,还是同样的人物关系,我体会到了从前那个故事的痛,可却又觉得这里意外更冷。 母亲在陶然的感情史里,一直扮演着拼命插手的旁观者的角色:陶陶失去林时她忿忿不平,得到方时她惴惴不安,直到得到了陆,她才沉默下来。她的悲哀有些可笑,毕竟这个家庭二十年的悲剧竟然源于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可她却又如此可怜,从一个鲜妍明媚的少妇到缠绵病榻的老妪,她用二十年恨一个人,同时爱一个人,到头来还是不得不原谅不得不忏悔,真是矛盾至极。 (二) 我不清楚方在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他隐喻着什么,他赋予陶然了什么,是无疾而终的计划式爱情,还是千年难遇的青眼相待。如果方的背景设定低一些,但仍旧比陆高一些,我想陶然还是会犹豫一下的,面包和玫瑰,腐朽的面包和美艳的玫瑰,松软的面包和枯萎的玫瑰——这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 (三) 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人都对情感有一种单纯的执拗。不论是陆放弃的大片森林,还是陶拒绝的升职加薪,抑或方给予的一退再退,甚至失去一切的林,所有人都一直因情爱而痛苦。角色们都在人间摸爬滚打变得无比精明,可在情爱面前却都又回到童稚的视角。爱,我就要抓住,背叛,我就要放手。没有灰色地带,没有许多别的考虑,单纯到了极致就显得有些幼稚得可爱。 (四) 结局有些模式化,也许是我比较喜欢表面的圆满,宁可选择忽视现实。大概还是太天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风大浪,简单看人家纸上谈兵便对悲剧闻风丧胆。我很喜欢陶然的那次心理活动——犹如惊弓之鸟,一颗心在天上飞,吓得死活不敢着地。这正是我如今生活的写照。真是难以启齿。 (终) 我以为王子和公主终究会因为柴米油盐而变得隐忍,却不知到了生命的尽头,我最爱的还是你。可这没有什么矛盾,毕竟,爱与恨是矛盾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偎,缺一不可。 可是,“爱”为何总是那样刺眼。
5/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六
花了一个下午看完的文,却花了一整个星期来流泪,感动。最喜欢最尾的结局,那真是一个完满的结局,让我喟叹不已,就像是醍醐灌顶一般,想了很多,也懂了很多,然后开始渴望很多。
我对朋友说,一定要看这本书。两个好友都是腐女,许久都不看BG,我死皮赖脸地磨着求着她们看,说至少结婚之前一定要看。其实不算很华丽的情节,也不算动人之极的文字,但却让人动情之至,想了又想,念了又念。
【Dearest,
My love is not as long as eternity,
but it’s as long as my life.
(亲爱的,我的爱无法像永远那么长,但它同我的生命一样长。)
(亲爱的,我的爱无法像永远那么长,但它同我的生命一样长。)
老人笑着摇摇头,继续专注地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写完又看了看,终于满意,这才把笔搁下。
她把身上的披肩围紧,并不急着回去,或许是有些累,又或许是想再多陪他一会。
清风在林中穿梭,晚霞从湖面经过,这样一个黄昏,万物安宁而幽静。
老人闭着眼,像是睡着了。
混沌中,一个人影渐渐清晰,高大,英俊,金色的阳光在他的身上跳跃,映出满眼的青春光华。
她问他,为什么是我?
他回答,因为所有女人里,只有你最笨。
老人的脸上,浮现出一个孩子般的笑容。
神秘而甜美。
她的手渐渐落下去,夕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她身上,映着本子上的字。
“浥尘,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今生有你,吾愿已足。”】
十分喜欢文中的男主,也很喜欢他们写给对方的墓志铭,那都是最想说给对方的最真的话,早先也看过相同的话,但是却让我心里难过心酸了好久。只是那一句,就可以慰藉一生啊!
6/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七
你家有熊猫吗?一个明明是很吸引人的精彩故事,却有着这么一个很无厘头的书名,⊙﹏⊙b汗,要不是书友的推荐,差点就错过了这本一本好书了,个人很喜欢,不过也有些对比成分在其实,之前看看过一个人物塑造不给力,语言对白官腔又千篇一律的“好书”,虽然能看出来作者已经写的十分用心了,每个词都是经过细细斟酌后用的,像一个完美的雕塑品,可是毫无生气!在那之后我看了这本《你家有熊猫吗》,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立刻就喜欢上了,人物生动各有各的性格与脾气,对白也很贴合每个人物形象。写小说,如果不是非常强烈地想要表达某些深沉的思考,塑造人物就成了最关键的一项。把人写生动写活了,这本书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形象我都很喜欢。最最喜欢的还是女主陶然,人如其名,她是沉静悠然的,却也是最缺乏安全的,七年的感情一夕之间土崩瓦解,痛到麻木,表面看似处之泰然,好吧,内心其实也算泰然,初读的读者说不定,会与“陈世美”林醉先生产生一样的想法,“这么容易就放弃,她真的爱我吗?”。但是渐渐深入,才会发现,陶然其实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一个随时准备失去的女人,虽然她的事业如此成功。总在为最坏的打算做准备,即使是感情的事。就像书里的那副海报,面无表情的美女走过摆满糖果的桌子,目不斜视,而墙壁上投射出来的影子,却是一个扎着羊角辫双手捧着糖果的小女孩。女人啊,无论长大后变得多么睿智成熟,心底深处一定会住着这样一个没长大的小女孩吧。
林醉,算男一吧,因为他最早出现,拥有了陶然最美好的七年以及全心全意的付出,虽然心一直在她身上(他自己说的),身体却先行一步背叛了她。而看到中途是,林醉与琉璃的一场对白才真正让人明白过来。在你开始计较爱情中的得失之时,也是你失去最爱的开始之时。陆浥尘,本文男猪,读来感觉有点弱,气场上与男三Vencent相差甚远,可能因为戏份还不算非常的缘故,不过个性十分可爱,一开始是个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与女主共事的朝夕相处中,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女猪,也渐渐改变了对爱情的看法。而男三Vencent,可能是三位男士中最优秀最沉稳气场最强大的一位,可惜了,他的出场完全只是作者用来刺激男主的。
女主的好友兼BOSS琉璃,这个角色我很喜欢,而且也觉得太重要了,咳咳。女主实在太大度,读者看的那个心酸窝火,这股子气往哪出撒?于是作者塑造了这么一个脾气火爆地角色,狠狠地收拾了陈世美一把。还有坏心女配叶田田,大半的时候都看的让人咬牙切齿,没想最后为救心爱之人赴黄泉了。唏嘘,心机太重的爱,也是爱的一种。╮(╯▽╰)╭
你相信有爱情吗?
那你相信有熊猫吗?
——相信啊。
——那你家有吗?
7/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八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本言情小说。可能是因为故事背景跟我的生活情境很像吧。所有我格外能体会到里面的大悲大喜,能迎合每个人物的心情。
女主角是广告公司的,我又刚刚学的广告设计,所以我特能明白设计这份工作的没日没夜的辛苦。懂得作为公关的她需要处理好个个关系的艰难,模凌两可又不能显得做作虚假。
陶然是个坚强的女子,可是再坚强,她也是个女子啊!故事由一对恋人七年的结束开始。
林醉深爱着这个坚强的女子爱到害怕失去,于是他选择了被爱,他出轨了。这个和他出轨的女N号也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她爱他,放弃了她如火如荼的模特事业,甘愿为人母为人妻,为他生儿育女。用她所有的爱把他绑在她身边,绑的牢牢的。
陶然听到他说他不能和她白头到老的那刻,她崩溃了。即使崩溃她还把自己包装的若无其事的说:“你说好了,你知道我会同意的。”正因为她的理智,她的冷静,连一句挽留都没有。才让这个深爱她的男子如此不安,她的过于理智抹杀了他们七年的爱情......
故事的前半段是悲伤的。
看着文字中流露出的悲戚与哀愁。我想,作者也是个爱过恨过的性情中人吧!他懂得说不出的痛是真痛,流不出的泪是极悲。这个女子收起她所有的爱与恨,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歇斯底里。我不知道,如果换做我,我能否像她一样装的笃定。
只有Eanson发现她内心的那个小女孩从未快乐过。Eanson这样的花花公子却为了一个没有36D、优点忧郁、只懂得为别人活的她停留了脚步。
他认真了,却决定放手。
因为Vincent,这个完美的男人发现了她,送她蓝色玫瑰。这个男人接近完美的男人,是巴西一片丛林的国王,他这样一个凛凛霸气的男子对着身边的傻女人说:“而我,将继承这个国王,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位王后,她不应是后宫尤物,她要与我驰娉疆场,驾驭这个王国。陶然,我跨过半个地球才找到你。”
Be my Queen
她拒绝了。只因为她觉得她不够优秀,她觉得他们不配。或者说她没有那么爱他,她不想去争取她。
Eason,她的一颦一笑牵动着他的每一寸灵魂。他知道他要这个女子,他要保护她,因为她太笨了。笨到不知道怎么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她需要一个人保护她,而他愿意用余生的每一天去保护她。在他知道她拒绝了Vincentive,立刻飞到了她的身边。
故事的结局依然是那句陈年老旧的:王子和公主永远的幸福在一起。
8/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九
陶然是《你家有熊猫吗》主角。对她的第一印象,正如书中秦琉璃对她的评价是:冷静稳重,理性分析。但再细看,却发觉陶然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古怪。
陶然的冷静,经已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相恋七年的男友有了别的女人,甚至还因为孩子而非结婚不可,可陶然也只是平静地说了句分手,然后就这样分手了。所以林醉觉得这个和他一起七年的女人冷静到冷血——如果不是有手来发生的事情,我也会这样认为。
在陆浥尘被秦琉璃骗去相亲的那个晚上,冤家路窄地遇上了林醉,陶然的前男友。林醉的愧疚里夹杂着黯然:这七年里她拒绝过我多少次求婚?分手之后七天,七天她就把从前七年生活撇得干干净净,毫无瓜葛,天底下没有再潇洒的女人了。
陶然这样的潇洒大度让林醉怀疑,她从没在乎过他,信赖过他,甚至从没爱过他。
连我都要认同林醉的时候,琉璃却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也出乎意料地给了所有观众一个耳光:陶然毕业的那年,因为林醉说害怕分开而失去她,所以断然放弃了学校推荐北京工作的机会;因为历史系本科生在上海难找工作,陶然到明澈面试的时候甚至提出试用期三个月不拿工资;终于等到了林醉毕业,他却不去软件公司上班而在家搞网游,陶然不遗余力地照顾他、支持他;到了他创立公司却找不到人投资,陶然把全部积蓄交给他,背着他偷偷拿他的计划书一个一个熟人地找,只求人家给个推荐;林醉最后终于等到了一笔风险投资,却是陶然用明澈的股份换回来的……这一切林醉都不知道,因为陶然不让别人告诉林醉,怕影响他自信心。
所有观众都和林醉一样呆若木鸡。
琉璃说的对,一个女人能够为她的男人做到这个份上。
看到这,我终于明白为何书中前一段,为何要插入陶然舅舅家女儿结婚的这段插曲,然后自然平淡地述出陶然的过往:自小失去父亲的陶然与母亲住在舅舅家。
林醉说的没错,他和陶然一起七年,只知道她是个内心毫无安全感的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七年的时间里,他始终还是弄不明白,陶然内心的惧怕为何而来。
陶然小时候寄住在舅舅家,表妹玲玲骄傲好强,什么都要与陶然争,陶然喜欢什么,她便要抢什么。本来小孩子间的吵闹,却总引来舅母对女儿的偏袒。陶然不想舅舅为难,不想鸡犬不得安宁,更明白自己和母亲寄人篱下。只好抑压着自己,只好什么都不喜欢,什么也不能喜欢,也准备着随时失去什么。
陶然不是天生冷淡,只不过是受生活的捉弄,无何奈何罢。试想一下从小寄人篱下,母亲因父亲不辞而别而终日神情恍惚。“这是我家,是我的,你不准避碰……这也是我的,不许你碰……”无论喜欢什么,始终会失去,也只好习惯,无奈地习惯。
这是陶然的无奈,也是我心中的无奈。
9/10页你家有熊猫吗?读后感篇十
相爱时,信任很重要。两只刺猬,如何相互取暖?
不要怕依赖,不要怕失去,更不要怕去表达你的爱。
放心爱,如此,双方才能安心相爱。
陶然 静水深流,他不懂她不显山露水的爱
陶然,也叫陶陶,是个让人心疼的女人。七岁时,父亲的不告而别,让母亲濒临崩溃,从此变得神经质,母女寄宿在舅舅家中。不完整的家庭,不温情的母亲,身不由己的寄宿生活,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能随便撒娇,意味着必须独立,一夜长大。同时也意味着安全感的丧失。
虽然陶陶坚强地走了过来,那些苦痛都辗转成为坚强,而坚强也是她看似无坚不摧的保护膜。
直到二十七岁。
某个晚上,林醉说:“然然,你记得我说过永远不会离开你吗?”然然脸红,无疑是幸福的。但是林醉接着说:“然然,我可能做不到了。”
陶陶愣住了,这一切和二十年前那个下雪的早晨,父亲豪无预兆的消失一样突然。7年,他以为她和林醉的这棵爱情的大树已经日益繁茂,足以白头偕老。而这一瞬,晴天霹雳,树倒了。
她什么也没问,或是想问却硬生生地压下了。但她还是听到他用她为之沉迷的声音说道:我认识了别的女人,她怀孕了。
多庸俗的笑话。
陶然的喜怒哀乐,一向如同深水,只是暗潮汹涌,表面依旧平静。她只是说:我同意,你走吧。
也许,她本来以为她已经足够坚强。她以为她已经做好准备,准备好可以失去任何人,爸爸、外婆都是这么离去,她本不相信永远,但好不容易,以为可以白头,而这一下,这个切肤之痛,还是让她血流不止,痛到不能自已。她发疯一样的加班,她神志恍惚,几次出了车祸,她以为她不会像母亲那样的歇斯底里,可是,她确实痛到几近疯狂。
冷静下来看看,陶然的爱,是如此压抑。她从不把爱挂在嘴边,只是用行动默默地支持着林醉。她爱得小心,因为害怕失去。她爱得防备,所以从不依赖。
借用琉璃的话就是:陶陶的爱是静水深流。
然而,林醉不懂。
林醉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林醉,他是勇敢的,也是怯懦的。他勇敢的追求陶陶,却怯懦的不敢相信陶陶的爱。多次求婚,多次被拒,已经让他心里的底气越来越弱。
当年,他苦苦追求陶陶,陶陶避而不见,即使骄傲、自信如他,在遭多次拒绝后,也会黯然、苦涩的说:“陶然,你是不是都烦我了?”当爱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再自信的人也会觉得失落。而后来的后来,虽然7年相处甜蜜,但数次求婚被拒,对于林醉来说,也会失落,也会懊恼吧。
所以后来的失足,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必然。是的,他是爱陶陶的,可以说是深爱,但他却也未曾获得过安全感,即使7年朝夕相对。
他不懂陶陶静水深流的爱,他不能再宽容陶陶戒不掉的坚强和淡漠,尽管只是表象。于是,他错过了陶陶。
再后来,有了他和田田的孩子的牵跘,纵使情丝难断,也已不能回头。
陆悒尘 放浪形骸,不过因为不曾深爱
陆浥尘,也叫Eason。他游戏情场,总能全身而退,不讲爱,只问快不快乐。对于爱情,他有个比方:吸烟的时候,前半支的nicotine会被慢慢过滤到后半支,使得后半支的劲道更足,危害更大,所以既能快乐又能避免伤害的方法是,享受前半支,别碰后半支。
多么潇洒。多么薄情。不过,这只不过因为,未曾遇到真爱。
三十岁的陆浥尘,在上海,遇到了陶陶。
陶陶先教会他的,是爱。
当冷静克制的陶陶,数次在他面前失控,当陶陶的悲,渐渐渗入他的视线、他的心,他懂得了陶陶的爱。也开始心疼这样的陶陶。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因为懂得,所以深爱。
他不曾这般了解一个女子的情感,但一旦了解,一旦懂得,也已动心,不能自拔。便再不能潇洒如初。
他开始介意陶陶和异性的接触,开始介意陶陶的一切,开始贪恋,开始想要拥有。他曾不顾一切地深夜跑到陶陶面前,想让她不要走,留下来。
没有人能在深爱的时候保持风度,陶陶不能,陆悒尘也不能。
Vincent 与其说爱,不如说是欣赏
Vincent,也叫方梓亭。不过这个名字除了他自己,只有陶陶叫过,只有两次。
一次是他让陶陶叫他“梓亭”:“梓亭?”陶然重复了一遍,客气地赞了声,“好名字。”
还有一次,是陶陶拒绝他的求婚之后,说了一句:“梓亭,谢谢你。”
第一句,是疏离。虽然Vincent想要表现出亲近,但陶陶出于防备,还是保持距离。而第二句,却似是告别,是由衷的感激,也是由衷的歉意,还有由衷的敬佩。因为Vincent的骄傲,陶陶不需说很多,更不合适多说什么,只这一句“梓亭”,已见真诚十足。Vincent,懂了。
陶陶对Vincent,与其说是爱或喜欢,不如说是敬佩;而Vincent对陶陶,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欣赏。他曾送她蓝色玫瑰,不为其他,只为特别。陶陶是个特别的女孩,这在一开始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后来,陶陶的能力、性格在相处中都渐渐地开始吸引他,但这份吸引,还是源于欣赏。
后来,他想她求婚,也未说爱,只说她是她想要的妻子。
他要她做他的王国的皇后。而另一个男人,陆悒尘,他关心的是:你快不快乐,他关心的是他内心的那个小女孩。
于是陶陶选择了快乐,选择了陆悒尘。
后来的后来,很后来,当年华老去,满头银丝的陶陶在陆悒尘的墓前。看他的墓志铭:
Dearest,
My love is not as long as eternity,
but it’s as long as my life.
(亲爱的,我的爱无法像永远那么长,但它同我的生命一样长。)
她笑了,也在本子上写下了她自己的墓志铭:
浥尘,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今生有你,吾愿已足。
爱的最终形式,不是热烈,只求静好。
1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