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书带集读后感100字

书带集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4 16:00:24
书带集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04 16:00:24   小编:

《书带集》是一部描写人性和命运的小说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生的坎坷与挣扎,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这部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让人深感触动。

《书带集》读后感(一)

陈从周自称“杂家”,早年师从张大千习画,后跨界研究古建筑,却因非科班出身被戏称“匠理工程师”。这种“杂”恰恰成就了他独特的视角。 在《书带集》中,园林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文史、书画、戏曲的综合体。他谈叠山,引《病梅馆记》反思审美异化;论曲径,借昆曲的婉转比拟空间节奏。这种跨界思维,让建筑理论褪去艰涩,化作可触可感的“文人美学”。 书中对苏州旧宅、扬州园林的解析,堪称“建筑人类学”样本。陈从周以“在场者”视角,还原营造法式背后的生活图景:一扇花窗如何借景,一方天井何以聚气,甚至砖雕纹饰中的吉祥隐喻。他笔下的园林,是士大夫的精神栖居地,也是市井文化的物质载体。 作为徐志摩年谱的编纂者,陈从周在书中披露了大量一手史料:从林徽因与凌叔华的日记之争,到陆小曼临终托付的徐志摩手稿。这些碎片拼凑出民国文坛的鲜活群像,更折射出陈从周作为“文化中间人”的使命感——他守护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段即将消逝的人文记忆。 早在1980年,陈从周便批判水利工程对自然河道的破坏,主张“曲本直生,重在有度”。这种生态意识,与他“自然存真”的园林理念一脉相承,今日读来尤显前瞻。 花城出版社初版封面素雅,叶圣陶题字与俞平伯序言加持,更添经典气息;新版插图精选清代园图,与毛笔手书内文呼应,复现古籍雅韵。 《书带集》是一部“小而美”的文化备忘录。它不提供标准答案,却以“杂家”的广博与真切,邀请读者重新发现中国园林——作为建筑,更作为文化基因的存在。

1/3页

《书带集》读后感(二)

陈从周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散文家。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

陈从周先生参与过大量古建园林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等,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

陈从周先生的《书带集》是一部集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文化散文、历史考据于一体的佳作。

书中不仅有陈先生对古典园林的独到见解,还有他对诗词、书画、建筑等领域的深刻感悟。

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长卷。

深邃的园林美学: 作为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园林设计与自然、人文的和谐共生。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建筑,将园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优美的文化散文:《书带集》中的散文文笔优美,情感真挚。陈先生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感悟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书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丰富的知识内涵: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古典诗词到古代建筑,从文人雅士到民间传说。陈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总结:读《书带集》,感受着园林艺术的魅力,领略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古典园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敬畏和热爱。

它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瑰宝,推荐给热爱文化和艺术的朋友们!

2/3页

《书带集》读后感(三)

[阅读字数]:12.5W 从上一本中国园林研究经典《谈园录》开始,便种草了陈从周先生的作品选集系列。今日借由《书带集》再度走进这位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文化大家、一代名士、散文家的世界。

这次的小开本是大师的首部随笔散文集,杂录了苏、扬、泰山等地的寻访游记,呈现国内外寻迹访古、调查古建筑于园林途中的所闻所见,剖析园林建筑与诗词、绘画、戏曲的紧密联系。文化之旅别具一格,笔墨文风平淡清雅,人文情怀朴实动人。

泰山若屏的岱庙 泰山又名岱宗,岱者代也,东方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为群岳之长。岱庙是我国三大古建筑(故宫、孔庙、岱庙)之一,屹立在一条长达十余里的中轴线上,是整个泰山风景的起点。有古建筑、古树、泰山作为岱庙之“借景”,这些都是故宫、孔庙所不及的,正如一幅山水画长卷的“引首”,不能孤立地分割来看。

烟花过了上扬州 淮左名都,满眼杨花。瘦西湖空灵淡远,景随情异。白塔、五亭桥仿北京北海,“城曲深藏此布衣”。舍舟登岸,四桥烟雨,山崖水迹,照影清浅,由动观游境到静观小休。“假假真真,池月幻同明月洁;朝朝暮暮,平山那有见山高。”

沪郊古塔话龙华 去了这么多次龙华寺,才知道从龙华塔俯视龙华寺,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平面特征。它是以一条自南往北的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地安排了次要的建筑物,形成均衡对称的布局,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正殿、三圣殿与法堂。天王殿的左右两侧是钟鼓楼,而中轴线上的最高顶是正殿,这些建筑物配上了各种不同的屋顶,一列都是南方式的做法,因此整个建筑物的权衡比较高峻,而“翼角起翘”又甚挺健,于是更玲珑可爱。

这本园林艺术与建筑瑰宝的深度解读之书,宛如一座桥梁,将文科的诗意与理科的精妙完美融合,既能领略清新简洁的大家风范,也可感受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处处饱含真情实感,笔墨闲静幽远而含意隽永。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