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描写了武士宫本武藏在严流岛之战后的心路历程。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挚爱,内心充满痛苦和迷茫。然而,通过与其他人的相遇和交流,他逐渐找回了自我,重新振作起来,最终走出了阴霾,展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
《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上下)》读后感(篇一)
~~~~~~~~~~~~~~~~~~~~~~~~~~~~~~~~~~~~~~~
心得如下,1、刀锋之上,常常只容一人独行;2、悟后更须修,且更难修;3、若臻于一艺或一技,更易体见道;4、众生禀异,修业之路各不相同;5、回向更是重要的修业。6、当体会日常生活的实在。
1/3页《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上下)》读后感(篇二)
书固然还行,否则我也不会在这么烂的翻译水平下还给三分。我不知道两个译者是怎么分工的,是你翻译一行我来一行吗?开篇没多久我看到细川忠兴侯的时候就懵了,这是谁啊?你说的是幽斋的儿子,小仓藩的藩祖吗?细川家不是相声门的吧?怎么还有一个后缀啊?没多久玉子妃一出来我就恍然大悟,译者发力把日本一统在大中华的官职系统里了,可是侯爵的媳妇儿能叫妃子吗!!!再往后看就更崩溃,连相爷都出来了,你是铁齿铜牙杜小月吗!!!
2/3页《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上下)》读后感(篇三)
看完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后自然而然觉得应该补全对武藏这个人的了解。最初是看三船敏郎的电影,然后是井上雄彦的浪客行,都是叙述到严流岛一战为止。所以小山胜清这个版本有它记录性的意义。只是一开始确实有点不太适应作者的文笔,以至于看了没几页就抛开了,心想真是远不及吉川英治——后来毕竟心仪武藏,还是耐心看下去了,倒是也别有趣味。写到悠姬夜访武藏,向他询问道“为了顾全大局是否该牺牲小我削发为尼。”武藏说出了她心中所想——永不要屈服。
然后两个独行侠的命运连结在了一起——目前看到这段。心里是畅快的。不觉有了些对于悠姬这个人的幻想。实际上她和阿通最大的区别,即是后者对于阅读来说是一种收拢——甚至可以说对于情节的推进是种干扰。而悠姬身上没有这种粘滞。她也是有爱情的,虽然她从不承认——这点同样适用于她手下那个“五人团”,他们对于公主的崇敬和爱慕,赋予了小说一种奇幻的感觉,就是让人一瞬间觉得……完全可以开辟出另外的故事!这种开放的阅读感非常好。哦对了,还有编趣《宫本武藏恶业记》的鸭甚内,迷醉于手刃武藏的铃姑,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很有那个大喊着“恶藏”的本位田婆婆的影子——总之,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围绕着武藏的。也正因为这种围绕,才成全了他们自身。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