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精选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7 11:15:16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07 11:15:16   小编:

《动物生活史》是一本讲述动物生命历程的科普读物。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方式、生存策略等内容,让读者了解动物的奇妙世界。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扩展知识面,更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神秘与奥妙。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一)

博物学曾一度作为英国人最擅长的学科,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动植物手绘图都出自英国博物学家笔下,然而这份过去的荣光是否可以理所当然地越过时间的理性审视作为今天的科普读物呢?

汤姆森的章节划分显然是经过审慎思考的,第一章以《高智力的哺乳动物》作为开篇,为读者介绍了和人类亲缘的猿猴。猿猴分为三类:新时代的猴;旧时代的猴;类人猿。猴类与我们的相似性首先体现在感官维度,它们和人类一样拥有向前直视的眼睛,因此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便因为同样的立体视觉而相似。其次在智力层面,猴类在所有动物中最能够理解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如特定的声音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得不承认,动物最打动人类之处恐怕在于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相似的情感,黑猩猩会竭力保护同伴不受伤害,还会将梨埋藏在沙子中。

书中不乏动物生存智慧的事例,比如海象在秋天成堆地卧着并不起来觅食,它们也不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特别设有哨兵来保护全体的安全,但数百只海象并不同时全部睡着,一只海象突然醒来环视四周一分钟,然后推醒旁边的海象,自己再次入睡。由此,它们以一种接力的方式观察四周,海象群体中总有清醒的临时“哨兵”;比如雷鸟和野兔在冬季会变成白色与雪地融为一体;比如鹧鸪会假装受伤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等等。动物的生活在汤姆森笔下是真实可爱的,正如开篇所说的那样,观察动物的日常生活,研究它们如何解决生活的四大主要问题才是博物学的关键。

第十一章《乘风扶摇的翱翔者》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部分,作者将本章重点放在探讨鸟类的智慧和迁徙习性方面,然而读者并没有以封闭的结论作为对脊椎动物中与哺乳动物同为最高纲的总结,白嘴鸦为什么任由乌鸦欺凌?候鸟不知冬天滋味,又是因为什么一定要迁徙?九十余年过去,今天的我们是否又能够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呢?

本书的另一亮点是广泛的引用和类比,兼具科学性与诗意,然而原著中的亮点在语言转换后反而变得朦胧混乱起来。对于20世纪英国读者来说如雷贯耳的博物学家未必被今天的中国读者所熟知,英国的度量单位和国际度量单位之间如何换算也未必被所有普通读者烂熟于心,这些细节本应该被译者老师注释下来帮助读者理解相对陌生的领域(原著初版于1931年),可惜全书并无任何一条脚注。本书的诸多翻译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展露,不时扰乱一下阅读的进度,译文相对原著的内容来说实在大打折扣。

2022年的我们还在阅读这本初版于1931年又多次在中国再版的博物学作品,书中值得学习的内容自然是不胜枚举,各位读者在以作者同样温情的视角看待动物的同时,不要忽略它的局限性,更要在这其中的九十余年一窥博物学的进展。

作者名字在豆瓣对应的词条并不正确,也是惊异于再版多次的图书作者在豆瓣竟然没有正确词条。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二)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大自然中很多的动物的某种特性会了解的比较多,在很多的动画电影里,比如《疯狂动物城》里因慢动作出圈的树懒,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里憨态可掬的企鹅,比如《狮子王》里勇猛的辛巴。

我们会喜欢企鹅摇摇摆摆的憨态,我们会研究猫猫狗狗的生活特性,我们会喜欢养一些小宠物,但其实,真正对动物的生活史感兴趣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不曾走进它们的世界,自然社会里才是动物们的主场。

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编著的《动物生活史》,可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的博物学经典,主要叙述了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极大的拓展了我们对于生命多样性的视野。

大自然的每一种生物都是经过优胜劣汰而存活到现在的,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觅食是每一种生物存活下去的最基本的需求,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每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的食物链,有肉食性动物,有草食型动物,生物界里的每种生物共同搭建起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链。比如: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而海豹则是以鱼为食物的,鱼类又以丰富的甲壳动物为食物,甲壳动物的食物是海面上成千上万的微小的动植物。

在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地方,每一种生物都为了生存而拼尽全力。

《动物生活史》内容非常的丰富,重点叙述人们了解最为详细、确定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在野外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能学习到很多的动物知识,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动物在野外都是如何进行捕食,生存和繁衍的。

同时动物的生存分布也跟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生物适应于生活在海底,有些生物适应于生活在极寒之地。生物的充盈也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无限可能。

《动物生活史》除了丰富的知识,还配有近100张全彩色的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高清图,让我们在阅读中多一些色彩,能将不太熟悉的生物和图片进行对照,对它们的模样有着更清晰的认知,让枯燥的阅读变得更有趣味。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三)

每一种动物,连同人类,都在生命的大戏中扮演着轻重不同的角色。

大自然的优胜略汰法则决定了生物之间的存活几率,不论是哪种生物,想要在大自然严峻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学会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进行自身的进化,这种进化的过程便是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进程。

由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编撰的这部《动物生活史》一书为我们详细叙述了自然界中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以及单细胞类动物的生活状态,所涉地域包括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南极洲等多个物种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多种生物生活习性的认知。

本书共分为了十七个章节,分别通过长期地观察、研究向我们讲述了动物们的日常生活,研究它们是如何觅食、如何寻偶、如何抢占地盘以及种族迁徙进化等方面的问题。如同书封所述,本书是一部在广袤天地间发现有灵且美的万物,与之共享生命中深刻的欢乐,可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与布封《自然史》的博物学经典。

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小生命,它们或普通、或珍稀、或无害、或霸道,它们如同其他地球上的物种一般为了生存拼尽全力,只为物种的演化、生命的延续。

大自然淘汰机制所带来的压力让它们在环境变化之下努力的寻求着一方生存的天地,比如沙漠里的居住者始于北美洲的骆驼,骆驼在沙漠中充当着人类的坐骑,是用于运送货物的“沙漠之舟”。它们从北美洲进化而来,由最初的如长耳野兔般大小的原始驼逐渐进化到渐新世中与羊大小相近,在中新世进化成比现代骆马略大的美洲驼,直到冰河世纪骆驼迁徙至欧洲,北美洲的骆驼消失。

不仅仅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骆驼,任何环境下的动物都会随着生态的转化不断的迁徙、演变,像鱼类为了生存进化出鱼鳍,像无脊椎动物进化为有脊椎动物,像植物占据旱地,像种子植物演变出真显花植物······

适应本身便是大自然中生命特有的现象,每一种生物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都是相对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遗传和表型上的差异,对环境的适应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只要存在这种差别,哪怕是很细小的,自然选择都会发生作用,推动整个群体向更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有些生物灭绝,有些生物进化,有些生物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如今的形态,有些生物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放弃了自身无用的器官,这些动物的转化过程是一部高智商的动物进化史,是它们用于适应自然淘汰机制的特殊手段,同样也是大自然的奇妙所在。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四)

当人们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为了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存款、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光鲜亮丽的生活表象埋头钻研苦心经营的时候,我们几乎快要忘记了,在这颗奇妙的星球上,还有那么多的动物朋友们,正在赤手空拳地,在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为了让自己的种族能够在这颗星球上长存下去,而奔忙着,拼搏着。

人类进化至此,似乎对自己的命运有了很高程度的控制权,理性的高度发展也让人们越来越沉浸于成为地球主人的臆想中。人们一度习惯于摆出一副傲视一切的姿态,为了能够支配其他生物的命运而沾沾自喜。

而今,理性已经走到了自我反思的阶段,人类越来越看到自己的局限和脆弱,终于学会了在宇宙和自然面前谦逊起来,承认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伟大的自然法则才蕴藏着地球的最高智慧。如果我们的眼光能稍微向四周倾斜去观察一下我们的动物邻居,也许我们会有机会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存在方式,也许我们会从中找回一些什么。

英国博物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所著的《动物生活史》,以博物学中的觅食、寻偶、地盘、种族这四大永久性问题为线索,为我们叙述了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生存状态,在空间分布方面,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南极洲均有涉及,书籍内配有几十张精美的插图作品,是我们了解动物知识的极佳入门读物。

在这本内容丰富的著作中,作者用较多的笔墨为我们介绍了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其中涵盖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比如猴子、松鼠、天鹅、企鹅、海狮、树懒、鲸等等,也有许多较少被提起的种类,比如霍加狓、犰狳、善知鸟等等。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如何觅食和求偶、如何哺育幼崽、如何抵御生存危险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收获一些不为大众所知却令人拍案称奇的动物生存绝技。

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很难想象到海象的“放哨”方式:秋天,几百只海象在沙滩上成堆地卧着,几天都不起来觅食。他们不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设有哨兵,他们保卫自身的方式是,一只海象突然醒来,警惕地环视周围一两分钟,然后推动旁边卧着的海象,而先醒来的那只又重新入睡,旁边的海象照例推醒自己旁边的海象,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全部的海象都醒过一回。

动物的生存方式中有其原始粗陋的一面,也有智慧精妙的一面。你会看到松鼠是如此具有乐天的精神,天鹅是如此的忠于自己的伴侣和家庭,河马妈妈能那么勇敢地保护它地孩子。从动物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最天然的生之喜悦与坚韧,能看到他们如何在自然法则的加持下延续它们的种族,它们唤醒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忍不住惊叹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五)

读这本《动物生活史》就让人不自觉地想起儿时看的央视的《动物世界》,那个时候动物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很多的域外风情和不认知的动物。虽然现在小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参观动物园了解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但如果要对动物们有个系统的了解,《动物生活史》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动物生活史》绝对堪称优秀,它从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介绍到鱼、昆虫及蠕虫,所介绍的物种空间分布极广,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南极洲等均有涉及,通过观察动物的日常生活,并研究它们各自是怎样解决“觅食、寻偶、地盘、种族”四大永久性问题,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进程。作者约翰•亚瑟•汤姆森设定的章节顺序是从哺乳动物到浮游生物,差不多是从大到小,从更为智慧的生物到看似低等级的生物,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感觉,再配以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高清图,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又心有所获。

跨越时代成就经典

作者约翰•亚瑟•汤姆森是苏格兰著名自然学家,是英国最早一批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博物学家,25岁就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成员,1930年,英国王室授予他爵士爵位,以表彰他在博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此书是他1922年完成,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当时(即使现在)理论界争论不休,约翰•亚瑟•汤姆森却用他细腻的观察力和优美的文笔将生物慢慢演变的过程展现了出来,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有些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平淡无奇,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显得难能可贵。比如他提到的有机演化,他是这样说的,“但从全局来看,有机演化到底是前进的,一代代过去,带有更高级、更精良的生物出现,例如感情、知觉和控制力的增加,即心灵逐渐发展”。

感性与理性并存

约翰•亚瑟•汤姆森在书中描绘的动物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栩栩如生,很有画面感,除了有清晰的照片之外,更重要的的原因在于约翰•亚瑟•汤姆森在描写这些动物的动作时十分娴熟而生动。比如他在描写鹦鹉时,他这样写道——“鹦鹉在地上急欲取得某物时,总是蹒跚而前,姿态比较笨拙,并且往往会跌倒。它张着翅膀以帮助其前进,如同它早已消失的爬行动物祖先一样四足并行。”如果没有对这些动物的细致观察和对它们的爱,是绝对写不出来这样带着情感的语句的。当然除了感性之外,约翰•亚瑟•汤姆森也用了大量的数据展现他科学严谨的一面,如果想了解雉鸟的孵伏时间、或是产卵数量,又或者你希望知道屋燕喂养孩子的次数和数量,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关注动物亦是关注自己

约翰•亚瑟•汤姆森通过《动物生活史》除了介绍动物的习性之外,更重要地是告诉人类万物生生不息,人与自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在关注动物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关注着自己。这即使放在当下,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六)

如果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是奇迹。同时,这个世界又如同一个千变万化的大剧场,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生动的大戏。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身边的花草鸟兽,或者是一些以自然为主题的记录片。

那种触动心灵的感受,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过。在英国知名博物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的著作《动物生活史》一书中,就通过讲述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真实生活状态,让读者能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这是一部读起来非常有趣的科普书籍,不过书中的内容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堆积,而是侧重于描绘动物们的日常活动轨迹。当动物们的外形特点、觅食行为、求偶表现以及活动区域等内容,被细致地呈现出来,一场纸上盛宴就开始了。

“它们在森林中生活,敏捷是它们天然的属性,它们善于发现周围瞬间的变化和动静,觉察到新出现的异常现象。”没错,它们就是高智商的哺乳动物们。

作为动物类别中相对高级的生命,哺乳动物们拥有着惊人的智慧。像猴子和大猩猩,都拥有相对敏锐的感觉器官,所以它们才会被看作是人类的近亲。当然,这种结论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的结果。

在本书中,作者分别列举了桑代克教授、福尔摩斯教授、霍纳迪博士、潘尼少校和坎宁汉女士的实验事实,进一步印证了猴子和大猩猩究竟有多么聪明,也再度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一个群体中有一致的工作,而一个群体之所以能围住一小群的羊或者是抵抗一个强大的敌人,就只是因为群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一致工作,而不各自为谋。”

在自然界中,既有独居的哺乳动物,也有群居的哺乳动物。严格来分,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比如,数量众多,但相互之间没有社会性生活的兔子;比如,遇到危险行动一致,共同抵抗外敌的羚羊;又比如,过着集体性生活,且共同经营的蜜蜂。

这样的群居现象,何尝不是人类生活的缩影呢?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却是不可缺少的。

“那些呆木迟钝、不识时势的都被淘汰了,中途迷途而不能到南方的也已全部灭绝,只有那聪明慧黠的鸟得以生存下来而延续其种族。”

也许有人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是哺乳动物,但鸟就是鸟,很容易区分。因为它们拥有飞翔的能力。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像两翼不发达的鸵鸟、食火鸡以及南极的企鹅等。

众所周知,鸟类是非常喜欢迁徙的。因此,它们通常拥有着非常一般的智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在本书中,还附有将近100幅全彩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插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

《动物生活史》,用真实而专业的态度,再现了美丽的动物世界。当了解了漫长的动物演化过程,也就是在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毫无疑问地说,这种来自生命的蜕变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七)

每年春季和秋季,我们常会看到天空中有成群结队迁徙飞行的候鸟。迁徙的动物很多,但以鸟类最为有名。鸟类的迁徙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已经成为有规律的现象。候鸟的奇异之处不仅在于它们按时迁徙,从不违背规律,还在于它们有时候会年复一年回到生长的地方。我们也常心怀疑问,秋天候鸟向南或向东南飞到何处?它们所循的路径是什么?

候鸟在热带地区过冬后,仍能回到北方的繁殖地,但它是用了什么方法?

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在他所著的《动物生活史》这本书中为我们展开了许许多多关于此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于书中我们可得知,迁徙也有种种不同的等级,鸟类在秋季迁徙和春季迁徙的顺序通常也是不同的。有些动物学家以为候鸟受到了“一种磁力的引导”,所以才能长征远徙而绝不迷途,但一切想证明这种磁力存在的尝试都完全失败了,说它拥有“一种方向的感觉”也是没有确证的。

本书是研究主题是动物怎样解决觅食、寻偶、地盘和种族这几个问题,作者在书中我们详细讲解不同动物的种类、体态特征、生长周期、主要食物、进食方法、常见天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脾气、它们的象征,甚至还为我们研究分析动物的感觉、智慧和心境。

书中列举了世界范围内许多博物学家的研究成果、观察者们长期对不同动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新博物学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观察生物的方法、举例,结合动物生存、生活环境,探讨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特点和历史进化过程,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我们知道自然界有独居哺乳动物,也有群居哺乳动物之分,但可能并不知道群居哺乳动物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

在书中,读者可以从个体角度去认知不同动物有趣的行为和习惯,了解它们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状态,也可以从一个群体的角度去认知动物种群的活动特点,了解它们交际与合作的方式。如:兔类分属第一级,常同住在一处,为数众多,但相互间没有社会性的生活;鹿、羚羊、野牛等动物分属第二级,较之第一级,它们进步的地方在于有合力的行动,群中的每一分子都协办来抵抗它们共同的天敌;海狸、蜜蜂等则属于第三级,这些群体组织能够合力以共同经营。

本书全文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有趣,对每一种动物的介绍篇幅适中,使得读者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阅读节奏可以进行得比较快。

记忆中印象很深的关于动物题材的节目,是小时候常看的《动物世界》。节目里赵忠祥老师用他具有辨识力的、不紧不慢的语调为我们讲述关于荧幕上所出现的动物的生活状态。

《动物生活史》其字里行间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动物生活的世界当中,为我们讲述不同动物之间的行为差异,阐明各种动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书中近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动物生活高清图也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角色。看这本书也很容易有类似于看节目的这种感觉,脑海里的画面会随着阅读的进行在不同物种间切换:

春天,两只雄兔在高地上用后足站立起来,为争夺恋爱对象而互相拳击、以锐利的门齿互相咬啮;

夏天,崖沙燕、燕与毛脚燕依照先后顺序来到英国,在那里度过一个夏季;

秋天,红松鼠将坚果之类的食物贮藏在它们所栖息的树附近的穴中,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

冬季,龟类把自己的身体埋在土里,像是冷昏迷或是昏睡了过去……

这本书充当着一个镜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动物的视角,帮助我们解读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生物界相需以生的循环,同时还能了解博物学中的观察和研究思维。阅读下来你会发现,观察和了解动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动物不仅是人类在不是星球上共存的伙伴,更可以是人类生活中的艺术家。本书能使读者对各种类的动物习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让我们读懂动物世界的不同种类的奇异生活的意义。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八)

人类是哺乳动物。

不过此刻不讲人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热衷于玩支付宝里面的蚂蚁森林?蚂蚁森林里面有个保护地巡护和发现动物环节,关注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大中国有那么多可可爱爱的珍稀动物,与我们同在。

但是,在石屎森林里,我们连对猫猫狗狗小鸟都给不了多一丝丝的宽容,动物自然无法离我们更近。好像不少人类并不需要动物。

人类因为新冠疫情被迫待在家里,却让地球出现了一些奇迹:那些被宣布绝种的动物,竟然出现在镜头前面。

我们究竟要不要了解动物?

约翰·亚瑟·汤姆森(John Arthur Thomson,1861-1933)在其著作《动物生活史》(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中如是说。

关于约翰的基本信息,现时简单网络检索就能查到,在此不赘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出版背景。

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 最初出版于1922年8月,因书中知识囊括多种理论与几乎所有当时已知的科学发现与发明,又配上精美图片,当时就被称为“科学第一书”,五年内就发行达一万册。这本书于1923年起,由王云五主持,被任鸿隽、竺可桢、胡先骕等多位中国科学社的骨干翻译成中文版本《汉译 科学大纲》。从1923年4月到1930年,前前后后翻译多达14册,1500多页,翻译者也多达22人。

据闻1931年再版时,即使洛阳纸贵,也不妨碍这本《科学大纲》在国内外加印再版。而以《动物生活史》之名的译本,从2015年至今,也已再版三次,足见这本书之经典与价值。

熟悉《动物生活史》旧有版本的读者或许可以从新旧版本的目录中看出区别。旧版本注重将动物分类及讲述其生活状态,或许先入为主让人觉得寡味。新版本目录的翻译及规划更贴近当下生物学与博物学的样式,且内容也有所更新,更能把这本书最有趣的一面重新展现于读者面前。

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些平日里常被提及的猩猩实验(智商与行为测试),它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那样的行为?它们是否有思考或自言自语的过程?约翰认为有,如果不这么假定,难以解释动物们的行为。其实,我们早应该意识到,人类以外的动物有智商,只是分高与低的程度。

有没有发现,约翰用了理解人类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动物,他甚至认为“凡适合于动物的理论也必适合于植物”。约翰把时代和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属于动物的生存环境结合,他建构了一个丰富精彩的动植物世界,而这个世界随着时间不断推进,物种进化竟也如社会分工般发展得越来越精致、高级。

这个世界的动植物并不是单独生长和存在的,正如我们人类也不是脱离动植物就能活得自在一样。

万物有灵,自然大同。

享受约翰和译者灵动的文字之余,别忘了,爱护动植物,才是这本书与我们同在的真正价值。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九)

万物有灵且美,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绽放着鲜活的生命!

——题记

在原始社会,人们以打鱼、捕猎为生,那个时候的人们仅仅把动物当成赖以果腹的食物。

后来,人们懂得用动物骨头来做饰物、做生产工具。这说明聪明的人类已经懂得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动物来创造好一点的物质条件。

再后来,人们通过圈养一些动物来为自己种地、畜牧,以及发展养殖业。在人类进化的一段段历史中,动物们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很多动物也濒临灭绝。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动物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来说,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的主人,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历史上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学家,如赫胥黎、法布尔,还有植物学家布封,他们创作的作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动物、认识自然,也让更多的动植物以一种鲜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众多“珠玉”在前,最近有一本同样有分量的博物学新书想要推荐给大家——《动物生活史》,这本书从动物的日常生活出发,将动物们的生物特征、觅食、寻偶、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展开讲述,是一部知识含量大、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本书语言以短句为主,平白如话。用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式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描述得清楚明白。从书中,你可以获取以下知识:

一、动物的生活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密切相关。

如骆驼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有长长的足与运动灵活的大腿,两趾可以向两边展开,背上有两个肉峰储存胶质的脂肪;胃壁的储水袋大约有800个小囊的水。这些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表现。

二、动物的生活处处体现它们和人类一样的情感。

提到情感,最让人为之动容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养育子女的不易,在动物中也有深刻的展现。

如生活在南极的企鹅在哺育下一代时,也是竭尽全力,一点也不会偷懒,有一种企鹅会把巢筑在高500~700英尺的石坡上,每天攀爬岩壁往返数次,将从海中觅得的糠虾带到巢内,喂养嗷嗷待哺的小企鹅。持续数月,直到小企鹅可以下到地面,独自活动。

三、动物的生活可以给人类的创作带来灵感。

如,书中提到"美人鱼"的原型——儒艮,据说是因为它会用鳍把幼子抱持在胸前。这是海牛的近亲,一种非常奇异的古老哺乳动物,以海草为食。

又如,大家从小熟读成诵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前赤壁赋》)里的"蜉蝣"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没有明确的形象。在这本书里,你能一览它的全貌:

翅膀薄如蝉翼,体态修长舒展,犹如一个“舞蹈精灵”

它以水里的微生植物为食,在水里生活的时间可长达几年之久,而当它成年交媾产卵以后,就会即刻死去。它生得渺小,但这不阻碍它在大自然里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迹。

四、彩绘高清大图,让众多动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本书不仅有平常我们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如书中的红松鼠有着细碎的毛发和清晰可见的胡须。又如书中的大杜鹃,深邃的蓝羽和夹杂黑白色斑点的尾翼,颜色艳丽,看着很高级。还对一些比较少见的动物、昆虫,如狓、犰狳、"衣鱼"等也有很细致的描述,辅之以精美插图。可谓色彩斑斓,赏心悦目。

与其他类似的图书相比,此书最大的特点是翻译文字功底深厚,语句流畅,让动物的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试想一下,猛犸在开着野茴香花的河岸寻觅食物,那是何等的奇异!”想想这是多么清新美丽又静谧祥和的一个画面。整本书读下来,书中的动物如身边朋友一样亲切,仿佛我们也随之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一样。

总的说来,这本书不仅是动物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知识宝库,而且可供博物学专业的学生或者老师作为工具书来进行查阅。书中内容翔实,知识含量广,近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动物高清图可以说给读者提供了一场感官盛宴,犹如亲自去博物馆参观了一番。值得朋友们珍藏!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十)

1918年,一只大猩猩被从商店解救了出来,这只名为约翰的猩猩,展现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智慧。

跟它一起玩的小女孩玩伴,如果摔倒在地痛哭的话,约翰就会抓捏那位母亲,或者是打那位母亲一下。在它看来,导致小女孩哭的原因就是她母亲导致的。

还有一次它想坐在领养人的膝盖上,但这位女士穿了一条浅色的裙子,怕被它弄脏,拒绝了它的要求。约翰就拿了一张报纸,盖在了女士的膝盖上,这样他就可以坐在女士的腿上了。

这是1922年《动物生活史》中的内容,作者是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全书讲述了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的生活状态,不是枯燥的科普知识,而是对动物在野外生活的记述。

约翰·亚瑟·汤姆森在25岁时成为爱丁堡皇家学员,先后在英国皇家兽医学院(1893 - 1899)及阿伯丁大学(1899 - 1930)教授生物学,在1930年因在博物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被英国王室授予爵位。

这本书出版时,对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研究更多,所以更偏重这两种动物的描述。但鱼类和昆虫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研究也有深入的涉猎,从欧洲到亚洲的动物均有覆盖,可以极大拓展读者对于生命多样性的视野。

书里有很多关于动物的详细科普知识,也有很多动物生活记述、当时的实验研究等内容。有的动物无论是长相还是生活习性,可能看起来很怪。

法国大博物学家布丰,曾经这样说过:再加一种缺点,它便不能存在于世了。这里说的是树懒,看上去迟钝、离奇、怪癖、笨拙的它们,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树上。

而它们看似迟钝的反应,其实也是大自然的选择。树懒一天大约要睡20个小时,行动特别缓慢。

与其说是迟钝,不如说它们特别小心。如果它想到另一根树枝上,那它的手一定要抓住当前的树枝,并且确保能够安稳地到另一个树枝上时,才会松开当前的树枝。正因为此,它极度适应树上的生活。

再来看鳗鱼,在作者那个年代,对鳗鱼的研究比较少,却能了解鳗鱼身体构造的特点。鳗鱼没有相当于我们腿的后鳍,嘴却长得特别宜于贪吃。

可能正因为此,它们的食物单会很长:其它能攻击的鱼类,蠕虫,蛙,水禽等,甚至有记录鳗鱼吃过一只天鹅。

里根写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名为(英国淡水鱼志》,他列举了鳗鱼的食物范围中的一些奇例:在一个池里,有个天鹅头朝下在挣扎,走近看才知道是被鳗鱼咬住了。

鳗鱼只要稍有机会可以吞别的东西,就去攻取它;它自己却难得被别的动物吞食。

动物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都是因为大自然的选择,需要它们去适应当地的环境。

并不是只有人类会对人类幼崽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动物也是如此,这才会有种它们整个种族的延续。

海象是北冰洋中,除了北极熊外的另一特产。它们对幼崽的爱护,都能赶得上人类了。

在产子的那段时间,两三个月的日子是居住在陆地上的。并且它们不像海豹,有很多妻子,而是成对居住在一起,并且只会生一个孩子。因为母海豹,需要与幼崽同住,并且要哺乳到两岁。

之所以哺乳时间如此长,是因为海象牙齿的发育与身躯相比比较慢,没有长好牙齿的小海象,无法摄取食物。

就像我们人类一样,父母会对子女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也会狠下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自强。

而一些鸟类父母就是如此,它们会对年幼的孩子进行试炼。因为对未接触水的鸟宝宝来说,小鸟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游泳的本能。

譬如生活在绝壁上的鸟,像海鸠,它们的第1次入水,往往是由它的双亲引诱或者是强迫完成。否则它们可能都不知道如何下水,如何获取食物。

看《动物生活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和智慧,觅食、求偶、地盘、种族四大问题是我们所有生物生活的不变主题。

对于科普书来说,是一门专业性的书籍,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晦涩难懂。但是这本书的科普知识不少,内容却通俗易懂,普及性极强。

全书共有将近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高清图,无论是配色还是装帧,完全显示出动物们的风采。

每一种动物被绘制得惟妙惟肖,看书都能成为一种享受。

而语言文字的描述,使得这本书读起来特别畅快。

比如阿诺德有一首诗,是讲一只被捕获的鹳的,描写它在秋天看见同类从头上飞过时,那种不安定的状态:

这本《动物生活史》让我们见识到各种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并再次感叹:这便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魔力,它目睹动物们在危险中生活,而在奋斗中成功。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十一)

汤姆森爵士是谁?

作为英国著名自然学家,也是英国最早一批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博物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25岁就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成员,先后在英国皇家兽医学院(1893—1899)及阿伯丁大学(1899—1930)教授生物学,尤其以对软珊瑚的研究而闻名学界,他的著作通常涉及生物学、动物学和进化论等。

约翰·亚瑟·汤姆森(1861-1933)

1922年,汤姆森爵士的一部科学巨著《The Outline of Science》(完整书名为《The Outline of Science:A Plain Story Simply Told》)出版,全书共38章,由他和多位专家共同完成,仅有四章是其他专家撰写,最后一章由编者撰写,其余部分均由汤姆森爵士完成。

全书有800多幅精美插图,由于该书囊括当时科学领域的所有发现而被广受关注。从1922年到1924年间重印12次,五年内销售达10万册,至今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科普图书。

在国内,汤姆森爵士的著作被毛泽东、孙中山等领袖人物收藏。当年《The Outline of Science》这部巨著的出版,在国内也引发轰动。1924年,中国科学社社刊《科学》杂志在第9卷刊底发了一整版广告,介绍了由王云五主导,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翻译的中文版《The Outline of Science》,译者包括任鸿隽、竺可桢、胡先骕,胡明复、熊正理、秉志等多位当时科学界大佬,译名为《汉译 科学大纲》。

精装《The Outline of Science》封面

从1923年4月到1930年,这部巨著前后翻译多达14册,1500多页,参与的翻译者也多达22人。据李政道回忆,1974年他在拜访毛泽东之后,收到了毛泽东的礼物,一套1922年的原版四卷本《The Outline of Science》,可见毛泽东也是汤姆森爵士的读者之一。

1930年,汤姆森爵士退休了,这一年他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爵位,以表彰他在博物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33年2月,汤姆森爵士在萨里林普浦菲尔德去世。

2015年,由胡学亮翻译的《动物生活史》(《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首次在国内出版,这部汤姆森爵士的作品足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与布封的《自然史》。2021年,岳麓书社和博集天卷再次出版《动物生活史》,已是国内第三次出版该书,足以见得汤姆森爵士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要论2021年最火的科普工作者,自然是著名的“狐主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青春版《博物》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科普作者张辰亮。这位长得像“藏狐”的科普作家以其高冷毒舌、撒娇卖萌而著称,能够解答网友们的各类生物问题,对一些民间科学家施行升维打击,破除迷信和伪科学。他的科普让很多人开始认真留意和关注身边的动物和植物,以至于很多媒体表示,自此中国开启了一阵“博物风”。

张辰亮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人类所做的努力都是维持自身最舒服的生存状态”。而对于动植物来说,人类至今依然是可怕的存在。而汤姆森爵士在《动物生活史》中提到“动物的生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一观点则更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中动物的的看法。

在20世纪初,关于“进化论”依然有许多争议,人们迷恋于自己“造物主”的地位,目的这个词用在动物身上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在意动物的行为。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支持者,汤姆森爵士在没有高清摄影技术的年代,通过长期观察、调研,以及科学思维来展现动物生活的全貌,这是一件异常艰苦的事情。

在本书的序言中,汤姆森爵士写道:

同时,在书中,汤姆森爵士也多次提到和引用达尔文的考察,在每一种动物的描述中,也解释了因为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生物多样化。有意思的是,本书的章节顺序是从哺乳动物到浮游生物,差不多是从大到小,从更为智慧的生物到看似低等级的生物,读者无需按照一定顺序阅读,随手一翻,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动物世界》的画面感。

比如蚂蚁喜欢豢养一些昆虫,甚至栽培植物,在汤姆森爵士的描绘下,蚁群的职业丰富,有牛仔放牧,用小“牛栏”收容蚜虫,还有植物学家,培育菌类。还有一些毫无用途的昆虫,在蚁群中仅仅是玩物。

在第十七章《生命的秘密》中,探讨生物的演化。汤姆森爵士认为“生命无处不在”,提出动物界也倾向于情感、意志、理解等内心生活,即所谓心灵。由此,他主张整体性生物学,强调自然界共生和合作的重要,这种观点在当时无疑是极其先锋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在书的最后部分,他写道:

同样的比喻,如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沧海一粟,人类只是渺小的存在。

万物生生不息,人与自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部《动物生活史》跨越时代,依然在告诫人类,关注动物,就是关注人类自己。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十二)

《动物生活史》,厚达380多页,一读就停不下来。

一是内容非常丰富,二分类与特点全面细致,三是文笔流畅。像在读散文,又像在听故事,还像在看纪录片,非常生动的一本书。

万物有灵且美,每看到一种生物都不由得对大自然生出敬畏之情,它们既脆弱又坚强,既可爱又智慧,既在适应又在被淘汰,它们是与我们人类一样鲜活的生命,也是需要人类好好爱护的群体。

本书分类很文艺,举几个例子:

第二章探险者:北极熊,海象,棕熊,猛犸……

第三章生活在树上的小家伙:红松鼠,树獭,眼镜猴,负鼠。

第十章合群善交际的群居者:海狸。

第十一章乘风扶摇的翱翔者:除了鸟类还在企鹅

第十五章走到世界尽头都有它们的身影:是各种昆虫等

这个分类很容易让我们理解动物的特点与习性,在不同中找到相同,在相同中又发现不同,这就是动物带给我们的瑰丽世界。

前面说过,作者对于生物的描写是相当精彩的。我们接下来可以领略一番。

红松鼠是啮齿兽,不仅吃坚果,还吃动物。它冬天贮藏坚果,藏在栖息的树附近,天气不好时取出来吃。不冬眠,但常常两三天不出来。还把食物藏在稍远的地方,让人怀疑还能不能找到。红松鼠的大尾巴让它显得非常动人,它睡觉时,尾巴可以当被子。它会破坏树皮或者嫩芽的尖,很少有天敌。所以这种保障大概增加了它天然的欢乐,动物中也很少有像它一样,能给我们以一种生命之乐的强烈印象。它让我们加快起了惠特曼的诗:“它们并不为它们的境遇而做苦工或哀鸣,在全世界没有一只是庄严或不欢乐的。”

你看,作者先是从各个角度带我们走进红松鼠的生活中去,仿佛看到纪录片镜头中的一样。接着,他又通过文学的笔触描述它,让我们仿佛感觉,小动物身上的确是有我们人类所拥有的心灵的。

骆驼并不全是忍辱负重的,也有叛逆的,但叛逆的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工作而无游戏致使骆驼成为一种荷重的笨兽。骆驼固然吃苦耐劳,但如果过分,就会出现最后一根稻草的问题,骆驼是坚决不会站起来的。所以“不幸的事必须承认,人类已在骆驼身上培植了一种执拗的劣性。人类不给它以好感,它也不给人类以好感。它常以怒目的鄙夷,雕像般的蔑视,睥睨世界。”

是的,当人类以万物之尊劳役动物时,也应该想想动物们其实并不是毫无情感。

海狸如今已得到保护,但从前也受到过伤害。

海狸不但合群,且好交际,不但好交际,且会合作。它们会建海狸村,还会造运河。读起来是不是觉得非常可爱?

海狸是一夫一妻制,青年时代很长,家庭关系似乎很快乐。家庭繁殖过度时,便另觅新地方。它们有合作的天赋,有试验的冲动和暗示的机智,如果试验结果良好,它们便坚持下去而不屏弃,并成为习惯。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像是一个童话,怪不得童话中的海狸总是那么可爱。其实很多故事都来自于动物的本性,人类赋予了它们更多人类一样的特点,其实也是基于它们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云雀是欢乐的,不论早上晚上,日间夜间都会歌唱,它是通年歌唱的。雪莱的诗:一股欢悦的灌水,和一阵旋律的雨。这样来读一本自然科普书籍,是不是会觉得特别快活?

再说水螈,有一颗吝啬的心,因为它们通常连自己蜕下的皮都吞下去吃掉。水螈一次只产两子,很精心地养护它们。四肢被咬去后,能重新生长。它们是泥盆和石炭两纪里,住在旱地的巨大而凶猛的动物所传下来的矮小后裔。

螳螂蜕皮的过程让作者感叹,大自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极微小的生物如变形虫也有着原始的本能,它通过奇特的变形让家庭繁殖下去。

无论是大型动物,还是微型生物,我们都不由得要感叹,自然界真是太神奇了,它还有无数的未知是我们人类所不能了解的。正如有一种鱼生活在极暗的峡谷里,而那个世界人类根本没办法观察。大自然的秘密太多了。

作者在最后一章里分析了生命的秘密,我们不能说揭示,因为对于大自然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

大自然熙熙攘攘,忙碌的生物彼此交错。河流,草原,森林,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自然的画卷。他指出:生命好似著名的麦秆桥,开始过桥时数目极多,但能到半途的已占少数,大部分生物的后代,都会死于幼时。这就是人类和普遍动物大不相同的一点,人类已经学到怎样避免自然界里进行着的严酷的淘汰了。但数量大的也未必就是适应性更强,有一种行旅鸽在数年间绝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人类对于生物的看法总带着些偏见,其实也与动物存在的位置有关。一粒沙在海岸上就是恰当的位置,若到了钟表的机械中,就是尘污。毛茛草在野地上,就是恰当的位置,在花园里就成了莠草。人们厌恶莠草,因为它们生命力强大,但让河水泛滥的水田芥,遇到杨柳就被挤走了,正是一物降一物。大自然有自己的平衡之术,我们要对大自然永远保持足够的敬畏。

作者谈到生命的起源,海洋的各种生物的故乡。在生物进化史中,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变越适合于环境,而动物界中,刚变得更丰满与自由,因为有了心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仍然在进行中,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向前走着。所以动物生活史既是从前,也是现在,更是未来。

展现一下书籍目录以及部分图片,书很厚,内容很丰富,读起来很愉快。比《昆虫记》更具趣味性的一本好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