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哈佛经典讲座》,我深受启发。书中介绍了哈佛大学多位知名教授的精彩演讲,内容包括领导力、创新、人际关系等方面。这些讲座不仅富有洞察力,还充满了智慧和启示,让人受益匪浅。我深信这些经典讲座对于个人成长和职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哈佛经典讲座读后感篇一
哈佛大学在世界的地位是无人不知的,它不仅仅培育本校的学生,还把研究出来的成果告知世人,让所有人都了解到那些我们本就应该会的东西。这本书则是吧人类文明的经典知识总结出来,是一本常识性科普书籍,其中囊括了十个领域,风别为历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宗教、教育、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旅行。没有人能够把每个领域都研究透彻,但是我们可以把每一样的基本了解清楚,毕竟这是人类创造出的奇迹。
世界有经典,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经典,这样一来相关的著作就五花八门,根本得不到一个总结。这本书作出的贡献是不小的,很多经典的东西都被人遗忘了,甚至我们听到某个常识性话题的时候还会吃惊,这是多么无知的表现。胡适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光了,新起的学着还不曾有什么大功绩表现出来。这就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般,只不过动物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经典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热度。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需要了,既然科技已经进行到如今这样,就没什么要担心的了。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是掌握历史前辈所总结的道理。
这也是对于哈佛大学本身的一种宣传,人们会被这些知识所吸引,这种能够充实自己的书会比那些青春文学更热卖。不同的年代人们会看不同的书,看经典并不代表着退步,而是充实本该拥有却丢掉的东西。
现在教育系统十分完备,在学校里基本上相关的知识都能学得到,但是这些知识是有拓展的。课本中都会写到历史中的重要文学作品和发展历程,可是未必每位老师对其都有深入的了解,我觉得现在学生学习每门功课就像是学习英语一样,都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文学本身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手段,它不应该成为一门枯燥的科目。
历史创造了很多东西,历史也赋予了很多东西不同的含义,不是每样东西对于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就像金钱已经对家财万贯的人毫无用处,他们需要的东西已经是金钱所买不来的了。所以说我们要从观念上教育年青一代,是时候重视起来这些经典了。
哈佛经典讲座读后感篇二
正好读这本书时看到一则新闻,世界QS评选大学排行,哈佛大学再次蝉联榜首,作为一个百年老校,他经历了多少荣誉和岁月的洗礼,仍旧把文化与人文底蕴发挥的淋漓尽致。作为世界顶尖的私立大学,哈佛为世界贡献了数不胜数的各行业顶尖人才。直到我读到这本书,享誉盛名的哈佛才让我明白,创造望其项背的成就,靠的是对文化与智慧的宣扬。
无论是中国、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世界各地都有顶尖大学,但纵观全球,能够进入顶尖排行的算来算去,美国的位置牢固的不可撼动。这与其国情不无关系,号召“自由和开放”的社会再注重权威的知识传授之时,更多的是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推崇。诚然,中国的顶尖大学也逐渐加重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眼界的开阔,在专业基础知识的累计同时,能够在社会上称得上“精英”的人,更多的则是对于各种文化的积累。
这本《哈佛经典讲座》除了为我们介绍了历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宗教、教育、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旅行等10大知识领域,涵盖了3000年来人类智慧的精华,更多的则是给我们发送了一个信号,对于文学和文明的传播对于大学而言是多么重要。再对比一下另一个享誉世界的TED演讲,同样启到了这样的作用,TED从来都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性或者知识性的传播,或者说这种权益的比重占的很低,更多的是对于各种领域的介绍和见解,演讲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的在校生或者研究者,这与他们自我知识的整体构造和视野是密不可分的。
本书的主编,威廉•艾伦•尼尔森(1869~1946),任教哈佛大学,曾担任史密斯学院的校长,协助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主编《哈佛经典》丛书。这套经典又被称为“五尺书架”,哈佛为世界贡献了太多丰富的文化和可研究的资料。能够读到这本《哈佛经典讲座》对于我而言是十分幸运到,涵盖了太多领域的知识,不仅是一部分课外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则是让我明白,对于那些文化传统的知识和人文学识的重要性。
如果说大学是个需要不断积累知识和素质的提升,那么对于那些看似专业之外的知识,其实才是我们要更加重视的智慧。大千世界,各领域各文化都拥有太多取之不尽的睿智,这份难得的知识,是全人类的礼物,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学习的人类精华。
哈佛经典讲座读后感篇三
哈佛对于每个人学子来说,都是一个目标,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及。哈佛校园里从不见华贵的服饰,不见LV包,不见化妆,不见名牌的教授学生,不见豪车接美女,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起步。
迄今为止,哈佛大学培养了无数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学者和作家等社会精英。在哈佛,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人士,包括国家总统、著名学者、艺术名流和企业家等来举办讲座,让人充分领略哈佛人的思想魅力。哈佛学者云集,人才辈出,教与学相辅而行,是实至名归的世界超一流的高等学府。
《哈佛经典讲座》是35位教授,涉及10大知识领域,被哈佛大学历任校长共同推荐的书 。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这里有英国、法国美国的斗争和发展,这里有宗教,佛教、儒教、希腊宗教等全面讲解,这里有宗教与心理学、科学、道德的联系,这里还有希腊悲剧、伊丽莎白时期的喜剧、浮士德的传说。这部书每个章节分的部分,是在概述之后对主题的分解,但后面的分解与概述并无紧密的总分关系,分其实更是采撷的意思,选取关键的知识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文章涉及的面太广,西方的宗教、文明本身不太感兴趣。
这本书令我影响最深的是《达尔文在小猎犬号上的旅程》。达尔文用了五年的时间在海上漂泊,研究植物、动物、矿物、鸟类等。有谁能为了自己的兴趣默默无闻的研究五年?在这五年有的人说自己能赚很多钱,有的人说五年的时间妨碍自己升官发财,有的人说五年的时间自己就能成功。很多人对于成功太急迫?对于做什么事情太功利?对于搞研究的人太急迫、太功利,往往不能达到目标。
人生需要沉淀。很多大学生出来校门,妄想自己很有能耐,盲目自大。李安名气很大,纽约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时的作品也是很优秀。就是这样有能耐的人,默默在家待了六年。六年的时间不是荒废,而是文化的沉淀,内涵的沉淀,艺术的沉淀。
人太顺了不好,缺少人生的体验,人生的重量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现在生活把我们的时间全部占有,有时停下来,沉淀一下思想,增加人生的厚度。这样我们的人生目标会更加明确,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哈佛经典讲座读后感篇四
哈佛对于每个人学子来说,都是一个目标,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及。哈佛校园里从不见华贵的服饰,不见LV包,不见化妆,不见名牌的教授学生,不见豪车接美女,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起步。
迄今为止,哈佛大学培养了无数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学者和作家等社会精英。在哈佛,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人士,包括国家总统、著名学者、艺术名流和企业家等来举办讲座,让人充分领略哈佛人的思想魅力。哈佛学者云集,人才辈出,教与学相辅而行,是实至名归的世界超一流的高等学府。
《哈佛经典讲座》是35位教授,涉及10大知识领域,被哈佛大学历任校长共同推荐的书 。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这里有英国、法国美国的斗争和发展,这里有宗教,佛教、儒教、希腊宗教等全面讲解,这里有宗教与心理学、科学、道德的联系,这里还有希腊悲剧、伊丽莎白时期的喜剧、浮士德的传说。这部书每个章节分的部分,是在概述之后对主题的分解,但后面的分解与概述并无紧密的总分关系,分其实更是采撷的意思,选取关键的知识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文章涉及的面太广,西方的宗教、文明本身不太感兴趣。
这本书令我影响最深的是《达尔文在小猎犬号上的旅程》。达尔文用了五年的时间在海上漂泊,研究植物、动物、矿物、鸟类等。有谁能为了自己的兴趣默默无闻的研究五年?在这五年有的人说自己能赚很多钱,有的人说五年的时间妨碍自己升官发财,有的人说五年的时间自己就能成功。很多人对于成功太急迫?对于做什么事情太功利?对于搞研究的人太急迫、太功利,往往不能达到目标。
人生需要沉淀。很多大学生出来校门,妄想自己很有能耐,盲目自大。李安名气很大,纽约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时的作品也是很优秀。就是这样有能耐的人,默默在家待了六年。六年的时间不是荒废,而是文化的沉淀,内涵的沉淀,艺术的沉淀。
人太顺了不好,缺少人生的体验,人生的重量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现在生活把我们的时间全部占有,有时停下来,沉淀一下思想,增加人生的厚度。这样我们的人生目标会更加明确,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哈佛经典讲座读后感篇五
哈佛大学是世界教育殿堂级的高等学府。今年年初因为一则“高晓松入职哈佛大学当研究员”引发质疑以及随即的官司吸引了大家眼球,我因此也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哈佛大学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而且所有的本科学科水平都当之无愧为世界顶级水平。 事实上,哈佛大学一贯推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哈佛校长查尔斯·爱略特从根本上使哈佛蜕变为现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其中不乏这个大手笔:他从多个学科搜罗“伟大的书”,将这些人类文明的基石集大成而编纂为《哈佛经典》。而后为了这些人类文明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播,哈佛学者教育家威廉·尼尔森邀请了哈佛大学各领域顶尖的教授进行了数十场讲座,然后将这些讲座内容整理后集结成这本《哈佛经典讲座》。捧读这本书, 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一窥哈佛教育理念,更可汲取经由哈佛传播的那些人类3000年文明智慧的宝贵营养。
《哈佛经典讲座》涵盖了历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宗教、教育、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以及旅行这十大领域。 与读过的其他国内名家讲座内容编辑成册的书目所不同的是,书里的内容并不是采用“讲座体”,而是细分的小条目,小章节。说是知识点也好,通识讲义也罢,脉络清晰,逻辑严谨,深入浅出。据说此书在美国为每位大学生人手一册,每个家庭必备一册,其地位大抵等于是《新华字典》在中国家庭的地位吧。至少,在我略读了本书的各个章节内容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汗颜。我的大学时代,包括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我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读了什么书,有了哪些思想和思考,这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更代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对于未来主人翁的人文主义情怀指引和社会责任感乃至人生价值导向的供养。正如在本书的《教育》章节里,赫赫写着这样一段话:“关于教育,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孩子们会如何利用自身的能力?又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锻炼自身的能力?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孩子在社会中发展的方向,以及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对于哈佛的教育,固然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有很多值得深思、推敲和借鉴的地方。
本书的编纂者将历史放在了开篇的显赫位置,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震撼。这句话是这样写的:“在所有的学科中,只有历史学将读者的地位摆在作者之上。”书里还提到“大概除却天文学,就再也没有哪个学科像历史学这般漫无涯涘,为人们所知道的部分又这般之少。学生们迫切需要了解历史的轮廓,课本却不可信。他们了解历史的细节,却很难将这些细节联系起来。”出于这样的原因,本书开篇梳理了从远古到近代的各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这样的胸襟和远见卓识,无不闪耀着熠熠的人性光辉,难怪本书有“哈佛大学献给人类的礼物”这样的盛誉。
大量的确信组成了常识,而哲学之要义,就在证明常识不可靠。哲学比常识更天真,因为它是头脑的更自发的表达。本书的《哲学》章节里,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以及其哲学理论。
能够捕捉幻象的人是预言家和先知,而能塑造幻象、重现灵感的人则是艺术家和诗人。在《诗歌》章节里,本书介绍了荷马史诗,但丁,以及弥尔顿的诗歌。
宗教信仰因人而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婆罗门教,等等,都是个人精神生活其激励性影响的个人的选择。在有关《宗教》章节里,本书讲述了佛教,希腊宗教,帕斯卡,还有中国的儒家,本书叫做“儒教”。在本书的前言部分对“儒教”这个称法做了说明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理解偏颇,但是在一本西方通识巨著里,看到些许介绍中国儒家思想的内容,还是倍感亲切和自豪的。
《小说与传记》章节里,本书介绍了通俗小说,传记概述,也介绍了作家马洛礼,《亚瑟王之死》的作者,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戏剧》章节里,本书重点讲述了希腊悲剧,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以及浮士德的传说。
本书的最后章节留给了《旅行》。如果说原始的探索之旅是一场冒险,现在看来却有着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能量。从“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再到达尔文小猎犬号的旅行,如果说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冒险家的探索行动都出于无法抗拒内心对未知的渴求,那么现今世界,科学的探索和进步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想,也是地球人类对征服世界开创未来的的责任和追求,“探索未知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种族一样源远流长”。
最后我想引用本书教育版块第二节(关于弗朗西斯·培根)里培根的一段话,他说“有些书只需要浅尝,有些则要细嚼,有些要慢慢消化,让它变为自己的养分。”是的,《哈佛经典讲座》这本书就是哈佛大学献给全人类的养分。而我,很荣幸可以在2018这个春天里,捧起这养分,一点点消化,收藏。
感谢哈佛大学,感谢查尔斯·爱略特,感谢威廉·尼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