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提出了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包括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保持积极心态等。同时,作者强调了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健康地生活。
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读后感(一)
很实在的书。
先把情绪分了类,基本情绪,喜怒哀乐悲伤等,再有复杂情绪,焦虑抑郁内疚等。
另一种更重要的分类是,原生情绪和次生情绪。
原生情绪不可避免,跟月有阴晴圆缺潮涨潮落一样,是很自然的存在。次生情绪是不接受原生情绪,回避防御转换。次生情绪是一道阻拦,不仅让原生情绪没法自然流动起来,能量上也增加了消耗,像个黑洞一样,让人内耗严重。
1/4页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读后感(二)
认识你自己,也要认识你自己的情绪,我们的祖辈在情绪方面处于“半文盲”状态,我们大多也是如此。 情绪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社会更多的接受男性表达愤怒,也更能接受女性表达悲伤,但反过来就会有些异样的感觉。 人的认知能力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过来看,情绪也会影响认知,并且这种情绪会更加普遍。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最原始、最纯粹的情绪,它们分别是悲伤、愤怒、恐惧、快乐、厌恶。复杂情绪是我们在后天通过与环境、社会和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不仅有更复杂的体验和意义,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在复杂情绪上,人和人之间可能也并不能完全想通。比如有一句比较惹人讨厌的话是这样讲的: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感受。 初级情绪和次级情绪。 初级情绪是指我们面对外部刺激时直接产生的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次级情绪是指我们对遭遇的现实,结合当时的心情,发酵出来的情绪,比如闯红灯的外卖小哥在一个恶劣的天气里,被交警抓到后,可能会大哭起来。 缺少悲伤的情绪发泄渠道,可能导致了男性在遭遇不幸时更加无助,在现实社会中,男性的自杀率较女性更高,或许就与此有关。 一个人如果不能或者不敢表达愤怒,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大自然赋予他的最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愤怒的时候,我们能感觉自己能“毁灭世界”;当恐惧的时候,我们感觉“世界能轻易的抹杀自己”。 羞耻感并非人人皆有,我们都会在现实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并且没有羞耻感的人,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我的流氓我怕谁”的“自信”。同样的,也有一些人根本不存在愧疚的情绪。 嫉妒与内心的“特权感”息息相关,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情“本来就属于我”时(即使我们没有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们将得到它),我们就会妒火中烧。我们感觉自己被人“抢”了。我们会嫉妒同事升职到总监,但拿破仑加冕成为欧洲皇帝的事实我们却能平静的接受,我们只会嫉妒身边的人,尤其是与自己处于同一水平同样身份的人。 当人们感到沮丧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更易怒。贫贱夫妻百事哀,亦是这个道理。 愧疚需要的是学习和释放,从过去的愧疚中学习和成长,然后允许它离去,让它自然消解。 一个人独自时并不一定会孤独。孤独的的本质是与他人失去心理上的连接,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与周围的生命以及外部世界全都失去联结感时的内心状态。孤独往往会加重其它负面情绪的感受。 佛家的修行也讲究正视你的情绪,接纳你的情绪,平静的对待你的情绪。调节情绪的第一步是情绪觉察,如同你在考试答题时要先做好审题。接纳情绪的五个步骤: 1、不企图,我们面对当下的场景和接纳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期待,也不试图通过接纳再获得什么; 2、不回避,把情绪直接摆到台面上,直面它,而不是逃避它; 3、不评判,情绪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是没有对错好坏的; 4、能包容、能耐受,察觉到情绪时先淡定下来,不要让应激反应控制自己; 5、真心情愿的接纳情绪。 总而言之,你所有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其他人也都有,在这方面你并不孤独,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世界的人都是你的战友。情绪是进化带给我的,不由我控制,人人皆有情绪,我和情绪是共生的。情绪有时能保护我,有时也会给我制造麻烦。 自悯是管理情绪的一个高级别的境界,由三部分组成: 1、对自己友善,不过分评判自己,不苛责自己; 2、认识到我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会经历不同的情绪折磨,并且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体验”,负面情绪的出现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3、竖立“正念”,对自己的体验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过分夸大情绪,也不压抑或低估自己遭遇的困难。
2/4页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读后感(三)
《菜根谭》中有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为人做事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自然,不惊不喜,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随意,淡然处之。
这该是情绪稳定的最高境界了吧。
在这个高压、内卷的时代,我们都渴望拥有一颗平静而强大的内心,能够自如应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也希望自己遇到的人都能保持情绪稳定。
毕竟,一个动不动就会变脸的另一半,一个总是对人倾倒情绪垃圾的朋友,一个经常发火训人的上司,都会让人心累。
尼采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有情绪正常,但听任情绪的发泄则伤人伤己。那我们如何与情绪和平相处,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情绪管理专家清流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写了这本《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各种情绪的成因、表现以及如何与情绪相处,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未经觉察的情绪则无法驾驭。
日本有这样一个传说。
一位武士质问一位禅师,极乐世界、到底什么是地狱。禅师生气地说:“你如此粗鄙,不配和我讨论这个话题。”
武士受到侮辱,勃然大怒,拔出长刀,吼着要杀了禅师。
禅师则平静地说:“你就是地狱。”
武士一下子怔住了,随即领悟到,被愤怒控制时,人就如同在地狱,他平复情绪,向禅师真诚道谢。
禅师又说:“彼为极乐世界。”
从情绪失控到意识到被情绪控制,而放下情绪,就是地狱与天堂的距离。
情绪觉察能力是情绪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与动机。比如,愤怒可能是源于对他人的期待过高,焦虑则可能是过于追求完美。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能觉察情绪的练习,就是情绪记录。
我们可以用纸笔,也可以用各种电子文档或者APP来做情绪日记。日记内容主要有五项:事件、身体感觉、情绪、想法和行动。文字简明扼要。
比如:老板骂人:心口堵着,脸热;气愤、委屈;你自己试试行不行;继续做事。
这样只要几周的时间,我们就会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了解自己是智慧的开始。
情绪觉察练习能逐渐培养自己对情绪变化的敏感度,从而在关键时刻能冷静分析问题,避免因情绪冲动而做出错误决策。
情绪没有对错,只有理解与接纳才能释放其能量。
成熟的情绪管理并不意味着消除负面情绪,而是学会接纳它们的存在。
想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就要懂得接纳每一种情绪,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将其转化为人生智慧的源泉。
没有谁生活在真空。会有人占我们的便宜,也会被人穿小鞋,会遇到性别歧视……
我们希望自己不生气、不失态,表面忍得风轻云淡,人前一副从容镇定平和喜乐的模样,但背后却是半夜里辗转难眠的痛,最后演变成内伤。
承认自己的情绪,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愤怒时,经常会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愤怒,然后他们才有能力将愤怒转化为改变现状的动力。
书中有一个接纳情绪困扰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学会接纳负面情绪: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用舒适的姿势坐好。
然后,把注意力放在此时身体的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感受,身体与地面接触的感觉等等。
然后,回想一件近期发生的,但程度并不严重的负面事情,比如与家人拌嘴。尽量详尽地还原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与看法。
这时,观察你的身体是否有变化,比如呼吸、心跳、肩膀、肌肉等是否有不同的感觉?找到感觉最明显的那个部位,去深度探索,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最后,从内心深处允许这份感觉存在,无论它是强烈的还是不适的,都全然接纳。
接纳情绪意味着接纳完整的自己。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每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其价值。
只有照顾好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照亮他人的人生。
自我关怀是对自身情绪的一种温柔对待,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一定深谙自我关怀之道,他们会像对待朋友一样关爱自己,以同理心去理解和抚慰自己的情感需求。
作者写道:“自我关怀包括任何我们有意去做的,照顾我们的心智、情绪,以及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时也会涉及我们如何在关系中、职场里和生活中照顾自己,而不仅仅是驱动和榨取自己。”
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自我关怀:
一是关注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会少了很多情绪的困扰,也更有能量应对情绪。
我们要坚持锻炼身体,保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出现情绪变化时,要关注身体的表征,有问题及时去医院。
二是给情绪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情绪来了不会马上就走,尤其是负面情绪,可能会停留很长时间,不要急于处理掉它们,而是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散步等,等情绪找到了出口,心情自然就轻松了。
三是建立良好的情绪支持系统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好的人际关系,让人身心更健康。当情绪不好时,有人能够倾听你的心声,理解你、支持你、包容你,无疑会让你的情绪更快平复。
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懂得寻求支持和帮助,他们会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情绪,从中获得理解、建议和鼓励。
情绪稳定从来都不是忍出来的,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不断成长强大的结果。
当我们开始关注自我情绪、接纳情绪的真实面貌并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怀时,便是给自己构筑一道坚实的壁垒,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宁静,以更从容的姿态迎接生活的挑战与馈赠。
3/4页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读后感(四)
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重点在于了解情绪是什么,情绪有哪几种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的情绪,应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
如何应对每种情绪的第一步是,识别出它,认识它。
大脑皮层经过多次训练之后,我们可以接纳边缘脑的应激习惯,发展新皮层的调节能力,学习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情绪的分类中包含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两种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