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讲述了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作者提出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式:基础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和阐释阅读。通过逐步深入的阅读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阅读内容。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一)
了解了阅读的层次,还需要考虑阅读的目的——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达人。
多读,多写。阅读不同类型、风格和题材的文章和作品可以帮助你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无疑是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最好方式。重结构,有逻辑。优秀的文章都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主题鲜明、内容要有层次感。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留意每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从中学习如何构建自己的文章。
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每位作者的写作风格都不相同,有些作者偏重诙谐和幽默,有些作者则更加注重深度和哲理。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从而吸取经验。注重细节。细节是文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词语的选择以及搭配,语言的精准度和准确性等细节,从中学习如何运用细节来提升文章的质量。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组建写作班组,参加写作竞赛,与更有经验的人交流等等都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不断学习,持续精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达人必经道路。
买房子可用以居住,买车子可用以出行,买食物可用以果腹,买书则是给人以精神食粮。付钱购买一本书并不等于真正拥有了它。真正拥有一本书,需要读懂它的内容、领会它的含义、实践它的理论,把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阅读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读一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能够解除人的阅读困惑。
读透这本书,你会发现:每本书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阅读者的责任就是找出眼前这本书的骨架。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都来练就一双X光般透视眼,把书读透读好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二)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美国的作家。其实这书在几十年前已经出过一次,我看的是重新修订的版本。我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书,但在看完书之后,有时却觉得记不住,或者领会不到书中的意义。很感激作者领我进入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让我能够更好的把握阅读,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和水平的。 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或者说让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艺,不走弯路。 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基础阅读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只要掌握了语言和文字就能够达到。检视阅读则讲述了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应当先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书的类型,在讲些什么,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图,对读者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并且要很仔细看书的前言,索引,特别是目录。这样才能够在花时间看这本书之前,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没有帮助的书浪费读者的时间。 这一部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讲到检视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在深入一本书之前,可以先这样来了解一本书。让我知道书名的重要性,前言的重要性,编者对书介绍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录的重要性。很多书其实把目录看一遍就大概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了,就大概可以知道这本书对自己的用处大不大了。并且书中给我的鼓励也很大。作者告诉读者不要害怕难懂的书,因为每一个作者写书都是要让读者来读的,让读者和他一起分享他的观点,他的成果,所以作者一般都不会故意刁难读者的,都会让读者能够领会他的想法,只要这个读者够用心。同时书中在提到阅读小说时不要害怕长篇,害怕人物众多,而是要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说中,将自己化身为小说中的人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二部分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不适合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第一个阶段的教导对我的帮助很大,告诉我要先对一本书分类,再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一本书在谈什么,再将全书的大纲分出来,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则让我在面对一本论说式的书时,不要对里面繁多的论证害怕,而是能够从容的面对作者的论述,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不过分析阅读的规则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掌握住,需要不断的运用作者的规则去阅读书籍,就能够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导的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讲到在面对不同类型读物时,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当然有一些规则是不变的,比如要先了解所读书的类型,主要讲什么,作者的目的等,基本上适用于每一种读物。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在面对论说式的读物和在面对想象文学时,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论说式读物时主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分析阅读的方法,但在面对想象文学时,却不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想象文学并不是靠分析和列大纳等方法可以掌握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作者告诉我们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题和想法,这样才能够进入到作品当中。同时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尽量快的把全书看完,不要将故事情节分割的太厉害,不然就掌握不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了。在这一部分中,让我对阅读想象文学,包括故事,戏剧和诗都产生了以前所没有的兴趣,这点给我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一部分也介绍了阅读历史,哲学和其他类别学科的阅读方法,但总体对我的帮助就不是太大,可能需要我在遇到这种类型的作品时,再来看看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么运用的吧。 第四部分讲到了主题阅读。但目前来说,这个阅读方法我还没办法去领会,虽然作者说这个阅读方法才是最高级的阅读。因为这个阅读主要针对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才采用的方法,但目前对我来说,我还是处于在积累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学习过程当中,更多对我帮助的是采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还有阅读想象文学的帮助。不过我相信,在将来要写论文的时候,我还需要来向本书的作者取经,来详细的学习主题阅读的方法。或者不需要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可能更早,至少我希望我能够更早的进入到研究的行列中,虽然这不容易。 书的最后列了推荐书目,但由于是英文的,而且都是西方的名著,所以我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看它。最后是一些检验阅读方法的测验,但对我的帮助不是太大,看以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重新领会这本书的作用。因为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涉猎不同方面的书籍了,这本书的教导已经使我重新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激情。 总体说来,真的要再一次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就像翻译这本书的译者在前言中说道,虽然他从事出版工作几十的,也算阅读了不少书,但遗憾的是等到很晚的时候才发现了这本书。但他也说了,能够发现这本书已经很幸运了,至少能够在他以后的阅读生涯中给他更大的帮助。同样的,这本书给我的帮助更加的大,因为我还没有阅读多少书的时候,就能够碰上它。相信这本书所教导我的,能够在我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给我打下好的基础,让我能够从此以后有科学和系统的阅读,不断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人生的境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很大一部分赞同我的观点,相信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发自内心的感谢亲爱的作者,因为他真的是帮助了许多想读书,爱读书的人。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
如何阅读一本书
8.3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 2004 / 商务印书馆
对读书人来说,现在你有一个空前便利的环境。那你应该读出什么水平来呢?
* 我先给你讲个典故。宋仁宗嘉佑二年,当时只有二十一岁、已经考中进士的苏轼,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写下了一篇后来入选了《古文观止》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思想并不算特别出奇,但是其中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苏轼讲了个故事。
尧帝的时候,皋陶是司法官。有个人犯罪,皋陶三次提出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杀这个人,而尧帝三次相当于是动用了“总统特赦权”,赦免了这个人。
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轼这篇文章,产生两个感想。第一个感想是这个文章的写法不是宋朝人的习惯写法,而是他正在提倡的“古文运动”的新写法。据此欧阳修断定此文必定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所以他不好意思给第一名,给了个第二。
欧阳修的第二个感想是,苏轼讲的那个故事,他以前没听过。后来见到苏轼本人,欧阳修还特意问了一下说你那个尧帝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书上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后来苏轼承认故事是自己编的。
这是一场文坛佳话。你要没听过,你书读的可能不太够。
我想起这件事来,是因为欧阳修的两个感想,展现了读书人的两个能力。
* 我们读各路武侠和修仙小说,总有些什么气海、内力、什么资质、灵力、各种超感知能力,你知道那都是编的,现实世界最能打的人主要靠身强力壮出拳快,好用的武功没有那么多维度。
但是读书人的功夫有一些高级的维度。 欧阳修把苏轼的文章一拿起来,就感觉有一道陌生而又熟悉的真气刺入了自己的气海。
说它陌生,是因为这个风格绝不是当时文坛主流的手法;说它熟悉,是因为有点像自己。欧阳修心念一动:难道是曾巩? 很明显,欧阳修作为文坛大宗师,不但清楚当今天下的文风是什么样的,而且清楚每个人的文风都是什么,每个文风都对应哪些人。 识别真气的典故西方也有。
1696 年,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向全欧洲的数学家提出公开挑战,看谁能解决当年伽利略提出的“最速降线”问题。这个问题说让一个小球从一个高处的 A 点,在引力作用下沿着光滑轨道运动,下降到一个低处并且稍远一点的 B 点,请问最快的路径是什么。
此前伽利略就已经知道有曲线路径比 AB 之间的直线更快,但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曲线最快。
伯努利收到了五份正确答案,解法各不相同。其中一份是他自己的、一份来自莱布尼茨、一份来自雅各布·伯努利,一份来自洛必达 —— 这四人都是传世的著名数学家。第五个人,却没有署名。
这第五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牛顿。传说牛顿在傍晚时分接到了挑战,一晚上就解决了。但是为了表达对伯努利等人的藐视,牛顿以匿名的方式寄出了答案。
而事实证明牛顿的确无需署名:伯努利一看那个答案的手法,就知道肯定是牛顿。 如果你把北宋文坛想象成一个江湖,欧阳修对这个江湖有强烈的智力掌控感。只不过苏轼给了他一个惊喜。
欧阳修的掌控感还体现在他看了苏轼文章中尧帝的故事感到很奇怪。 他奇怪的不是故事本身 —— 这个故事很符合尧帝的人设 —— 而是为什么有一个自己没听说过的典故。
尧帝流传下来的典故就只有那么多,欧阳修作为读书人早就应该全知道才对。所以他见到苏轼才会特意提出那个问题。 欧阳修的掌控感和敏感度很有道理。读书读到一定水平,你眼中的世界不再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有限的。 *
这就是我想跟你说的高水平读书境界:全覆盖。
有什么书,你都读过;有什么人,你都认识。你对整个局面有智力掌控感,谁一出手你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就叫全覆盖。
“全覆盖”的社区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咱们打个比方。理论物理学家徐一鸿,在《可怕的对称》这本书里讲过一个关于“笑话俱乐部”的故事。
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在一起讲笑话都不用讲全,只要说一个编号就行。比如你说“AS - 18”,我就知道你说的是一个苏联政治笑话,我想起这个笑话就笑了起来。而俱乐部把所有的笑话都给编号了。
全覆盖境界下的读书人交流,默认在场所有人读过所有的书。这意味着所有知识、所有典故都已经编码了。你提一个话头别人马上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样交流大家很舒服。你没有做到覆盖,你就不在圈子里。
所以过去的读书人对“全覆盖”都有偏执般的追求。1923 年,清华大学的几个学生即将去美国留学,又怕被中国的学问圈落下,请胡适先生给开个国学必读书单。胡适开了一个有 190 种书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梁启超先生看了这个书单说“挂漏太多”、“博而寡要”。胡适又精简成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有 38 种,但是其中包括《全唐诗》《王临川集》之类的大全集。然而梁启超也没有做的更好,他列出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有 160 种书,之后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中全都是各种“集”,比如《资治通鉴》和《李太白全集》…… 梁启超和胡适心想,这几本书你都没读过,你还跟我谈什么学问?
* 那要这么说的话,读书要读到全覆盖级,可是太难了。试问现在还有几人能把那些全集都读一遍呢?历史作家张宏杰算过一笔账 ,一套《二十四史》总共四千多万字,你要是每天读三千字 —— 我看这已经不少了,毕竟你还有别的书要读 —— 得读 36 年。
哪怕书都不要钱,读书也不能这么读。如果你真想一本一本都读过去,你只会感到绝望。很多人因为绝望而放弃了对全覆盖的追求,觉得自己当个专才就不错了,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没必要什么事儿都知道。
你要想放弃,那你就错了。我认为全覆盖并不神奇。 事实上现在任何正式的学术交流,都是默认全覆盖。科学家写论文作报告不会先解释一遍专有名词和基础知识,都是上来就说新东西。
而你看到一篇论文却又不会觉得它全是新的,你能迅速识别那个研究的背景、起点和方法,你熟悉作者的思想流派。内行都能找到欧阳修见苏轼的那个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中国的书虽然多,但是达到全覆盖水平其实不算特别难的事儿。当年曾国藩二十多岁考进翰林院,刚到北京一看别的同学都读过很多书,而自己是个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除了八股文啥也不会,别人说话引经据典都听不懂,感到很自卑。可是曾国藩一发奋,没过几年,读书就达标了。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书根本就读不完,你怎么才能看出来世界是有限的呢? * 我的读书体会是,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
比如有人把一首诗摆在你面前。你没读过这首诗,但是你能从它的词句、意境、格局之中获得一些感觉。如果这首诗水平很烂、一看就是现代人写的“老干部体”,你根本就不用理会。而如果它出自高人之手,你也许就可以猜测出它是哪个朝代的哪个流派的,作者大概是谁。
你不必读过所有的诗,甚至都不必通读《全唐诗》,就能获得对唐诗的认知感。 这个认知感往往无法言传,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内隐学习” 。就好像老专家鉴定文物一样,你说不清到底哪里不对,但是因为你看过的“老东西”多,你有一种“感”。
读书就是要养这个“感”。
你没有必要通读《王临川集》,但是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王安石这个人物,你得有个认知感。王安石是凉的还是热的?软的还是硬的?毛茸茸的还是扎手的?你没见过王安石本人,但是如果一个外行说王安石如何如何,你能听出来他说的不对。
我没通读过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是我知道牛顿是谁。 读过一些讲现代科学的书,你会对当前科学理解 、对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法有一定的认知感。别人跟你说个什么伪科学的事儿,你一听就不对。
有些书能让你迅速建立对某个事物的认知感,有些书虽然列举了一大堆事实其实很无感,有些书能给你错误的认知感。读一本书就好像服用一副魔药,各种不同感受在你体内融合,使你变得敏感。 读的书越多,你的敏感度 就越高。
你会体察到特别细微的差别。这个知识新不新,这个研究方向有没有前途,这个结果有多大价值?你会有所感。你的气海已经建立起来了,能准确判断各种真气。
* 既然读书目标是认知感,那么谁开的什么书单、哪本书是不是必读、要精读还是随便翻翻,那些就都不重要了。我们读书不能以书为本,必须以自己为本。以修炼认知感为本。
所有的书都是你的修炼资源。我每天都要看看又上架了什么新书,要打开好几本找感觉。 什么书应该精读呢?那当然是“熟悉 + 意外” 。你要选那些既能跟你现有的认知感产生共鸣,又让你感到些许意外的书。
比如说什么是“科学方法”?如果你已经比较熟悉卡尔·波普尔的说法,那现在大概是了解托马斯·库恩的好时候,而不是去把波普尔的全集读一遍。
我的感觉是人类其实没有多少知识。我每天都在寻找能让我震惊的新知,我很不经常能找到。用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成熟的认知感,再出什么新书、再冒什么新人,你就会非常敏感。你可能只恨知识进步速度太慢。
划重点
1.读书读到一定水平,你眼中的世界不再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有限的。高水平读书境界就是:全覆盖。
2.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
3.读书不能以书为本,必须以自己为本。精读那些让你“熟悉+意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