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书籍,其中记录了许多关于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更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感悟人生道理。这本书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读《春秋故事》有感篇1
中午,我在书柜里找书看,无意间翻看到一本《春秋故事》。
《春秋故事》是林汉达的作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众多诸候国的兴旺衰弱,弱肉强食,以及治国之道。
书中有一身武艺,办事周到的颍考叔;有文武双全,细心胆大的曹刿;有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百里溪;有任人为贤,合并诸候的齐桓公,还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贤荐贤的鲍叔牙。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管鲍之交。管仲从小就和鲍叔牙是朋友,长大了又一起做生意,一块儿打仗。因为家境贫困,管仲总是占鲍叔牙的便宜。有人说管仲“揩油”,可鲍叔牙说:“管仲家里穷,我和他是朋友,我乐意多给他一些。”
到了战场上,管仲进攻时,能在后则后,退兵时,能在前则前。人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却说“管仲很勇敢,他是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而这样做。”正是由于鲍叔牙对管仲的相知相惜,他的行为感动了管仲,也感动了后人。
每当读到这里,我常为鲍叔牙的这种宽广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高尚品质而感动,他不计较个人私利,知贤荐贤,竭力举荐管仲,执掌齐国政事,自己甘居下位。管仲才有了用武之地,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名垂千史。鲍叔牙对管仲的知交知心,令管仲不得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想想古今中外,很多人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欺骗朋友,出卖朋友,甚至是最好的朋友。知音是何等难求啊!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没有一个知已的朋友,当他受酷刑时,无人救赎。他多么希望有一个象鲍叔牙一样的知音啊。
人与人相处,就是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拥有真正的朋友。请珍惜自己身边真正知心的朋友。
1/2页读《春秋故事》有感篇2
读完《春秋故事》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强大、丰富。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做过生意,一块儿打过仗。有人说管仲贪生怕死,可鲍叔牙说:“他为的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老了,会生病,他要是死了,那他的母亲怎么办呢?”管仲知道了,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鲍叔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可在最后鲍叔牙却做了管仲的副手。在齐国与鲁国打仗时,齐桓公与鲍叔牙没有听管仲的话,打了一个大败仗。齐桓公向管仲认错,并说以后都听管仲的话。从这儿可以看出管仲也是非常有才华的。
说起来,管仲的命其实是鲍叔牙救的。我认为,如果管仲不是鲍叔牙的朋友,并且管仲也没有才华,那么,管仲就会死在鲁国。
《管鲍之交》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交友要真诚,交心而不是找酒肉朋友;长远,而不是看一时得失。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