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是一部描写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经历的传记。通过对李白生平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他那颗不羁的诗人之心,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读完这部传记,我深深被李白那种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和豪迈的人生态度所感染。
李白传读后感第一篇
平均每一页里就有1-2首引用的诗文,浩浩荡荡百万字的传记感觉像在读诗传一样,估算着诗文就占总字数的一半了,作者自己的内容反而显得很少,读起来怪怪的,远没有广告上宣传的“关于李白,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这么邪乎,读完只能说对李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吧,全面谈不上。觉得作者这本书更适合叫《论李白在各个阶段的诗文作品》,而不像是传记。
李白传读后感第二篇
作者是老一辈学着,考究深入,论述严谨,并对自己研究的学问有着深厚的爱,可以作为研究李白生平的入门工具书。
夹着李白的人生轨迹,欣赏了李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认识了作为酒徒的李白,作为诗仙的李白,作为行者的李白,作为失意人的李白,作为修道成仙追求者的李白,双目炯炯有神的李白,唯一的李白,政治上他追慕鲁仲连,文学上他是谢朓的迷弟,一辈子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摇摆(内心矛盾),蔑视儒道,天真天然,心高气傲,重情重义,却实无经天纬地、治国治民之才(以至于一直处于游离状态颠沛流离、寂寞困苦),他的一生种种,似乎,只为诗而生。
P81,李白诗的风格,一方面来自民歌,一方面来自六朝,它的合会处就是“清水出芙蓉”的“清”,还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有天上地下的豪气,给人极大的解放之感的愉快。
P83李白诗的特色,有三点把握:接近民歌,学习六朝,自具像“万马奔腾”“黄河一泄千里”的诗境。
封面用了《上阳台帖》。
李白传读后感第三篇
谈得太浅,说到的诗也少。李白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仅能说是一种对历天入海登龙斩鳌囊括大块的梦想,我本来就奇怪李白的游仙诗(除了《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为何与炼丹道几乎不相关,说他真的想要修仙太过勉强,更明显的是他通过龙鸟日月树木山海元气大运,构造了一个永远运行着的,“抚顶弄盘古, 推车转天轮”的宇宙,对于李白而言,成仙的真相乃是“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而我读过的另一个类似的构建宇宙的诗人则是陶潜: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再另一个则是屈原之天问,除此三者外,中国没有能够包藏宇宙的诗人。 而且此书极其片面化地摹画了一个人间失意得意复失意的李白形象,侠的李白几乎带过,写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与“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的李白竟然只用反战和讨贼概括,对私情的李白也只用家常闲话式的絮语,想要营造一个慈眉善目的家长形象,感觉有点恶俗。对于李白的天才,也只套用生命力这种西方经典莫名其妙的词汇来解释李白激振八裔的心目,和说李白是东方的酒神精神现世一样牵强,生命力,酒神,宙斯与奥丁的雷霆火焰都是与东方的元气论有所不同的。《庄子·在宥》:“天气不和,地气鬱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元气绝非什么自然原始的野蛮力量,元气是作为一种物质,天地是作为一座橐龠存在的,更像是赫拉克利特火本论的具体化,所谓“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顺便,我觉得李白的诗中,关于战争以及政治的天人感应思想的发挥也是空前绝后的,“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屼当安之。”“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但是我懒得思考了
李白传读后感第四篇
曾有人说:“李白从未老去,他的才华不会因为生活和前途而屈就,他的热情和天赋也从未被时光所侵蚀,他的性格一如他的诗句那般浓烈而张扬。” 五十五岁的李白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目睹朝内党争不断,招来外敌入侵,蕞终祸国殃民,面对唐玄宗、唐肃宗的的消极抵抗,他只能用“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发泄心中的愤懑。 李白用一根傲骨撑起盛唐之魂,用一身仙气撑起盛唐之风,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诗仙”李白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呐喊通过《将进酒》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本《李白传》通过上篇《李白》以开阔的视野勾画出李白浪漫的一生,下篇《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李白的精神世界 他的一生步履不停,徘徊在庙堂与江湖之间,至今依然是无数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鲜活立体的李白跃然纸上,这里有他的家国情怀,有他的情感世界,有他与杜甫的惺惺相惜 读完会庆幸他没有因为仕途而随波逐流,纵使沧桑一世,命运多舛,依旧坚守初心,心中的愤慨寄情于诗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千古名篇。 就像在学生时期学过的古诗词,长大后能记住并且感同身受的依旧是李白的诗句 当你陷入低谷与迷茫的时候, 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豪情万丈,激发我们蓬勃向上的斗志。 当你金榜题名或者人生得意之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别忘了李白与你一起一醉方休。
李白传读后感第五篇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李白、一壶酒和一轮月亮。谈到李白,可能我们更为熟知的是余光中先生的那句“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对一个人的夸赞竟然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
这本《李白传》是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撰写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两书的合集。《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以德国古典文艺美学为利器对于李白进行分析,其中也有着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重在对李白精神人格的分析;而《李白》是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去勾画李白:谈李白的道教立场,却着重讲了“学道和从政的矛盾”;谈李白的从政经历,却更多地讲了“李白对盛唐的政治之认识”,也讲到“‘天宝之乱’和永王璘的一幕——李白的爱国思想”;还有在谈李白的诗与谢朓的关系时,却把重心放在了“和民歌的关系,和魏晋六朝诗的关系,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白的时代,是史上的“开元天宝盛世”,当时大唐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且以儒、释、道三者为主的中国文化蓬勃发展。脱胎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又不受时代所限,感受不同文化的交锋与文明的融合,才成就了李白得以成为天才诗人的一个因素。
他生逢乱世,又遭逢乱世。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生命中的不一样的侧面:豪富到可以一掷千金的李白,与杜甫、孟浩然等交友广阔、打造了盛唐第一朋友圈的李白,却迷恋丹药、被世人传说的神仙李白,纵酒无度,嗜酒如命,两度被君王提点又被遣返,得罪权贵被流放又突然被赦免……他内心里是焦急着、苦闷着,有一缕苦无主宰的悲感在;这时了解他的也便唯有杜甫,他们年龄相差很多,但杜甫却对李白有种忘年交的相知相惜。
在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超越世界的限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的命运转折毫无理由可言,他的天才似乎也是上天所赐。他走过的山水,行过的路,都成为他开拓胸襟意气的法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个人主义的诗人,他个性鲜明,把其能量和才华都发挥到了极致,个人主义,归结一句话:就是“成为你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本书的结合是相互成全的,与其说《李白》是《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的补充,不如说它扬弃了过去更多从个人性情的立场谈李白,而是试图从政治、国家、人民的立场谈李白;不同的研究方法、立场,多维的角度,这样不同的李白的研究学术著作,我们对于诗人李白才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而准确的认识。
如果说,杜甫代表中年,苏轼代表青年,那么李白就是少年。李白一直是在路上的人,家庭、婚姻、故乡从未让他停止脚步。他是孤独的,他把太多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都频繁地写进了月亮;李白有一个侠客梦,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英雄;李白极爱喝酒,他的个人主义狂欢,与这个世界和自然融为一体。从李白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他真实、活力、热力,自由意志、独立精神,他对生活的热爱,都将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本书读起来相对有难度,历史人物、时代背景、诗歌穿插其中,不适合速读,需慢慢品味,了解李白,了解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李白传读后感第六篇
要是能穿越,我要选李白。李白豪迈浪漫、无拘无束、狂妄放纵,是多少人理想的状态,李白游历山川、随性赋诗、流芳百世,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当然,这些只是李白给世人留下最深刻、最美好的一种形象,通过这本《李白传》,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李白的生平,接收更多李白的核心思想,感受更多李白豪迈背后的无奈,但是,即使你看到活生生的李白,看到实际上壮志难酬、生活周折、求仙问道的李白,还是很难不爱上他,不想要成为他。
《李白传》分为上篇《李白》和下篇《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皆由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所著,但是这两本的创作背景很有意味,前者写于建国之后,算是通俗读物,后者写于1937年,是专门的论著,两本书除了类型完全不同外,诞生的时代背景也反应了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书中大量引用诗歌去反映李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也可以看成李白诗全集,里面的讲述也相当全面和生动,作者肯定是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作为学诗的工具书也是很棒。虽然说书中有些史实有些争议,但还是展现出了李白较为完整的生平和较为核心的思想,喜爱李白的人不容错过。
李白符合所有人对浪漫主义诗人的遐想。他浓眉大眼,爱穿紫色,饮酒作诗,仗剑走天涯,他也有道士服装、书和药等,心比天高,不屈于权贵,不居于一方,仿佛就是活脱脱的神仙。那个时代没有职业作家、诗人这种说法,所有文人最终的目的都是从政为民,治理天下,李白也不例外,都说文人有傲骨,但没有人能像李白如此的洒脱,他也曾入宫三年,不过性格使然遭人排挤,怀才不遇是那个时代文人抒发的通病,但李白的感慨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书中说到,“李白的价值是在给人以解放,这是因为他所爱、所憎、所求、所弃、所喜、所愁,皆趋于极端”, 这是所有热爱自由、热爱浪漫的人所羡慕和想达到的,尤其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唯唯诺诺,封闭内心,瞻前顾后,无处释放。
李白想学道当神仙,想从政至首辅,都不行就想吃酒游玩,他拥有一般文人的苦闷和不幸,却有着超越常人的超脱和豁然。《李白传》里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有深度的内容,李白的诗歌也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李白传读后感第七篇
这是我看得第一本关于李白的书。
因为参加省里举办的诗路文化带景区讲解员大赛。出于讲解稿撰写方便的角度考虑,选择了“诗中妙景”中李白的诗句。当开始撰写稿子时发现,除却语文课上教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外,我对李白的生平和他的一生中在旅游和为官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一无所知。
于是找了这本书,先简单了解一下李白。
全书是李长之两部作品《李白》和《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的合集。《李白》中概述了李白的生平,《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则尝试以德国古典文艺美学和尼采的哲学对李白的精神人格进行分析——李白或许和尼采还真是同类人,善于燃烧自己和表达天赋——两部作品是李长之在不同年纪的作品,对比中可以感受到不同年纪的李长之对李白不同的理解。
同时因为成书年代早,书中的部分观点和现在一些学者的想法意见相左,看书过程中需要仔细分辨。像我这样完全不了解李白,倘若借由本书入门,那便需要多留意书友的评价。
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李杜并重视近代才有的事,浪漫主义的李白在历史上并非绝对主流。只因李长之自己便是一位带有浪漫色彩的学者,在文人的倔强风骨和浪漫情怀的执拗下才造就了这本书;原来“贵妃研磨”和“力士脱靴”这两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典故最早也只是出自小说中,满足李白浪漫色彩的谣言,历史上大约是不存在的;原来道教体系对李白的影响如此之大,诗仙不但在于诗句天马行空,还在于李白真的想成仙!
对我而言最有用的是李白的生平经历,大致理清楚了他在各个年龄段的主要生活内容以及不同时期因为什么事件而写下了哪首诗,这才是正确打开一位诗人的方式。以前课堂上对李白的介绍,实在是太简单,每一首诗歌倘若不放进故事背景中解读,完全无法正确理解诗人的心境。诗人虽然最重要的是诗的文采和内涵,但是诗人所处的社会必然使得诗人必须选择入世或出世的态度,这也深深影响了诗歌的创作。倘若要更好地理解李白,便应该把盛唐的历史也好好研读一番。
本书的故事性和叙事性上差了一点。李长之在阐述李白的生平过程中会穿插故事时间中创作的诗句,这自然很好,不但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印象,还可以认识新的诗歌并且加强对诗的理解。但是因为李白创作的诗句着实太多,很多诗歌从来都没听过,每每遇到以往不曾读过的诗句,都必须从故事中脱离出来。逐渐感觉看书断断续续;加上李长之一引用便多句诗列队出现,使得文章的连贯性就更差了。最后的结果便是,为了更完整看完经历的我,直接跳过了这些诗。当然在阅读这些诗句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是文盲的残酷现实。
李白的人生最大的迷茫便是如何分配修仙和仕途两条路上的比例,但是即便是诗仙在统治者昏庸,伯乐难寻时,也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以此为鉴,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固然值得赞扬,但是当拼尽全力也无能为力时,或许洒脱点,该放手时便放手,还自己自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大家的时间都有限,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死局的挣扎,明天一定会有惊人的表现!。李白错过了指点江山为帝王师的机会,却得以激扬文字。当一扇门关闭了,总会有一扇窗重新打开。江湖乾坤未定,谁有能说我们不是黑马!
毕竟本书只是关于李白的一家之言,倘若要了解的更全面,可以继续安排下一本关于李白的书了。
李白传读后感第八篇
在我的心目中,李白是有一个活泼泼的清楚的影子在那里的。把这一个活泼泼的影子写下来,就是这本小书。 ——李长之
在唐宋两代诗词文化鼎盛时期,曾涌现出非常多的诗词大家,但真正能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都能道出的几位著名诗人却不多,而李白绝对是其中一个。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如果为唐代诗人列排行榜,那李白必是榜首。他的诗作浪漫奔放,潇洒且极富想象,意境语言之美妙无人能及,就其艺术成就及对后世文学影响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著名文学史家、“清华四剑客”之一李长之先生在其著作《李白传》中写到:李白是中国历来的诗人中受到人民普遍热爱的一位。李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是这样的熟悉,印象是这样深刻,所以很多人仿佛一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李白是什么模样儿。
《李白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李白》以其生平为主基调,着重讲述李白的生活;下篇《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则以细腻的笔触去触摸李白的精神世界,讲述他求仕入道纠结的一生。
在书中,李长之对李白的生平、背景、作诗时的心境及其作品逐一解析,用一颗探知的心临摹出李白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喜欢谈,“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
他喜欢穿紫袍,“草裹乌纱巾,倒披紫绮裘;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他喜欢饮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他善作诗,却在醉酒时作出无数诗作,故好友杜甫作下《饮中八仙歌》,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文武双全,崔宗之的诗里就说他“䄂有匕首剑”;
他一心向道,故以一个诗人的孤独记载他的行装,“懒摇白羽扇,宰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的一生浪漫潇洒,却也有着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李长之先生在《李白》篇中记述下李白的故乡和他的少年生活、壮年漫游,在他的诗、思想、政治等多方面还原李白骄傲狂放却又落寞孤寂的一生。
就像李长之先生在下篇《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呈现的那样,写下“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李白仍旧是个寂寞的超人。
李白传读后感第九篇
tags: 2023年 读书笔记 3⭐️值得 500文学 300历史 310传记 510小说
作者: 李长之
主要写了李白一生的大体经历,以及他的理想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