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梵高手稿》,感觉仿佛走进了梵高的内心世界。书中展现了梵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通过解读他的手稿,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过程和思想。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梵高的艺术作品,更是一段关于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一篇
寄了束花香给你,世界绚丽多彩,密斯托拉风疯狂吹着,你的悲伤穿过我,眼泪划过你心底,美划过这个世界。
看了这本书,文字更动人地让人感受到你对世界的爱,才感受到你对世界浓烈燃烧的热爱。书信总是能真挚不文饰的流露出一个人真性情。
1/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那我也不再留恋这个世界了。在这部书信集里面,梵高与自己最亲爱的哥哥讲述自己眼中的世界。梵高保持了最善良的人性,梵高像一个孩子一样纯粹,敏感。在孤独中梵高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梵高在的画中有生命,有温度,有人性。我常常惊乍,世间还有如此剔透的心灵。
2/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三篇
一口气撸完了《梵高手稿》,没想到这位一言不合就割耳朵、绘画线条可以粗犷到手指粗的“糙汉子”也能写出许多小细腻和真鸡汤。
摘一段共勉: 任何说着"噢,任何事都应该顺其自然"的人,做出的努力都太少了。那也叫足够?根本不够,即使你天生就懂很多东西,也要至少付出三倍的努力,才能从本能的发挥到达理性的创造。——《梵高手稿》
3/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四篇
值得一看再看的书。
那些画配上梵高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实在是太美了。
现在你再去看那些画,想起他作画当时的心情,那种略微忧伤,又温暖,还有振奋人心的感觉,似乎给画作增添了特有的音乐,我想说,世上有梵高,有他的画,有他的信真好。
忧伤来自他的境况总是不太如意的,温暖来自还好他有弟弟、家庭、朋友们的支持,而振奋人心当然来自他对绘画、对自然、对人们的热爱,孜孜不倦永不停歇!
4/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五篇
最大的感受更是梵高对色彩的体会,有那么多形容颜色的词,恐怕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之最。面对同一片田野,画家和年轻的士兵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也许那个陌生画家应该称之为画匠。就算是梵高,一幅作品也是经历了好多草稿,构思图;贵的画笔也不见得好用。
看了这么多信,有时候也觉得有点雷同。有时候也回想到自己小时候对画画的热爱。真的会有一天重新开始尝试画画吗?
5/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六篇
梵高(1853年~1890年)
6/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七篇
因为他看得太细腻,导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能接触他的内心,所以他只能创造一份倒影,这倒影将表达他、安抚他、成为他最亲密的恋人
一头肮脏的野兽站在杂乱的草丛中,因为突破了约束而发疯,他掀起枯草,撕破喉咙向着天空尖叫,上帝却为了惩罚他而夺走了他的声音,于是他只能跪在地上不停的哭,人们因为他的怪异而视他为异类,就像一只精灵飞得太快,就会撞入边缘,而处在边缘注定是孤独的
绘画是他的救赎之绳,虽然这绳子并没有通向有光的地方,而是一头扎进另一处黑暗当中
因为他要成为光
7/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八篇
新近又出了一本Leo Jansen等权威人士编选的那本含二百六十五封信精选本!
《文字的艺术:文森特·凡高最美的书信》
8/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九篇
看过电影之后特别想深入了解下梵高,毕竟之前对于梵高的了解也仅仅是知道,只停留在割耳朵的疯狂艺术家的层面而已。这本书主要呈现的还是梵高和弟弟以及其他友人的书信往来,关于我心中关于梵高的死亡的疑问,很遗憾这本书并不能解答,毕竟主要是他创作想法的展现以及大量手稿的呈现。也因为我只是艺术门外汉,对于本书也缺乏深刻的体会,但还是很荣幸能感受大师的艺术感悟和画作!尤其是通过他的手稿充分感受到他对画画的狂热和执念,大概他所有身心的挣扎郁念只能通过他的强烈的色彩抒发出来。想再看一些关于他的传记,或许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他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9/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篇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书中主要记录的是梵高和弟弟的通信往来以及绘画作品,在书信中我能深深感知到梵高作为一名纯粹的艺术家对生命和艺术的热爱,对自然风光的沉浸,书信中充满了对周围诗情画意环境的描绘和对亲友涓涓细流的温情。他的作品前期主要以素描为主,简单、朴实,线条清亮。后期的作品色彩绚丽,而又富有动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能体会到梵高本人心绪和精神世界的一个变化,同样体现在他的创作技法进步上,对艺术绘画事业的坚定、执着深深得影响了他短暂的一生,他是幸也不幸的,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专属自己的人生之路和一直支持他的弟弟。不幸的是,他的一生与病痛、困苦,不理解深深参绕。就像他说的,他的性格是农民式的,粗犷、坚韧,他的作品一如他的性格和精神世界,绚丽多彩而又深沉动人
10/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一篇
喜欢梵高的,一定是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从大城市回来,我越发对生活的渴望,因为在大城市中根本就感受不了生活的气息,每天朝九晚九,下班中挤地铁,下班中加班,一年除去衣食住行只能够买得起一平方的房子,但是大城市的向往依旧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向往之地。可能是我太失败了吧,哈哈。附上一张家乡的照片,以此纪念梵高。
11/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二篇
所谓“疯子”,不过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天赋和世界。可是,社会和人类通常不会理解,他们用锋利的语言嘲笑和攻击他,把他像怪物一样挤出人类的群体,谁曾想过这会给梵高带来怎样的心灵折磨?因为这样,梵高敏感,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只有他的弟弟提奥是梵高可以吐露心声的对象,提奥也非常支持梵高,在梵高生活拮据的时候提供一点资金,梵高同样会把画稿寄给弟弟观摩,手足之情跃然纸上。梵高相较于其他人的是,他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不仅表现在画作上,更表现在人性上,他在受人诋毁和颠沛流离之后,内心仍然流淌着善良的血液——他认为他有责任和义务把艺术的美丽沐浴给不懂艺术的人。所以他的画中,没有达官显贵,没有钟鸣鼎食,只有贫苦农民辛勤耕耘的场景。他的画作面向的是全人类。如果一个人在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后还能投放圣洁的光辉,那么该是有多么伟大的灵魂啊!
12/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三篇
让我遗憾难过的从来不是天才与时代的错位。任何一个不被理解,不被欣赏,不被爱的人,能够一直自我鼓励,不去自我怀疑,没有自暴自弃,用尽全力,努力前行的人,都能够为梵高所动容!他身上多的几分敏锐、几分纯真与良善、几分热情,再加上比很多人,多出来的很多很多份的坚定,让他曾孤独过的那片,星月夜之上的星光,不顾时间之久暂,穿过不休止的长风,照亮你我眼眸、心间,永恒闪耀、温暖。
13/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四篇
总有一天,我会让全世界的人,用不同的发音念出我的名字——梵高。 感谢上天毫不吝啬地给了梵高一个伟大的弟弟提奥,不仅成为他经济、精神和创作的支柱,也保留了大量他们生平来往的信件,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梵高,一个内心世界比他的画作美好丰富千万倍的梵高,一个赤诚热情如太阳、思想深邃如星夜、善良纯净如孩童、淳朴勤劳如农民、文字诗意优美如麦田的梵高,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一切甚至包括伤害他的人的梵高。这些信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穷困潦倒、偏执激进、疯狂古怪的梵高,而是那个处处让人怜悯、心疼、感动和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梵高,这个世界根本配不上一个美丽如你的人,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听着各种版本的viscent来看此书,会有更加奇妙的感受,只能不停划划划。毕竟,谁能拒绝一个如此纯真美好的文森特呢。
14/15页梵高手稿读后感第十五篇
以梵高自己所写的书信,串起了他的人生轨迹,比普通人更努力、更勤奋地投入他所爱的工作中-绘画……即使到最后自杀前,他的书信还是平静的,充满着对弟弟的感谢。
书信中有他练习的无数手稿,抒写着自己对人体构造,对色彩对比互补,对印象派,对日本浮世绘的种种感悟,有时也述说着自己生活中的迷茫、挫折和不顺,但总体是不逃避,执著地画着……
最近还精听了《渴望生活.梵高传》,41.9万字6天讲完,每次10分钟,所以听到的基本就是涉及到梵高的事件,从店员到牧师再到画家,从乌苏拉到表姐凯再到妓女克里斯汀,有甜言蜜语的表白现场,有疯狂暴虐的割耳高潮,这种情景再现式的讲诉常常会让我冒出鸡皮疙瘩。
我想我还是喜欢他自己抒写的故事,没有高潮迭起的情情爱爱,只有画画再画画,想临摹更多的人像,想画多一点四季风景,真正的生活是永远劳多逸少的。“我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所有,还为此搭上了一半理智——搭上就搭上吧……”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