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与八十多岁的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文字细腻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对儿女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书中的点滴细节让人感动,让人反思亲情的珍贵与生活的意义。这是一本温暖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一)
“传奇奶奶”姜淑梅,她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已经出版了5部作品。
60岁,已是到了退休年龄,学认字,学写作、学画画,传奇奶奶活成了我想要确不敢奢望的样子。
我又去网上搜了更多“传奇奶奶”的照片和报道,满头的银发,匀称的身材,总是神采奕奕地穿着旗袍,真是太羡慕了,别说60岁以后我能否或成这个样子,就是30岁的我,也活不成这个样子啊!
我也总是说,等到...的时候我一定要干什么什么,可是一等再等,还是停留在了在沙发上颓废地玩着手机。
作者与娘相处的模式,很值得学习,她们买一件都喜欢的大衣,可以轮流穿,他们一起去美容院,一起逛街、搭配衣服。她们都喜欢穿旗袍,热爱生活,有仪式感。
娘是个社交达人,热心的江湖医生,追求精致生活,精心烹制饭菜。参加各种采访会议,都不怵,滔滔不绝,有自己的特色。
1、娘记忆里惊人,作品里有很多鲜活的细节,其中一部分是沉睡的记忆,在写作的过程中被唤醒了 2、像看书一样,把这一页翻过去吧,翻过去就不要再翻回来,没用。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二)
《我的老娘八岁半》是一本由女儿执笔,以见证者视角讲述“传奇奶奶”的人生故事。
本书作者艾苓,是“传奇奶奶”姜淑梅的女儿,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也是绥化学院退休教授,出版有散文集《领自己回家》《风也穿鞋》等作品。
整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传奇老娘、越老越美、生活智慧、姜淑梅:我的故事我来画。讲述她的网红经历、她的生活态度、她的价值观念、她的过往回忆。
全书从作者女儿的视角出发,分享她与老娘之间“教”与“学”的感知感悟,通过母女俩交谈对话的方式,你将更进一步认识这位倔强、乐观又真实的“传奇奶奶”。
“传奇奶奶”六十岁学认字,七十六岁出书,八十岁开始学画画,在她的身上没有老年人的暮气,而是散发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
在这本书中,你会更真实看到一个“大字不识“老人家是如何以一个个字的学练,以及在女儿帮助鼓励下开启写故事,并一发不可收拾“玩”上了瘾的过程。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姜奶奶对世界的好奇,对成长的追求,对生Si的达观,你会在她的为人处世中学到人生智慧,在她的励志故事中,看到开放式成长观念带来的梦想实现。
在这本书中,你会感受到学習成长的力量,它能打破时间、打破年龄、打破圈层,让你看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广阔世界,教会你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岁月,去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你会被书中质朴与真实所打动,这些看似平淡琐碎的普通日常,让你能更真切看到这个曾经历过战乱、饥荒、贫穷、生Si的奶奶的不服输不服老的价值观念,正如作者所说,你会在她身上收到成长的鼓舞,看到从容老去的风姿。
书中收录姜淑梅奶奶48幅手绘图,生动讲述她所经历的战乱与饥荒。整个画风充满奇思妙想,治 愈且有趣,姜奶奶说,她下一步目标是开画展,活到130岁。
总之,读完这本书你将挥别认知的束缚,更勇敢正视自我,释放内心压力,敢于拥抱生命的精彩,因为,传奇奶奶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充满无尽可能,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选择让自己过得精彩,只要你开启行动。
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哪怕已经八十岁!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三)
NO. 117
书名:《我的老娘八岁半》
出版:台海出版社
作者:艾苓
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常常觉得很难……
什么都很难:工作很难、恋爱很难、结婚很难、过日子很难、生孩子养孩子更难……
这本《我的老娘八岁半》以温暖而感人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传说奶奶”80多年来的冒险人生。姜奶奶被尊称为"传奇奶奶",她的人生如同一串疯狂的冒险,令人叹为观止;读它,也许对我们的人生有不一样的启示……
书中记述了姜奶奶从1937年至今的经历,无数次死里逃生,一路披荆斩棘,用自己的乐观和勇敢化解了人生的一切困境,总是笑着地活在当下。
60岁时,她才认识了第一个字,76岁时才出版了第一本书。
从此,她成为了全国的畅销作家,央视、新华社都对她赞不绝口,称之为"传奇奶奶"。
80岁时,她又开始学画画,82岁时学习书法,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活到130岁。
她的人生就像长长的冒险之旅,她用她自己的方式,勇敢地面对和坚持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她的经历有关于家庭、事业和爱情,她把看似平常日常的生活点滴都敲进了这本书中。更重要的是,她用乐观的态度和笃定的信仰,激励每一位读者去享受他们的生命,尤其是在困境中坚定不移地与之抗争。
这样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让我读完觉得好像也不是很难……
这本书是由姜奶奶的女儿艾苓执笔,所写的一本关于她母亲的回忆录。由姜奶奶亲自手绘插图,是对她80多年冒险生涯的小小总结。
翻开这本书,就像坐在夏天夜晚的小院子里,与奶奶一起分享人生的点滴。
她将沉重的经历讲成了段子,每一句话都是金句,散发着温暖和力量。
奶奶笑中带泪的故事,让阅读的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无限可能。她的坚强和乐观,足以鼓舞着每一个读者。
《我的老娘八岁半》带领读者进入姜奶奶的世界,感受她的坚持和热爱,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
它并不只是“笑料人生”,它也不只是一种调侃命运的姿态。作者的风格很质朴,不做作不装腔作势, 有自然生动的台词和笑感。
当你读完这本书,你或许也会被姜奶奶的乐观向上所感染的。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四)
看封面就知道这是一本很轻松又很有趣的书。
作者艾苓是一名退休教授,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在教学之余,把文盲老娘姜淑梅培养成了网红作家“传奇奶奶”。
姜淑梅奶奶就更厉害了,1937年出生的她,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已经出版了五部作品,并多次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
本书就是作者艾苓眼中笔下的妈妈,她在序中写道:我教娘写作,娘教我生活。
书中一共分为四部分:传奇老娘、越老越美、生活智慧以及最后一部分,姜淑梅:我的故事我来画。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妈妈从文盲到作家、成名之后的故事、80岁开始的画家梦以及“传奇奶奶”的书桌,还有妈妈对于衰老和生死的看法等诸多琐碎事情。
作者说最开始只是想让妈妈有事做,最好是乐在其中,写书是个巨大的工程,她不敢奢望,但是出书却是后来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说“有些山东老话,娘一直用,有些语言有的夸张,有的精准。”而作者在书中也一直称呼妈妈为娘,让我读起来也有更接地气的感觉。
作者笔下记录的姜奶奶:
喜欢唱歌,她想唱就唱;
喜欢唠嗑,她想说就说;
喜欢四处走走,就想玩就玩;
喜欢美味食物,她想吃就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姜奶奶想美就美。
80多岁的姜奶奶也算是见证过不同时期的中国,她见过土匪、见过日本鬼子、见过八路军和中央军。
也在战乱中逃过难,挨过饿、也差点跟那个年代的女人一样裹了小脚,她挨过饿,为了不等着饿死去到了东北。
姜奶奶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事,她把这些事一件一件地变成了文字、变成了图画,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很多人也许跟我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奶奶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
奶奶却说:“孩子,再看我的书不要难过了,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不经历这些苦难,我也写不出这本书。”
这就是奶奶的生活哲学,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一切给予。
而我们也应该向奶奶的乐观学习,乐观面对一切的发生,活成灿烂明媚的模样。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五)
读完这本书后,不禁感慨,艾苓老师好棒,给老人最好的陪伴,莫过于此。
淑梅奶奶,是我非常严格意义上的老乡,更严格意义上,我甚至有一度把她当成了我的奶奶。
她与我奶奶同岁,山东巨野人,共同经历过“乱时候,穷时候”,共同吞过槐花吃过榆钱。姜奶奶的一口纯正的鲁西南乡音,还时不时会把我拉到奶奶跟前,怀想和奶奶在一起的滴滴点点。
姜奶奶是网红奶奶,是励志奶奶,是广为人知的作家奶奶。她的作品《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拍手为歌》等广为流传,为读者朋友所欢喜。她朴实的叙述,富有故事感的稀缺表达,仿佛把阅读者带回她文字里的世界。
但,我要说,我们看到了奶奶的成功,也应看到奶奶背后的最大“推手”,哈,也就是姜奶奶的写作课老师,她的女儿艾苓老师。如果说,上述五本书,是奶奶讲记忆中的故事,讲多数不为人知的故事,都是她以自己的视角去叙述的生活历程,那《我的老娘八岁半》可就是姜奶奶名作家“炼成记”了。
艾苓老师是一位谦逊的写作者和老师,她把光环戴在了自己娘亲头上,这本书里也是在呈现老娘的生活状态、心态以及创作成长历程,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可爱且勤奋豁达的姜奶奶,而不再是奶奶自己文字里一直有些苦哈哈的形象。她的白描式且带有节制的书写,呈现了奶奶日常生活的琐碎和有趣,锻炼、写作、画画、上货……奶奶文字背后,是艾苓老师陪着她,去寻找,去搜集,去一句句修改,去成就一篇篇文。
一个形象在我脑海中充盈了起来,小时候,父母是站在我们背后扶着我们蹒跚学步的人;在姜奶奶写作成长路途中,艾苓老师就是那个站在老娘背后扶着她蹒跚学步的人啊。她凭借自己从业多年的教学经验,带给奶奶晚年写作课的成长,多么有趣的反馈与反哺。
回到这本书本身,全书共分为四个辑录,分别为:传奇老娘、越老越美、生活智慧、姜淑梅:我的故事我来画。艾苓老师把姜奶奶的日常给大家镜头般呈现了出来,阅读的过程中,就好像是奶奶在我们身边说话、做事。这种临场的真实感,是艾苓老师多年写作训练的结晶,是一种静水流深的自然呈现,当然,也是身为读者之福。
作为奶奶的写作老师,艾苓老师是引导启发式的教导,让奶奶在写作中用反思式的方式去铺陈故事。作为奶奶的女儿,艾苓老师在这部书中也回到女儿本有的情态,听娘用生活的小事讲述生命的智慧,捉摸着娘的言传身教来走过一段段路。看娘的行事作风来教导自己为人处世。艾苓老师文字中的韵味,所给我们传达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与状态,更是一种对待生命的飒爽与豁达,就像奶奶说的,啥智慧不智慧的,就是想得开。用天津话讲,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拿着这本书对着我娘讲:娘,您明年就六十岁咯,你看姜奶奶是从六十岁开始识字、写作,然后一本本作品出版,您能坐得住?
我娘在沙发上笑呵呵看着我,老太太太能耐了,咱没法复制啊。
来自乡野的母亲,嘴里也能够吐露几个互联网词汇。但识字与写字,依旧是他们这代人与这个时代最大的阻隔,导致他们的故事,如果不刻意去挖掘,很可能就此消散在时间长空中。
其实,感佩的是,姜奶奶与艾苓老师的相互成就,更多的是,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身为子女,如何陪伴父母走过逐渐老去的时间,让属于共同陪伴的这些时间,充实且有趣。
因为,给父母讲述意义,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而让生活变得有意思,无疑有更大吸引力。
愿更多的儿女,能够读到这部有意思的图书,让我们思考如何去更有效陪伴父母走好未来的路程。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六)
她60岁因为老伴的离去,女儿决定让她开始学习认字,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她75岁开始学习写作,并出版了《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拍手为歌》五部作品。她80岁开始学画画、82岁开始学书法,被媒体称为“传奇奶奶”。曾经获得“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等多个奖项。
她说:“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别偷懒。”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活到130岁。
哇!哇!哇!真的是太励志了!
有没有瞬间觉得自己现在遇到的这点困难算什么,自己还那么年轻,只要自己想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就像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说的那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这个“传奇奶奶”到底是谁呢?答案就在《我的老娘八岁半》中。
本书是奶奶的作家女儿艾苓对母亲姜淑梅80多年冒险生涯的小小总结。书中大部分都是母子俩的对话,每一句简朴的话语中,都透露着姜奶奶的人生智慧。
或许有人会说,姜奶奶的女儿是作家,我没这条件,所以没法比。
虽说作家女儿是她的优势,但姜奶奶的成就最终还得归功于她的“好学”以及“不服老”。
在姜奶奶眼中,写作、画画和学写毛笔字都只是她的玩具,她不觉得自己年老,也不觉得七老八十才开始学习已经来不及了。而是非常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比如,刚开始学写字,写第一封信时,姜奶奶问了很多人,想两句话就请人写出来,然后自己再照着练,练好后再誊抄到信纸上,接着再问后面几句话。旅店里的老板、服务员、一起住店的人她都问过。仅仅是一封信,姜奶奶就花了一个月才完成。
试问,这种毅力,年轻人又有多少能做到的?
姜奶奶为了认识更多的字,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她的教材和老师。比如:电视戏曲频道里的字幕、各种小广告、产品说明书、牌匾、幼儿读物和正好路过的行人。
姜奶奶开始写作文时,每个字都是她一笔一划画出来的,而且手稿上空格多,错字多,无标题,无段落,无标点。幸好有个耐心地女儿帮她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并录入电脑,这才慢慢成就了姜奶奶的作家梦。
试问,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做事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还抱怨这抱怨那的?对于自己决定的事,自己是否真的尽力做了?
姜奶奶除了写作、画画、写毛笔,其他的时间就是唱歌、运动、看书、做美食和邻居阿姨玩扑克。在别人看来,姜奶奶好像没有时间变老。
生活中,你会发现老人家年纪一大,就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因为自己没有啥收入,又不能干什么活。但是,在姜奶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通过写作,让自己活得很充实、很自信。加上她还有稿费收入,证明自己并没有老,依旧是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
由此可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想做,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人生就像一场戏,你就是这个戏的主角,怎么演都行。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七)
一口气炫完,姜淑梅老奶奶的传奇人生太太太激励人了,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60岁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传奇奶奶的传奇人生,在女儿细腻的笔触下。这样一个可爱、倔强、客观又随和的一个老太太跃然纸上
娘说:“孩子,再读我的书不要难过了,不要流泪了,事都过去了。要不是经历这些苦难,我也写不出这书。”
老太太不会写字努力去写,不会说话,努力去学习别人说话,成名之后不懂什么叫“销量”,也不懂什么叫“期望值”,参加讲座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座谈会”,参加访谈不知道“座右铭”,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姜奶奶那颗“上进心”
“我娘的作品像是从土里扒出来的瓷器,我要做的是去掉外面的尘土,但我必须特别小心,稍不小心,这件瓷器就碎了。我娘的故事讲述、语言表达、方言使用等,我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
一句简单的:宁可累死在东北,不能穷死在东北。那一代人的艰苦朴素和倔强不甘“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说出来自己的传奇人生的秘诀,在得知事那本书要送给小孩子,老奶奶可爱地将那句话改成“不怕起步晚,千万别偷懒”;小小的细节,透露出奶奶对下一代人的呵护和关爱;关于爱情,一句“我爱惜他,他爱我,不惜我”,仅仅一字之隔,期间的含义相差千里,奶奶说想当四个家作家、画家、书法家和老人家
得是又怎么样的人生经历,才能让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又这么深的感悟。就像作者所说,她的文字时原汁原味,在参加各种访谈节目时,在奶奶的表现里,我们看不到一个历经生活磨难的老太太的哀怨,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 慈祥又幽默的老奶奶。简单、幽默、豁达、自足、助人、成长,简短的12个字,短短的故事,讲述着“老娘”这一生的活法和心态。
如果你觉得生活不公平,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觉得人生不值得,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觉得自己人生惨淡,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有很多想做的事,但不曾开始,来看看这本书
如果,如果,如果。。。。。你们都来看看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只要你想做的事情,没有天赋、没有时间,一无所有都没关系。当下就是蕞好的时候开始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八)
这几年,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时尚奶奶”的视频火了,圈粉无数。看着奶奶们的精致生活,不少网友们发出感慨,“我老了以后,也要这样!”,“奶奶们活得太有样了”。哪怕是老人家,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值得肯定、点赞。 今天我又认识了一位“传奇奶奶”,网红作家姜淑梅。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艾苓所写的《老娘八岁半》中,我看到了一个进取、乐观、富有生活智慧的老人家。
艾苓是姜淑梅奶奶的女儿,母女两互相成全,母亲教女儿生活,女儿教母亲写作。通过艾苓的引导,姜奶奶从文盲成长为一名网红作家,这一路,她走得很慢,却很认真。 在书中,分为“传奇老娘”、“越老越美”、“生活智慧”、“姜淑梅:我的故事我来画”四部分。记录了姜奶奶的所思所想和部分过去,以及如何实现了写作和画画的梦想。
姜奶奶的经历简单又复杂,经历过时局动荡,有过无奈的婚姻,养育了六个子女。六十岁学认字,七十五岁学写作,八十岁学画画,八十二岁学书法。这其中,有过辛酸苦辣,有过欢喜和悲伤,有过健康和疾病,有过相聚和分离,可都被姜奶奶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了。 学字的时候,她自称是小学生,认字来源是电视字幕、广告、产品说明书、牌匾,她的老师是子女和行人。字在她的眼中,是各种笔画的排列组合,靠着死记硬背认字,“刨”出一个又一个字。给大女儿的第一封信写了将近一个月才写成。
对待写作,她极其认真,女儿艾苓就是她的指导老师。把满肚子里的故事变成了自己的写作素材,写完自己的故事,又想方设法去身边人、行人身上“上货”,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她讲的故事,有时带着些许方言,却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关于采访,她其实并不喜化妆和台词提前安排,她喜欢自由发挥,有时甚至还会抢话。对于姜奶奶而言,人就该真诚、讲实话。正是她这种纯然,反而让更多人喜欢上她。 对待成名,她不在意版费,也从不管销售量,她只在意是否有人真心喜欢她的作品。有人喜欢,她就有继续创作的动力,一年一本书是她的目标。其他人对她的态度,她也不在意,没什么成名负担,依旧会捡拾旧物、做家务、跟邻居聊家长里短。她对女儿说,“等咱俩出名了,咱就是名牌”。
关于生活,她又有一番自己的处事智慧,比如锻炼防老,“一千刨子、一万刨子也刮不平这个社会的差距,自己心里平就行了”,关于婆媳相处的“鱼水理论”,关于亲戚人相处的“锅肉理论”。
细细品读着书中的文字,体会着姜奶奶和艾苓的母女之情,感受到姜奶奶的乐观、豁达和进取之心,不禁暗生钦佩。 有所为、有所学、有所乐,永葆青春之态和进取之姿,坚持终身学习,这是姜奶奶用她的传奇经历告诉我的事。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九)
大家好,我是晚来,白天上班为师,晚上回家伴学,乐于分享孩子学习成长所需营养知识,也愿您走进我平凡生活中的阅读时光。
你有想过你的八十岁是什么样子吗?
我没有想过,或者说,我甚至不敢想。
三年口罩事件,事业上的下滑,孩子小升初的焦虑,二阳过后的“孱弱”,让我的内心提前进入了老年化,我甚至有些沮丧,在给孩子择校的选择上、在陪伴孩子的学习上,在工作没有任何起色的时候,我都觉得也许这一生,就如此了吧。
可是,突然有一个“传奇奶奶”在我耳边说:“啥智慧不智慧的,就是想得开”。历经战乱、饥饿、贫穷、生死,在慌乱的世界里从容地活着,这个全wang爆红的传奇老人,用自己的亲身阅历,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
《我的老娘八岁半》
作者:艾聆
绘画:姜淑梅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我的老娘八岁半》 的作者是艾苓,而书中的主人公姜淑梅,就是她的母亲,被全wang称为“传奇奶奶”的老人家。她传奇之处是什么?60岁开始学习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这还远远不够,她多部作品已出版,被上百家媒体报道过她的故事,多次应邀做客电视台,还斩获了多个奖项。
和她比起来,仿佛我的人生连三分之一都没走完,我何来的沮丧?又哪里来的迷茫呢?
传奇奶奶在战火中度过了自己漫长而艰难的童年,作为一个幼小的女孩子,她不得不忍受着无情的拆qian和严重的人口贩卖。我们现在经常谈及童年阴影、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奇奶奶的童年是怎样的灰an,更是我们说的要用一生去治yu的,可她偏偏能够保持乐观和勇敢,尽管她面对的是人生中zui艰苦的时刻。
而传奇奶奶的通过回忆她的童年,讲述了她身处的两个不同社会的巨大变化。她激动人心的回忆,既是一代人的真实生活经历,又是中国过去世纪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和不修边幅的风格描绘了她的童年和人生经历,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坚强而值得尊重的形象。她的故事会让我们对今天的生活充满感激和珍惜。
另外,本书中的奶奶角色也印象深刻,她虽然八十多岁,却一直是活li十足,除了保持“年轻心态”,她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老年舞蹈课,与年轻人们同台飙舞,激qing四溢,令人十分钦佩和感动。同时,她对家人也一直充满热爱和关怀,是一个充满正neng量的人物。
通篇阅读下来,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大呼过瘾。书中的故事平凡地再不能平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文学炫技,娓娓道来的是这个奶奶的一举一动,淳朴的生活态度以及不服输的韧劲。给我带来了很多独特的思考价值。
我是晚来,很开心和大家一起阅读,希望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十)
岁:岁月酝酿的传奇如此精彩
今年86岁的姜淑梅,被誉为“传奇奶奶”,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敬佩。从小就在战乱、饥饿、贫穷中成长起来,但是她却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活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姜淑梅说:“啥智慧不智慧的,就是想得开。”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道出了她一生走过的艰辛与坎坷。在那个时代,许多人都因为环境所迫而垂头丧气,而姜淑梅却选择了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家乡,姜淑梅也并没有停止她的探索和冒险。她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如制作蜡染、编织等手工艺品,并成功地将它们销售出去。此外,她还经营了一家小餐馆,为当地的居民提供美味的饭菜。
央视给予她的尊称是“传奇奶奶”,而艾苓的《我的老娘八岁半》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艾苓以第一视角来个告诉我们,岁月酿酒的传奇,可以精彩到什么程度。
艾苓的《我的老娘八岁半》的传奇奶奶年近九十。我曾经听过她讲述她童年时期在中国东北度过的日子。那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阶段,人们生活在极端贫困和艰辛中。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在这个极端艰难的时代,农民们每天都要劳作十几个小时才能维持生计。他们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只能依靠自己手工耕种。同时,他们还要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旱灾、洪水和虫害让农民们颠沛流离,却从来都没有人让这个乐观的人停止哈哈大笑,虽然这些天灾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和不确定。
艾苓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拆迁、人口贩卖等问题仍然存在于今天,并且仍然影响着很多人们的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是多么不同意,但是“传奇奶奶”从没有因为那时候的艰辛苦楚而放弃如今的思量,她不断提醒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并意识到我们要珍惜当下,要改变那些不公正和残酷的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等。这些事件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也为传奇奶奶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艾苓的《我的老娘八岁半》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籍,其中奶奶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她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她依然保持着活力十足的状态。除了保持“年轻心态”,她还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老年舞蹈课,与年轻人们同台飙舞,激情四溢,令人十分钦佩和感动。
这位奶奶角色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也可以过得很有意义。
虽然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但精神上的世界却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那些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来说,但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启示:生命不应该只是在家中度过日子,而是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等等。
也许你在媒体上已经见证过这个奇迹,毕竟,上百家媒体的报道,让人十分好奇,这么一个人的生活是怎么变得这么精彩。但是已经退休了艾岑告诉我们,人始终还要要活在自己的时代,才可以算真正过上了自己的生活。
姜淑梅几乎是传奇的一生,身处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完全不同的社会变迁。让我们可以看到的,其实不仅仅只是一代人的生活和一个社会的巨变,在这里还有中国过去那个时代里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让人惊叹的是,如今回顾,他们竟然可以说的这么云淡风轻,这么多的苦难,读起来都让人觉得心酸,但是此刻,却是最朴实和再寻常不过的事件。
也许一定程度的人生经历是让人值得对往后余生感受到美好的,我们所能够见证的是未来,而力量,则是从过去的那段日子里汲取到的。
《我的老娘八岁半》里关于家庭、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故事真的让人动容。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或物质财富,而是那些真正爱我们并支持我们的人。也许,读过的每个人都会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和启示,并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十一)
胡佛说:“不要人未老而心先老,一个人希望着青春,就必须设法保持青春。
如果你以为自己老了,你就真的会老了;若是你能自信不老,他也就真的会年轻得多”。
姜淑梅,一位86岁的传奇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心态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年轻的关键。
她在女儿的鼓励下,勇于追求新事物,60岁识字,76岁出书,一夜成名,收获万千粉丝,央视称她“传奇奶奶”。
不止如此,姜奶奶在80岁又开始学画画,82岁学书法。她的目标是当作家,画家,书法家,老人家。
看到姜奶奶这种对生活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态度,感觉对我都是一种激励。
看了姜奶奶这一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便能永保青春。
书名|《我的老娘八岁半》
著者|艾苓
《我的老娘八岁半》这本书通过艾苓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姜淑梅奶奶传奇的一生。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情和感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姜淑梅奶奶的坚韧和勇敢,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艰辛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她看待这个世界时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目光,就像一个永远青春的孩子,总是充满活力地去欣赏每一天的美好。
书中作者回忆起她和母亲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她们之间一直是双向的促进与成全,她教母亲写作小技巧,母亲教她人生大智慧。这份母女之间的默契和相互扶持让我倍感温暖。
文章中讲述了旧社会,女人做在地上生孩子,以及没有成活的小孩被扔到乱葬岗子,被野狗抢着吃。
读到这里时,我简直不敢想象,还好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落后的年代,我们应当为自己生活在新时代,而充满感恩。
除此之外,姜淑梅奶奶从小生活在乡下,家境贫寒,年轻时经历了动乱,饥饿,贫穷,多次死里逃生,但她始终哈哈大笑地活着。
她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和借鉴,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活出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总之这是一本让人看了深受启发的书籍,我已决定推荐给我的老娘看看。
毕竟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她们那一代听说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现在再次阅读,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让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和力量。
《我的老娘八岁半》读后感(篇十二)
车祸,看到这个字眼,脑中充斥的都是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和撕心裂肺的哭喊。车祸之后,失去亲人之痛和劫后余生的惊恐,有可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完全失去正轨,也可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然而有一位传奇奶奶,却是在经历了车祸和失去亲人之后,好像突然重生。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开始学认字,写书和画画,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5部作品。要知道这位奶奶可是从60岁才开始学认字,如今已经85岁高龄,仍然每天笔耕不辍,还准备出画展呢。 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传奇老人?她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答案就在这本《我的老娘八岁半》。本书的作者是传奇老人的女儿,内容多是以娘俩儿对话的方式呈现。老人出版的书也多是老人口述,由女儿代笔。
老人传奇,她的女儿也不是普通人。艾苓本名张爱玲,绥化学院退休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一本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曾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叶圣陶文学奖等。 教学之余,把文盲老娘姜淑梅培养成网红作家“传奇奶奶”。姜淑梅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本书插图的绘画者。1937年出生,祖籍山东巨野,1960年在黑龙江落脚。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82岁开始写毛笔字。曾获得“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等多个奖项。
先说说“传奇奶奶”有趣的婚事 1954年春天,婚姻自主刚刚兴起,但是古老闭塞的鲁西南,男女还是媒妁之言,结婚登记前男女双方从未谋面。 到区里登记时,十八对男女分坐两排,谁也不知道对面哪个人是自己的,又不敢抬头张望,只等着管登记的人念自己的名字。 等念到自己名字时,姜淑梅看了一眼站起来的男人,胳膊腿都齐全,人长得也说得过去,就放下心来。确不料这个男人,一生热爱白酒、朋友和被吹捧,有酒必喝,喝酒必醉。 在作者眼里,爹和娘像一个粗制滥造、一个精工细作的两只瓷碗,偏偏被放在了一起,极不般配。爹在家总是忙于制造各种噪音,睡觉时鼾声轰隆隆响,聊天的声音和吵架一样。娘则像一树花静静地开落,走近她的人先欣赏的是她的美丽,继而是人品。 爹毫不怜香惜玉,从不相信娘的判断能力,也从不接受娘的建议。只有娘偶尔出门,才能看到爹的些许落寞,可娘一到家,爹的思念就成了昨夜的茶,随手一泼就没了。 女儿曾认真地问过娘,爹不爱她,她为什么不离婚,娘说夫妻吵架很正常,维系婚姻的理由是“爹没打过也没骂过娘”。 爹出车祸死后,娘一直没去过爹的墓地。就想有个念想,有一天爹会回家。他们就像不相同的两棵树。虽然站在一起纯属偶然和误会,但彼此的根已深深切入对方的生命里。
其次关于写作 “传奇奶奶”学认字,是缘于丈夫车祸去世,那时她才虚岁六十,女儿为了帮她转移注意力,劝她学认字。没想到这个老太太,一个多月竟然能写出信来,“传奇奶奶”不是虚名! 老人家的认字教材是戏曲频道里的字幕,是各种小广告和产品说明书,是为数众多的孩子们。在街上,各种牌匾,路过的行人都能帮到她,还有幼儿读物中能猜出的字。 老人家这一生经历了战乱,灾荒,逃难等太多的苦难,每一种经历都能成为故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那种。就是把自身经历原原本本写出来,也是难得的素材,而且带有地方方言,语言风格有特色受欢迎。 在女儿的鼓励下,老人家开始动手写自己的故事,有许多沉睡的记忆,在写作中被唤醒。因为太多的亲身经历,有很多鲜活的细节,其他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在女儿的帮助下,“传奇奶奶”的处女作《穷时候》刊发了,并且收到了三千元稿酬。写作给了她尊严和自信,以前,她活的很卑微,没啥收入,觉得跟谁在一起都是累赘。 现在有了稿费,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越写越有动力。老人家还特别有上进心,有时到女儿的课堂当旁听生。虽然奶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相比年轻人有太多的资源,真正利用学习的又有几个?
第三:“传奇奶奶”的三种“理论” 关于婆媳关系的“鱼水理论”,婆婆和儿媳,本不是一家人,关键在处。鱼帮水、水帮鱼,谁都离不开谁。离不开,就要往好里处。 处理家庭关系的“树蛋理论”,在说话上别较真,即便对方说的不对,也不必马上争辩。无关紧要的话题,直接放过;需要讨论的话题暂时搁置。合适的时机再商量,效果更好;需要当机立断的事要有态度,表达的时候也要顾及对方感受。 放大格局的“锅肉理论”,俗话说“肉烂在锅里”。有的人眼里只有肉,觉得那块肉是自己的,自己的亲人才可以分享,别人分去一点都觉得受不了。 在老人家眼里,不光有肉,还有锅,不是光容得下娘家人的小锅,而是容得下双方亲人的一口大锅。所以,即使婆家对她不好,她也没有计较在灾荒年代省下吃的,送给婆婆和小叔子。
写在最后:“传奇奶奶”之所以有这么多成就,跟她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乐观豁达。嘱咐儿女最多的话:学会忍,学会让,学会宽容,学会理解,路会越走越宽。 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去解决困难。想不出好办法,就得把心放宽。不可挽回的事,不去多想。 “传奇奶奶”的民俗画,画的有模有样,书中的插画都是老人家亲笔绘制。老人家这一生简单、幽默、豁达、自足、助人、成长,这些品质让老人家越活越年轻,真的是开挂的人生。 最后分享“传奇奶奶”在新书《拍手为歌》上的赠言“不怕起步晚,千万别偷懒”与大家共勉。书中还有很多老人家的励志故事,搞笑段子,有待你自己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