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未来中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未来中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5 00:45:10
《未来中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时间:2024-05-05 00:45:10   小编:

《未来中国》是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文章指出,中国的未来将取决于教育和创新的力量。同时,作者还提及了中国面临的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给人留下了积极的印象,让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未来中国》观后感(一)

以往总觉得科学是枯燥乏味的,难以理解,但是这档节目很有意思,它的口号是“以青春之名,燃科学之光,节目邀请了顶尖的科学家以“科学榜样”的身份从实验室走到台前分享科学经历,同时,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进行科学演讲,讲述科学故事,与科学榜样一起探讨当下、畅想未来中国。第一期讲的是北斗导航系统,也就是我们使用的定位系统。目前世界上有四个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美国的GPS和中国的北斗BDS,原来我们说的GPS是美国的导航,而且目前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已经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开放使用后用户已超过二十亿。

第一期嘉宾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他介绍了我国北斗作为全球第四个导航系统,并不比其他的差,甚至更加精准,功能更多。未来青年说中,薛来分享青岛港无人码头对未来海运贸易的影响,张佳伟“外卖配送实验”引出无人机配送高精度定位和空中航线规划,庞博从古人的北斗定位讲到到今天的北斗定位,请大家记住“GPS信号弱”一语双关,李响用“你是我的BDS”土味情话畅想一场太空婚礼,刘博洋通过计算复原古代“过洋牵星板”并测试其定位精度误差并不大,看见他计算的数学公式太厉害了。

林总说北斗系统是国之重器,他们的压力很大,看到他说北斗人对北斗的感情比自己生命都重要,太感动了,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中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强,让中国更有底气屹立于世界之中。节目最后,林总分享北斗发射后他写的诗,还有用“湛卢”形容北斗是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称霸世界,大国格局直接拉满。既然北斗回答的是时空问题,我在哪,你在哪,怎么到你那去,现在是什么时间……那么林总提问:人类的未来在哪里?陷入思考……

《未来中国》观后感(二)

等了三个月,终于等到了《未来中国》复播!第六期节目中,科学青年薛来的基因被封为“逆天改命”冠军。在科学青年张佳伟对他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中发现,相对于他的基因身高,他的实际身高整整高出了七厘米, 还有对照绝对音准的ASAP1这段基因在他的检测报告中是显示较不明显,但是薛来唱歌并不跑调,还学会了八国语言,突破了自身基因的局限。当然,基因检测只能是作为参考,以科学的说法来讲,基因是天生的,后天一般是无法改变的,但基因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基因也会发生突变,“逆天改变”看似困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基因突变并非完全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基因突变是现在大部分癌症的根本原因,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节目中复旦大学金力院士也说,基因突变虽然人类目前的演化方向,但从农业产生以来,人类基因发生突变的数量变多,有害的突变也在成倍地发生,而这些基因的携带者在原始的生活方式下生存几率变得渺茫。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日渐发达,在不突破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正在被逐一攻破,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

节目已然过半,在收看每一期《未来中国》时,不由得惊叹科学的神奇,能将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无论是国之重器还是科研新发现,我们离生命的真相越来越近,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作为初出茅庐的一名大学生,看到节目中邀请的每一位科学榜样,由衷地感叹科学家们的钻研精神,不放弃、不抛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负,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不得不说,《未来中国》是一档有意义、有情怀的科学思想秀,它让“逆天改命”不只存在于幻想,而是在每一步铿锵有力的脚印之中。

《未来中国》观后感(三)

一抹幽默的“逗号”刘海,一口极具辨识度的山东口音,素有“脱口秀花瓶”之称的徐志胜凭借天赋与实力,在《脱口秀大会4》中一路冲出重围,成为这季节目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新人黑马之一。在台前,他是能够持续爆梗的脱口秀演员;在幕后,他也是一名从985大学毕业的材料学硕士生,是一名实打实的材料人。这一次,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脱口秀的方式在《未来中国》的节目中带来一场有梗有内涵的科学竞演。 “女娲居然是材料学家” 作为应届毕业生,徐志胜在之前分享过自己找工作的困难,这一次他终于靠“材料”接到活了。《未来中国》第二期的主题是材料,在徐志胜的讲述中,女娲娘娘造人用的泥是羟基磷灰石,补天炼的五色石是玻璃,是现代焊接材料的天花板。还有“李白是史上最浪漫的理工男”、“牛顿沉迷于「点石成金」的江湖骗术”,各种金句频出,爆梗不断,引得在场的嘉宾忍俊不禁。他把那些化学中专业名词通俗化,用故事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其实际用途、对材料有所认知。在传递欢乐的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科学往往就是曲径通幽,弯路上的风景造就了材料学上的突破。这句话映照着每一位材料人、研究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对科学的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乐观的心态。

除了徐志胜生动形象的演讲,在这场竞演中,其他四位硬核青年也展现出精彩的表现。薛来的原子力显微镜,林鹰谷的菌丝体材料,谈汪的液体金属,徐晔的3D生物打印材料技术,结合外景探访和棚内实验,生动形象地将材料的魅力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实际出发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国家愈加之强盛、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发展。

“以青春之名,燃科学之光” 《未来中国》目前已经更新两集,每一集都有一个科学主题,邀请相关专业的前沿科学家,以及五位智商超群的有志青年,通过主题演讲竞演的方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讨论中国科技力量,有内容,有情怀,比起单一宣教的科普,以一种更加年轻化、浓缩化的方式输出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有看点,有知识,是真的想让大家看懂且学到的中国前沿科学思想秀。

《未来中国》观后感(四)

说起海洋科学,就不得不提到“网红院士”汪品先。82岁时9天3次深潜南海,发现了深水珊瑚林;85岁时在互联网做起海洋科普,成为B站“百大UP主”;耄耋之年依然骑自行车上班,坚持与时间赛跑。如今,86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在《未来中国》讲起了自己和海洋科学的故事。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但人类只探索到了海洋的5%。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早在四十年前汪品先院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78年汪院士参加中国石油科技代表团到西方各国参考学习,看到别的国家都在搞深海,他就知道了海洋的关键其实在深海。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对海洋一腔热血的汪院士等了40年才得以圆梦深海,这可能也是汪院士在耄耋之年还坚持与时间赛跑的原因之一。看到汪院士坚持了四十年才实现了自己的深潜梦,不免让人感慨人这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又有多少人能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节目里,汪院士看到科学青年张佳伟实地参观“深海勇士”号,回忆起了自己首次深潜的经历,“深海老顽童”秒变“专业UP主”,热心地为青年们展开了讲解。海底冷泉是如何产生的,看起来十分肥美的“帝王蟹”为什么不能吃,以及深潜工作都是如何进行的......老先生讲起这些,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仿佛第一次深潜就是昨天的事。他在网上做科普也是这样,无论是有关海底生物的海洋知识,还是有关人类发展的海洋文明,他总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最有趣的海底故事,让人有种跟他去过海底的感觉。

谈及自己和老伴捐出个人积蓄用于海洋科学时,汪院士说自己和老伴当初留学时连袜子都是公家给的,全身都是公家的东西,所以从那个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为公家做事的。国家培养了我,我也应当回报国家,老先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态度做科学,才能够把钱财视为身外之物一心潜在深海,才能够不断在深海研究中取得突破。而获奖无数的汪院士在被问到有什么愿望时,86岁的他仍旧希望自己把有限的时间留给无限的海洋,继续为海洋科学做出贡献。

“人的生命价值,到世界上来一趟,多做事情是一辈子,少做事情也是一辈子。”老先生践行着这样的人生价值观还在续写着他和海洋的故事。一起期待“老人与海”不断展开新的篇章!

《未来中国》观后感(五)

前不久,也就是在2022年3月18日,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我国科研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观察并计算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证据。看过《未来中国》的小伙伴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快速射电暴是一种天文现象,能在极短的时间显示出和太阳一整天释放的能量同等的亮度。对于它的起源和产生机制在天文学界一直是个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也曾表示,对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对物理学和天文学都会产生革命性影响,而如今被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它的起源。

当然,在这次重大天文发现中,FAST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天眼,也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喀斯特洼坑,主要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之所以它的样子像一口大锅,是因为球面镜的镜型达到高精度定位。科学青年团成员张佳伟也在节目中进行了实地考察,看到了射电望远镜是如何运作的。他说到,FAST之所以建得这么大,是为了汇聚穿越这几亿光年来到地球那一点点微弱而信号。足以可见这一点点的信息,对于天文研究员来之不易,但也有可能对宇宙探索有突破性的进展。

每一项科学研究的诞生,都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而“天眼之父”南仁东正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科学家!二十年磨一剑,从天眼的选址、论证、立项到建设,攻克了多少难题,才将想法变成实际,可惜还没见证中国天眼的“高光时刻”,他就病逝了。在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的讲述中,南仁东老师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不仅预判了天眼对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而且他对于人才的留用不拘泥于一时,他对南老师是有感激之情,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南仁东老师成就了更好的他。

中国天眼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数据,增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到了人眼看不到的距离,而宇宙的奥秘仍然是一个深远的课题。茫茫之中,我们是渺小的存在,但人类是充满想象力的生物,总是会好奇地球之外是什么样的风景?有没有其他的生命存在,我们又是否能实现星际旅行?这一切的一切,推动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去领悟生命的意义。

星河灿烂,微光亦然,世间万物皆可盼!

《未来中国》观后感(六)

说到“脑科学”,也许有些陌生,但是“脑疾病”应该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接触,在节目中蒲慕明院士也提到,跟大脑相关的疾病占了将近30%,有很多神经性疾病一旦患上那个,就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效果,就比如阿尔茨海默症,至今没有找到病因和有效治疗的方法。脑疾病的研究,也是中国脑计划的一部分,科学家们在了解我们的大脑的规律,也在利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来满足一些紧迫的社会需求。

在第五期的竞演中,科学青年薛来提到了一个词,让我对科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向善科技”,他在讲上海交大团队在做的软体机器手时用到这个名词。软体机器手,相较于市面上普遍应用的机器手,它拥有触觉功能,会更趋近于人真正的手,让残障人士恢复肢体健全的同时能再次重回手心相握的温暖,非常感人的一项发明。在我看来科技向善,顾名思义,是为了造福人类而存在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应该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有更好的发展,更具社会价值和意义。

同理,还有徐晔医生介绍的一款闭环脑机接口神经刺激器,由浙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张建民和朱君明教授的团队自主研发的,在治疗癫痫上有了重大突破。别看小小的一个脑机接口,它能让一个月能发作二十次以上癫痫的孩子能正常的走路甚至骑车,要知道,很多我们平时正常不过的行为,对身患顽疾的他们来说是望尘莫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生长。这也是科技发展想要的效果,提供每个人最大限度选择的权利,是希望,也是未来。

科技是有温度的,它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和数字,它是为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存在的,这也是这期《未来中国》想传递的内容。“脑科学”本身就是最贴近我们的研究领域,正如蒲慕明院士所说大脑是我们内在的宇宙,充满着未知和想象,我们掌握好它,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科研是理性的,但节目告诉我们科研人是感性的,他们有情怀有理想,就像蒲慕明院士他身上背负着是发展中国脑计划的使命,他带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奋不顾身投入科研当中,只是想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进步。

《未来中国》观后感(七)

在《未来中国》第三期,鬼谷(唐骋)所带来的影片中,向大家展示了海底世界中的神奇生物。19世纪,人们草率地认为下沉至海洋越深的地方,生物就越少。到了如今,深海勘测器已经能达到万里下的深海,那里有无数巨型蠕虫组成的海底森林、灼热硫化物构成的海景奇观。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片漆黑的深海地带,还有多少未知的生物和海底奇观,等待我们去发现。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多少?71%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有多少?10% 其实,我们对深海的了解所知甚少。黑暗的环境、层层递进的水压以及极地的温度,不仅仅对人体产生巨大威胁,在设备和技术上都有极高的要求,还有很多无法预测的危险加大了探索的难度。由此可见,深海勘探今为止一直是个难题,那我们为什么仍然要坚持海洋探索?我们都知道,陆地上的资源正在不断消耗和枯竭,科学家没有停止探索新的能源,而海洋中蕴含着大量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还有海底存活了上亿年的微生物,都值得我们研究思考。海洋,对于人类的存亡来说,是未来的希望。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深海勘测设备为了触及更深的海底领域,也在不断地进化和演变。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上天,我们已经能到达火星、月球表面,下海,我们也已经深入海底万里。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并且还带回了海沟底部的岩石、海水、生物等珍贵样品,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起到很大的帮助。《未来中国》复旦大学脑科学硕士张佳伟在分享中国载人器历程时介绍了在“奋斗者“潜水器所搭载的材料和技术,钛合金Ti62A和数字水声通讯系统,更好地维护深潜器稳定运行和通信,而且是国产研发的,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

还有北大金融硕士林鹰谷带来的仿生机器鱼,也曾下过深海,顺利完成勘探工作。浙大李铁风教授团队研制出的仿生软体鱼,仿照了深海狮子鱼的形象和结构,在2019年底,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并且能够自主驱动。未来,很有可能在深海探测作业、环境观察和深海生物科考上都将有它的身影,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探索更广阔的海洋深处。

现代研究表明,生命的起源来自于海洋,大海深处还有很多未知的谜团等待我们解开,或许存在着人类最初的奥秘。科技还在进步,还有更多人在为深海事业而奋斗,相信正在不久我们能抵达更深的海底。引用《未来中国》提到的,也是刻在探索二号科考船上的一句话:“深海本没有路,我们就是路”。

《未来中国》观后感(八)

提到能源,人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燃料就是最常见的能源,但是这类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是不可逆的。而提到可控核聚变,一脸懵。可控核聚变居然还是人类终极能源?

节目硬核知识含量很高。在聊可控核聚变的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去、现在、未来也展开介绍,尤其是几位学霸的演讲与讨论,让大家对能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原来在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之前,人类主要依靠柴薪燃烧来获取能量,但是随着人口和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开始寻找其他更加高效的供能物质。

科学青年杨昊辰节目中用“烧开水”的方式趣味讲述了人类获取能源的主要方式。他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得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从此我们便在“烧开水”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无论是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还是二十世纪新开发的核能技术,同样利用“烧开水”的原理产生电能。未来,当可控核聚变成为现实时,人类“烧开水”的命运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科学家李建刚院士也说,能量的转化之所以总是以“烧开水”的方式,是因为这是我们最熟悉、最成熟、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未来技术发展,尤其是可控核聚变的突破,能量转化的效率将大幅度地提高,能量都获取和利用将变得更加简单。

当然,如果只是讲“能源”可能略显平平无奇,但是学霸不愧是学霸,讲的有趣又通俗易懂。讲能源发展史的杨昊辰异想天开地猜测瓦特可能是个爱劝女朋友多喝热水的直男,愿意“烧开水”的男生可能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讲“人造太阳”的包坤现场做实验演示可控核聚变装置理论原理,希望大家不要“谈核色变”的呼兰再现谐音梗以“核”为贵,寻找新能源的张佳伟亲自去垃圾场找新的发电方式。这样接地气的科普形式让科学不再离我们那么远,连李院士都很难抉择“硬核青年”。

可以感受到,《未来中国》节目重视的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还有弘扬与传承科学家精神。看完这期节目,不仅了解了可控核聚变为什么被称为终极能源,也对人类能源利用和开发有了新的认识。

能源危机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没想到我国科学家在上个世纪还处于一穷二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前瞻性”地做研究,即使不被公众理解,即使艰难险阻,他们依然坚持探索。相信“烧开水”的研究总有一天能有所突破,也相信《未来中国》这样高质量的宝藏节目能被更多人看到。

《未来中国》观后感(九)

被朋友墙裂安利的宝藏综艺,一口气刷完了5期,第6期播出后马上跟进。不得不说这节目质量真的是稳定发挥,每期都是高能输出,能把高深难懂的科技知识与多种有趣的形式巧妙融合,创意满满。

印象中的科普类节目的演播厅配色都是以白色或者单一深色为主的冷色调,科技感十足却也给人一定距离感。而《未来中国》则大胆运用香芋紫、珊瑚蓝、浅咖搭配的淡暖色系,第一眼就被吸引到,让人感觉活力满满,富有青春气。

《未来中国》每期都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科普:北斗、材料、深海、天文、脑科学、基因......都是近年十分火热的前沿领域。而且节目每期都会介绍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黑科技”:北斗、3D印骨、海底通讯、FAST、植物人苏醒率测评、国产CAR-T细胞治疗药等。这些之前从没了解甚至没听说的科技,刷新了我对中国科技领域的认知。它们强大的功能通过学霸青年们的展示,清晰易懂,接受度更高。比如在第一期北斗中,李响以设想太空婚礼的方式,展现出北斗的工作原理,一句电视剧台词“你是我的BDS”,一下子就为冷冰冰的科技注入浪漫。

节目中,青年们不拘一格地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庞博、徐志胜、呼兰用脱口秀的方式带梗科普,“从东西方海神看海洋文明”、“李白其实是理工男”、“古人日常甩锅星星”等,知识点和笑点齐飞。同时,自带造梗buff的他们金句频出,出人意料,为节目增色不少。张佳伟通过送外卖的方式介绍北斗与无人机CP,通过颁发证书的方式科普基因,将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幽默感、生活感与科技感一同到位。此外,薛来以攀岩比赛展示神经控制义肢、刘博洋以自己拍摄的立体流星雨科普天文知识、谈汪以现场实验“口袋云朵”、“科幻液态金属”挖掘材料的神奇之处......狠狠拿捏了年轻人的兴趣点。

青年嘉宾们能量十足,科学家们也各有魅力。每位科学家都有过硬的专业背景,他们中不乏院士、国奖获得者、重要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在节目中,他们以最前沿的视角竭力做出最细致的科学知识和科研故事。同时,《未来中国》也让观众认识到科学家们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林宝军院士擅长作诗、喜欢追剧,汪品先院士“兼职”网红科普博主,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还是个隐藏段子手......

无论是正片还是花絮,《未来中国》总能提出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星际旅行否真的可行;最想增加的一个脑功能;宇宙的边界是否是多元宇宙;心灵感应是否存在;钢铁侠同款战衣是否能变成现实......这些问题提供了关于科学的多种思考角度,也启发观众关注科学、关注生活。

《未来中国》每期节目都以科学为先,在盛行流量为王的风气中显得中尤为特别。同时,她能够将科学知识丝毫不生硬地传达给观众,也十分难能可贵。在百舸争流的时代中,以科学为翼,中国青年方能鹰击长空。

《未来中国》观后感(十)

第十期结束,整个节目也正式收官。还记得刚看节目时被北斗导航系统所吸引,又被化学神奇材料所震撼,之后被深潜勇士汪品先的探索精神所打动,最终被李菂老师仰望星空的内禀所折服,于是开始期待每一期新内容。因此,又见识了脑科学技术的突破,了解了人类基因的奥秘。尽管量子力学、可控核聚变与合成生物学高深莫测,但都开拓了视野,刷新了认知。最后一期节目讨论的话题很有意思,大自然中的昆虫。

昆虫几乎渺小而不起眼,很少有人关注。但是真的有科学家研究昆虫,并从昆虫身上获得灵感,制造了仿生科技。比如人造卫星的控温百叶窗设计,而且北京冬奥会时速滑馆内的超高清摄像头也归功于蜻蜓、苍蝇的复眼结构。原来小小的昆虫复杂程度不亚于人类。由此可见,昆虫有研究的价值,也有研究的必要。

比起之前期科学家研究的脑科学、量子力学、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王四宝教授的研究对象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他自己也说对蚊子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却在研究蚊子的路上越走越远,成为防治虫灾的主要开拓者。王四宝教授的选择,是在了解蚊子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后做的决定,因为阻止蚊子传播疟疾有很大的社会需求。

人类因为虫灾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昆虫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灭绝也不能放任不管。蚊子危害人体健康,于是王四宝教授就去研究蚊子,想出用基因改造细菌杀死蚊子体内的疟原虫,找到了阻断蚊子传播疟疾的方法,实现人与昆虫和谐共生。

其实,社会需求方方面面,不分高低。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科学研究。之前播出的节目中,李建刚院士是在偶然得知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终极清洁能源后,走上研究之路,与团队一起建造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希望点亮聚变之灯。金力校长在文章中看到“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后,转向遗传生物学研究,力图破解人类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生物医学界构建导航图。这些是人类的生存需求。

除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有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南海决定中国是否站得住脚”,汪品先院士主持南海大钻探,带领团队潜入深海研究,使中国赢得南海研究主导权。“北斗是我国不得不做的国之重器”,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此前从未涉足卫星领域,却顶住压力,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让中国将时空信息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信息科技”,潘建伟院士带领“量子梦之队”研发“墨子号”卫星、“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为中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记得蒲慕明院士说,国外的科学研究虽然获奖很多,但现实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的科学研究是从实用主义出发,目标是解决各类问题。而当下脑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脑疾病和类脑智能。脑疾病是关键需求,类脑智能是经济需求。

科学的真正目的是造福人类,而科学家们则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统一。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