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约黄昏》是一部描写爱情、友情和家庭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对年轻情侣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的挣扎和成长,同时也展现了家庭之间因为误解和疏远而产生的矛盾。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整个故事充满着温暖和感动,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到心疼。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一
三遇盖瑞
--------读辛夷楣、盖瑞大作《人约黄昏》
萧文夏
认识辛夷楣好多年了,因为当年是媒体同行 。认识盖瑞当然是因为辛夷楣,从他任辛夷楣的男友开始。
记得N年前 ,在画家吴棣的画廊开幕酒会上,辛夷楣拖了一洋汉来, 睨视这人 ,身穿黑色衬衫 ,蓝眼睛 , 酷酷的。辛夷楣介绍说是她男友 盖瑞。酒会下来 , 感觉盖瑞并不“Cool Cool”的 ,相反很温和,很温暖 ,像真人版的泰迪熊 。
未几二遇盖瑞 , 是在我家的爬梯(Party)上 , 我和辛夷楣在厨房忙茶水 ,盖瑞走进来: Baby , 那啥。。。 神秘兮兮地和辛夷楣耳语,只听辛夷楣快乐地大声答:该啥,啥 。盖瑞轻松地回客厅了 , 随即听到客厅阵阵爆笑。我急忙去客厅凑热闹 , 原来一向好玩的朋友田地 “逼供”盖瑞是如何和楣拍上拖的。 盖瑞老老实实说, 是登报找的 ,一纸小广告竟招来85位女士,他花了不少功夫为每人作了电脑记录排列 。 众人紧追着问,百里挑一呀 , 你又如何选到我们的楣呢? 他又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道出 , 引出一片欢声笑语 。 这个细节也记录在了《人约黄昏》里 。 记得写小说写剧本的田地接着央求盖瑞 ,你把那其它的84位卖给我得了 。至于盖瑞有没有或是如何把这84个名单囤积起来,卖个高价给田地 ,细读这本书就有答案。
第三次遭遇盖瑞 ,是在书中 , 读了《人约黄昏》后 ,对盖瑞有个囫囵的,核心的了解。读着书 ,我惊觉盖瑞真不可从他表面乐呵呵,软和和的外表来貌相 ,他的前世今生 有这么多的想不到 , 想不到真人版泰迪熊出身英国军人世家 ,有个二战英雄的父亲,有个硬朗朗的军人母亲。 他还从小寄宿军事学校 ,受过严格纪律训练,挨了不少皮肉和精神之苦 ; 想不到除了战斗英雄的父亲, 他还有个生父,且一生只见过生父一次 ,后来母亲还是又离开了他的养父,远嫁美国 ;想不到盖瑞16岁只身移民澳洲,在那白澳政策的年代, 他一个英国白移民 ,同样在农场做小工 ,同样受欺负受骗 ,但他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天分 ,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成为大公司的工程师,被公司派去满世界公干;想不到。。。
书中也记录了他的想不到:经历了儿时家庭的温暖缺失,与母亲的怨恨生分 , 经历了两段失败婚姻, 他想不到第一次约会 ,花多了十分钟等来迟到的辛夷楣 ,也等来了他的宝贝甜心 --楣,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辛夷楣的曲折的经历和故事,来自东方文明古国 ,和我们很多人相似又不似 ,但我们还是容易了解的,毕竟生长在那个环境,对那个时代的传统习俗,新旧文化和政治高压混杂环境下的家庭个人的生活, 我们都体会甚深,欲说还休 。辛夷楣和我们的人生艰难, 来自那个时代,来自家庭外部,曲扭的政治冲击了完好的家庭,冲击了个人的灵和肉 ,能互相舔护依赖的,还是家庭亲人;盖瑞的曲折经历和故事 ,来自现代文明佼佼者大不列颠国 ,却也让我们看到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盖瑞的苦难则来自西方个人主义自由肆意下的人与人私欲的冲突 。
然而 ,然而,人性是一样的 ,人追求幸福的本能, 是一致的。 所以,很高兴的, 很应该的, 我们看到辛夷楣和盖瑞这两个东西方人, 不是碰撞, 而是结合,幸福的结合 , 是Happy Ending . 书中两人各种的小故事,引人入胜,忍俊不禁 。 书中还可读到 ,十多年了他们依旧甜甜蜜蜜 ,其中一点很重要的是他们互相的给与和奉献 。真正的相濡以沫。这也许是幸福的秘诀吧。
末了, 请允许我做个小广告, 欲分享他们的快乐, 买这本书来读吧, 里面的故事, 多着呢。
;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二
三遇盖瑞
--------读辛夷楣、盖瑞大作《人约黄昏》
萧文夏
认识辛夷楣好多年了,因为当年是媒体同行 。认识盖瑞当然是因为辛夷楣,从他任辛夷楣的男友开始。
记得N年前 ,在画家吴棣的画廊开幕酒会上,辛夷楣拖了一洋汉来, 睨视这人 ,身穿黑色衬衫 ,蓝眼睛 , 酷酷的。辛夷楣介绍说是她男友 盖瑞。酒会下来 , 感觉盖瑞并不“Cool Cool”的 ,相反很温和,很温暖 ,像真人版的泰迪熊 。
未几二遇盖瑞 , 是在我家的爬梯(Party)上 , 我和辛夷楣在厨房忙茶水 ,盖瑞走进来: Baby , 那啥。。。 神秘兮兮地和辛夷楣耳语,只听辛夷楣快乐地大声答:该啥,啥 。盖瑞轻松地回客厅了 , 随即听到客厅阵阵爆笑。我急忙去客厅凑热闹 , 原来一向好玩的朋友田地 “逼供”盖瑞是如何和楣拍上拖的。 盖瑞老老实实说, 是登报找的 ,一纸小广告竟招来85位女士,他花了不少功夫为每人作了电脑记录排列 。 众人紧追着问,百里挑一呀 , 你又如何选到我们的楣呢? 他又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道出 , 引出一片欢声笑语 。 这个细节也记录在了《人约黄昏》里 。 记得写小说写剧本的田地接着央求盖瑞 ,你把那其它的84位卖给我得了 。至于盖瑞有没有或是如何把这84个名单囤积起来,卖个高价给田地 ,细读这本书就有答案。
第三次遭遇盖瑞 ,是在书中 , 读了《人约黄昏》后 ,对盖瑞有个囫囵的,核心的了解。读着书 ,我惊觉盖瑞真不可从他表面乐呵呵,软和和的外表来貌相 ,他的前世今生 有这么多的想不到 , 想不到真人版泰迪熊出身英国军人世家 ,有个二战英雄的父亲,有个硬朗朗的军人母亲。 他还从小寄宿军事学校 ,受过严格纪律训练,挨了不少皮肉和精神之苦 ; 想不到除了战斗英雄的父亲, 他还有个生父,且一生只见过生父一次 ,后来母亲还是又离开了他的养父,远嫁美国 ;想不到盖瑞16岁只身移民澳洲,在那白澳政策的年代, 他一个英国白移民 ,同样在农场做小工 ,同样受欺负受骗 ,但他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天分 ,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成为大公司的工程师,被公司派去满世界公干;想不到。。。
书中也记录了他的想不到:经历了儿时家庭的温暖缺失,与母亲的怨恨生分 , 经历了两段失败婚姻, 他想不到第一次约会 ,花多了十分钟等来迟到的辛夷楣 ,也等来了他的宝贝甜心 --楣,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辛夷楣的曲折的经历和故事,来自东方文明古国 ,和我们很多人相似又不似 ,但我们还是容易了解的,毕竟生长在那个环境,对那个时代的传统习俗,新旧文化和政治高压混杂环境下的家庭个人的生活, 我们都体会甚深,欲说还休 。辛夷楣和我们的人生艰难, 来自那个时代,来自家庭外部,曲扭的政治冲击了完好的家庭,冲击了个人的灵和肉 ,能互相舔护依赖的,还是家庭亲人;盖瑞的曲折经历和故事 ,来自现代文明佼佼者大不列颠国 ,却也让我们看到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盖瑞的苦难则来自西方个人主义自由肆意下的人与人私欲的冲突 。
然而 ,然而,人性是一样的 ,人追求幸福的本能, 是一致的。 所以,很高兴的, 很应该的, 我们看到辛夷楣和盖瑞这两个东西方人, 不是碰撞, 而是结合,幸福的结合 , 是Happy Ending . 书中两人各种的小故事,引人入胜,忍俊不禁 。 书中还可读到 ,十多年了他们依旧甜甜蜜蜜 ,其中一点很重要的是他们互相的给与和奉献 。真正的相濡以沫。这也许是幸福的秘诀吧。
末了, 请允许我做个小广告, 欲分享他们的快乐, 买这本书来读吧, 里面的故事, 多着呢。
;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三
《人约黄昏》序
郜元宝
我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读者郑重推荐《人约黄昏》。
作为徐棻(辛夷楣)、盖瑞(Gary)夫妇的朋友,我知道他们这本书写得不容易。盖瑞是医疗仪器方面的工程师,业余从事科幻小说写作,徐棻长期供职于国内和澳洲媒体,写过大量采访别人的纪实作品(前几年和弟弟张桐合著的《记忆深处的老人艺》一书由北京三联出版,更证实了她不凡的写作才能),但怎么写他们夫妇自己的故事,却让这对“老作家”犯难了。一开始是半虚构半纪实,后来索性推倒重来,素面朝天,改为全纪实。起初是徐棻单独执笔,后来盖瑞加进来,变成名副其实的夫妇合作。其间反复打磨,数易其稿,不断添加新的生活信息,原来写的内容限于篇幅又不得不有所压缩,这就给全篇结构带来极大的挑战。如果他们不是像经营自己的婚姻那样始终不渝地悉心经营这本记录他们婚姻成长的书,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耐心、苦中作乐的豁达和对于彼此的深爱,这本书的完成简直难以想象。本书写作过程和结构方式就是一份名副其实的爱的见证。现在经过最后修订,终于要出版了,我为他们收获这份丰硕的爱情婚姻的副产品由衷地感到高兴。
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纪实作品,忠实地记录了两位作者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相处十几年平凡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这不是硬写出来的书,乃是人生历程最自然的呈现。中间追叙两人认识之前各自走过的坎坷道路,也有声有色,让人读了更加相信冥冥中确有神助,否则,两个远隔东西两半球、本来毫不相干的人,怎么可能年过半百,在长长的一段风雨人生之后,竟然还会跨过千山万水,跨越东西文化和个性的巨大鸿沟,成功地搭起一座心桥,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呢!
几年前,盖瑞邀请我们一起参观悉尼西南区Fairfield那家盖瑞十六岁初到澳洲时培训和工作过的农场,痛痛快快玩了一整天,我第一次看到了圈养的考拉,盖瑞尤其兴奋,手舞足蹈为我们讲解这家农场的历史,但看他的回忆,原来少年盖瑞只身闯荡澳洲,这农场是第一站,但他在第一站的经历很不幸。其实盖瑞在澳洲许多时间都很辛苦,工作上磕磕碰碰,前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再回头看他在英国被领养的童年和少年,更足以让软心肠的人不禁泪流。但无论是他,还是经历过“反右”、“”、“洋插队”的徐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历许多苦痛,却并不悲观,并不抱怨,甚至并不慨叹人生,而是甘之如饴地接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带着信心重新振作起来,毅然投入生活的洪流,矢志不移地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果然“天道无私,常予善人”,他们的小舟最后还是努力划到了幸福的彼岸。我想,维系他们的那条看不见的纽带,就是这种笑对命运、善待人己的共同心性吧?
这也正是徐棻盖瑞夫妇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奉献给读者的最崇高的赠品。
我说朴素无华,绝不意味着他们的文字没有可读性和艺术性。恰恰相反,他们的文字因为直抒胸臆,因为照实写来,摒弃了虚矫造作,让我们看到了人生最珍贵的真实,因此反而显得异常纯净和优美。
《安娜•卡列尼娜》开头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这句名言倒过来也说得通:“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徐棻和盖瑞在认识之前,都有过各不相同而又可以说彼此相似的不幸,而他们相识之后经营起来的幸福生活却极富个性,别人难以复制。盖瑞的话很有哲理性,他说男女两人能否相爱,相爱之后能否长相厮守,所谓东西方文化差异当然很关键,但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难以克服,更重要的还是双方各自的人性,而人性的或善或恶,全世界又是相通的。他们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生活十分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当今世界,美好稳定的爱情婚姻越来越成为稀罕事,我们这两位作者却在双方都十分窘困的情况下“意外”得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今世界,因为文化和价值观念差异而导致的国与国、人与人的争战有增无已,我们这两位作者却能成功地消除文化和价值观念差异,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不离不弃,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两个奇迹说明,人性中的爱必结果子,人性中的善也必有回报,只要我们学会如何保守自己的心,善养天赋的爱与善的本能,最后必将会结出与天赋的本能相称的果子来。
惟其如此,我才觉得这本如此朴素而不事张扬的书才非常值得推荐,我相信它给读者的益处绝对大于书店里满架的虚张声势而空空如也甚至饱含偏见和戾气的畅销书,我想这也是他们两位费尽千辛万苦写出这本书来的目的吧。赠人玫瑰,余香在手,此之谓欤?
是为序。
2014/7/30
《人约黄昏》2015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当、亚马逊网与悉尼Ashfield新华书店有售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四
相逢是首歌
小雨
拿到《人约黄昏》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看,因为我可以说是他们整个爱情过程的见证人,当看到一幕幕熟悉的情景在辛夷楣笔下流畅地娓娓道来时,我立即进入了角色,仿佛进入了时空的倒转,回到了那些年和那些事,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引亢高歌。看完了书,我掩书而叹:有爱真好!
说起我和辛夷楣的关系,大概有四重:首先我们是亲戚,常常有人问,你们是什么亲戚?其实我们是姻亲,就是我们张家的姑娘嫁进了徐家,由于两家走得很近,所以都挺了解。我们在中国时并没有见过面,因为我在上海,她在北京,刚到澳洲时,我在墨尔本,她在悉尼,也没有见面,一直到我也搬到悉尼我们才联系上,一直交往到现在。其次我们在国内是同行,都是新闻工作者,她是地质报记者,我是日报记者,所以我们有共同语言和职业敏感度。第三我们在澳洲又成了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无论在东华时报,南半球还是在朋友杂志,她都是我的编辑,她向我约稿,我们讨论选题,她修改我的文章。悉尼的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她是一个非常好的编辑,常常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的问题所在,逼着我们精益求精。最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几乎每个星期都要通个电话,谈看书,聊时事,扯家常,掰哲理。
说到辛夷楣的爱之路,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个对爱非常执着的人,对所爱的人心甘情愿地付出,但是在前两次的征途上并没有遇见Mr Right,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当她又恢复单身后,接她父母来澳洲,一次到我家里来玩,她父母感叹,这么好的女儿怎么就没有遇到懂她的男人呢?我安慰他们说,好人有好报,老天有眼一定会牵来一个如意郎君。那时,楣开始相亲了,她随时报告着进展,因为我一直在撰写男女两性关系方面的专栏文章,自然也非常有兴趣地关注着。一天,她打来电话说见了一个英国的工程师如何如何,并约我们一起见面帮她参谋一下。我当时就想,英国人,工程师听起来就是古板严肃,保守严谨,好像好和楣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心里还挺担心的。但没想到,到了楣的家里,看到了盖瑞,完全是反过来的。他热情开朗,没有心机,像个天真的大孩子;他心灵手巧,极具创意,摆弄电脑象玩玩具。他还会写科幻小说,真是太合适了,我们都为楣高兴。
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盖瑞对我说,看到楣对我这么好,我总是很疑惑,并很担心,好像总有一天楣会露出真面目,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就好像楼上的那只靴子就悬在头上,终会掉下来。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且楣对我越来越好。我再看看楣周围的朋友,大家的家庭都那么和睦,太太都对先生那么好,这下我才放心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楼上的靴子,我真的遇见了最好的女人。我听了大笑,才知道这个西方男人心里藏着一个大秘密。有一次在他们的新家,我看到了盖瑞母亲的照片,还以为是哪个电影明星,盖瑞就讲述了妈在巴林皇宫里做家庭教师的故事,我们都听呆了,《安娜和国王》故事的现实版不就在我们身边吗?我说太精彩了,你们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我还知道许多楣的父母的精彩经历,都是非常独特的素材,写下来一定不同凡响。所以这本书也是应大家的要求而作,实在太难得了。
他们要结婚了,这成了我们大家庭的一件大事,我先生成了娘家的代表把楣交到新郎的手里,小儿子担当了花童,大家都举杯衷心地祝福他们。十年后,我们又欢聚在同一个地方,祝贺他们的十年之喜。十年后,花童长成一米八的大小伙子,但我们怎么觉得楣和盖瑞都没有什么变化,经过十年的浸潤,他们的这桶爱的佳酿更加浓郁香醇。我们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如果楣回国探亲,我们会带着盖瑞喜欢吃的菜上门探望。我不在澳洲,不巧先生生病,他们也会隔一两周就来陪伴,使我们感到暖意浓浓。盖瑞还帮我们设计安装了家庭安全电脑监视系统,下一步还要推广他的花园自动浇水系统。
除了他的心灵手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特别受到小朋友的喜爱。每次聚会盖瑞都是一个孩子王,孩子们也都愿意和他玩。我的小儿子和盖瑞是好朋友,他们虽然相差50多岁,但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喜欢电影,喜欢007,喜欢写作,所以他们经常交流最新的电影动态,写作心得,并教授电脑的最新技术。所以盖瑞常常说,我找到楣真是幸运,我还得到了她的大家庭和一群好朋友。我想,对于一个从小没有得到家庭温暖的他来说,这比任何奖赏都来得珍贵。
相逢是首歌,相处是艺术。在这本书的书名《人约黄昏》前有这样一句话:“等待,只为与你相遇”。人们常说两个人要成为伴侣,是经过了500次的回眸,多少次的轮回才得到这样的缘分。但在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例子,两个都很好很善良的人,却成不了一对好夫妻。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但没有掌握相处的艺术一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楣在这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她在等待机会的时候就准备好自己,学习英文,了解澳洲社会,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等到她遇到盖瑞以后,她也是经过了解考察和沟通,而不是轻率地作决定。而当真正在一起以后,她是以诚相待,宽容理解,常常换位思考,并愿意付出,才得以相亲相爱 和睦相处。而她碰到的盖瑞又恰好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才能久久地沐浴在爱河之中。
相逢是首歌,莫让她走调。我是做社区工作的,处理接待过许许多多家庭问题的案例,看过太多的异国情侣,他们的歌唱着唱着便走了调,从情歌唱成了悲歌,我常常把楣和盖瑞的故事讲给她们听,让她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所以我建议那些想唱好婚姻这首歌的伴侣,好好读一读这本《人约黄昏》,如果我以后举办婚姻方面的课程,这是一本极好的教材可以推荐给大家。
相逢是首歌,主唱是女人。在生活的这首歌里,我觉得我们女人往往是主唱,是决定主旋律的人,是承担整个家庭重担的那个人。所以我们更要爱护好自己,只有自己健康自信强大才能让这首歌激越向上,舒缓有续。
相逢是首歌,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可以相逢相爱是多么美好的事!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五
辛夷楣和洋丈夫和《人约黄昏》
——辛夷楣、盖瑞访谈
田地
授命采访辛夷楣时有点小得意,过去,她是编辑,是记者,都是她采访我们,现在,终于轮到我采访她了。其实,我一直想写她的,写她当年在《东华时报》主编文学版“移民沙龙”,向我们催稿;写她每周必定出一篇大特写,让英文还不是很好的中国留学生了解当时的主流社会。这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这次采访是因为她和她的洋丈夫盖瑞合写的新书——《人约黄昏》。
他们两个,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却又跨越千山万水,在南半球相遇、相爱,想想都会好看。
此前,2009年,辛夷楣已经出版了她退休后的第一本书《记忆深处的老人艺》。那是本写北京老人艺的书,由知名的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当时挺火的,中国知名青年评论家郜元宝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告诉我们说,北京和上海的各大书店都在重点推这本书。后来,听说在《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羊城晚报》及《深圳晚报》等多家知名大报都曾连载过,足见火到何种程度了。
有了《记忆深处的老人艺》的轰动,我们都很期待这本《人约黄昏》。
一、家
虽然我和辛夷楣以及她的洋丈夫盖瑞认识很多年了,而且这部书稿在我为南溟出版基金做评审的时候就已经细心拜读过了,但我还是想再去他们家一趟,做一次认真的采访。
他们住在悉尼西区一幢依旧很新的Townhouse里,辛夷楣依旧健谈,而且声音和二十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年轻;盖瑞依旧热情,依旧很用力地握手,像是在和我比手力。在客厅里坐定后,我一眼便望到不算很大的后院里又添了新装置。我问这些装置是什么,盖瑞笑而不语,把我带到楼上。楼上三个房间,有一间放了好几台电脑,好几个屏幕连成一片,又被分割成很多小画面。这是盖瑞的中央控制室,在这里,可以监控他们家的每一个角落。我当即傻眼了。可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呢?你们家又不是大英博物馆!辛夷楣笑了笑,说,是呀,我也这么说他,可他退休了,总得干点什么吧?他喜欢IT,就做了这个。不光这个,还有花草的灌溉系统呢!想想也是,人退休了不能傻呆着,总得干点什么,我选择了写书,他选择了做这个,挺好的。后来,我把他也拉了过来,两个人一起写,写我们自己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经开始了。
二、缘起
辛夷楣可以说是做了大半辈子的编辑和记者,退休后专注写书,这很正常,可是盖瑞,一个IT爱好者怎么也会进来凑这个热闹?辛夷楣又笑了,不无欣赏地说,你还不了解盖瑞,他其实早就开始写书了,是本科幻小说,只是尚未完成罢了。
这倒是件挺令人意外的事。可是,他怎么肯放下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和你一起写《人约黄昏》了呢?
好吧,故事还得从头说起。辛夷楣把我带回到面向花园的客厅里,娓娓道出这本书的源起。
你知道,自打退休后我就开始写书,每天都很忙,不知不觉中冷落了盖瑞。有一天,我正在整理《记忆深处的老人艺》的书稿,盖瑞看我一直忙,也不理他,就好奇地问我,你在写什么?我说写书,写我父母和老人艺的故事。写你父母?他想了想,突然建议到,你为什么不写你自己呢?比如,我们两个人的故事。
我当时觉得,我和盖瑞的故事属于我们的隐私,还不想公开。而且,我也觉得写中西婚姻的书已经很多了,不想去凑那个热闹。后来有一天,一个杂志社的朋友向我约稿,而且指定了要写中西婚姻,我就试着写了《洋女婿吃中餐》,还配了几张我和盖瑞的照片。没想到盖瑞去报店买报纸时被报店的华人老板认出来了:哎,你不是那个,,,那谁嘛,,,辛夷楣的洋丈夫,,,对,你叫盖瑞是吧?盖瑞一头雾水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盖瑞?报店老板:你上杂志啦!我在杂志上看到你的照片啦!华人老板这么说着,还拿出杂志,找到我和盖瑞的照片给他看。盖瑞很高兴,并指着照片中的我问:你认识她?报店老板:当然!她可是我们悉尼的名记者呢!然后,华人老板就把我夸了一通,说我当年在《东华时报》每周一篇的人物专访和大特写是他们必看的,还说我很厉害,是华人社区的名人什么的。
盖瑞可能没想到他的中国太太还是华人社区的名记者,于是有点小兴奋,回来后就又开始劝我写我们的故事。
这一次我倒是动心了,不过还是有点小担心,口味越来越刁了的读者不会已经厌倦中西婚姻或中西文化冲突的故事了吧?而且,一个中国男人和多个西方男人的故事都出笼了,像我这样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西方男人的故事还会有人感兴趣吗?田地,你还记得吗?当初我把我的担心说给你时,你还给出了个主意呢。
三、婚姻观
说心里话,不仅辛夷楣担心,我也替她担心。我那个主意,更多地只是在形式上给了这本书一个新的包装,但是,当读者拆开新的包装之后,里面的内容新不新,还得靠辛夷楣和盖瑞两个人一起去挖掘。所以,我还是提出那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果中西文化有冲突,如果这个冲突会影响婚姻,你们是怎样维系这段婚姻的?或者,谁退让了?
结果辛夷楣的回答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她说,中西文化是有冲突,但我并不认为这个冲突一定会影响婚姻,甚至会导致一个悲剧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可是,离婚率却是越来越高。这说明什么?说明婚姻和文化冲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我和盖瑞吧,在我们相识之前,我们各自都有过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婚姻,但却都以失败告终,而我们这样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却能一直走到今天。
盖瑞的前一段婚姻维持了20年,最终还是分手了。虽然他的前妻是非英语背景的移民,但也是欧裔,应该说文化差别并不是很大。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盖瑞太单纯,而前妻太复杂,甚至也可以说是太有心计。事实上,她在认识盖瑞时已经有过两段婚姻,而且也有了两个孩子,她和盖瑞走到一起,其实只是把盖瑞当成照顾她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工具。而盖瑞从小离开家,在心理上特别需要一个家,于是一心朴实地照顾这个家。可是,前妻和他并不同心同德。最后,当盖瑞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婚姻快乐而决定分手时,他才发现,自己几乎就是个分文皆无的穷光蛋。
我的第一段婚姻,另一半也是个中国人,在中国时,还看不出多大分歧;后来到了澳洲,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是我先出来的,我辛辛苦苦地打工赚钱,还要读硕士,然后就把他也办了出来。原指望他出来后也能像我一样打工,减轻一点我的负担,我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可没想到他根本吃不了这里的苦,也不想改变自己,竟然回去了!
我还曾与一位西人同居,但我们最后只能以分手告终。
就我和盖瑞所经历的几段婚姻来看,维系婚姻或者说破坏婚姻的,并不是文化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因素呢?我以为,是两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我和盖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都是奉献型,都在为对方着想。
我郑重写下辛夷楣的这段话,并在下面划了加重线,作为这次访谈的核心。
四、晚餐
采访进行到这里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已经到了晚餐时间。我狐疑地望了望四处,我们三个一直在聊天,是谁准备了晚餐?辛夷楣似乎看出我的狐疑,会心一笑,走进厨房,打开烤箱,一样样端出热气腾腾的美食:羊羔肉、火鸡腿、土豆、红薯;然后又打开冰箱,取出一盆拌好的沙拉。而与此同时,盖瑞已经打开一瓶红酒,并斟好三杯。妇唱夫随,相得益彰。
相信所有人都会关心,中西婚姻,两个人每天吃什么?中餐?还是西餐?我很自然地问起这个问题。
辛夷楣答道,毫无疑问,我喜欢中餐,其实盖瑞也喜欢中餐,但问题是,他不可能顿顿都吃中餐,那样他会受不了的,所以我是中西餐交替着做。时间久了,我不仅越来越会做西餐了,而且也慢慢喜欢上西餐了。特别是请客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做西餐,如果是盖瑞的西人朋友,是他们熟悉的食物,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我的中国朋友,觉得新鲜,也没问题。还有一条是,做西餐简单啊,你瞧,一锅出!在你来之前,我把这些肉啊菜啊一股脑放进烤箱,等我们聊完了,饭菜都好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聊天!
可是盖瑞并不同意辛夷楣的说法,一口咬定自己喜欢中餐,而且是特别喜欢,顿顿都吃也没意见,只是“亲爱的”不给他做。确实,我见过盖瑞吃中餐,他和大多数西方人不一样,几乎什么都吃,什么猪舌啊,牛肚啊,甚至鸡爪子,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
故事讲到这里,得铺垫一下,既然是吃西餐,自然要上西餐具,刀、叉、勺,每人一套。这个我也得客随主便,不能有意见。再说了,吃西餐还真就得用西餐具,想想啊,那么大片的羊肉,没有刀叉怎么吃啊?
没想到,盖瑞刚吃几口就跟辛夷楣说:亲爱的,能帮我拿双筷子吗?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一西方人,吃西餐,你还要筷子!显摆给我看吗?辛夷楣给盖瑞拿了一双筷子之后,向我解释道,盖瑞的右手臂曾经骨折,长期吊着绷带,不方便活动,连用刀叉都困难,于是他就练习左手拿筷子,还别说,用筷子吃饭动作小,他的双肩都有工伤,所以比用刀叉更省劲。
于是,在这个温馨的家庭晚餐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画面:我和辛夷楣,两个中国人,在稍显笨拙地(主要是我)用着刀叉;而餐桌上唯一的西人盖瑞,却在熟练地用着筷子。
看着这样的画面,谁还会说中西文化差异会影响婚姻?
五、关于文化冲突
当然,每天摆到餐桌上的食物,只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上,有没有冲突呢?答案很简单:有;但是,并不影响交往。事实上,两个人在刚刚认识的时候,文化的冲突就已经显现了。现在回想起来,两个人认识之后,甚至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一见钟情了。盖瑞喜欢辛夷楣,就一直约她见面;辛夷楣也喜欢盖瑞,但是想矜持一下,或者说,想把握一下交往的节奏和速度,于是拒绝了他几次。当然,东方人的拒绝是很艺术的,有一次,辛夷楣说,对不起,我正在看新闻,你知道,我是报纸的编辑和记者,看新闻是我工作的需要。盖瑞就有点不悦了。还有一次,辛夷楣刚好正在和朋友讲长途电话,就说,我在和朋友讲电话,我讲完电话再给你打过去好吗?可想而知,盖瑞更加不悦了,心想,我在你心中难道还没有你朋友重要吗?还没有你的工作重要吗?幸好,盖瑞特别喜欢辛夷楣,忍了。这两次的“不悦”,都是两个人真正搬到一起之后盖瑞才说出来的。
我想说什么呢?毫无疑问,上面两个故事完全显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喜欢直来直去,东方人喜欢兜圈子;西方人把爱情和家庭当做一切,可东方人还要照顾到朋友、工作等等一系列事情;西方人敢爱敢恨,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东方人可能会把一切都藏在心底。但是,这些丝毫阻止不了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直到终老。
六、两位作者的人生
到了该介绍两位作者的时候了。
我相信,当我们多少了解一点这两位作者的成长过程之后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样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会走到一起。我是说,两个人的人生——在他们认识之前的人生,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书的折页上是这样介绍辛夷楣的:女,澳大利亚中文传媒资深记者。生于上海,长在北京,曾在山西原平插队4年,后又在北京焦化厂当了7年工人。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地质部《地质报》担任编辑、记者8年。1987年赴澳留学,自1990年始,在悉尼中文日报、周报、周刊及月刊担任编辑、记者、主编多年,并在此期间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时事特写与人物专访,深受读者欢迎……
盖瑞是这样介绍的:1942年生于英国,父亲是英国皇家空军、二战英雄。他从小就被送进军事寄宿学校,不仅受到军事技术方面的训练,也学到许多文化知识,并且培养了有关英文写作与科学技术方面的兴趣爱好。16岁只身移民澳洲,曾在牧场放羊,也在城里当过工人,业余时间自学电子技术,并在技术进修学校学习,终于自学成才脱颖而出,成为医疗测试行业出色的工程师,长期就职于国际大公司……
首先,两人都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辛夷楣在上海出生时,家里住的是小洋楼,搬去北京之后住的是四合院,什么样的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待遇?辛夷楣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还是西南联大的呢!而盖瑞的父亲则是英国皇家空军,还是二战英雄呢!
其次,虽然两人都出身于良好家庭,但由于时局更迭,两人又都历尽坎坷。辛夷楣是当了农民又当工人,然后才凭本事进了中国地质部的《地质报》,做了记者;盖瑞也是一样,从小就住军事寄宿学校,应该说是苦不堪言,而且,尚未成年就一个人来到地球的最南端,也是先做农民,再做工人,直到最后,也是凭本事, 成为医疗测试行业出色的工程师。
再次,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人都是自学成才。辛夷楣是北京第一批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中文系大专文凭的,而盖瑞更是口袋里没有任何文凭,就一步步做到技术含量颇高的医疗测试工程师。
最后,两人都以自己的文化为荣。辛夷楣就不用说了,在澳洲快三十年了,做的一直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事业;而盖瑞也一直为自己的英国文化而自豪,可以说,英国文化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他移民澳洲半个世纪了,却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英国国籍。
瞧,这样两个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而且每个人都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地盘,但是,因了他们的出身、他们的经历的惊人相似,让他们各自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相同构成,也形成了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是这个,让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直至终老。
祝福他们。
郑重向读者推荐这本好书。
人约黄昏读后感篇六
辛夷楣和洋丈夫和《人约黄昏》
——辛夷楣、盖瑞访谈
田地
授命采访辛夷楣时有点小得意,过去,她是编辑,是记者,都是她采访我们,现在,终于轮到我采访她了。其实,我一直想写她的,写她当年在《东华时报》主编文学版“移民沙龙”,向我们催稿;写她每周必定出一篇大特写,让英文还不是很好的中国留学生了解当时的主流社会。这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这次采访是因为她和她的洋丈夫盖瑞合写的新书——《人约黄昏》。
他们两个,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却又跨越千山万水,在南半球相遇、相爱,想想都会好看。
此前,2009年,辛夷楣已经出版了她退休后的第一本书《记忆深处的老人艺》。那是本写北京老人艺的书,由知名的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当时挺火的,中国知名青年评论家郜元宝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告诉我们说,北京和上海的各大书店都在重点推这本书。后来,听说在《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羊城晚报》及《深圳晚报》等多家知名大报都曾连载过,足见火到何种程度了。
有了《记忆深处的老人艺》的轰动,我们都很期待这本《人约黄昏》。
一、家
虽然我和辛夷楣以及她的洋丈夫盖瑞认识很多年了,而且这部书稿在我为南溟出版基金做评审的时候就已经细心拜读过了,但我还是想再去他们家一趟,做一次认真的采访。
他们住在悉尼西区一幢依旧很新的Townhouse里,辛夷楣依旧健谈,而且声音和二十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年轻;盖瑞依旧热情,依旧很用力地握手,像是在和我比手力。在客厅里坐定后,我一眼便望到不算很大的后院里又添了新装置。我问这些装置是什么,盖瑞笑而不语,把我带到楼上。楼上三个房间,有一间放了好几台电脑,好几个屏幕连成一片,又被分割成很多小画面。这是盖瑞的中央控制室,在这里,可以监控他们家的每一个角落。我当即傻眼了。可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呢?你们家又不是大英博物馆!辛夷楣笑了笑,说,是呀,我也这么说他,可他退休了,总得干点什么吧?他喜欢IT,就做了这个。不光这个,还有花草的灌溉系统呢!想想也是,人退休了不能傻呆着,总得干点什么,我选择了写书,他选择了做这个,挺好的。后来,我把他也拉了过来,两个人一起写,写我们自己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经开始了。
二、缘起
辛夷楣可以说是做了大半辈子的编辑和记者,退休后专注写书,这很正常,可是盖瑞,一个IT爱好者怎么也会进来凑这个热闹?辛夷楣又笑了,不无欣赏地说,你还不了解盖瑞,他其实早就开始写书了,是本科幻小说,只是尚未完成罢了。
这倒是件挺令人意外的事。可是,他怎么肯放下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和你一起写《人约黄昏》了呢?
好吧,故事还得从头说起。辛夷楣把我带回到面向花园的客厅里,娓娓道出这本书的源起。
你知道,自打退休后我就开始写书,每天都很忙,不知不觉中冷落了盖瑞。有一天,我正在整理《记忆深处的老人艺》的书稿,盖瑞看我一直忙,也不理他,就好奇地问我,你在写什么?我说写书,写我父母和老人艺的故事。写你父母?他想了想,突然建议到,你为什么不写你自己呢?比如,我们两个人的故事。
我当时觉得,我和盖瑞的故事属于我们的隐私,还不想公开。而且,我也觉得写中西婚姻的书已经很多了,不想去凑那个热闹。后来有一天,一个杂志社的朋友向我约稿,而且指定了要写中西婚姻,我就试着写了《洋女婿吃中餐》,还配了几张我和盖瑞的照片。没想到盖瑞去报店买报纸时被报店的华人老板认出来了:哎,你不是那个,,,那谁嘛,,,辛夷楣的洋丈夫,,,对,你叫盖瑞是吧?盖瑞一头雾水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盖瑞?报店老板:你上杂志啦!我在杂志上看到你的照片啦!华人老板这么说着,还拿出杂志,找到我和盖瑞的照片给他看。盖瑞很高兴,并指着照片中的我问:你认识她?报店老板:当然!她可是我们悉尼的名记者呢!然后,华人老板就把我夸了一通,说我当年在《东华时报》每周一篇的人物专访和大特写是他们必看的,还说我很厉害,是华人社区的名人什么的。
盖瑞可能没想到他的中国太太还是华人社区的名记者,于是有点小兴奋,回来后就又开始劝我写我们的故事。
这一次我倒是动心了,不过还是有点小担心,口味越来越刁了的读者不会已经厌倦中西婚姻或中西文化冲突的故事了吧?而且,一个中国男人和多个西方男人的故事都出笼了,像我这样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西方男人的故事还会有人感兴趣吗?田地,你还记得吗?当初我把我的担心说给你时,你还给出了个主意呢。
三、婚姻观
说心里话,不仅辛夷楣担心,我也替她担心。我那个主意,更多地只是在形式上给了这本书一个新的包装,但是,当读者拆开新的包装之后,里面的内容新不新,还得靠辛夷楣和盖瑞两个人一起去挖掘。所以,我还是提出那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果中西文化有冲突,如果这个冲突会影响婚姻,你们是怎样维系这段婚姻的?或者,谁退让了?
结果辛夷楣的回答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她说,中西文化是有冲突,但我并不认为这个冲突一定会影响婚姻,甚至会导致一个悲剧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可是,离婚率却是越来越高。这说明什么?说明婚姻和文化冲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我和盖瑞吧,在我们相识之前,我们各自都有过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婚姻,但却都以失败告终,而我们这样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却能一直走到今天。
盖瑞的前一段婚姻维持了20年,最终还是分手了。虽然他的前妻是非英语背景的移民,但也是欧裔,应该说文化差别并不是很大。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盖瑞太单纯,而前妻太复杂,甚至也可以说是太有心计。事实上,她在认识盖瑞时已经有过两段婚姻,而且也有了两个孩子,她和盖瑞走到一起,其实只是把盖瑞当成照顾她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工具。而盖瑞从小离开家,在心理上特别需要一个家,于是一心朴实地照顾这个家。可是,前妻和他并不同心同德。最后,当盖瑞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婚姻快乐而决定分手时,他才发现,自己几乎就是个分文皆无的穷光蛋。
我的第一段婚姻,另一半也是个中国人,在中国时,还看不出多大分歧;后来到了澳洲,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是我先出来的,我辛辛苦苦地打工赚钱,还要读硕士,然后就把他也办了出来。原指望他出来后也能像我一样打工,减轻一点我的负担,我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可没想到他根本吃不了这里的苦,也不想改变自己,竟然回去了!
我还曾与一位西人同居,但我们最后只能以分手告终。
就我和盖瑞所经历的几段婚姻来看,维系婚姻或者说破坏婚姻的,并不是文化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因素呢?我以为,是两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我和盖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都是奉献型,都在为对方着想。
我郑重写下辛夷楣的这段话,并在下面划了加重线,作为这次访谈的核心。
四、晚餐
采访进行到这里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已经到了晚餐时间。我狐疑地望了望四处,我们三个一直在聊天,是谁准备了晚餐?辛夷楣似乎看出我的狐疑,会心一笑,走进厨房,打开烤箱,一样样端出热气腾腾的美食:羊羔肉、火鸡腿、土豆、红薯;然后又打开冰箱,取出一盆拌好的沙拉。而与此同时,盖瑞已经打开一瓶红酒,并斟好三杯。妇唱夫随,相得益彰。
相信所有人都会关心,中西婚姻,两个人每天吃什么?中餐?还是西餐?我很自然地问起这个问题。
辛夷楣答道,毫无疑问,我喜欢中餐,其实盖瑞也喜欢中餐,但问题是,他不可能顿顿都吃中餐,那样他会受不了的,所以我是中西餐交替着做。时间久了,我不仅越来越会做西餐了,而且也慢慢喜欢上西餐了。特别是请客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做西餐,如果是盖瑞的西人朋友,是他们熟悉的食物,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我的中国朋友,觉得新鲜,也没问题。还有一条是,做西餐简单啊,你瞧,一锅出!在你来之前,我把这些肉啊菜啊一股脑放进烤箱,等我们聊完了,饭菜都好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聊天!
可是盖瑞并不同意辛夷楣的说法,一口咬定自己喜欢中餐,而且是特别喜欢,顿顿都吃也没意见,只是“亲爱的”不给他做。确实,我见过盖瑞吃中餐,他和大多数西方人不一样,几乎什么都吃,什么猪舌啊,牛肚啊,甚至鸡爪子,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
故事讲到这里,得铺垫一下,既然是吃西餐,自然要上西餐具,刀、叉、勺,每人一套。这个我也得客随主便,不能有意见。再说了,吃西餐还真就得用西餐具,想想啊,那么大片的羊肉,没有刀叉怎么吃啊?
没想到,盖瑞刚吃几口就跟辛夷楣说:亲爱的,能帮我拿双筷子吗?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一西方人,吃西餐,你还要筷子!显摆给我看吗?辛夷楣给盖瑞拿了一双筷子之后,向我解释道,盖瑞的右手臂曾经骨折,长期吊着绷带,不方便活动,连用刀叉都困难,于是他就练习左手拿筷子,还别说,用筷子吃饭动作小,他的双肩都有工伤,所以比用刀叉更省劲。
于是,在这个温馨的家庭晚餐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画面:我和辛夷楣,两个中国人,在稍显笨拙地(主要是我)用着刀叉;而餐桌上唯一的西人盖瑞,却在熟练地用着筷子。
看着这样的画面,谁还会说中西文化差异会影响婚姻?
五、关于文化冲突
当然,每天摆到餐桌上的食物,只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上,有没有冲突呢?答案很简单:有;但是,并不影响交往。事实上,两个人在刚刚认识的时候,文化的冲突就已经显现了。现在回想起来,两个人认识之后,甚至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一见钟情了。盖瑞喜欢辛夷楣,就一直约她见面;辛夷楣也喜欢盖瑞,但是想矜持一下,或者说,想把握一下交往的节奏和速度,于是拒绝了他几次。当然,东方人的拒绝是很艺术的,有一次,辛夷楣说,对不起,我正在看新闻,你知道,我是报纸的编辑和记者,看新闻是我工作的需要。盖瑞就有点不悦了。还有一次,辛夷楣刚好正在和朋友讲长途电话,就说,我在和朋友讲电话,我讲完电话再给你打过去好吗?可想而知,盖瑞更加不悦了,心想,我在你心中难道还没有你朋友重要吗?还没有你的工作重要吗?幸好,盖瑞特别喜欢辛夷楣,忍了。这两次的“不悦”,都是两个人真正搬到一起之后盖瑞才说出来的。
我想说什么呢?毫无疑问,上面两个故事完全显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喜欢直来直去,东方人喜欢兜圈子;西方人把爱情和家庭当做一切,可东方人还要照顾到朋友、工作等等一系列事情;西方人敢爱敢恨,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东方人可能会把一切都藏在心底。但是,这些丝毫阻止不了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直到终老。
六、两位作者的人生
到了该介绍两位作者的时候了。
我相信,当我们多少了解一点这两位作者的成长过程之后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样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会走到一起。我是说,两个人的人生——在他们认识之前的人生,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书的折页上是这样介绍辛夷楣的:女,澳大利亚中文传媒资深记者。生于上海,长在北京,曾在山西原平插队4年,后又在北京焦化厂当了7年工人。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地质部《地质报》担任编辑、记者8年。1987年赴澳留学,自1990年始,在悉尼中文日报、周报、周刊及月刊担任编辑、记者、主编多年,并在此期间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时事特写与人物专访,深受读者欢迎……
盖瑞是这样介绍的:1942年生于英国,父亲是英国皇家空军、二战英雄。他从小就被送进军事寄宿学校,不仅受到军事技术方面的训练,也学到许多文化知识,并且培养了有关英文写作与科学技术方面的兴趣爱好。16岁只身移民澳洲,曾在牧场放羊,也在城里当过工人,业余时间自学电子技术,并在技术进修学校学习,终于自学成才脱颖而出,成为医疗测试行业出色的工程师,长期就职于国际大公司……
首先,两人都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辛夷楣在上海出生时,家里住的是小洋楼,搬去北京之后住的是四合院,什么样的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待遇?辛夷楣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还是西南联大的呢!而盖瑞的父亲则是英国皇家空军,还是二战英雄呢!
其次,虽然两人都出身于良好家庭,但由于时局更迭,两人又都历尽坎坷。辛夷楣是当了农民又当工人,然后才凭本事进了中国地质部的《地质报》,做了记者;盖瑞也是一样,从小就住军事寄宿学校,应该说是苦不堪言,而且,尚未成年就一个人来到地球的最南端,也是先做农民,再做工人,直到最后,也是凭本事, 成为医疗测试行业出色的工程师。
再次,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人都是自学成才。辛夷楣是北京第一批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中文系大专文凭的,而盖瑞更是口袋里没有任何文凭,就一步步做到技术含量颇高的医疗测试工程师。
最后,两人都以自己的文化为荣。辛夷楣就不用说了,在澳洲快三十年了,做的一直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事业;而盖瑞也一直为自己的英国文化而自豪,可以说,英国文化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他移民澳洲半个世纪了,却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英国国籍。
瞧,这样两个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而且每个人都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地盘,但是,因了他们的出身、他们的经历的惊人相似,让他们各自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相同构成,也形成了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是这个,让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直至终老。
祝福他们。
郑重向读者推荐这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