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依海之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依海之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20:45:26
《依海之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10 20:45:26   小编:

《依海之人》读后感: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对海洋的深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生命的尊重。作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大海的美丽与力量,引人陶醉其中。故事中主人公的坚持和勇敢令人敬佩,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依海之人》读后感(一)

本书描述了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作为一个“族群”,它具有极为特色的“当下性”。只根据现在的行为形成这一族群的认同,当脱离这个行动逻辑时便失去这一身份(似乎可以类比国内明清的msl群体)他们拥有极为庞大且不分性别,甚至不怎么区分亲生(父母的兄弟姐妹也被视作父母,但是在特殊时间,比如死亡时,亲生父母的地位会突出)的亲属关系网。(即文中的菲隆共尔)维佐人讨厌复杂的仪式并会主动将其简化。过往的历史被视作国王的暴政,未来的计划则被排斥出思想体系。(但还是存在一些计划) 但维佐人仍然被迫面对一个现实——死亡。死亡使得他们不能再成为维佐人,因为失去了行动的塑造。为了躲避这种阴影,维佐人被迫采用各种措施,甚至是心理安慰来塑造生与死的距离。但是这种距离也不是完全封死的。维佐人必须承认未来的某一刻,人必定会死。这时候,就出现了把生的气象引入死者的空间,或者是恰恰相反的仪式——正如死亡的阴影笼罩在生者身上那样。亡者被迫抛弃了丰富的菲隆共尔,走向了单边继嗣的壤葬,而生者的气息又把它重新引入了丰富的生命可能性中——但终归要走向尘土。

而本书最让我深思的问题正是前面提到的“历史性”问题。正如奥威尔的名言谁掌控了过去,谁就掌控了未来。谁掌控了现在,谁就掌控了过去。那消灭历史,是不是就是消灭被奴役的可能性呢? 那么,我们不再记下成为奴仆的过往,与宏大叙事的历史之河交汇。也不用忧思未来个人所处的叙事地位和存在,因为我们拒绝记忆和传递。这就是拒绝了在未来并入某条“唯一且确定的模式”中的可能性中,我们成为当下的主人,而不是被囚禁在往昔和允诺之中。

《依海之人》读后感(二)

by Rita Astuti

這個月看完的一本關於斐索(維佐)人的人類學民族誌。很有意思,挺喜歡的。

(個人推薦直接讀原版或繁中譯本。簡中譯本多處翻譯非直译,而是譯者在自己的理解基礎上进行了意譯,且有错译。在對比過原著、繁中譯本、簡中譯本後感覺如果只讀簡中譯本可能會略有影響對原著原意的理解。

繁中譯本的優點在於直譯,且書中附錄附註很多,也有附上原著出版後學界其他學者對該民族誌的異見與評論。每章節結尾還附有譯者自己的一些補充。讀過覺得很受益!學習了很多。但或許是原著有些句子翻譯起來確實不太容易的緣故,中譯本裏也有一些不符合原著文意的翻譯錯誤。)

[閱讀分享]

斐索(維佐)人是一群住在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海邊,說南島語,沿海棲居、以海為生的人。他們的身分認同規則簡易而流動,任何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就可以「成為」斐索(維佐)人——只要你會游泳、討海、航海,不畏懼海上的風浪,吃魚能整根吞下再吐出大魚骨,你就能獲得斐索(維佐)人的身分。同時,任何人也都隨時可以「失去」這個身分。(比如在「討海」時犯了錯,航海時暈船,或是遠離了海邊,不再以海謀生,那麼你便暫時或永久地失去了這個身分。至於將來,斐索(維佐)人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

書摘

《依海之人》读后感(三)

对于非洲大陆,其他地区的人似乎总少不了一种刻板印象,形容那里的人们时总是不自觉就冒出野蛮、贫困、落后之类的负面词语。大概缘于我们无法如《依海之人》的作者丽塔·阿斯图蒂一般,用十几个月的时间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民族性。

在读本书开篇之时,最让我惊讶的要数丽塔居然敢只身前往马达加斯加进行十几个月的田野调查,至少在我的印象里,非洲从来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书中前半部分行将结束的时候,当看到这次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维佐人天性温柔随和的时候,才算是真正让我认识到了这颠覆过往认知的非洲民族。 丽塔将书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旨在让我们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来了解怎样才算是“维佐人”,后半部分则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认识维佐人这个族群,透过生与死的亲缘关系来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真正独特的一面。 书中始终在探讨的是维佐人的身份,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真正去定义却又不那么容易形容。丽塔在前言之中便进行了概括,说维佐人的身份是模糊的。这就比较那人寻味了,似乎与我们的日常认识截然不同,说到日耳曼人,我们想到德国等国家,说到维京人,我们就想到北欧的挪威、丹麦,都是比较清晰的。但维佐人的身份怎么会模糊呢? 丽塔在书中没有去讲那些概念性的内容来说明维佐人的身份模糊,而是用自己田野调查期间的一个个具体事例来让我们明白她并不是在空口胡说。有些事情,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反而更加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加容易让人信服。当然,这一切还是得益于丽塔能够非常好的融入维佐人的生活之中,变得越来越维佐。 丽塔从维佐人游泳、造独木舟、出海、捕鱼、吃鱼、卖鱼等等行为之中来告诉我们怎么做会被认为是维佐人,反之就会被认为是马斯克罗人。维佐人生活在海边,以海为生;马斯克罗人生活在内陆,以农业为生。当然,两者的区别不仅仅如此,同时,除了维佐人和马斯克罗人之外,马达加斯特还有其他的族群,只是这两者经常被用来进行对比。 最终丽塔所揭示的事实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决定维佐人的身份是取决于当下的偶然性,从来都不会由过去决定。这是这个民族最为独特的地方,只有当你如一个维佐一般生活着时,才会被认为是维佐人,当你舍弃了海边的生活,不再游泳、造独木舟、像维佐人一样出海,那就不被认为是维佐人。因此维佐人才经常在生活之中以行动和语言来证明维佐身份。

《依海之人》读后感(四)

最近在读“薄荷实验”丛书的中新面世的一本,这是一部研究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自称为“维佐人”的人类族群的社会学作品。作者是英国人类学家丽塔·阿斯图蒂女士,她在1985年时,在导师的建议之下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开展为期十八个月的田野调查,在按计划开展研究时进而发现,维佐人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及其族群性的表达,是一个不同寻常、更有趣的主题。他们与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族群,存在对家族这一密切关系了血缘、继嗣、宗族的社会学认知完全不同。通过阅读《依海之人》,读者会了解到丽塔·阿斯图蒂在与维佐人长期交往过程中发现,一个人是否属于“维佐人”,重点在于他的行为方式,即“以海为生、沿海栖居”。

诚如作者所言“如果我们很难理解维佐人的思想,那是因为我们过于陷入自己制造的概念牢笼之中”。打破惯性社会思维的她,在粗略掌握当地语言的情况下,先是旅居贝塔尼亚一年多,又搬到贝隆继续旅居,尝试在不同的地区近距离观察、参与维佐人的生活,对拟研究的各个方面记载维佐人的看法、行为方式,记录对维佐人的访谈,参观甚至加入维佐人的劳动过程,力求达到全面客观。可见,作者必需融入维佐人的生活,以求建立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尽量避免以外来者姿态。

作者根据观察研究,反复强调: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维佐人”的定义,关键在于这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看驾船出海、看被鱼线划出的伤口、看是否会游泳、看独木船制作技术、看捕鱼虾技术、看卖鱼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都会令一个人被当地人认为他是一个维佐人。相反,刚出生的当地小孩子并不算作是维佐人,只有他们逐渐具备了那些生活技能,才会被认为是维佐人。可见,这种身份的认知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

作者还记录了维佐人在生活中一些很另类的地方。他们对自身历史的记录、未来的规划毫不在意,只是活在当下,生活方式的传承完全凭借父母通过行动传授给下一代,我记得这里并未提到当地有学校这个概念。至于未来,也没有人主动思考如何改变,或许当地人认为只有行动代表了这里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只是在当下。在面对死亡的问题上,维佐人认为死者已不是人,从心理、行动上必须与死者做好严格的屏障,墓地要远离村子,人们要在步行到墓地的路上花很长的时间,实际上有些因海蚀造成的陆地面积缩小,导致居住点与墓地越来越近的情况很常见,但维佐人从心理上认为去往墓地的路程依旧很远。

研究关于维佐人身份认同的课题,使得作者丽塔·阿斯图蒂女士收获颇多。这些信息打破了传统认知,维佐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依然有很多值得学者研究的地方,这为更为先进的人类文明社会增添了一种新鲜的、有关族群的表达方式。

《依海之人》读后感(五)

这是一本极为特殊的人类学研究,它展现给我的不只局限于在马达加斯加西部,这一陌生地域的人文、风貌,和一个族裔的文化历史,更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对自我认同的新的视角和探索。

人作为群居动物,总是归属于某一些群体的,我们构成群体,群体也塑造了我们。以家乡、居住地、母校、职业身份在自我介绍里总是并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相反,维佐人不以地域、人种、宗族上的划分来认同自己的身份,甚至他们并没有任何与生俱来的固有身份,而是以当下行为和生活方式来判断自身维佐的身份。这些行为也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当一个人以海洋为生,拥有造船、航船、捕鱼、吃鱼的技能或习惯,他就可以是维佐人;一个人生在内地的人,当他来到海边生活,他也可以成为维佐人;作者作为白人生活在这里并渐渐融入,被当地人夸奖他正在成为“维佐人”。

维佐人这种“当下”的身份认同,同时体现在他们各自生活中,维佐人的人生规划就是没有规划,每个人就活在此时此刻之中。因为日常依赖于渔获供给饮食和贩卖收入为生,每天的收入受到天气和运气的影响,存在极大的波动。作者描写维佐人无法忍受雇佣制的工作和种植这种按时按序的劳动,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没有储蓄的习惯,捕获多少就吃多少,生活水平仅仅取决于当下的收入。所以在另一方面看来,他们几乎不习得经验,总在新的发现与发明之中,他们也从不做准备,不被未发生的事所影响。

维佐人这种天性的纯粹自由也同样表现在对待皇权、婚姻、亲属关系之中。维佐人讨厌约束、不认同国王的统治,拒绝将自己的历史归入王国的历史。维佐人不喜欢法律上的婚姻契约,只是通过举办婚宴来确认关系,这种关系也并非永恒和排他的。他们的亲属关系并不是构成一个个排外性的大家族,反而通过对祖辈的追溯,让人们都能找到关联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却又去通过婚姻关系来确认同族与异族的身份。仅仅在对待死亡时,维佐人的态度是固定的、永恒的。死亡意味着只能选择一个祖辈的“壤葬”,只能被划分为这一单一族系和单一身份。

当我合上这本书,留给我的更多是关于人本身存在的思考:只活在当下的纯粹性,没有计划也是一种计划,拒绝牵绊不意味着拒绝责任,不被定义和不断流动的自我认同,这种更接近生命本质的生活像是对现代社会无数错综复杂的问题,一个轻飘飘却直抵根本的解答。

《依海之人》读后感(六)

对于人类学的著作其实涉猎很少,一度难以区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不同,甚至在开卷之前想当然地将维佐人和维京人混为一谈,幻想会了解到彪悍的维京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维佐人的性格柔软温和,依海而居、不执着于身份的定义反而定义了他们的身份,其间的生活细节、语言习惯、习俗风尚对读者来说是陌生新鲜的,亦能从中看出作者的沉浸之深、观察之细、洞察之准。

先啰嗦一下阅读体验吧,因为很长时间内没有收到装帧纸质排版这么让人喜欢的书籍了,翻译的功底也非常好,晓畅明白,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写的维佐人民族志不但没有悬浮难懂,反而还能够带领读者切身感受维佐人的生存面貌。不管是对维佐人的身份是一种行为活动(activity)而不是存在状态(being)还是对生与死(非固定身份和固定身份)之间辩证关系的落笔下结论,都有十分详实可靠的事例数据支撑。真是好书遇到了好编辑,让读者享受在智识的交流中了。

维佐人的习俗简单、不擅理财,如果你是一个会做独木舟的人,或者会赶海,会钓鱼吃鱼和卖鱼,或者手上有了行船中落下的茧等等,在当下你都可以被称作一个“维佐人”,维佐人不由出身地点、血缘继嗣等“天生”的因素所决定,而是由你的行为所决定。或许即使我远隔马达加斯加有数万公里远,但起码我身在海边,如果某一天我有缘登船赶海一趟,我也可以说在那一天成为了一个“维佐人”,这种身份的流动性让人挣脱先天的桎梏反而专注于眼下的行为本身,也能够让人脱离常规的族群视角转而以一种新鲜的视角去看待他人。在习俗上维佐人选择拒绝牵绊的方式,婚姻和亲戚关系可以发散联结,一个人只要活得足够久,可以拥有数量颇多的“子孙”(即使血缘关系微弱),同样子孙也可以拥有颇多的长辈,这种类似开放式的关系恰好反映了维佐人的柔软自在。

然而因为死者无法“行动”从而失去了维佐人的身份流动性,生与死之间的矛盾就在维佐人借由仪式等方式进行的区隔间进行消解,活着的人“凉爽”、死去的人“燥热”,坟墓和索颅仪式将死去的人“固定”住了死人的身份,并剥去了他们“维佐人”的身份。这另一方面也保有了维佐人身份本身的流动性,即不同于常规的族群区隔方式,始终以行动来定义身份。

如果问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到的对个人有所裨益的内容的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可以由我自己定义,2022是明白有坚定的自我是多么重要的一年,那么期待2023是我逐渐开始拥有坚定自我的一年,感谢遇见。

《依海之人》读后感(七)

“人类在既有定义中寻找归宿,又在生活中创造定义。”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句话不错,不用费心找出处了,因为是我原创的语句。当然,这也是我读《依海之人》的感受之一。

本书的作者丽塔·阿斯图蒂(Rita Astuti),是一位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教授。巧合的是,本书的译者宋祺,也是一位人类学学者,曾经做过海岛的田野调查。本书的目录中贴心的在每章章节名称后添加了章节纪要,书中的附图也整理汇总放在目录后,正文设置的前序与总结前后呼应,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出处,甚至还有作者基于田野调查生活积累的“维佐语词汇表”。这样一本制作精良,研究内容翔实,语言严谨却无苦涩乏味的感觉,一定离不开两位女性人类学者的共同努力。

概括的说,《依海之人》是围绕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海岸的维佐人展开的,为期18个月的田野调查成果。作者的这项田野调查,主要研究维佐人的族群和身份认同情况。这次研究的结果是极具创造性的,它打破了人类学中已有的认知方法,获得新的观察视角。

关于族群性的研究与讨论,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学界的重要主题。“通常认为,族群研究的主导范式可以分为原生论与工具论两种,前者强调由血缘、继嗣而来的’天生’族群身份及人们对它的认同,后者则认为族群身份只是人们策路性使用的工具。”;丽塔的研究成果,却挑战了作为知识范畴的“族群”这一概念本身,丽塔认为,当我们面对“他者”的时候,不要前提性地假设他们一定 有“族群理论”(ethnic theory ),而是应当去探究他们的 “族群生成” (ethnotheory)。

得到这样的调查成果,离不开依海而生的维佐人自带的魅力。他们是一群“身份不固定”的人,维佐人的身份是由所做的事来决定的。维佐人的身份是流变的、不固定的、“不喜欢牵绊的”,是只有死亡才能让维佐人获得一个固定的亲属关系(壤葬raza),但是raza对维佐人意味着“失去”。他们是如此的鲜活,又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作者观察维佐人的视角是双重的,有着人类学家的旁观者视角,也有着与田野观察者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因为行动被认可为“诶佐人”的亲历视角,这样的双重视角,丰富了本书的故事性。

作为研究成果凝结成的书籍,本书对调查中的各种细节与结论均有很好的对应,阅读体验稍感繁琐,但是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考过程。本书最大的魅力,不仅是将维佐人这样有趣的族群展示在大众面前,也让人“回头审视我们自己。我们’习以为常’的,不仅是生活本身,更是那些构筑生活的世界的知识前提,而人类学对习以为常的挑战,指向的正是这些知识前提。”

《依海之人》读后感(八)

《依海之人》说的是维佐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他们的生活,当然,还有他们生活背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观念和思想。

不同于我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不同于区分“欧美人”,不看政治身份、民族(家族)血脉、文化传承、地域生活,维佐人的身份是看自己当下的行为。简单来说,你在做一件维佐人都在做的事,比如游泳、出海、捕鱼、吃鱼,那你就是维佐人。然后,“维佐”也可以变成一个形容词,你捕鱼不怕辛苦,你可以受到“你很维佐”的夸赞。所以作者说:“维佐人之所以是维佐人,只与他所做的事情相关。”

当然,如果一个身上流淌着维佐人血脉的人去了内陆,抛弃维佐人的生活习性,去种田,去买卖,那他就不是一个维佐人,委婉地说,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维佐人”。所以作者又说:“维佐人是‘身份不固定’的人,维佐人的身份是由所做的事来决定的。”

因此,维佐人仅是当下的身份。他们未来是否是维佐人,并不确定。只要他们正在做维佐人的事情,那么就是维佐人。这一部分,作者在第一章《前言》即说得很清楚,随后在第二、第三、第四又在各个方面谈了谈维佐人“当下”的特性,“活在当下”、“没有计划”和“拒绝牵绊”。

有趣的是,维佐人的婚姻相当的平等,夫妻之间没有地位“上下”,因为具体到一件事,可以男方地位的在上,也可以女方的地位在上。另一方面,维佐人的婚姻又很简易,既容易达成,又容易解除。无论是男是女,他们都可能曾经有多段婚姻。

从第六章开始,作者从“生”迈入了“死”,开始谈起维佐人对“死”、“死者”的看法和有关的活动。事实上,纵然生前维佐人的身份不固定,但是死后归于何处,却成为了一个问题。维佐人的亲属关系是多元的,一位爷爷看到的孙儿辈都是自己的孙儿,而孙儿辈无论怎么看爷爷都是自己的爷爷,没有什么堂啊表啊之分,都是兄弟姐妹,因此他们的亲戚是非常庞大的。

在维佐人看来,他们一个人有八个“壤葬”,四个在母亲那边,四个在父亲那边,但无论几个“壤葬”,最后他要不归母亲家这本,要不归父亲家这边,这个过程是通过生前父亲的“索颅仪式”来决定的。父亲做了这个仪式,那么这个孩子死后就会埋进父亲家的坟墓,反之则是母亲。但是,具体来看,也是可以商量的,并非绝对,因为有可能父亲“没来得及”。

但无论如何,到死,维佐人的身份必须固定下来了,他不再具有身份的可能与流变,他要不在父亲这边,要不在母亲这边。

维佐人对于死者丧葬的仪式十分有趣。他们也有守夜和丧宴。但他们的守夜会唱歌,而他们的丧宴的食物很难吃。

出殡送葬的队伍要走很远,这是为了表明生死有别,死者要离村子远一点。同时,他们的观念里,“当一个人死了,他就死了”,没有知觉,须尽早入土为安。一旦入土为安,那么“死亡”就会从大家心中驱散,生与死在这一刻便会彻底分隔。

除埋葬尸体,还有“立起十字架”的仪式。当十字架躺下,那它就是死者的遗体,但当十字架立起来,它就是重生的祖先。“立起十字架”的仪式会重复一次死者出丧的过程。

维佐人最为让我惊诧的是认为活着是“冷”,死了才“热”,他们认为,只有活人才找阴凉的地方,而死者,则是燥热。

总之,作者关于维佐人的研究非常好读也好懂,倒像是维佐人的生活记录。也许,也可以试着从作者提供的看待维佐人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自己,观察自己。

《依海之人》读后感(九)

《依海之人》

我们深受世俗的困扰,有些人无法割舍现如今的生活状态,有些人是因精神的琐碎而无法割舍。其实每个人都在向往着轻松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在忙时也有偷闲的乐趣,

其实我很羡慕维佐人,他可以不受牵绊,只沉浸在当下的事件当中,只完成于当下的任务当中。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很多人纠结于过去,时刻关注自己的地位,身份,也许别人的评价就能让自己苦恼不已,关注他人的评价。在很多时候才是往往忘记了自己。

在周围的影响下,我们对自己没有一个定位的标签,又或者说固定了的标签,这两个都与维左人不同的,没有准确的定位,是来自于自己当下的迷茫,准确的定位来自于自己固定的工作方式状态。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不是对自己的正确了解,也许从维佐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丝的自我力量。

维左人每一天清晨的起床,就好像是一个新生的细胞,是一种从头开始的生活。他们把过去抛之于脑后,又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没有过去。他们也不会有地域上的标签。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是当下这也是他们不固定的身份的说法,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地区变化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再是维佐人了,而是搬离到的地方的人。简单解释来说,也就是当我在这个省跨越到另外一个省的时候,我也就成了另外一个省的人,这也就是维左人的意识。

真的希望我也能和他们一起生活,从他们的身上摒除自己的恶习,真正的做到喜欢自己。

在维左人的世界里,他们不喜欢羁绊,也不喜欢束缚,他们更不喜欢有老板。说真的,在我头上的老板在我每次工作时总能感受到压力重重。他们的生活方式着实让人羡慕。维左人也没有复杂的礼仪习俗,较为关注的也是人亡后的礼仪罢了,都不是太难太繁琐。

在我们现代的传统礼仪当中,就像结婚一样,七大姑八大姨各种礼仪。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错处,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如果缺少了,那便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浓味了。

其实在这本书中更应该知道的是自我力量的感知,是真正自我的探索。我们羁绊太久了,也许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净化自己……

《依海之人》读后感(十)

-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丽塔·阿斯图蒂。

-

谁是维佐人?

一群以海为生、沿海栖居的人,他们的身份会在生活中不断发生变化。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捕鱼和出海的人,就是维佐人”,或者“所有住在海边的人,都是维佐人”。

当丽塔这位外来的人类学家跟着当地人出海捕鱼,并且手指被鱼线划出伤口之后,他们说:“你正在成为一个维佐人”。他们有时用“非常维佐”来赞扬一个能够造出很好的独木船的人,或者一个能够顺利将坏鱼卖给不识货的隔壁族群的人。

-

所以,“维佐”是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灵活的变动不定的身份认同方式。

-

对“维佐人”的身份认定,强调了海边居民与海洋的关系。任何人只要喜欢大海,能够在海上生活,就能被称为维佐人。同时,一直强调自己“没有固定身份”的维佐人,却有着壤葬这样被归于“某种家族”的概念。

作者描述了维佐人两种视角的亲属关系,一种存在于现在活着的人中并运行于当下,另一种会在未来人们死后躺进坟墓里才会生效,那个坟墓包含着“一个家族的人”。

维佐人的族群有很大的包容性,而他们追溯祖先时又是固定的、永恒的、严格区分的,结合书中关于索颅仪式、菲隆共尔的描述,可以理解维佐人对生与死、转瞬与永恒的看法。

-

该书在大量使用作者亲身参与的田野笔记的基础上诞生。

除了人类学关于血亲继嗣、单边继嗣等的理论阐释,书中还有许多具有现场细节的行为描写。

比如,维佐人如何学游泳、建造独木船、预测海洋气候、婚姻状况、庆祝仪式等等。

大蒂克罗克婆婆的葬礼持续了四天三夜,人们载歌载舞地欢庆她的长寿。

阿萨拉阔仪式、阿萨洛洛仪式等的细分与活动详情。

贝糯糯(带乳.房的10字架),象征着死者留在身后的生命依然繁衍生长。

-

该书关注维佐人的族群分类观念,也揭示了人类构筑生活世界的知识前提。

维佐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但拥有活泼开.放的心态,同时保持传统的承续,他们活得轻松惬意,不是我们以为的悲苦艰辛的生活。

维佐人可以给我们“文明人”一种启示:如何不为自己的身份所固定,在每天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经验,不断形塑自我。

《依海之人》读后感(十一)

欢迎收听借题发挥,这次我们将进入一本人类学作品,来自丽塔·阿斯图蒂(Rita Astuti)的《依海之人》(People of the Sea)。在马达加斯加西部,生活着一群以捕鱼为生的维佐人。他们有着特殊的身份认同的方式:“维佐”不是一种既有存在,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他们拒绝过去经验的羁绊,缺少的对未来的计划。如果你以维佐人的方式生活作息,结网打鱼,或许在他们的眼中,你就是一个维佐人。

本期节目很荣幸邀请到本书的导读者刘琪老师进行一次人类学民族志的导读,也为现代人的身份认同方式提出我们的疑问。

本期嘉宾

刘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依海之人》导读者。

参与成员

陈钢 殷敏玥 梁欣瑶 姬沛萱

作者简介

丽塔·阿斯图蒂(Rita Astuti)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性别、身份、亲属关系、认知人类学、发展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等。她长期研究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自1987年起多次进行田野工作。近期她重返马达加斯加,以新的研究设计,包括与心理学家协同跨领域研究,探讨维佐人的各种认知概念,进行不同文化间的比较,重新检视西方人类学、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预设。

本期节目概览及相关内容

01:23 人类学民族志是什么?

09:33 民族志如何勾勒整体与个人的关系?

14:51 维佐人的“I don’t care”与现代身份的角色期待

25:17 人类学对陌生族群的关注对我们有借鉴的意义吗?

33:19 读者感性的“鸡汤”阅读会侵蚀作者的理性构建吗?

46:55 作者和读者需要标准来约束感性的思考吗?

维佐人与独木舟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People of the Sea: 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族群与身份认同的经典之作

-《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这本书在文学界也备受推崇。

-《我们都是食人族》(Nous sommes tous des cannibales):列维-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

-《瓜亚基印第安人简史》(Chronique des indiens Guayaki):作者皮埃尔·克拉斯特(Pierre Clastres),师从列维-斯特劳斯。被誉为比肩《忧郁的热带》的民族志作品。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英国人类学家,英国功能学派和现代人类学民族志的奠基者。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土著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论科学与艺术》卢梭

-《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

-《羡慕嫉妒恨》张慧

-BGM: Us-FKJ

策划|“借题发挥 Podcast”团队

嘉宾及指导|刘琪

文案及剪辑|陈钢

排版|何鑫玥

责编|陈钢 殷敏玥

了解更多节目内容和后续发布,欢迎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借题发挥 Podcast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