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俗》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读物。通过对古代文化和民俗的深入研究,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节日庆典和传统习俗。这本书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让人们对古代民俗保持敬仰之情。阅读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民俗》读后感(一)
白川静所著的《中国古代民俗》不仅是对古代中国民俗的一次深入研究,更是对文化传承与生活智慧的一次深度挖掘。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民俗信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但又充满魅力的古代世界。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古人的生活节奏和情感世界。
白川静作为日本重量级的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有着深入的研究,被誉为“汉学泰斗”和“现代最后的硕学”。他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文学,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民俗领域。通过将古代文字、文学与民俗相结合,白川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神奇和神秘的古代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每一个自然现象、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被赋予了深远的含义,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在《中国古代民俗》中,白川静深入挖掘了古代民俗的内涵和意义,他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古代生活的描述,更是对古代思想的深入剖析。
白川静不仅关注了重大的民俗活动和仪式,如祭祀、婚礼、葬礼等,还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探讨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习俗。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实际上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通过白川静的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白川静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资料和现象,他采用了多维度解读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古代民俗进行深入剖析,注重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他不仅探讨了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还分析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影响。这种深究其里的研究态度,使得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古代民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白川静还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将民俗学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具广度和深度。《中国古代民俗》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民俗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的学术著作。
除了学术价值之外,《中国古代民俗》也具有很高的可读性。白川静的语言平实而不失生动,他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一些较为专业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案例,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
白川静的《中国古代民俗》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中国的大门。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民俗的方方面面,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对于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还能够激发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于汉学研究的兴趣。
《中国古代民俗》读后感(二)
忙碌的兔年转眼就要说再见,一周后,龙年就如期而至了。
关于龙年,网友众说纷纭,脑洞大开:有说是不能结婚的“寡妇年”,有说是适合生“龙子”,“龙女”的吉祥年。
毋庸置疑,大部分时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般的存在,象征着权力和智慧。
那么,龙是怎么发源的,中国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古代民俗呢?
白川静的《中国古代民俗》一书,针对龙的传说,文字的发源,死葬,时令等等,涉及到中国古人生活和思维的事物,进行了有意思的探究。
龙的传说
传说从前有个叫董父的人,深知龙的嗜好,供给龙饮食,龙大多都会到来,因而被称为“豢(huan)龙氏”,即豢养龙的人。
发展到了后代的官制中,驭龙者成了治水的水官之职,但最后还是被废除了。据说是能驭龙的氏族已经不存在了。
在古代,龙被视为水神,能驭龙相当于就能控制雨。《说文》中便记载到:龙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关于龙的形态描写,《说文》中又是这样描述的: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现在才明白封神中与哪吒大战的龙王三太子,原来在老祖宗的时代就已具象化了,而龙,也一直作为吉祥的象征而存在。
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关于古代文字的构造,我们所知道的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和转注六种。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构造分类,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字的认知却是不同的,比如汉字“告”。
《说文》中,告的字形说明是: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即,牛要诉说什么,就用头上的横木来拱人,以达到告知的目的,是一个会意字。
而《中国古代民俗》则认为,“告”与古人的祭祀习俗有关。
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来看,告的上半部分并非是“牛”,而是神树上系着东西的形状,而下半部分的“口”并非是口耳的口,而是装有祝词的祝告之器。
即,将祝告之词使用容器挂在神树上,神就不得不经常注意它的祈祷,从而达到告知的目的。
虽然无法证实这个观点一定是正确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些新的启示和方向。
关于死葬之“死”与“葬”
从字形上看,“死”的字形(22)是把尸骨的上半部分放在面前进行跪拜。
作者认为,这个字并不是指死这个事实,而是表示对死者的葬祭之法。
我国民国学者杨树达也指出,这个“死”,应是表示“尸”的名词,待到专用于生死后,才又造出的“尸”字。
“死”的初文,在作者看来应该是人被收入棺中的象形(23),这或许与葬有关系。
关于“葬”,由于用例较少,所以难以确定它们的字义。
而古代的葬法中,除了我们熟知的仰卧伸展葬,还有屈肢葬,俯身葬,残骨葬,殉葬等多种葬法。
似乎不同时代的人,对人死后的看法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楚辞》中认为,人死后,灵魂彷徨于阴暗,可怕的恶灵住地。
前汉时人们认为,人死后,可以为神仙所救。
而今天的我们,希望人死后,能会化为天上的星星。
《中国古代民俗》着重从宗教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民俗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虽与中国在对民俗的范围,对象及本质的认知上有部分差异,但也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因为有不同学者的输入,社会的发展才会进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是传承的意义吧!
《中国古代民俗》读后感(三)
中国古代民俗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通过深入研究民俗,我们能够好地了解我们的根与魂,感受民族固有体验的真实与深刻。
书旨在探索中国古代民俗的研究方法与方向,从接地气的角度,让我们更亲近、更贴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看到书的封面,不知是刺痛了我哪个神经,就是有点失落。
虽然[日]字已经很小了,可是怎么看着就是很刺痛心的感觉。一个外国人讲中国的民俗, 能讲什么?
与之前看书不同,我先去研究作者是什么人!
作者白川静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达到了痴迷程度。白川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说文新义》15卷、《金文通释》9卷、《白川静著作集》12卷,以及《字统》、《字训》、《字通》等字书。《说文新义》根据已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以及其他资料,对《说文解字》进行了全新的考释和解说。自从甲骨文发现以来,孙诒让、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等古文字学家都尝试运用新出土资料对《说文》进行互证性研究。白川曾说过:"学者80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这完全就是一个中国通。
有了对作者的了解,开头那点小刺痛到是没了,反而更加好奇想跟着作者,从外国人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
作者带给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民俗,重新认识和思考我们的根与魂。
无论我们是哪国人,我们都能通过这本书找到共通的文化纽带,进一步探索和珍视我们的独特的文化传承。
(一)古代文字与民俗的关联
书的开篇就是从古代文字研究开始,通过古代文字的构造和用义,深入研究古代人的生活和思维。
以复原鸟形灵魂观念为例,
说明了象形文字不仅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而且通过文字的构造表达了语言的意义和语言背后的观念。这是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重要特质。
将象形组合起来就是会意字,在会意字中,由于复合可以表达出更复杂的概念,所以与象形造字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古代歌谣也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途径之一,歌谣原来是咒语性质的东西,从文字学上看,所谓“歌”,是对神祈祷,强烈要求实现愿望,其原义是“苛责”“谣”是供肉祈祷时所说的“颂词”。它的声音大约具有特殊的抑扬和韵律,即所谓“般若声”之类吧。
短歌的形成可以说是神圣咒语采取文学形式加以表现的最初成果。因而,初期短歌的本质便是咒歌。挽歌与其说本来是悲伤的歌,不如说是镇魂的歌,也是作为镇抚其怨魂的游部(随从丧葬的部民)所作的歌。
这些都与民俗事实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古代歌谣,我们可以观察到古人的生活习俗。
无论是从古代文字的构造,还是从古代文学的发展来看,言灵观念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言灵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民俗的形成与思想体系。
(二)诗经与民俗
诗经它以真实、质朴的描写方式,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并与民俗密切相关。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通过描写采草的风俗,因为既可供神又可食用,所以被寄予振魂的期望,所采的草则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意义。有时仅仅根据语言的联想,如《鄘风·载驰》第三节有如下诗句: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于善怀,亦各有行。
也有关于爱情婚姻、礼仪和家庭生活等民俗方面的内容。诗中描绘了婚礼、婚嫁之乐,以及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生活的琐事。这些描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家庭观念和社会习俗,展现了古代人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此外,还涉及到祭祀、宴会和庆典等民俗活动。诗中描绘了祭祀祖先、宴饮作乐、庆祝丰收等场景,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交活动和节日庆典。这些描写呈现了古代人们在特定场合中的行为规范、礼仪仪式以及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万叶集》与诗经构成了一个民俗的世界,通过研究诗经的民俗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民俗的丰富多样性。诗经作为具有自身体系的民俗资料,为古代民俗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
(三)展望未来
对《中国古代民俗》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古代民俗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书以古代的民俗事实为研究对象,运用古代文字的构造、古代歌谣与民俗的关系以及言灵的思想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民俗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复杂的国家,民俗的研究面临着许多困难。然而,我们深信,从民族的原有体验出发,复原古代民俗的本来面目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中国民俗学的出发点,进一步挖掘古代民俗的宝藏。
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书中内容全部展现,这虽然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书,确实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化根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本外国人写中国的好书,值得拥有。
展望中国民俗学的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域,深入探索未开拓的丰富原野。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这本书是由外国人撰写,但跨国交流和学术合作,可以为中国民俗学带来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外国学者的参与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拓宽我们对中国民俗的理解,并促进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不同人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可以确保古代民俗的声音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廊中,并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