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简史》读后感: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引人入胜。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复杂的物理学概念,让读者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书中还融入了哲学和宗教的思考,使得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宇宙的意义。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读物,让人们对宇宙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一)
《空间简史》是一部人类空间探索史,也是一部空间知识大百科,其作者是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马卡卡罗和著名史学家克劳迪奥·M·达达里。两位作者联手打造的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还原人类在思想发展史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以及对空间探索的过程。 从史前时期、原始时期、古代、中世纪到哥白尼时代,再到现代,《空间简史》回顾了整个人类世代关于空间和未来的想象。作者在书中以时间为序,简述了各时期人类对于时空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伴随着科技发展进程而不断进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大事件,比如人类进化史中处于中间阶段的尼安德特人,以自身的体验认识三维世界,伸开的双臂是左右延伸的轴,笔直站立的身体是由上到下的轴,人的视线则是由近及远的轴,因为这种立体的认识,开启了人类感知现实世界的基础。 作者在书中提到,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土葬,还是在8000年前出现的巨石阵,又或是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对金星的观察和崇拜,都足以说明,天空对史前人类来说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但同时,他们对“空间”的探索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充满了敬畏。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绘制复杂的地图,并创造了占星术;随着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后来,天文学仪器的不断发明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可以测量出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新的行星也不断被发现,绘制的地图也更为精准。20世纪初,人们发现宇宙并非仅由太阳系构成,而是存在数以亿计的未知星系,人们还慢慢抛弃了宇宙静止不动的观点。时至今日,多元宇宙、量子力学和暗物质的假说或概念都在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下有了新的发现。正如作者在书尾所述:“到那时,将会有一场新的革命等着我们。” 总的来说,《空间简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书籍,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还可以让我们对时间和空间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对空间、天文学、人类未来或者哲学感兴趣,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二)
从史前时期,到未来的畅享,这是你从未见过的历史。 有人在历史长河中诉说君王,有人诉说美食,也有人诉说时间,但唯独对空间的科普,好像少了点什么,这本书,弥补了这个缺失。 这是一部空前浩荡的空间史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人类总相信对宇宙的探索已经穷尽,而无论在哪个时代,人类总能证明自己错了。”
来聊聊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三个点:
「一」空前的时间线 36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水源、池塘、树丛、山洞,构成了最原始的地图,此时的他们还不会向天空仰望 8000年前,人类开始有了祭天的意识 公元前3000年,数学进入了空间领域 公元前2500年,金字塔被建造了出来,用于观测星空和举行礼拜仪式 公元前四世纪,人们终于开始倾向于用观察和计算的方式来探索外部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哲学和神学
历史就这么一点点摊开在我们眼前,在书中展现
「二」坎坷的探索之路 人类对于空间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理论,这种过分强调人类中心地位的思维方式,对探索空间的过程曾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但人类擅长推翻自己,一步一步走向现代科学 「三」云集的学者 数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哲学家泰勒斯(希腊七贤之一)等等各路在历史中出现的大家都得以展现 在阅读之前,我一直以为空间只是和物理有关,只是物理上的一块土地、一潭水,又或是一片天空,却不曾想和数学、哲学等等也有关系,对于我这样的历史小白,可谓是受益匪浅 很高兴能看见如此用心有小众的历史书
在书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几乎随处可见都有注解,能够让阅读者更容易看懂,不会感觉到云里雾里,作为入门的科普简史非常棒哦!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三)
“人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人类在宇宙中到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人这个物种是注定要生活在地球上,还是应该向外星球扩展?”
......
天文物理学领域权威,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马卡卡罗在《空间简史》中呈现了从人类对空间的“原始探索,古代的基础认知,到中世纪的理论探索,直至近现代的科学革命和宇宙观念的重塑”的辉煌历程。托马斯·马卡卡罗认为猿人就已经具备了“一项强大的意识,那就是将世界划分为可相互作用的3个维度的意识。这个意识为感知现实世界提供了规律。”从此之后,人类得到了成功迁徙的可能性,能够登上了山顶和高地,开始仰望天空,开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空间探索”。
《空间简史》梳理了史前人类对肉眼可见的陆地和天空的最初意识,古代和中世纪相关天体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相对关系,量子空间概念,乃至多重宇宙论的充满激情的猜想,其间糅合了哲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重领域的观点,这不仅是对宇宙奥秘的探询,也是对人类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求索。
青铜器时代的概念地图,辨别方向的星星,中世纪发现新大陆的计算和导航工具,拉近了我们与天空的距离的望远镜镜头,被发现的新的行星,行星迅速变成星系,正逐渐重塑整个宇宙的新理论......空间技术的诞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解空间新环境与直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随着每一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认知的边界不断被推向新的领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哪里”的认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时间永流转,宇宙空间永远存在。在漫长的年代里,“巨石阵”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是也许是远古祖先有意留给后人的一个神秘启示。
本书翻译流畅,对提到的人名、专业都有注释,是一部很好的科普读物。结合近年来, 我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如“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 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深化。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四)
“四大简史”?其实,个人对此存疑。 storia del dove 究竟是什么意思?合卷后,去搜了一下。 根据人工AI“文心一言”的解释。当然,懂英文的,第一个单词可以猜一下。知道那堆欧洲贵族名字怎么起的,第二个单词也可以猜一下。最后那个词,B站搜标题也能看到。 “storia”在意大利语中表示“历史”的意思。然而,根据上下文的不同,“storia”也可能被翻译为“故事”或“传说”。(取决于语境) “del”是一个冠词变化,它是定冠词“di”的缩写形式,用于连接名词和它所指代的形容词、其他名词或代词。它表示“…的”或“属于..的”意思。它也可以用来指示一个地点或来源。此外,“del”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一部分”或“份额”的意思请注意,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法结构中,“del”的用法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理解上下文对于准确解释“del”的含义非常重要。 在意大利语中,"dove”的意思是“哪里”或“何处"。它是一个副词,通常用于询问或回答关于地点的问题。此外,"dove"也可以用作名词,表示“某个地方”或“某个地点"。例如,表示一个不确定的地点。 综合上面:《“在哪里”的历史》 空间探索史记,人类智慧之书1 STORIA DEL DOVE 空间简史 以有限之人生有之人中追逐宇宙之无极 寻找“我们在哪里”的终板答案 接着翻到作者简介,让我们忘了本书的中文名吧。 两个意大利人(地中海地区的学者?但愿我的地理,拍脑袋,不会成为这个笔记最大的常识错误。) 一个天文学+物理的,一个历史学的 所以,我们才会在这本小册子里,看到一份: 除开整个东亚(仅仅在原始时期提了一嘴中国,甚至似乎日韩东南亚都没能有机会在书里有姓名,我看的比较快有一部分还没细看,不确定俄罗斯大毛子们在现代部分是否出现,没出现也不能说不科学但是多少有点奇怪。) 四大文明后,主要从地中海到罗马以及教廷这片区域土地上,空间约等于时间(历法)+空间(天文,很少的地理和科技树相关),的时间轴(偶尔会来回跳)碎碎念系罗列。 倒是补齐了, 以前小时候随便看看世界简史/历史教科书里的西方古代近现代史时,一直因为是按国家和区域而不是时间来的,比这个更加跳来跳去,永远没正常顺序排列过的那些人名了。 边看,边问“文心一言”,让它给翻回对应的中国朝代年份,有啥天文物理数学文学成就。 原来,中国和西方,直到我大清朝简直倒退送分送人头的“自己繁荣”前,一直妥妥的赶超全球啊 还真的颠覆认知了。 一时不知该自豪还是悲哀,这突然落后几十年一百年的破现代...... 回归正题,这是一本方便携带,适合补充一下原本离散凌乱/甚至不存在的边角料知识,让你随时随身可阅读的,虽然有些“枯燥”(对比,其他简史,这不是一本给不爱看书不爱相关历史的青少年的好读物。),但是在机场火车站也可以阅读的科普向读物。 不求甚解的话,翻翻就好,能看多少算多少。 要是细看,精读,那估计没底。 毕竟,里面拗口的人名蛮多的,这些人随便一个,提出来又是一大本书/一篇长文了。 精读的话,我个人是建议自带工具:免费AI,能让它转给你看,就能轻松很多。一感谢这个无比科技的新世界。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五)
《空间简史》完 我特别喜欢这种浓缩精炼的科普书,薄薄的200页,浓缩进了百万年的时光。我们人类探索这个世界、测量描述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这个过程在不断的演进,每当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掌控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秘密的时候,总会被证明我们错了……这个世界总是比我们以为的要更大。 在原古时期,人们眼前的世界是天圆地方的,缺少测量工具也缺少距离的明确概念和定义,人类凭借标志物和记忆来描述世界,我们生活在蓝天黑夜太阳月亮星辰之下,却不知其为何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城市农业出现了,人类发展出标准的空间格式和测量工具,记录下日月星辰的周期,世界开始在人们的视野里逐步有序清晰起来,人类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和它的固有秩序,神权政治就是人类世界观和社会秩序的统一。人们也开始不满足于哲学性的思辨,开始用观察和测量、计算的方式探索外部世界。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空间世界,托勒密最终完善了这个理论,他认识中宇宙和地球都是球体,地球为中心,甚至推算了他认为的地月距离。这个理论在公元五世纪被最终确立为权威。在中世纪早期曾经有一段时间人类对空间的认知陷入了停滞,日耳曼人的入侵,宗教思维禁锢了思想,天空被简化为了神的居所,《圣经》压倒一切,人们对空间的感知意识急剧退化。但同时期伊期兰世界保留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明的火种,并在数学和天文学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伊期兰世界的繁荣和扩张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工具和文化理论基础。 中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测量观察工具及数据的不断积累完善,托勒密及其它希腊文明典籍的复活,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发现这个世界。但丁在《天堂篇》中提醒人们在天球之外还有更为广袤的空间,极大的拓展了宇宙的界限。日心说重回世界,而哥白尼从数学角度论证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开谱勒发现了开普勒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真是一项伟大的进步。利用天文望远镜,天王星的被发现,让人类肉眼可见的太阳系扩展了1倍。而牛顿天体力学原理的应用,是第一次人类用自己的理论知识验证并发现的第一颗行星。 近几十年人类终于不满足于只能看不能摸,开始发射探测器,登陆月球、火星、土卫六,撞击彗星,并发回照片。人类的好奇心愈发难以满足,我们想知道星系的形成、它的构成、它们的过去……我们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人类和宇宙的最终宿命在哪里? 通过本书,用上帝视角凝视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看着猿人仰望星空,跋涉迁徙……闪现着迅速进步,到如今我们能上天入地研究宇宙的起源、探讨生命的意义、演算宇宙的走向……中间涌现的无数圣贤先哲、无数的科学家像满天繁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都忍不住为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自豪。人类从来就不甘于守成现有的土地,从直立行走到走出非洲到探索新大陆到登陆月球探索火星,搜寻地外文明……人类的向未知领地进发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一定是这样,人类的命运注定不在地球,而在广袤的太空!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六)
《空间简史》这本书对时空历史的介绍还是头次阅读。此类关于天体时空存在的书籍并不多,又能够像意籍两位作者托马斯·马卡卡罗和克劳迪奥·M.达达里,描述得如此细致,还是难得可见的。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的付出,为我们对天体的了解带来了不一样的知识体验感。
中世纪早期日耳曼人作为一支游牧民族,对空间秩序除了陆地上的理解。再远点的便一无所解。纵观你会发现,人类由陆地的空间认识转变到天空,似乎是一个非常久远之后的事情了。它们需要从人类根本观念上的改变,才能获得思维上的突破形成新思想。随着人类对空间的探索过程不断进步,直到哥白尼时代的出现,《天体运行论》里指出星星围绕太阳旋转。他的地心与日心说观点更是明确指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又从数学角度论证了地心说的错误和日心说的正确性。从此后人的发现探索依据中,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全书内容均以历史故事,又结合了地理、数学、物理、天文星系的等多门学科,娓娓地道来了空间历史发展。由人类远古时期其模糊的认知,转到了宇宙现象存在的《吠陀经》神话传说,再到人类初具形成的象征体系世界认识,然后才是天文星系的科普知识。清晰的写作思路,把人类游走于探索宇宙边界中存在的空间前后发展史细说了个遍。阅读起来更像是一种从故事中了解,人类对陆地空间和天空以上的空间,由无知到深入的认知全过程。以致于形成了一门的专门学科,天文学。让人们得知更为全面的去探索星系体系这个“庞然大物”天体世界的存在与否问题。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七)
本书《空间简史》与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史”的著作,我读的这本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的精装新版,不算厚的一册,质感非常棒,用纸排版也舒服。
1-6章的叙述时间跨度比较大,按照时间顺序,以非常清晰的脉络介绍开去,从史前时期一直到近代,基本讲述了世界史上地球各个角落的民族、人群对宇宙的认识与探索,也还原了各个时代人们在探索空间时的局限,这种局限不仅是缺乏科学观测工具的局限,更多的是思维上的局限。 7-12章的时间跨度比较小,因为随着现代天文学的诞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对宇宙的认识,还是用于观测的工具,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在过去的100年里,天文学的发展举世瞩目,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呈现爆炸式增长。所以作者在这一部分并没有像前半部分一样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而是改变了叙述方式,从转变、星空、数字、无限与未来等几个方面,将人类在现代对宇宙的研究加以陈述、分析与展望。
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航海,航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空间的脚步,但是,随着对宇宙理解的深入,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就像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对已知真理的理解与对未知真理的渴望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上的分数关系。就连牛顿,爱因斯坦这样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蜚声世界,甚至可以说影响人类文明的大科学家,对于宇宙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也存在无尽的未知和困惑,所以在晚年,他们都转而投向宗教与神学的怀抱,期待可以从中寻求答案和心灵的慰藉。 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好比微尘栖弱草,渺小得不值一提。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中,恒星数量就多达几千亿颗,太阳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颗而已,可观测宇宙中的恒星数量更是以万万亿计,何况这还是“可观测宇宙”,在我们没有看到的无尽黑暗中,不知到底还隐藏着多少星系,恒星。 也许我们只是一个超大空间的角落里很久没有清扫过的一堆灰尘,也许我们是更高级文明的一个实验器皿中的“微生物”,也可能我们的宇宙是被一个孩子遗忘在抽屉深处的一个玩具盒子……生而有涯,知也无涯,坚持学习,打开脑洞,大胆假设,不必求证。
这本书从史前的原始探索,古代的基础认识,中世纪的理论探索,直至近现代的科学革命和宇宙观念的重塑,给读者呈现了一场漫长、崎岖又无比精彩的探险之旅。它带领我们穿越时间,深入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无论你是科学迷还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相信此书都能够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空间简史
评价人数不足
(意) 托马斯·马卡卡罗 (意) 克劳迪奥·M.达达里 / 2023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八)
一本书能被反复出版,肯定是有原因的,严格来说我应该读过2次这本书了,我也在想,最近看过了许多意大利作家的科学科普类书籍,意大利这个国家一般印象是披萨饼、托斯卡纳、足球等等比较休闲的感觉,但接触多了我发现,意大利的科普书籍写的不错,当然,这是一个从我这样的普通大众读者个人经验而发出的感慨。这本《空间简史》是属于那种,乍一看有点跳跃不知所云的,但是你仔细读2遍(加上你有一定的科普基础)你就会感觉写的非常好的那种书,而且我看的这个版本是精装版,拿在手里质感非常棒,也利于长久的收藏。
我详细表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以方便其他读者选择,这本《空间简史》书写的方式,是比较标准的科普+历史的方式。你看目录也能发现,它是按照时间顺序书写的,确切点说,是以“人”作为衡量尺度,按照文明的进程来叙述人类探索“空间”这个命题的书籍。这一点很不错,让人阅读过程中有个非常清晰的脉络感,不会因为知识的丰富而陷入迷茫,人类就空间的探索和认知,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非常方便理解。
书中有些比较新颖的角度,对我个人很有启发,也让我陷入了思索。比如,书里说“ 人们认为空间存在于每个人的骨骼中”“ 空间的度量,也就是我们说的“世界””。人确实无时无刻感知空间,但往往又忽略了空间,人总以自己作为万物的尺度,去衡量一切,但空间说到底是一种客观的范畴,还是只存在于人类的感觉之中呢?但不可忽视的是,每个人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古代人和现代人不同,你和我的空间感受也不同。但是这一切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本书重点就讲这个过程。
这种描述让我想到了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他描绘的是他认为的完美比例的人体,在摆出“十”字和“火”字的姿势时,通过线条来展现人体在空间中的形态位置。这也许也象征了人作为万物尺度的基础。由此让我们想到,对于宇宙或者世界的观察,是由人自身发展产生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那空间这个概念也许毫无意义可言了,这是我个人肤浅的感受。
自然地,人在了解了自身的尺度之后,就开始了拓展的过程,对于土地、海洋、天空等等,都开始展开了从想象到实际探索的过程,也许这自然而然产生的好奇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吧,说句题外话,有人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利用工具或者利用火,这个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因为某些动物比如猩猩也会利用工具。而由好奇心而产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也许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性吧。
在古代,希腊人越来越倾向于用几何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著名的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悖论,伊特鲁里亚人对空间的认识建立在一种四等分的观念之上,根据观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将可感知的空间均分为四个部分。 埃利亚学派( 埃利亚学派:古希腊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之一,建立于南意大利半岛的埃利亚地区。其主张唯静主义的一元论,即世界的本源是一种抽象存在,因此是永恒的,静止的,而外在世界是不真实的)。。。空间的探索总是有各种的猜测,在书中,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伊壁鸠鲁、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阿波罗尼奥斯、希帕克斯、阿利斯塔克、埃拉托斯特尼、革弥诺斯、梅涅劳斯、托勒密。。。无数不同年代的科学家对于空间的探索和研究都有介绍,从简史角度来说,确实叙述的清晰且全面。
注意,这本书更倾向于历史书,它是简史,所以读者不用担心会碰到什么晦涩烧脑的物理学知识,主要是从发现者和各种理论的历史角度去阐述的,读完之后,你大概就能体会,人类对于空间概念探索的过程了。
刚刚提到了达芬奇,意大利的骄傲,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也许大自然中的空间,是需要人类去感知和解释的“外界”,但“空间”的概念也许远远不止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这其中的一大项就是艺术,比如,画中空间、文学中的空间。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学家但丁,他笔下描绘的天堂地狱的空间就非常特殊:
对于空间的探索和认识,是一个过程,这其中也掺杂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很多时候,比如大航海和殖民时代,在地图绘制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主观的目的性,空间可以是一种物理方面的定义,也可以是主权的定义,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人类对于空间的各种定义。
总得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小白或者对于科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梳理人类对于空间话题的研究过程,收获还是很大的,你可以带着各种想法,抱有开放的心态来阅读,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书中文字做自然的交流,精装版,非常适合翻阅,我会收藏这本书。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九)
在十岁之前,我好像从未出过远门,一直生活在方圆几十公里的乡村区域内。常常仰望星空,对这片区域之处的空间充满了好奇和想象。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空间的意义,更不知道宇宙的广袤无垠,也不知道星球的轨迹和引力,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想象空间。
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我会想象那里有一个神秘的世界,有各种奇妙的生物和景象。有时候,我会把房间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我是船长,掌控着飞船的方向和速度。我会想象我是如何驾驶着飞船穿越星际空间,与外星人交流,探索未知的星球。我会想象飞船的内部结构,如何操控飞船的各种设备和功能。
每当我想象这些场景时,我总是感到兴奋和激动。我觉得自己仿佛真的进入了那个世界,成为了那个世界的主宰。
如今回想起那些童年的想象,再联系到霍金的时空理论,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只是渺小的存在。然而,正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宇宙的广袤与深邃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空间科学,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领域,正在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起源、结构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空间简史》便是一本让我们了解人类探索空间历史的书。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
这句惊世赅俗的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书中不仅描述了科学家的发现和理论,还穿插了许多故事,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数”,他认为,数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宇宙也是由数的关系构成的。这种对宇宙的独特理解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也为后来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启示。
人类对宇宙的初步认识开始于史前时期。从史前时期人类对天空和地面空间的初步认知,到早期文明中先人用神话来确定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宇宙的理解逐渐深化。在中世纪,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地图的制作,人们开始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挑战了传统的地心观念,引发了科学革命。
在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下,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再次被颠覆。伽利略·伽利莱用望远镜观测天体,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发现了木星卫星等新天体。他的观测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天体不断被发现,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也不断扩展。
到了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空间探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使我们能够观察到更遥远的星系和行星,而火箭技术的进步则让我们有能力亲临太空。
艾萨克·牛顿曾说过:
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继续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
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时空论的质疑,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帷幕。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以全新视角来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暗物质等现代宇宙学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科学家们对宇宙本质的深入探讨。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实验和理论推导,不断探索着宇宙的奥秘。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勇气和毅力。例如,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随后,天文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观测和研究,终于在2016年发现了黑洞的直接证据,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空间科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在望远镜、卫星和探测器的帮助下,我们对宇宙的理解逐渐深入。《空间简史》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从神话到科学的空间探索的魅力。无论是遥远的星系、神秘的暗物质还是引人入胜的黑洞,都让我们惊叹于宇宙的奇妙与伟大。从这方面而言,《空间简史》这本引人入胜的空间科普著作值得一读。
空间简史
评价人数不足
(意) 托马斯·马卡卡罗 (意) 克劳迪奥·M.达达里 / 2023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名:空间简史
作者: (意) 托马斯·马卡卡罗 / (意) 克劳迪奥·M.达达里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译者: 尹松苑
出版年: 2023-12-1
页数: 200
《空间简史》读后感(篇十)
《空间简史》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通过讲述人类对于空间认知的发展历程,从远古神话传说到现代科学理论,带领读者领略了一场从神话到科学,从地球到宇宙的奇妙旅程,揭示了人类对宇宙空间认知的演变过程,呈现了一部关于空间探索的宏大历史画卷。
本书从古代神话讲起,到青铜器时代的复杂概念地图,再到现代空间探索的科技成果,逐步引导读者进入现代空间科学的世界,用生动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空间探索的壮丽画卷。在本书的前六章,作者为我们回顾了从远古到现在人们对空间的探索过程。在书的后半部分,引导我们对未来的空间科技进行了展望。
在史前时期,很多文明部落都认为天空是神的居所,对天空的探索成为禁忌,在这个时期,人们能理解的空间,仅限于肉眼可见的部分。
太阳是一团不断转动的气体。而“太阳是转动的”这一意识,在遥远的古代便已经产生了。
中年时代的于省吾
据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说,早在西周初年,我国就出现了“中国”一词,其含义为“天下的中央”。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其内底有铭文12行122字,中说:“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献记载。
图特摩斯一世
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他对幼发拉底河向南流这一事实感到十分不解,因为尼罗河是向北流的。
希波丹姆的城市规划图
公元前498年出生的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提出了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设计了“皮拉埃乌斯城”,被尊为“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他的规划特点是秩序和规律。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埃及、 中国、还是古罗马,都在空间设计上彰显权力。
赫拉克利特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数字,而宇宙可以用数字来量化,天空是可以被测量的。而无法测量的部分沉浸在黑暗中,对人类来说没有探索的必要。出生于公元前540年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了金星和水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假设,而出生于约公元前470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菲洛劳斯则提出了更加大胆的设想,他认为,宇宙中存在一个能量中心,地球、太阳以及其他星球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而直到在1543年,哥白尼才提出了“日心说”。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出生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宇宙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是一个静止的球体,月球、太阳和五个行星依次环绕地球运行,最后是无数固定的星星,天体是有智慧和生命的。人类只需研究可以被感知到的世界,无法被感知的部分没有研究价值。这种地球中心论使得人们长期为“行星逆行”现象所困扰。
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85年出生的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创造了“地理”一词,精确计算了子午线的长度,绘制了清晰直观的世界地图。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托勒密出生于公元100年。他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完成了《天文学大成》十三卷。他提出,天空和地球都是球体,地球呈静止状态,位于天空的中心。在他的观点中,宇宙触手可及。托勒密体系认为天空是分等级的,展现出规律化、可感知、易理解的特点。在一个充满动荡冲突、规则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这个体系让人安心。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托勒密体系被奉为唯一正确的理论,取得了不可更改的权威地位。
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主教
出生于约1175年的主教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提出,数值的精确表示在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他通过归纳法,假设地球和天空具有相似性,几个世纪后,这种相似性被人们证实。
但丁像
出生于1265年的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对物理学也很有建树。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借助一面手工制作的反射镜,证明了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的固态球体。他还告诉人们,光线是不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消散的。因此,《神曲·天堂篇》的第二章有了“月亮之章”的别称。在《神曲·天堂篇》第三章中,但丁告诉读者,天球之外的空间是无穷无尽的。三个世纪后,但丁的观点被伽利略继承并重新解读。
1288年出生的法国犹太人哲学家吉尔松尼德相信宇宙中有数以亿计的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它们分别围绕着不同的恒星旋转。
1401年出生的德国学者库斯,拉丁语名为尼古拉·古萨诺,是一名罗马的红衣主教。他认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而太阳也只是宇宙成千上万颗星辰中普通的一颗。但他将他的理论只分享给周围的少数人。
尼古拉·哥白尼
1473年,哥白尼出生。长久以来,日心说与地心说两种观点共存。哥白尼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地心说的错误,同时证明了日心说无可辩驳的正确性。他无法观测到许多恒星的视差,但推测这些恒星与土星距离十分遥远。土星是人类发现的最后一颗裸眼可见的行星。
伽利略肖像
伽利略于1564年出生,意大利物理学家,作为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的人,他发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可惜的是,天王星被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正式发现,而由于海王星运行速度过慢,伽利略虽然记录了其运行轨迹,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颗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并把它归入太阳系第九颗行星,2006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冥王星被定义为矮行星。
约翰内斯·开普勒
1571年出生的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字家开普勒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行星的运行轨道并非圆形,而是椭圆,行星运行的角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离太阳越近,角速度越大。
法籍天文学家乔凡尼·卡西尼,出生于1625年
1672年,在意大利出生的法籍天文学家乔凡尼·卡西尼发现了土星的四个卫星(土卫八、土卫五、土卫四、土卫三)。1690年,他在观测木星的大气层时发现木星赤道旋转得比两极快,并发现了木星的大红斑。
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还让我们深入了解空间探索的现状和未来。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展示了人类在空间探索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如登月、火星探测等。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当前空间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太空垃圾、外星生命等。
首先,太阳系到底有多大?
奥尔特云和太阳系各大行星相对距离示意图。图中横轴以地日距离(1 天文单位)为比较基准,依对数尺度绘制
位于太阳系结构最外层的是奥尔特云,是一个围绕太阳、主要由冰微行星组成的球体云团。它距太阳最远至10万天文单位(约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阳和比邻星距离的一半。奥尔特云的外边缘标志着太阳系结构上的边缘,也是太阳引力影响范围的边缘。
另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识别出多少颗系外行星?
2M1207(蓝色)及其行星2M1207b(红色),第一颗系外行星照片
系外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到2021年10月20日,已经被确认的系外行星总共有4531颗。它们绝大多数都在我们的银河系内,而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内至少有170亿颗地球尺度的系外行星。2004年,在一颗位于半人马座的棕矮星2M1207旁,人们用天文望远镜拍到了它的行星,编号2M1207b。这颗行星距地球53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质量为木星的21倍。这是第一颗我们拍下照片的系外行星。
书中花了很多篇幅探讨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2015年,在伦敦皇家科学学会上,霍金就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霍金也曾数次警告人们,不要意图与外星人接触,因为高级智慧生物极有可能不怀好意,给人类带来灾难。
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
书中还讨论了多重宇宙的可能性。多重宇宙论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观点,书中提到了物理学家们对这个概念的争论。许多科学家坚持认为物理学界不应该出现“无限”的概念。多重宇宙不仅仅是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
书中最后提到,太阳系内可能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不是冥王星),太阳也可能存在一颗伴星。
人类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我们的认识一次又一次地被拓宽,而宇宙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