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时间浪潮》读后感100字

《时间浪潮》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7 17:10:24
《时间浪潮》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17 17:10:24   小编:

《时间浪潮》是一部讲述时间旅行和命运交织的科幻小说。主人公在穿梭时空中寻找爱情与自由的故事,引人深思。小说通过对时间律动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抗争。作者巧妙地将时间线索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脆弱。

《时间浪潮》读后感(一)

曾想过就按照原来的轨迹一直走下去

曾想过人生是没有波澜的平路

曾想过成长是一种幸福……

不是很扑面而来的悲哀,那种浅浅的忧伤散落在字里行间,像宇宙一般浩渺,静止的世界、隔断的空间让人读着心痛。

时间是很微妙的东西,总是将很多原本闪闪发亮的东西冲淡,但是又带来另外一些闪闪发亮的东西……

1/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二)

我在想是不是我们都必须带着标签成长。像失根的浮萍飘向四面八方。我们在“被长大”。笔下的故事是对自己的救赎,夜有她的魅惑,但我们依旧可以期待阳光。

支持下去。加油

2/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三)

真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评“很差”?好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至少我是真的非常喜欢的。

我是2009年夏天看的,到现在少说也看了十来遍了,书翻烂了以后又再买了一本做收藏,现在都没拆。当然,我一个人是翻不烂的,所以我动员了广大同学和我一起翻。据说也有同学买来收藏了,啧啧,我心里那个乐啊!

阳光已至出版的这四本我全都有了,我想说,最爱的还是这本《时间浪潮》,当然我犹豫过是不是《睡在你的回忆里》更好一点。嘻嘻。但我一想到小白心里就暖暖的,真的,他们对我影响很大呢。

颜树优秀得让人妒忌啊,那么可爱而又真实的女孩子,还有江寂语,勇敢的男孩。当然,最最爱的还是唐小白,小白啊小白,默默守候了一生的小白,到最后还在惦念颜树的小白。说真的,那一瞬间新真的痛了,泣不成声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很喜欢呢。

我想和我一样的还在慢慢懂事的人都应该看一看,可以带来很多收获,家庭,社会,还有青涩的爱情。

最后,义无反顾和绝对的支持!!!!!!!!

3/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四)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兴奋的,这是阳光的第一本书。

书的质感很好。拿到书的同时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一直觉得一本书,它的封面、装帧、版面、整体感觉和它的文字巧妙的融合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那才叫巧妙和完美,很显然的,《时光》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除了腰封)。

再来说说内容,这是阳光的第一本书,虽然行文有些生硬,笔触稍显青涩,许多地方也许也处理得不够圆滑和细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等有许多不到位,很容易就让人和一些没有什么内容的小白文联想到一块儿,并且不愿意继续读下去,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耐着性子慢慢看下去。谁能说自己的第一本小说的开头就总是吸引人并且优秀出彩呢?慢慢的读下去,总会一点点地发现让你惊愕惊讶惊喜的东西。

——随着小说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去,埋在地底的种子逐渐冒出了头,累计已久的情愫也渐渐成型即将爆发,阳光用笔一划一划耐心地刻画着他们的样子,给他们添上喜怒哀乐,于是他们在我们心里渐渐活了起来,于是他们走出了书本活到了我们的生活里来,阳光拿着笔费尽心思描绘他们形象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向我们走来的是活生生的一群人,他们说说笑笑走走停停悲悲喜喜,我们不能克制地被他们的情绪牵动着心弦,扯动着泪腺,拉带着思绪,我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为什么?因为他们和阳光一起,都在慢慢的褪去青涩的外壳,逐渐成熟起来。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阳光一点点地进步着,万分欣喜。

九零后和八零后有一点不同了,在接受着这个新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我们的自我矛盾更加深刻,一部分的我们热爱自己的生活喜欢学校喜欢学习生活,我们并不为校园枯燥的生活感到绝望和无助,我们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去追求所想要的东西,我们觉得叛逆有个性、很酷,放弃学业去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有胆量值得人钦佩和赞许,但是大多数的我们更加愿意选择在学校里接受知识和学习,因此我们在颜树、江寂语、雪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同样的,我们身边宝宝、郑健扬一样的朋友也渐渐多了,他们走着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按照他们生活的信仰步步走下去,坦然、率性、绝对、极端,好多时候他们犯了错误我们只是无能为力。我在这本书里读到了90人的生活和情感,这是不同于80的感觉,这是真实的我们。

说这么多,想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一点,这本书值得好好一看,尽管只是一个并不精细甚至许多地方有些粗糙的作品,也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这一群人的生活。

4/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五)

一直追随着阳光走过那长的路,终于在今天拿到了属于他写字生涯的第一本书。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悠扬飘逸的音调在深夜的寂静中回荡,仿佛回到那段飞舞的时光。只顾沉浸斑斓书中,不舍出身而出。但,阳光的风格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说是没有突破那原有的套路,这让我有些许的失望。

颜树,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我想阳光是成功的,颜树这个人物的出现鲜明生动了整部作品。她的语言,她的思想都成为了牵引整部作品的关键,再加上其他人物的辅助点缀,情节的层层展开,使这部书具有了一个很好的框架结构,充满了独特的个人特色。 但这仅仅局限于她,而其他的,都没有突出人物的特点,人物性格的拿捏不够准确。还有就是对白过于松散,没有深入的透析他们。

某些方面的环境、动作描写可是适当加强一下。有些东西用一些细微的小动作来体现比用言语表达更胜一筹,细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况。

阳光对于这个故事的总体构思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逻辑关联和文笔训练,做到思维缜密,字斟句酌,才能进一步完善作品,使构架文思相得益彰。文中有几处地方的描写比较苍白,如寒夕父亲在除夕夜携小三离他们母子而去,这里用除夕的团圆与家庭的破裂形成了很好的对比,但是否用些许笔墨来加大这对比程度,让读者更感到唏嘘。而且,是否也该多用一些笔墨侧面反映出他从无助、悲痛中逐渐走向成长的过程。或许某些细微地方要注意文字上的处理。

最值得一提的,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阳光的话语文笔,我仿佛看到了青春的张扬和浓墨的记忆。没有华丽的辞藻铺陈,没有过于粉饰的矫情,以淡淡的口吻吐出的却是字字真章,以另类的方式和语言描绘出那缝隙中青春的记忆。文中不时出现的一些语句很有让人细心品味的地方,如“世界好像一个熟睡的婴孩,而颜树看见了世界的远端,壮丽的烟花好像让世界失火一般。”诸如此类的,处处可见。

虚浮的,一切都是虚浮的,如同井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一触破裂成伤。他们没有泪,哭不出,不是泪千行,只是满地黄花。

叙述的那段有关化蛹成蝶记忆,些许惆怅融绕心间。阳光的《时光浪潮》是一座的精致玻璃城堡。在这里我们看见青春的张狂和时光匆匆流淌。

现实总会找寻一切来打破褶皱卷面。不时的访客打扰,城市里不可避免的来往车声,甚至于不经意间滑出的流行乐,让一切失真,再找不回一缕惬意之意。

如同那些与时光对杭的倔强孩子。在纸飞机上写着:时光一成不变。不相信一切会逝去,不相信爱会结束。可还是有人不断地用他的倔强,他的人生告诉我时间侵蚀一切。只要羽翼没有完全消失,只要还存有一根翅膀,就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即使没有了翅膀,也还是要创造所有,让自己飞翔。

5/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六)

春天的时候,幻想早晨的上学路上,有一个树一样直挺的男生透过湿凉的雾气向自己走来。

夏天的时候,幻想大雨倾盆,浇灭聒噪,在图书馆门口撑开伞的瞬间,两个生疏目光的相接让脸颊重新热烈。

秋天的时候,幻想只有两个人站在树叶飘散的大树下,安静着,时间都停止了。

冬天的时候,幻想白雪与黑夜交错的世界,橙色的路灯光将两个人牵手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当稚气与老套的幻想还在时间里更迭的时候,阳光已至却以不一样的笔触描摹出时间真实的浪涌。从第一次看阳光的短篇《烟火魔术师》到现在的《时间浪潮》,我的意识里明晰起来的,不光是他在时光里反复历练日趋成熟的文字,还有他这个以文字逐渐感知生活的少年。

《时间浪潮》这部小说褪去纯粹的美好幻想,作者阳光将美好与残忍,放到高中时代去映演。也正是在这个安静与萌芽的时期,阳光将幻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得恰到好处。对爱最浅的认知,对爱最深的执着,阳光所描写的故事,也就这样的环境下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重点高中茗相中学,相貌和成绩都备受瞩目的颜树在高二文理分科时与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弟弟唐雪景以外分到一个班,在外人看来总爱斗嘴的两个人其实对对方都非常在意。颜树对雪景弟弟般的情感与雪景从小爱慕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两个人在忽然浪漫起来的环境里显得非常尴尬。两人小打小闹的生活在波澜不惊的高中生活里忽然被打破,原因缘自江寂语的到来。这个成绩优异沉默寡言的少年最初只是为信念而与颜树展开年级第一名的争夺战,一直屈居第二的雪景也不甘示弱,不过最终却在数学竞赛选拔赛上以0.5分之差落在两个晋级名额之外。

只属于两个人的巧合与浪漫就此展开,不再是姐姐对弟弟般的情感,萌生的越来越清晰的好感越来越浓,颜树与江寂语也因此越走越近。经历的都是那么些平凡的事情,不惊天,不动地,可是两个人的时候,却希望一分钟掰为两半来过。阳光创造的,并不是繁复的场景与欢笑,而是在最基本的心里给人以最巧妙的舒畅。

幻想有什么,时间也有什么,比呼吸还要自然,比明天还要宿命。

时间更加无声无息。

天色放晴,有两个人的遇见却不美好。说不清的好与坏,猜不透的真与假,他们的时间就来临了。从分班伊始就与颜树要好的陆寒汐遇到了从少管所逃出来的郑健扬。陆寒汐就听着这个少年说:“不是我干的。”带着整个夏天谜题,声音是祈求。紧握的双拳与微咸的泪水在静默里挣扎,陆寒汐相信。爱的时候,没人可以不相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小说给我带来的揪心的感觉。阳光用文字书写的未知与决绝,让小说更加真实。时间的浪潮,霎时间从平静的脚步声里变化了,变得无从捉摸。

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宿命,因为当一个人告诉你他就是先知的时候你自然会以为他是骗子或是神经病。雪景自然也不信。虽然他已经鼓起勇气告诉颜树我喜欢你非常喜欢你,而对方只有低着头小声地告诉他我们之间只有姐弟的感情。我喜欢雪景这个人物,喜欢他露出调皮的样子,喜欢他在嘴皮子上惯于逞一时之快,喜欢他一个人时候的悲伤。在家庭的变故下也要穿起快乐的外衣,这才是唐雪景,一直喜欢颜树的唐雪景。

而陆寒汐的情感像是烛光微曳的声音,一下子就静下来,甚至被黑暗染色。郑健扬的确是骗了陆寒汐。当陆寒汐帮助郑健扬逃脱法律的制裁后,郑健扬却因杀人的真相被陆寒汐识破而欲灭口。倒计时开始了,感情最脆弱的时候,生命也会变得弱不禁风。假相最终在旦夕间幻灭,陆寒汐的幻想却被锁住了,挣脱不开却无从求得,生命选择了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郑健扬被捕,却是因为他正在追求的黑社会老大的妹妹。这个叫做戚宝宝的女孩子读最差的学校最差的班,打扮得像个十足的坏女孩,可是她的情感却是真挚的。对哥哥的敬爱,对寒汐的感动,因为处在最差的环境所以更珍惜身边的感情。她比处在光鲜外衣下的一些人更加懂得情感,最终将郑健扬承认杀人的录音交给了颜树。戚宝宝为的是正义也好,为的是哥哥也好,为的是陆寒汐也好,每个读者都会有所侧重,但这个“问题少女”,却不再只是坏的代名词。作者阳光将下笔之处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好,或许戚宝宝就是阳光给出的答案。

我对悲伤的结局始终有着莫名的感情,从心里希冀着自己喜欢的剧情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可却在哀伤发生的时候不经意被感动。如同童年时代在笔记本上留下的歪歪斜斜的字迹,可以看起来不那么漂亮,但触动内心的情感却是如此无法抗拒。18岁的时候,属于幻想的时代恐怕真的就远去了。可以互相喜欢着却从不道出来,或者看见喜欢的人在与别的异性交谈时自己居然产生了小小的不安的时代,终究会被庞大的时间所取代,我们终究还是步入了现实。唐雪景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被不堪忍受家庭突变而发疯的母亲刺死,这样的结局虽然是我不愿看到的,但现实的无奈,有何尝只是出现在小说里?爱情、友情、亲情,对我来说,没有哪一个是哪一个的支线。我一直以为,真正完整的人生,就应该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好好把握每一分爱。《时间浪潮》里,有爱情,却不只是爱情,或许这才是青春。

阳光已至,以少年的姿态写恋爱,以成熟的视角写生活。故事里的每一个温暖细节,可能是他历经的,也可能是昨天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实的年少才能清如昨昔。

6/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七)

时间如潮汐。反反复复地冲刷我们的记忆。如果时间停在某张旧胶片上,是泛黄的阳光以某个角度切入,拓在教室的墙上。颜树侧过脸和陆寒汐抱怨作业。唐雪景的目光转过来,看着逆光里颜树的剪影微笑。而江寂语也仍旧是带着自负意味不明的表情。

微凉的春静静路过。

这是我们的青春。或者说,这是我们憧憬的青春,夹杂着童年纯白的馨甜回忆。

我们也想固执地相信那个看起来背负了很多的不羁少年郑健扬,他是真的喜欢善良的陆寒汐。我们也想相信他那句“我不想说”的后面,隐藏的是年少的羞涩和难以表达的浪漫心情。我们也想相信郑健扬的话,那个不曾出现而只停留在记忆里的温润少年,是真的死于意外。

我们也希望颜树能给予唐雪景相应的喜欢的心情。我们也希望只有一个唐雪景或者只有一个江寂语该多好。见不得雪景转过身哀伤的表情,也不忍看到江寂语那应该飞扬自信的脸上闪过不确定的受伤表情。我们更不愿意看到的是颜树的左右为难,青梅竹马的回忆和此刻怦然心动的感觉,如何取舍。

尹秋讨厌被比较。雪景讨厌父亲不负责的离开。江寂语陷入哥哥的离去的阴影中。

大人不能理解我们说的青春残酷。他们觉得这是我们的矫情和无病呻吟。藏在简单的校园生活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背负的可能,不仅仅是大人们想的那么简单和轻巧。也许我们苦于表达没有词汇,回过头去,只是哀愁的眉眼间,无言的缅怀。

但是阳光已至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纪念。

一开始光说要写长篇的时候,我也问过为什么要选择校园为题材,在现在大家都写校园的时候,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可是光说,那是一种纪念。他想要纪念他的高中,以这样一本书的方式,给他的高中生活一个最好的结尾。

作为第一读者,我能很清楚感受到光对于整篇小说的感觉在逐章变好。无论是语言的表达还是情节的安排,都显现出小说的日益成熟。就连后来出现的戚宝宝也给予了她完整的人物塑造。

说到人气配角,不得不说一下向浅。对于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男孩,真的很让人觉得喜欢。当后来颜树的生活和向浅有小小的交集的时候,我几乎邪恶地希望他们两个的爱情。光特别给向浅写了番外,我才发现原来我喜欢的向浅不单单是向浅,而是余静喜欢着的向浅。暗恋总是美的,我喜欢从余静的回忆里,从余静日记的字里行间里,从余静的眼睛来窥探向浅。看他在余静的世界里那个近乎神的存在。

那么我说喜欢番外胜过长篇也是因为对于向浅的小私心吧。笑。

说说是答应了光写读后感,可是我向来对这方面的表达是贫瘠的。我不擅长在看完一部电影,一部画册,一本小说后来写出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和侧重也都是不同的吧。所以,所以想说说我认识的光。

从初相识到现在,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光对于文字的热爱。从第一次的网络交流到现在偶尔的电话,我们的关系也从浅交的网友变成了好朋友。光一直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写作。我知道他中间遇到过的挫折,那些除了文字世界外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伤害和肮脏。我记得有一次光几乎要放弃了文字的发表,他说想退到一个安静的世界来写自己的字,不要再去管外面的纷扰。可是好在,他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很久很久以前,光就说过,希望以后可以出书。时间过得很快,当我再次回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都看过了即将出版的《时间浪潮》的封面了。他把自己的生活和回忆,一点一点编织进文字里,把它们变成铅字,成为一种独特的纪念。光是那个一直朝着梦想在奔跑的孩子,跌倒了,流血了,他都不在乎,所以他抵达了。他站在现在的这个高度全都是他自己的坚持所至。

光一直都说是感谢我们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其实每一个阅读他文字,支持他的人,都是从他的文字里得到了什么。无论是青春的共鸣还是可以疗伤的温暖,抑或是藏在文字后面的坚持,每一个给他支持的人,我相信都是因为曾被光的文字触动过。

阳光已至。这样一个纯净的男孩,他真的是一抹阳光。读他的文字,好像是向阳呼吸。那些自然的文字浸透着阳光,仿若存在于空气里那般的自然纯净。我们的呼吸之间,都可以感受到那种阳光的味道。这曾经照耀过我们的世界的阳光,大概,会一直温暖我们吧。

最好的祝福永远是替他祈祷。祝愿阳光已至在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朵她 于 2009年3月29日16:38:52

7/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八)

我的家乡就有著名的钱江潮。12岁采风的时候,我去看过一次,是目前为止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尽管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关于大潮波澜壮阔的报道,然而我却觉得,这样浩荡的风景只一次就已足够。因为对于我们这些熟悉的人来说,它仅仅意味着黄泥水夹杂着飞石尘泥,朝你扑面而来。

好像我们无法回头的青春岁月,只有一次,却刻骨铭心。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阅读这个故事,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细细研究,之后用一个晚上画了人物关系谱罗列了书评想写的各个方面,终于决定开始着手写书评。抛开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就让我用平淡甚至有些平庸的话来说吧。

我认识阳光,是从《红楼无梦》开始的,在那之后让我惊艳的是《命灯》。他之前在杂志上写的,很多都是梦幻式的校园故事。然而这一次的长篇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真实的质感。小说以高中最常见的新生见面为起始,看似没有新意,其实正符合了校园的真正情节。随着人物的一一登场,故事的脉络也渐渐清晰起来。

以颜树为中心,这是一个关于成长,感悟,体味的故事。说说让我欣喜的地方。

长篇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物的塑造。既然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必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要让人物众多而不杂乱,个性丰满而不夸张是一门学问。对于光仔的第一部长篇来说,这一步做的还是不错的。从戏份最多的颜树到惊鸿一瞥的鼠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物的背景,不论是语言行动还是情节,都让他们看起来不会过于单薄,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每个人物的在脑海中的区分度还是比较鲜明的。

其次就是衔接。这一点个人认为很不错。每一章的结尾都恰好戛然而止,既留下了悬念,又恨适时地引出了下一步的情节走向,让人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第三,在对白和叙述的遣词方面,舍弃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更生活化也让故事更有层次和厚重感。这与之前他所写的校园有很大差别。他成功调用了全知视角,用一种冷静的姿态讲述这个故事,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自己体味。

最让我拍手叫好的是关于高三生活的描写。记得我看完之后在凌晨一两点钟发短信对他说,哭了好几回。是的,也许正是刚刚结束高三生活的关系,显得特别有感触。小说里有好几处地方都非常的真实。比如说到艺考,教室里空出了座位。老师一遍遍叮嘱着大家。对于“死亡之城”的描述。无止境的考试……尤其是颜树的发言,更是让我哭到欲罢不能。记得几个月以前,我也像她一样,这样面对着浩浩汤汤一千人讲着高考誓言。

有好,自然也有不足。当然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我也仅仅说自己的想法。

对于唐雪景的刻画。我认为反差不够大。他在颜树心里一直是小弟弟的形象,以至于她最后选择了江寂语。从小说前半部分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心思还是比较简单的,他面对颜树时候单纯而义无反顾的爱给人的印象最深。然而面对家庭变故的时候,太孩子气了。如果在父亲离开他们两时,描绘雪景的愤怒和隐忍,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也许会比写他觉得世界末日到了更好。

比如,有一回颜树去找他,正好赶上他修家里爆裂的水管。如果稍稍再多加几笔,写他已经渐渐承担起照顾家里的事情。如此一来,他便不是简单的孩子气了,他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他的成长早已超出颜树的视线,然而唯独她自己没有感到,一直以为他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因为最后雪景的结局是死去,那么将给人更惋惜的感觉。

当然,对于雪景的死,还是显得太仓促了,至少之前要留一笔,寓意或者其他,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突兀。

颜树。

之前有写她与母亲关系亲密如友,然而之后却没有对此展开。在她和母亲因为尹秋吵架后和解的部分加深两人互相谅解的情节,相信能够更好地升华故事亲情的部分,也能更好地表明颜树的成长过程。

颜树和尹秋小时候的叙述有一点点问题。既然最初定位她是一个性格比较男孩子化的女生,那么小时候对于妹妹那些计谋的感触就不应该这么敏锐。可以写她开始并不知道,只是觉得委屈,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明白了个中含义,也符合人物动态化的变化过程。

颜树在雪景的葬礼和墓地上的表现,我认为可以换一种方式写。化有声为无声。将大家的痛哭与颜树的沉默做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记得以前看节目,说蒋雯丽考表演时,抽到表演地震后失去亲人的情景。比人都在刨土,或者大哭,只有她默默地望着废墟和苍天,饱含泪水,却静默无声。她的表演老师说,很出彩,人在极度悲痛之下有时会失去流泪和哭喊的能力。当然了,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么。

江寂语。

他对颜树感情的铺垫过少。或许是全篇更注重颜树的视角,反而颜树对寂语的情感变化一步一脚印,有迹可循。而寂语,最初只是交代“希望与她更近一点”虽然结尾有讲,其实他很早就见到颜树,并印象深刻。但是从“深刻”到“喜欢”的过度一定是需要一个点,一笔带过让这种情感的升华显得苍白了一些,所以会觉得寂语喜欢上颜树有些莫名其妙。

还有,就是对家庭背景的设定。作为两大男主角之一,必然要和雪景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性格上是做到了。但是同样破碎的家庭,而且破碎的方式接近,让这种设定看起来过于刻意了。当然生活中的确有许多类似的家庭。但不一定非要写第三者插足。因为他的哥哥已经因为意外身亡,那么必然已经让“完满”破碎,你大可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

尹秋。

可以算作是一个反派角色了吧。因为她的出现而让颜树的生活有了波澜。“坏”的一面到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在颜树找到尹秋后,尹秋的变化和心理活动没有展开。雪景说“其实你们不了解尹秋”这一句其实大有意味。不了解,意味着尹秋有她的另一面,然而这一面是什么,却没有说,这让她停留在了“城府颇深”的层面,而没有了原因的解释,让原本可以丰满的性格单一化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名叫做《时间浪潮》,所以光仔你对时间的描述显得过于用心了。好几章都是一开头就交代,某某季节已过,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其实可以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写,一件毛衣,一个电扇,蝉鸣,桂花,都可以迅速的点明时间,却又不留痕迹。

反倒是小配角戚宝宝和鼠哥的塑造让我很意外。几乎是没有什么分量的人物,但阳光给了他们故事,让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罗嗦了这么多,我依然毫不吝啬我对《时间浪潮》的喜欢。如果说它还显得青涩稚嫩,那么就让我们共同期待阳光给我们带来的下一个神秘故事吧,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

你知道么,在海潮还在远处的时候,它宛如一条安静的线条,只有当它咆哮着冲到你面前的时候,才会变得气势磅礴。所以隐藏在浪潮里的秘密,只有亲自品味才能永记在心。

8/9页

《时间浪潮》读后感(九)

距离七月末拿到《时间浪潮》,现在已经过去近半个月了。本打算看完第一遍后就写这篇书评,又觉得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写会显得比较慎重,于是就一直拖到现在。

毫无疑问的是,《时间浪潮》的确是一本渐入佳境的小说。起初的开头或许还觉得语言有些幼稚,有些对白写的不算生活化,有时候会觉得日常对话中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话语,随着剧情的逐步推进,人物的性格描写逐渐丰满,偶尔出现的对白中的小瑕疵也只能是瑕不掩瑜了。

光仔在后记中提到,他在书中是真的很喜欢颜树。而我在书里最喜欢的是江寂语(莫非我这是出于天生对男二号的同情么?),江寂语从一开始就是很成熟的,可他成熟却不世故,典型的面冷心热美少年一枚,笑。也许是一种潮流,男二号永远只能是男二号,取代不了男一号,就算最后唐雪景被匪徒开枪射死,江寂语也无法顺利的和颜树走下去。

我想起我高中时候一个很开明的班主任和我聊起她的初恋,最后她和我说:“你知道么,活人终究在某个方面是无法比得过死人的。他死了,在你记忆里留下的永远是最好的一面,这一点是活着的人永远也无法敌得过的。”就算颜树一直把雪景当弟弟看,就算颜树喜欢的是江寂语,她还是选择放弃江寂语。她用忘记来成全自己的拥有,这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比起主角,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喜欢把关注点放在那些所谓的配角上面。

戚宝宝或许便是我们口中所谓的“坏女生”的典型吧,不认真读书,打扮得过于出格,自甘堕落……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戚宝宝是个好女生。“在很多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若是不深交,你很难发现别人世界的精彩。”(《时间浪潮》第120页)戚宝宝带着颜树去找郑健扬,她还记得让颜树待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颜树和江寂语苦于想告郑健扬而无证据的情况下,戚宝宝把当时的录音给了颜树……种种这些,很难让我认为戚宝宝是个坏女生。

尹秋,作为光环耀眼的颜树的妹妹,她对颜树所做的一切,大概就是出于所谓的羡慕吧,只是这样的羡慕过于强烈,演化成了浅浅的嫉妒。那天尹秋从酒吧里跑出去,后来被颜树找到的时候颜树对她说的“我们回家吧……”、“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你姐姐”,这些,算是她们冰释前嫌的契机了吧。

郑健扬虽然坏,那也不能完全怪他。以后总会有一个人能让他重新由现在的坏变成曾经的好。

余静把她对向浅的暗恋记在本子里。暗恋,很多时候正因为它不被说出口而平添和许多美好。

不知道是幸抑或是不幸,光仔在书中描写的大部分场景我都算是经历过。

“葬礼之上,总是死去之人生前的微笑与亲人朋友痛心的哭泣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反差让所有人都觉得更加难过。”这是光仔描写的雪景的葬礼。

我还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去参加朋友父亲的葬礼。当时接近年关,而朋友却突然打电话通知我她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在我们欢天喜地的迎接春节的时候,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正有人承受着巨大的悲恸。”这是我那时脑海中第一个想法。遗体告别仪式时,看到朋友和她的母亲哭得不可抑制,直到葬礼结束还是在暗自抹泪。看到她的父亲以一种安详的状态躺在那里,肺癌的原因,已经瘦得看不出原本一丁点儿的样子。当时在场的我,虽然哭不出来,心里还是堵得发慌,充满着巨大的虚无感,想对她说些安慰的话,又不知道怎样说才合适,当时我所能做的就是紧紧的抱住她,缓缓的拍着她的背,希望这样她能感受到我要传达给她的感情。恐怕以后,这样的生离死别的场景,要越见越多了吧。于是,这时候看到雪景的葬礼,心里有掩不住的难过。

从心底我是彻彻底底的拒绝悲剧的,就算最后所有人都要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当中有人死掉。所以……请原谅我按捺不住性子先看了结局吧!也许这样很无趣,其实我只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我害怕碰见让我难以接受的结局伤心到死。可是,就算我先看到了结局,等到从头至尾把故事读完,我还是难过了。陆寒汐虽然成了植物人,我相信她会有醒过来的那一天;颜树虽然对江寂语提出分手,我相信他们见到了还会释然的互相笑笑……可是,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一点儿话语,甚至连爱他的人对他的悲恸他都无法感知了。

或许由于自己也是刚从高三进入大学的新鲜人的缘故,对于光仔描写的高三生活也颇有些“心有戚戚焉”的味道在里面。

“死亡之城”、好像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竞赛……还有那些若有若无的对于即将分道扬镳的淡淡伤怀……

其实高三也并不是那么恐怖,颜树、江寂语、唐雪景、陆寒汐,他们都还在一起,那时候陆寒汐还不知道那个真正的郑健扬,纵使之间有暗涌,也丝毫破坏不了他们的关系。

有些话也是很熟悉的呢。“但是你们要知道,当上一届高三学生踏出考场的那一刻,你们就是准高三的学生了。” (《时间浪潮》第88页)、“但是记得要珍惜,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与相同的人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生活了。”(《时间浪潮》第95页)……这些话也是老师天天跟我们说的,看来真是全天下的老师都一样,哈。

那些纠结于每次考试的日子,那些在课间都舍不得休息的日子,那些赶早到学校补齐前晚太困而睡着没来及完成的作业的日子,那些埋首于习题的日子……以及高考后整理出厚厚一沓复习资料却发现还是有很多没有做的可惜及遗憾的心情……

这些通通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不肯老去。

Hope you never grow old, hope we never grow old, and hope our memories never grow old.

那些日子,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

记忆,果然是最好的时光笺。

PS:这个书评在我自己的博客上也有发。原来的地址在这里【http://mintless.blogbus.com/logs/43740789.html】。

9/9页

还剩6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