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宋词》读后感:通过阅读《最美宋词》,我深深感受到宋词的魅力与深刻内涵。每一首宋词都如一幅画卷,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爱情、自然的感悟与表达。其中的情感流淌着悠远的时光,触动着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最美宋词读后感(一)
对宋词的喜欢,始于上学期间,每每学到宋词,就情不自禁地一遍遍背诵。 小时候很多都不懂。直到今天拿到这本书。 苏缨的《最美宋词》就像是一座桥,让我们走进诗词中的人,看见他们发生的那些故事,经历的那些人,以及他们内心的敏感,喜乐与忧愁…
1/3页最美宋词读后感(二)
《zui美宋词》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苏缨,选取了秦观、晏殊、晏幾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6位词人的作品,从词的土壤(社会背景),发端(起源和历程),语言(音韵美和节奏感),境界(艺术高度和情感深度),变异(不同时期,不同词人)深入剖析宋词的独特魅力。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从苍凉、寥廓、无情的全景,聚焦于有情的、小小的孤寂,长短句错落,词的“不隔之美”。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柔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绪都暗示她是精致的女子,有着高贵的克制之美,她的心情全写在窗外的风景里。我们的视线透过“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才到达她的窗口,一场无由来的逆转,人与物、情与景、形象与抽象都笼在一片朦胧的光影里。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是聚短离长的一剂春yao;“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传统夫妻难以企及的高度;“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zui醒人心目。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没华贵字眼,却高不可攀;“油璧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黎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钱塘苏小在一处精致典丽的环境中,富贵气象呼之欲出。 精美的插图,独到的解说,6面玲珑的宋词风华 绝 代。
2/3页最美宋词读后感(三)
今日恰逢三月七日,九百多年前,苏轼在这一日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翻开苏缨所著的《最美宋词》,仿佛能与苏东坡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一同领略宋词的独特魅力。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未在《最美宋词》中提及,但苏轼无疑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洒脱,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苏轼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但他并未被困境打倒,反而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大江东去”的壮阔开篇,将历史风云与个人感慨熔铸于铜琶铁板之声。恰与《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形成互文——无论庙堂贬谪还是荒野遇雨,那份从容不迫的文人风骨始终如松柏挺立,这或许正是他能在逆境中保持超然的关键。 欣赏《最美宋词》中苏轼的词作,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他的词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通过阅读他的词,我们可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的豁达与超脱。 领略辛弃疾那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他的词作充满了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他的词常常以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描绘了词人在醉酒后挑灯看剑,梦中回到战场的情景。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在《最美宋词》中,辛弃疾的词句豪放,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书中精美的书画作品与词作相互映衬,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在欣赏词作的同时,我们还能欣赏到精美的书画,感受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在这个特殊的三月七日,让我们翻开《最美宋词》,与苏东坡等众多词人相遇,领略宋词的独特魅力。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