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100字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4 09:35:13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14 09:35:13   小编:

《地球,请回答》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科幻小说,通过讲述人类与外星文明的对话,探讨了人类对地球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担忧。小说中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地球资源,共同守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一篇

“未来科幻大师奖”和“光年奖”得主沙陀王的首部科幻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地球,请回答》、《秘密》、《从夏天开始出走》等在内的十七篇科幻作品。沙陀王不仅是一位工程师,也热衷于写诗和小说创作,其代表作品为《千万亿光年之外》。

《地球,请回答》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片我们生活着的蓝色星球。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二篇

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坚持每天读上一点,此书编排设计的刚刚好,适合每天睡觉前读上一篇。

书中的故事天马行空涉及的领域也十分丰富。因为还没有读完的缘故还请原谅我无法对具体的篇目点评。

阅读体验还算中规中矩,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能够做到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结束之后读上一篇简单的故事确实适合做睡觉前的活动。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三篇

初次拿到书的感觉:科幻感、霸气的名字、舒适的纸张

开始阅读后是有温度的文字、冷静的态度、深度的思考

每一篇都是基于现实拓展的可能性,如果真实现了

那么岌岌可危的生存环境,竟然是人类一手构造的

人类杀死了人类,没有感情的机器,只知道任务

在探索未来中思考生死,思考存在的意义

现在是否好于过去,未来又是否好于现在

如果进步是以失去什么为代价,最终会失去一切

如果退步是以失去什么为代价,最终会还回所有

不要在抛弃地球以后,又想重返家园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四篇

无论是《地球,请回答》中的地球,或者《秘密》中的蜂巢与蜜蜂,地球的现实生活都成了被陌生化的对象。 宇宙与时空中的9篇故事,让此岸成为彼岸。关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故事中的角色们会在口口相传中追忆与遥望。 人与梦的8篇故事,像是童话,夏天、入睡的丹顶鹤、奔跑的野猪,都如现实世界另一边的意象。却依旧关于星球、关于梦想。 我时常去读前言后记,读正文之外的作者落于笔尖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去侧写作者是怎样的人。 《地球,请回答》仿佛成为《三体》中“不要回答”的镜像。 科技让人类脱离自然,也让人类失去自然。文明在进步,走向自我毁灭,故乡在远方,所思在远道。 无论是描述大熊猫苏琳被猎人抓走的情景,流浪狗莱卡在太空中的孤独死亡,还是宇航员苏琳在冥王星上目睹地球的毁灭,并最终在展览馆中孤独死去,而奇怪的波动持续存在,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看似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叙事结构,悲伤和怀念深远地影响着每一个生命。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五篇

拿到了这本《地球,请回答》的书后,有朋友问我,沙陀王是谁?

我真的不知道沙陀王是谁。

但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有什么目的?”,诸如此类的疑问是人类共同持有的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疑问。就像生与死是人类参悟了一代代一辈辈人仍旧在参悟的事情一样。

这本科幻小说,很多篇章也都在换个壳,参悟着生与死的问题,试图发出和回答“你是谁?”“我是谁”的问题。

在这些篇章里,我比较喜欢《星光璀璨》。这篇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诸如,人如果改变了形态,失去了肉身,那还是人吗?人能否靠着记忆来证明自己?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类存在的目的经得起推敲吗?

这样的思考和疑问,或许并不需要答案。

我也比较喜欢这篇短篇的结构,它采用了两个不同的视角,交替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也让读者跟着不同的视角来自我审视故事中提出的思考和疑问。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六篇

短篇集子,适合每天读一篇。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像丹顶鹤那样睡觉。

不管我们的人生遇到了什么,总是难免会羡慕对方的人生,交换人生就是永远不衰的需求。

其实做个普通人就很好。

作者语音描述很美,意境描写细腻神奇。

没有睡眠的人万般希望体验入睡入梦的感觉。

嗜睡症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能昏睡,这种惊恐令他更想不睡觉就好了。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七篇

我是看完书之后好奇心驱使查了下作者的性别,居然是女,让我有点儿意外。因为行文风格其实有点儿说教感或者爹,不太能在女性作者的文章中有这种感受。

说下个人比较推荐的篇章吧:《秘密》《从夏天开始出走》《像丹顶鹤那样入睡》《姐姐》尤其《姐姐》我很喜欢,会让我有点毛骨悚然,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女性,而且故事中的某些设定能够让人联想到现实。

这里面短篇的起始设定都还行,不过至少有一半的短篇我读完都觉得故事没有底,然后就突然结束了,就好像我打开了一个糖果包装纸但是里面没有糖。希望作者下次能够给故事一个托底。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人与梦能明显感受到作者是有提高的,不知道是不是按照写作顺序编排的章节,不过最后两个短篇又出现了没有托底的问题。

第一篇故事《秘密》算是开了个好头,然后连着好几篇都不是太行。作者的行文风格会让硬性的科幻设定部分很难读下去,整个书也很不科幻,但这是好的,抛去了很男性特征的部分女性行文风格的部分阅读起来很舒适。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八篇

很久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幻小说了。太空电梯、意识上传、赛博人体、外星人、星际政治、宇宙飞船,各种概念在各种小说和影视剧的轰炸下,我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然而,技术概念越花哨,科幻小说就越好看吗?我并不觉得,好的小说,总是能够抛开炫技的成本,踏踏实实地讲述一个击中人心的故事。这一点,我觉得《地球,请回答》做到了。

非常推荐这本小说,也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元的优秀科幻作品。

【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

全书分成两个篇章,《宇宙与时空》和《人与梦》。

前者放在星系视角,从人的命运角度进行小故事的讲解。这里很棒的是作者没有牵扯非常宏观的星系战争啥的,而是选择在宇宙视角的小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个人喜欢《故土》,一个4页纸的小故事,甚至有点无厘头,但是作为读者却一下子被击中了,那种跨越物种的,漫长的思念,是“思乡”啊。《空白时光》也是很喜欢,偶然看到作者说灵感来自于自己上班的时候经常路过的工地,想着这里应该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于是就有了这一篇。它让我以后在现实世界看到一个施工的工地的时候,会想到曾经有个工程师也和自己这样溜达,最终和外星人交上了朋友,给地球续命的故事。这些星星点点的小事,让我们的平凡人生变得有趣起来。

后者更偏重在“幻”的部分,回归到人的视角,讲述一些光怪陆离事件背后的人情冷暖。《姐姐》的故事,我有点喜欢,有点现代聊斋的味道。《像丹顶鹤一样入睡》则是盗梦空间的感觉,但有不完全一样,作者操控自己的梦境,然而却无法影响现实中的人,一个嗜睡症和一个几乎无眠的人的故事,却与爱情无关,读起来有点淡淡的忧伤。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九篇

科幻这个品类的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爱的,之前国内作者写作的科幻小说也看了不少,但是《地球,请回答》这本小说感觉上相对于科来说,“幻”的成分更大一些,作者的描写方式也相对诗意一些,“就像是夏天的时候,人们偶尔在空地见到几片落叶,却找不到它们究竟来自哪一棵大树;但是当秋天到来的时候,无情的秋风吹过,树叶纷纷地掉落下来,你扬起脸来,一眼就找到了那棵树,也知道了一切。因为一切已经太过明显”,这样的风格在我看过的科幻小说里还是比较少见的,感觉还蛮新鲜的,其中尤其更喜欢“宇宙与时空”这个部分。

《秘密》这个开篇故事就给这本书奠定了一个略微阴沉的基调,人类看上去是无比的强大,制造了各种使自己生活的舒适、便利的设施,主宰着这个星球上其他物种的命运,可事实上又是非常脆弱的,小小的病毒就可以将之灭绝,更讽刺的就是这种灭绝还可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可怜的是主角小姑娘,短短的人生中不但经历了生离死别,还感受了巨大的背叛,我最好的朋友是我悲惨生活的始作俑者什么的,真是可悲可叹啊。

《星光璀璨》是个很有趣的故事,灵魂和肉体,到底什么才真正代表着“我”?人类成天说自己在追寻灵魂的伴侣,其实比谁都更在意皮囊,一旦皮囊改变了,就无法再确认灵魂的真伪,即使是人人赞颂的伟大母爱都无法辨认,而事实上肉体的改变似乎也确实影响了灵魂,就例如拥有了永恒的生命,曾经努力想实现的目标似乎很容易就能达成,曾经热爱的风景在漫长的时光中也因为司空见惯而失去了色彩,那生命的长久存续还有什么意义呢?

《宇宙深处的射波》和《与罗摩相会》有点类似的味道,在人类眼里,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可是在高等级眼里,我们都是虫子,不要杀死虫子是为了避免自我良心谴责而不是取决于虫子怎么想,所以关于“我们如何如何”的网络争论,就充满了浓浓的嘲讽意味

《地球,请回答》与书名同名的这篇其实就是一个他人即是地狱的故事,我们分别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再次归来猜疑使我们再也无法相认共存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篇

很久没看国内科幻短篇,偶然有机会得到了这本《地球,请回答》。收到书的瞬间对这本装帧实在是不敢恭维,奇妙的封面插画配上好像过于简陋的字体排版设计,感觉摆在书架上怕是难以吸引眼球,不过后来发现是一整套合集中的一本,整体看起来的话,好像也还比较统一吧。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国内科幻小说的封面总透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廉价审美,即使它们的内容有可能还不错。

相比起那些知名作者来说,沙陀王可能确实名不见经传了一些,但我想可能曾经在杂志社见过这个名字。工程师,也写诗——我想这可能是她的文字读来总有些轻盈浪漫之感的缘故吧。没有太多硬科幻的设定,但多了许多写人的情感的东西。前半段的短篇主要以比较宏大的设定为主,但故事呢,还是落在某个人身上,由某个普普通通的角色引出一些世界观,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探索人在与自然、宇宙、科技甚至和人自己的种种关系上来。由于篇幅的关系,大部分世界观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做更详尽的,或者说更硬核的设定,但读起来,都还算有些意思。有些故事,发生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读完的时候也没有真正的结束,它所展现的,只是事件发生过程中某个个体的一段反应,它的世界始终是开放的,时间也是延续的,人本身并不是主角。这可能是我觉得读来轻盈的原因之一吧。类似的作者我会想到同样是国内科幻作者的双翅目(正好看到后记里也有提到,印证了我的感受吧),我觉得她们都是以科幻为载体,实际上却不是在写“科幻”的作家。当然要驾驭这个题材,非常考验作者对于科学技术和人文历史的修养,毕竟科技是由人创造的,但人在宇宙面前自然显得十分徒劳,任何“技术性”的构架都有可能显得无力,但若是使用一种更轻盈浪漫的态度,甚至加入一点荒诞,则可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吧,至少是对我来说。

不能否认的说,沙陀王很擅长描述画面感,在《窗》里,我很喜欢她对于空的环境的描述,在这看似日常的描述中,酝酿着什么看不见的危机,但整个事情的发生,始终是很平静的。这种冷静的叙事,将科幻日常的荒诞表达了出来,好像在说,面对未知的宇宙,人的探索从本质来说,其实就是徒劳的,人无力去得知真理,消除巨大的危机,但人——又能尽力将自己做到最好,尽管客观上改变不了什么。不过我认为这看似虚无的表达里实际上充满着人文关怀,这种情感不是很浓烈,不是故作深沉,但恰到好处的,戳了一下读者的内心。

我自己还是蛮喜欢这类写作较为谦虚的科幻作家的,不过也能看出沙陀王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希望她能一直保持创作。感谢鉴书团让我与这本《地球,请回答》相遇。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一篇

这本沙陀王写的短篇科幻小说集《地球,请回答》是豆瓣鉴书团的约评赠书,陆陆续续花了一周多的时间读完,来聊一聊读后感吧。 330来页的书,一共收录了17篇文章,上部分的主题是宇宙与时空,下部分的主题是人与梦。相对而言,上半部分更偏硬科幻一些,后半部更像软科幻。 上半部分说是偏硬科幻,但是故事里并没有太多基于科学与技术的硬核部分,缺少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略为遗憾。 在这部分里,与书同名的《地球,请回答》短篇,和三体中是否回应宇宙的信号有某些相似的关联。但是作者在写文章时,从第一人称角度进行了大段大段的思路阐述,还经常加入括号文字做说明。我在看书的时候,阅读感不流畅,思维反复跳出,又强行拽回继续往下读,颇有些勉强。 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空白时光》,或许与作者本身女工程师的身份相契合,这篇文章的场景描写更加真实,过渡到外星人空间的时候也更为自然。故事架构也颇有一点巧思,是书中质量不错的一篇小说。 另外一篇《星光璀璨》,从母子二人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对话,讲述儿子去往外星球又返回地球的故事,也还不错。 还有《绝命勇气号》,故事设定比较讨巧,但是后面关于老年沉睡舱的部分没有说太清楚,悬念留得不够利落。 其他的几篇写的一般,有的很像某个意象的片段,谈不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接下来说下半部分。 作者写作的优点是意象和环境氛围营造得很好。下篇《从夏天开始出走》与上篇的《秘密》,都是一个小女孩的探险过程,无论是从心理感受还是氛围营造,都写得比较生动,展现了作者的擅长点,可惜故事的逻辑不太经得起推敲,有点落入俗套。 《像丹顶鹤那样入睡》中,作者在结尾来了一个反转,虽然有点突兀,但也展示了人性的幽暗。 《姐姐》这篇文章有点魔幻现实主义,村子里的育龄妇女牺牲给了怪物,因为给村民们留下一粒粒的金子,就被固守了整个秘密……这是作者从女性视角写下的悲悯,看得背心有点发冷,是一篇不错的故事。 其他有几篇都是从动物角度做第一人称进行讲述的,作者的意象从此岸到彼岸之间来回切换,有着梦境般的迷乱。从个人阅读喜好而言,我并不太喜欢这种游离的阅读感,仿佛熬了一锅粥,有些黏黏的、糊糊的,似是而非,懵懵懂懂。 总体而言,作者行文更注重意象与感受的表达,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游离。读科幻小说时,我更欣赏流畅的逻辑和利落的表达,与这本书的风格有些差异。估计喜欢这种意象表达类型的读者更愿意一读吧。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二篇

花了几天时间断断续续看了这本科幻小说集——《地球,请回答》。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科幻短篇集,虽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称得上是科幻,但都属于“幻想”这个范畴。

不知道作者是否有阅读过雷·布拉德伯里,特德·姜或者刘宇昆的科幻作品,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些短篇在美学风格给我一些熟悉的感觉,令我联想到了上述提到过的作家,不过,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到作者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美学体系,这是还蛮不错的一点。

阅读这些短篇的过程中,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作品在陌生化的审美上做得不错,我觉得这一点是几乎所有优秀科幻小说都应具有的优点。在故事中,作者往往使用几段文字就把读者拉到了ta所营造的世界当中,使读者很快意识到这是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而是一个有着奇思异想的世界。

另一方面,这些短篇作品往往放弃了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情节设计,有些故事从个体视角去讲述故事,娓娓道来,有着科幻元素的同时,又不乏文学的浪漫和质感。这一特点,让我联想到科幻诗人雷·布拉德伯里的作品。

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篇目:

《故土》:

一篇短小哀伤的科幻小品文,做了弱情节化的处理,将几个小片段拼接在一起,达到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营造出孤独寂寞的氛围。

《窗》:

弱情节,强描写,场景感/画面感很强。描绘的场景有很强的陌生感,体现了幻想/科幻的魅力,有童话的感觉。留白多,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星光璀璨》:

应该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篇目,其讨论的问题比较深刻。相比于本书中其他篇目,该篇目故事性相对较强,科幻设定也相对而言更抓人。其中母亲视角的叙述让我联想到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

《洁白的奶水》:

故事叙述上有着悬疑感,开头寥寥几笔就营造出了陌生感和异境感。对虚拟世界的描写引人入胜。看过之后,我觉得这个短篇适合翻拍成先锋科幻短片,或许是一个可供发掘的本子。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三篇

题目很大,但我想说的意思很简单。

收到鉴书团发来的书,翻了十几页,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开始上来了。

先简单讲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和定位。因为作者的文字驾驭的习惯和能力点点方向,整本书作为短篇小说集,看起来特别有一种故事会的感觉。

说故事会,并不是说这本书里的小说显得很市井或者不够“科幻”,而是指——

1. 作者的写作特点就是那种故事会式的文笔。它没有有些作家的那种激荡的笔力,能够让文字自己就有节奏,韵律。我也不是一个好的描述者,无法给你形容出那种感觉,但我相信你一定听过妙笔生花,也一定看到过一些所谓金句、名篇,短短几十个字丢出来,突然那些文字就自己活动了起来,推开大门,邀请你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而另外一种类型,可能也是你我芸芸众生的能力所限,就不能让文字自己动起来,需要我们催动着它们前进,我们绞尽脑汁,靠天赋或者经验,用文字给你描述我的想象。这些文字看起来可能也有些许灵动,但更多的是我们在推着它们走,它们纯纯的就是工具人,只是我们一个不得不使用的工具而已。而这类文字工具,创作的最多的就是故事会形式的故事。谈不上好或者坏,大多数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天花板之下了。

而这本书的作者,在故事会类型的文字里,也算是驾轻就熟了,但也就是熟练。

2. 我一直不是很爱看短篇科幻小说集,原因说来也简单。篇幅所限,不够像长篇小说那样,就一个主题展开,只要宇宙空间足够大,时间跨度足够长,出场人物够多,场景够丰富,那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点子,都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因为人类就是爱看故事。

但短篇小说就不一样,篇幅所限,无法展开,那很大程度上拼的要么是你卓绝的,和别人拉开几个断层的笔力差距,要么就是一个精妙绝伦的点子。

前者上面说了,很难。后者其实更难。刘慈欣的《三体》远称不上完美,但我就是喜欢,因为他用一种疯狂的方式,极高的密度,大量的概念、点子轰炸你。以至于我觉得他塑造的人物如何根本不重要,那就是一本伪装成小说的概念设定集合。但这样的《三体》也就一个,大多数短篇里的点子其实是很难有新意,和故事的结合也远称不上完美。

而这本书,恰恰就有这样的问题。基本每一个 idea,我都想过好多版本……

这不是说作者有什么问题,只是在我这里,这方面很难让我提起兴趣,看到后来很有点例行公事的意思。

还有一点,作者的文字是驾轻就熟的,但是总感觉是在一个“好的写手”层面的驾轻就熟,始终没有突破一些什么。当然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但我总还是奢望,以后能看到更好的。

前面洋洋洒洒说这么多,好像没说这本书什么。但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问题所在,它整体看起来,太平了。有点平淡,有点平庸。它并不糟糕,甚至我可以说,大多数作者如果能达到这个级别,那图书市场的整体水平都能算上来不少。只是可惜,我觉得远远不够。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四篇

我们读科幻小说,读的是什么呢?硬科幻关键是设定或思想,《龙蛋》《索拉里斯星》是其中的佼佼者。技术科幻的爽点是“工程师”,优秀者古有《神秘岛》,今有《挽救计划》。软科幻则有的重视文学性,有的重视故事性,科幻只提供了故事背景。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所谓“传统科幻”,更偏硬一点,后半部分则是软科幻。作者在硬科幻的部分,可能以为硬科幻不需要文笔,过于放飞自我,文笔生硬(比如总是插入这种括号文学,扰乱叙事节奏,我只能理解为笔力不足,被迫如此交代背景),表达的思想内核过于外露甚至有些尴尬,而在设定上很少有创新之处。第一篇《秘密》,铺垫了很久,最后只是个回形针AI毁灭人类的俗套故事,也没有表达出超越“环保”的思想。作者尝试引入“生死”的话题,但不成功。

接下来的几篇几乎令人绝望,《故土》《星鲸》《窗》基本没有剧情,像是尝试写诗留下的练习片段。

不过前半部剩下的几篇在情节上有了起色。《星光璀璨》的设定清楚,叙事上有特色,美中不足是技术细节过于敷衍:有更短的光路、更多的能量就能无限回放?不如说他们找到了什么高维虫洞(这只是我五秒内想出来的一种解释,已经比小说中的解释合理。另外这种括号文学真的会让观感很割裂)。《空白时光》《宇宙深处的射波》两篇,抛开文笔的问题不谈,设定确实还不错,情节清晰,主题也不像《秘密》那样浮于表面,给人回想空间。

《地球请回答》应该是本书主推的一篇,但成色即使在此书里也难拔成将军。这篇的设定和剧情发展和莱姆的《惨败》相近,但正因为如此,和大师相比就像泰山下的小土坡,太嫩了,哲学讨论的质量没法比,而夹杂其中的搞笑部分只能让人莫名其妙。另外为什么总是提到“我”的“工程师”身份?这篇的主题大概是人类之恶,难道工程师精神正是与之相对的人类之善?我没看出来。

《绝命勇气号》是前半部的最佳。访谈为主的形式避开了作者的文笔短板,恰到好处的悬疑成分给故事增加余味。

下半部的“软科幻”部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首先是文笔上,作者(基本上)放弃了括号文学,放弃了不好笑的工程师笑话,开始了严肃的叙事。《从夏天开始出走》的故事和情感线都十分完整,科幻成分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有点小林泰三《看海的人》短篇集的意味。

《像丹顶鹤一样入睡》的情感写的很棒,但是最后的结局没有兜住,给人突兀感。

《姐姐》和《饥饿》颇为相近,都是反映现实问题。前者是魔幻现实主义,读来没什么毛病,除了行为细节不太讲究,比如前一页还说再也没去过那个村,下一页就光速打脸。后者则是纯粹的动物拟人小说,和科幻不沾边,也过于直白了些。

剩下的几篇,《一只奔跑的野猪》《鹦鹉与鲸鱼》《洁白的奶水》都很不错,成功地表达了对应的主题,尤其是 《鹦鹉与鲸鱼》 ,让身为社畜,心游天边的我颇有同感。

最后一篇短小的《在雨中》,恕我没看懂,暂不评价。

总的来说,如果做一次质量过滤,把不知所云的、叙事尴尬的篇目去掉,这本书是值6.5分的,有些不错的篇目。但现在呈现出来的样子,令人无法昧着良心打出高分。也许把篇目顺序倒过来,体验会好一些?

最后,感谢荐书团赠书。

地球,请回答读后感第十五篇

近年来,中国的科幻小说的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人人都开始对科幻感兴趣,但是在讨论科幻小说的时候,大部分提到的还是刘慈欣的《三体》。很多人知道我在研究科幻作品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往往都是:“你对《三体》怎么看?”,怎么看?用眼睛看。也许中国科幻小说领域里已经不止《三体》这一部代表作品呢?也许有更多更具有风格的作品已经产生呢?中国科幻小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和在乎,科幻有时候就好像一种社交话语,人们痴迷于用其中的隐喻来彰显自己的智慧和超前。当然,我没有觉得这个趋势不好,我反而很欣喜看到这个局面,因为只有读者够多,这个文学类型才有可能活下去,科幻文学作为“寂寞的伏兵”的日子,说起来觉得很浪漫,但是过程也够悲壮的。只是除了刘慈欣之外,也可以看看其他风格的中国科幻作品,《地球,请回答》可能就是中国科幻小说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写出它的是一个工程师,所以中间自然不乏具有“硬科幻”气质的篇章,但是我更喜欢的是作者对于宇宙、未来、时间的一种浪漫却又无厘头的想象。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空白时光》,好奇心超强的女工程师,误触了一个奇怪的按钮,然后整个地球时光陷入了停滞,而她却成了活在时间之外的人,她四处奔走,企图搞清问题所在,原来造成地球静止的是一个外星工地的安全bug,本来以为是一个小问题,没想到程序却卡住了,偷盗时间的人如果无法返还时间,那么地球将永远静止。该如何解决?如果是延续黄金时代宇宙歌剧的节奏,女主就应该化身成为女战士,披荆斩棘开始自己的宇宙冒险了;如果是按照“新浪潮”的风格,这时候女主就应该坐下来,开始思考时间的意义了;如果非要叛逆一把,走赛博朋克的路子,女主这会儿应该从赛博黑市上搞到一些秘密的武器,去反抗那一帮尸位素餐者了;当然,还可以从科幻现实主义出发,趁着时间停滞,去走访世界各地的贫民窟,进行一波现实主义批判……然而,作者都没有这样选,女主竟然开始兢兢业业的……打工!她加入到了这个外星工地之中,成为了这个地方的掌权者之一!(哈哈哈,看到这里我快要笑死),打工人打工魂,就算是时间静止了社畜还永远是社畜!这也算是另一重意义上的科幻现实主义了。而当女工程师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之后,她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权限重新开放了地球的时间。

这篇作品一定会遭到很多“硬科幻”爱好者的唾弃,其中有些对于外星生物的想象委实有些粗糙,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也有不少,但是我却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首先,是从对于外星人的想象来说,一直以来对于外星人的想象就趋向于判断其好坏,好的外星人一定是愿意与地球人交朋友的,坏的外星人一定是要毁灭地球的,但是在《空白时光》中,地球写了“灰色地带”中的外星人,他们不好也不坏,他们只是不在乎你(地球人)而已, 他们有自己的一大摊子事情,根本不屑于去了解一个落后星球的东西。正是这样一种想象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地位,提供了另一种想象的空间和视角。其次,则是问题的解决方式,作者好像有意要脱离宏大的叙事话语和英雄主义情节,用一种看起来最无厘头,但是最符合普通人的生命轨迹的做法去寻求了一种解法。这实际上又变成了对人类中心的一种重申,能挽救人类自己的从来不是审批铠甲的超级英雄,而永远应该是人类自己。作者好像在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和宣扬人类价值中间摇摆不定,但是实际上这才是这部小说集最可贵的品质:未来的一切其实都没有答案,一切都值得我们探讨。所以在一切尚不明朗之前,提供一个无厘头的结局为何不可呢?

这部小说集中有趣的作品还有很多,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在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寻求一个答案。让我们能够在常规之外去探索更多。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