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摘抄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5 00:10:34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5-04-05 00:10:34   小编: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一文介绍了海派画家的艺术特点和传承。文章中提到,海派画家以海派风格为主,注重用墨表现水墨画的神韵和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大师的眼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海派画家们的创作理念和技巧。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篇一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一部文人画传,半部中国美术史,被历史已亡的海上画家生平资料。 此书分四卷,邑人、寓贤、方外、闺彦。书中画卷绚丽多彩,从宋代至清末民初,跨越数百年的时光,收录了书画家七百四十余人,每一位都是艺术星空中的璀璨星辰,各有小传相佐,让他们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得以流传后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明清时期那些汇集在上海,以笔为舟、以墨为海的海派画家,此书收录之丰富、介绍之翔实,实属难得一见。作者将那些曾被历史风尘部分掩埋的海上画家生平资料,一一挖掘、珍视并呈现于世人面前。 《海上墨林》在继承传统艺术史书写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书中根据内容线索,巧妙插入了对应的经典画作。让读者在文字与图像的交织中,既能窥探海派画家的作品风格,感受他们笔下的千言万语,又能深刻体会华夏绘画的传承。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又能领略到文字的力量。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画家人物的高山之作,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时空隧道,让后人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些海上画家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起感受海派画家的风采,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吧!

1/3页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篇二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始终是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准。琴棋书画合称“君子四艺”,是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修身养性的核心。而书画是我们今天最直观能够感受的艺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到商周青铜器铭文,再到唐宋以降的文人画,书画艺术始终贯穿中华文明。从甲骨文到敦煌壁画再到宋元山水画,这些都是我们民族艺术传承的体现。 本书作者,杨逸,字东山晚清举人,工诗,善书画。作者在本书中系统梳理了宋代至清末民初一千多年间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七百四十余位书画家生平与艺术成就。本书既是一部文人画卷,也是半部中国美术史。 何为海派?即海上画派。是清末发源于上海的地域性艺术流派。书画技法上融合东西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风格。题材上突破传统山水、梅兰竹菊的局限,大量表现市井生活、民俗故事与吉祥寓意题材。 全书以地域与身份为脉络,分设邑人(本地画家)、寓贤(旅居画家)、方外(僧道画家)、闺彦(女性画家)四卷。这一分类法突破了传统画史以师承或风格划分的惯例,凸显了海派的多元化和融合性。书中对每位画家的小传描述通俗简洁,通过小传将他们的师承关系、艺术特色、代表作品等核心信息也介绍的清晰明了。 对于喜欢艺术史、想要了解海派书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欣赏海派画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2/3页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读后感篇三

中国画报出版社新出了精装本的《海上墨林》,是近代人杨逸所编著的《海上墨林》出版105周年纪念版。

一般默认海上即是上海,海上墨林,也就是沪上墨林:志上海之书画家也。

105年前,是2025-105=1920年。180年前,上海开埠之初,大量外国人来到上海,风从海上劲吹,即成繁华之始。文化交流带来全新的思潮,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活泼清雅,观之耳目一新,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全书收录画家最早是宋代李甲,元代任仁发(插图标注朝代是宋,不过本书配图非原版所有,此次新版所增加的宝贵资料,琳琅满目,非常可观。)至清,作者备注为“宣统辛亥后作古者”。

本书可以作为自宋元以来的画家简介索引,时人称赞为“扬阐幽光,有功往哲,并足备后人更修邑志之参考”。

本书作者杨逸在辑录此书时引用秀水张浦山《国朝画征录》:“兹编所录,其业之足与古大家相抗持者几人,然其心思之所注,意趣之所在,盖有不可得而泯没者。”……“吾之所成,殆窃斯义。弗论诣深诣浅,名晦名显,汇录于兹,以俟大雅宏识监别而论定”。

正是在这一编辑宗旨指导下,可以看到本书最后一卷的【闺彦】得以收录有清时女画家有22人。虽仅占全书四卷741人中的极少一部分,也已经是难得收录比较全面的近代女子画家名录了。

其中一则为【闵氏】,全文如下:

闵氏,适南汇黄知彰秋圃。善画工诗,有《画菊赠外》一绝云:“篱菊斜阳淡有无,月中留影半模糊。白衣金紫无高下,同上高人水墨图。”(知彰精鉴赏,能画,著有《百幅庐画寄》,载《墨香居画识》。)

“白衣金紫无高下,同上高人水墨图”,海风劲吹带来全新艺术气象,更带来不同的审美格局和眼光。用这两句来题记本书,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

评价人数不足

杨逸 / 2025 / 中国画报出版社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