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后宫》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摩尔的视角,展现了后宫内部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小说不仅展现了后宫女子的悲欢离合,还揭示了帝王权力下的人性黑暗面。读后让人深思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奈。
摩尔后宫读后感(一)
除了君士坦丁堡的那座大清真寺,对伊斯兰建筑的概念就是神秘,意外的在书店看到王南的这本新书,欣喜之余,记录下大致印象:
清真寺通常为三大结构:礼拜堂、庭院和宣教塔,礼拜堂为扁平型,与教堂朝向刚好相反,礼拜堂的正面朝向麦地,礼拜堂的朝向瓮为建筑的聚焦点。
伊斯兰建筑的三大特征:拱顶、几何元素和书法
可能是在各文明的代表建筑中突出了水在建筑布局中心点的位置,并围绕水布置庭院,伊斯兰的建筑给我的感觉偏向秀丽,大量的使用纤细的石柱进行支撑,运用几何元素和伊斯兰书法构造繁复的装饰图案深化了这种秀丽的感觉,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宏大的伊万和高耸的宣教塔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摩尔后宫读后感(二)
读“最后的红宫”一章,我必然会想起《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首西班牙作曲家塔雷加创作于1899年的吉他曲,是对伊斯兰建筑视觉艺术的听觉转译。细密连续绵延不绝的轮指琶音弹拨,像极了建筑上无比繁复的装饰图案。乐音的和谐和图形的几何秩序,隐藏着自然之美的密码。旋律散发出悲怆的民族命运与个人的离别愁绪,在人性深处震颤共鸣,不能自拔。音乐可以随时唤醒你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摩尔后宫读后感(三)
2024.03.22
这本建筑史诗系列是我读的最辛苦的一本。虽然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但其中的很多内容和细节,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可能是因为书中所描述的伊斯兰教历史和阿拉伯文明、两河文明,距离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有些遥远。书中所提到的很多细节和古城以及朝代的名字都记不住,这对于文章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当我历经重重阻碍,终于看到了本书叙述的重点,阿尔罕布拉宫时,我为这座建筑的精美而折服在前面文字叙述当中。因为这本书更多的是论及伊斯兰教历史,而这些历史遗迹又没有保存很多,所以相应的图片也不是很丰富,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困难。这本书很令人惊喜的是摒弃了之前图文排列的样式,采用了图文混排的形式。基本上每一页图片就是在相应的文字介绍部分,这非常方便阅读。但要指出的一点不足是后面文章的描述部分会有一些图片出现在本书靠前面的部分。可能这也是像作者说的,伊斯兰教建筑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作者能够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内将伊斯兰教历史的前半部分,为我们大致阐明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十年之约,完成建筑史诗前12本。期待我们一起共赴下一个十年!
摩尔后宫读后感(四)
关键词:伊斯兰史、中东、审美、建筑、构图
王南老师的建筑史诗系列每一本我都买了,最新的这本《摩尔后宫》依旧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甚至可以说是更炉火纯青了,这次的主题是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和伊朗建筑。我是从故宫最近年底的丝路大展回来以后作为补充材料看的,很酣畅漓淋,一晚上就读完了。
首先说句题外话,真的很喜欢看理工学者写史,尤其是中亚、中东这些时而边缘、时而中心的,历史错综复杂的地区,骨架一拎就起来了,很轻盈,又很结实。是功力的表现。
还很体现功力的,是很多大跨度的横向对比:“彩色釉面砖之于伊朗及中亚伊斯兰建筑装饰,一如马赛克镶嵌画之于大马士革,灰泥装饰之于巴格达和萨马腊,大理石之于开罗。”非常顶的阅读体验。
诚如王南老师在后记中写到,中西的划分还是太局限了,伊斯兰世界串起并完整了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太美了,拱、几何和书法艺术在建筑上的极致体现。
贝聿铭在设计卡塔尔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时候,尝试要分离出“伊斯兰建筑的本质”,他后来总结说:
“如果有什么地方能找到伊斯兰教建筑的本质,它大概在沙漠中,设计严峻而简单,烈日带来了生命。最后我终于接近了真相…呈现严谨的几何级数,几乎完全是立体主义的表达。”
“难怪勒.柯布西耶从地中海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种构图严谨的建筑在阳光下获得生命,光影变动使它动了起来。”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图小了一点,之前几册不觉得,这一册尤其觉得需要单独出高清大开本图册,足见建筑细节有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