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于变老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作者认为变老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并不代表生活就会变得无趣。相反,变老是一种经历,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拥抱并乐在其中。文章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变老,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我准备好了,变老也没关系》读后感(篇一)
请问诸位读者,若你看到此书的名字,你下意识期待或者以为书中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是上野千鹤子以其丰富的社会学经验、女性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变老的处境,以及告诉我们该如何应对吗?是的,这些她都叙述了,但并却并非主要的内容。
此书的日本原版书名为《为老年做好准备》,(在日本)“被认为是四十岁以上介护保险的被保险人的必读书”,而书中超过一半的内容(第三、四、五章)也以十分在地的方式,研究分析了日本世纪末、新世纪初关于介护保险、市民养老项目和新银发族的内容,其充分体现了上野女士对于日本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措施的社会学研究素养,而且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一种论调是日本的现在(指遇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这些研究和想法对于我们是非常有裨益的。但是,暂且不论上野女士关于上述研究内容,在制度设计上是否值得未来的中国借鉴,对于那些因为中译书名而选择此书的读者朋友,你们很可能会大失所望,这里没有太多你想要的、符合你阅读期待的内容。与此相似,我想起了几个月前读客出版余华的那本《十八岁出远门》也是如此。我在此处强调,并非认为读者朋友对于自己选择的书籍没有任何责任,只是我认为出版方也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容易误导读者的营销手段——比起让书卖出去,把书介绍给适合的读者,可能同样重要。
《我准备好了,变老也没关系》读后感(篇二)
上野千鹤子近年来一直很关心养老问题,作为一名女性主义学者,她推崇的女性主义一直是追求——不变得强大也没关系,弱者可以以弱者的样子得到尊重,一样可以好好生活的社会。
在她眼里,无论是否婚育,迟早都是要面对独自一人的老年生活。毕竟亲友伴侣也有可能先行离去,再有孝心的子女也不能24小时陪伴左右吧,提前意识到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独自降生独自离去,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是老年生活的第一步。
其次,在这个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不只是私人的,而是社会的。长期以来,照护老人的大部分是媳妇或者女儿,长期让女性提供这种无偿的家务劳动其实并不能解决老人的看护问题,并且阻碍了女性的就业和促进社会经济的机会。应该由社会福利机构推出看护服务,目前养老产业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市场,但是目前护工的待遇过低是一大难题,如何让社会重视起来,提升照护人员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更规范和完善养老产业。同时,大家也要提前考虑到养老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下提前为自己投资储蓄养老钱。
《我准备好了,变老也没关系》读后感(篇三)
I'm peaked.——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当初我头一次听闻这样的表述,对其中的意味也瞬时心领神会,然而顿悟后一丝苦涩却涌上心头。
peak表示的是山顶、最高点,用作动词意味着到达顶峰,当变成过去分词peaked时,辞典解释为“憔悴”。我个人认为,其实完全可以就按照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越过巅峰”,如此便可生动地传达出事物由盛转衰的含义。
我已经年过半百。五十岁生日到来之时我曾感慨万千,这种不同寻常的感受,在此前任何一个生日都未曾有过。倒不是因为突发了什么特别的事件,只是对我而言,人生经历了半个世纪,生命活过了五十年,这个事实本身就堪称一个“特别事件”。
时间的流逝没有显见的节点,我自己也并没有出现特别变化的分水岭。但是,人并不会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必然生成相应的心境,就算没有变得成熟,年龄依然会与岁徒增。我没有孩子,因此无法通过家人的某个事件来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印迹,比如别人能轻易说出的“那是小宝上小学时的事情了”,这样的人生节点我无从体验。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就只是一个途经的点,我像一个旅人,匆匆而过。因此,尽管周围景色纷繁变换,我也不曾有过已经抵达了某个地方的感受。二十岁时,只是想象三十多岁的人们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就足以让自己感到晕眩,因为那超出了我的想象。如今,我早已越过了二十望三十的晕眩,并且又多活了近一倍的光阴,但即便这个岁数,我也远远没有做到“活明白了”。
我此时的心境,恰好被“I'm peaked”一语完美地诠释出来。如果把五十岁算作人生巅峰,那么我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越过了这个顶峰。毋庸置疑,从此以后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下坡路了。当我二三十岁时,尚可以肆意挥霍时间和精力,彼时彼刻是难以想象此情此景的。现如今回头来看,当年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都太过于abuse。abuse一词,本意是从use发展而来,表示“过度使用”“滥用”,引申为“虐待”,时常在child abuse之类的场合表达虐待儿童之意。
“我的人生已过山巅(峠)[1]。”——这就是“I'm peaked”投射在我此刻心境的释义。
“峠”在日语中是一个意蕴深刻的词语。在戏剧和电影中,“峠”是用来分隔故乡与他乡的界线。美国西部片中,英雄扬鞭策马,隐没在荒野尽头的天际线。日本古装剧中,亡命之徒木枯纹次郎翻过山头远走他乡。中里介山的《大菩萨峠》(角川文库、一九五五年)中的情景亦是如此。经典的水户黄门[2]的系列电视剧中,最后的告别也总是在山口或河滩。文化人类学者米山俊直用“小盆地宇宙”一词来描绘日本村落社会的经典样式,如果要离开这样的“小宇宙”去外面的世界,无非就是两个途径,要么是跨越山口,要么就是顺流而下。
“峠”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鼎盛时期或是极限状态。用来描述病情,表示病情度过了最凶险的时期。用来描述一个项目,指项目完成了最关键的阶段。如果用来描述一种人生的状态,当然就意味着经历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登山出发时,我们总是在爬坡。陡峭的山坡挡在面前,我们只能看到近在咫尺的风景。年轻时我爱爬山,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我正在陡峭的登山道上,顺着前行者洒在路上的汗水印迹埋头往前追赶。同行的一位前辈提醒我说道:“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景色吧。我们走在多么美丽的地方呀!”
登山时无暇欣赏周围风景,人生旅途上坡路段时心无旁骛,这两种情形何其相似。奋力向上时可以不顾形象,想怎么攀爬就怎么攀爬。可是,下山其实比上山更难。
不过,越过山巅,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是从未见过的全新风景。上山时,步步向上,视野的确会逐渐宽广起来。然而,下山时的遇见同样会让你感叹,“哇,这是怎样的风景啊!”眼前呈现出从未见过的景色,那样的惊喜会让人感慨,自己活到现在是否正是为了看到它。英语中还有一个说法叫作“change scenes”,这也让我颇有感触。曾经有多少次,仅仅是为了“想换个风景”,就做出了鲁莽的决定。
所谓中年,就是这种越过巅峰后的感觉。开始衡量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切身地感受到自身的局限,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如过去那样跑得快、跳得远。当初的那个自己渐渐地变得陌生,开始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
话说回来,所谓“中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年龄阶段。我曾经这样描写“中年”,“并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做的事。回想来时路太过平庸,谈不上有所成就;遥念未来亦不可期,已错过最好的年华。”(《午夜来电》,朝日新闻社、一九九〇年/朝日文库、一九九三年)虽然那篇文章描写的是穷途末路的中年男人,但其处境当然也完全适用于中年女性。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活到平均预期寿命。但是如果一过五十岁,就被别人说还有三十年就到达平均寿命了,却还是让人感到不适。正如我这五十年并不是按照某种被规划好的方式一样,生与死的到访也没有定数之说。忙忙碌碌中,开始接到同龄人的讣告。如今我也进入了“葬礼同窗会”的年纪,间或会收到某某好友“患上致命疾病”的消息。我的一位朋友在被宣告癌症晚期后奇迹般地存活了一年多。她在信中告诉我,她现在每天都会把喜欢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她说:“按照余生只有半年来生活就是最好的活法。”这句话,不由得让我在人生旅途上驻足沉思:如果换作是我,会怎么样呢?
我听说过一个“余生半年”的测试,这是一项评估当下的生活质量的测试。问题设定在自己被告知此生还有半年时间时,你会对现在的生活做出什么选择。是选择“继续现在的生活”,还是“不再继续现在的生活”?对此,我的答案是“立刻改变现在的生活”。这样看来,我当前的生活质量相当不乐观。
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或许也是因为已经“越过巅峰”。我打算不再抗拒重力(衰老),让自己从山顶顺势下来(迎接老年)。无论多大年纪,人总是一直在变化。而且,活了半个世纪的我认识到,接下来将会出现在眼前的每一幕都将是我未曾领略过的风景。本书就是不断展现在我眼前的、一幅一幅新风景的合集。
[1]原文中使用的是日语中的“峠”,表示翻越山峰时从上山路转入下山路的关口,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山口、垭口。
[2]日本民间流传很广的“水户黄门”故事,内容是江户时期的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微服出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