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7 01:00:38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
时间:2025-04-07 01:00:38   小编:

梅兰芳,中国现代京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一代宗师”。他不仅在舞台上展现出精湛的表演技艺,还在京剧改革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梅兰芳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宝”,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至今。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一

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我却在梦境的回廊中才能嗅到她的清香,醒来,我决定去外面的世界寻找春天的芳迹。

塞北的冬天总是太过霸气,三月的时节了还透着咄咄逼人的犀利,但室外冰凉的寒峭挡不住我急于寻你的渴望。我想寻你啊,寻你舒展水袖舞出远山含黛的寥廓天地;我想寻你啊,寻你踏波巡弋吹出轻扬妙符的音笛。

1/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二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我喜欢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端上一杯香茗,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阳光温柔又钝重地洒下,透过皮肤一丝丝进入血液。伴随着书本里文字的起伏跌宕,我的心暖暖的,暖暖的。阳光把我的轮廓晒成金黄,混合着这慵懒的时光,酿成记忆。

2/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三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说起植树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在植树节那天植树造林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我们排好队便去郊外植树。

3/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四

火,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火苗是可以吞噬一切的舌头,这条舌头扫过之地便是一片废墟。熊熊的火焰肆无忌惮地扩张着它的爪牙,企图把所用的地方全覆盖在它的统治之下。哭声,喊声,警笛声,一切嘈杂的声响在这场大火中扭曲着,人们的恐怖感,紧张感被无限放大,黑暗中燃起的红光如同死神的召唤信号。

4/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

5/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六

“幸福”是什么?对于老师来说,看到学生们成才,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幸福;对于军人来说,时刻保卫国家就是幸福;对于农民来说,眼前的田地年年丰收就是幸福;对于医生来说,救助病人就是幸福……我认为,安全才是幸福。

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安全,那么人人都不会幸福起来。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和一切。

“安全”是个很通俗的词,从词典查不出什么深刻的含义,只解释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然而,它却直接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牵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6/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七

为了更好地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我们必须要熟知并记住以下经常会用到的消防知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阳光般的生活,光辉灿烂的人生,尽在自我的掌握之中,我们不要让历史中的教训再次重演。我们共同呼吁:“让火灾永远成为历史吧,让火灾远离我们的家园,我们携起手来,把世界变成一个全新的礼貌大家庭。”我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必须会换来人类礼貌的进步,也将必须能谱写消防礼貌的新篇章,共享明天升起的那一轮太阳!

7/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八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春节。“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来了,大人们都忙活起来了,小孩们都高兴起来了。

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站在窗前,我就能感觉到整个楼,不,是整个县城都早已苏醒了,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红彤彤一片。

8/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九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每个公民的根。劳动是人的进化。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生活中,劳动必将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资源和财富,人生的绚丽和精彩都是在不断的劳动中,并勇于创造的过程中写出来的!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猿人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最终走出森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是劳动给予的。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是劳动创造了历史,是劳动改变了世界。

9/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

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领人类走向礼貌。大家离不开火,但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10/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一

沈石溪为中国最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已经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作品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等多种奖项,《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会做生意的狐狸》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教材。

关于推荐书的手抄报

11/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二

4月5日是清明节,这天的天气有些阴沉,微风兼有小雨。一阵颠簸,又一阵跋涉,我们来到了祖先的坟前。山上的空气依旧那么新鲜,而这周围的一切还是老样儿:杂乱无章的小树,以及遍地的杂草。此时湿润的空气,灰蒙蒙的天空,四处寂静如画。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着……

12/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三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在以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为主的高危行业,以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与加工业等行业。酿成这些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既缺乏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与安全知识,又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能力。

13/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四

12月31日,当这一天的钟声响起时,元旦就要来临了。火炬学校的全体师生正忙着庆祝元旦呢!参加活动的有黎校长、教导主任当然,还有我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教室呈椭圆形。教室的正中间竖着4个大红灯笼;五彩缤纷的长条皱纹纸在灯管上微微的飘动着;五颜六色的小气球似乎也和我们一起庆祝,只不过它们一笑,肚子就会爆炸。

14/15页

关于梅兰芳的手抄报300字篇十五

梅兰芳 (公元1894—1961 年),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面貌。他所创立的 “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他还是让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 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 演旦角的。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梅兰芳在长辈的 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练习。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 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 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您别这么说。”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 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而旦角在 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总以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天赋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 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唱红了梅兰芳从十岁起就登台演戏了。十四岁那年,他搭喜连成的戏班,正式 参加演出。

“喜连成”后来改名叫 “富连成”,是我国最有名的京剧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名演员,像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等。梅兰芳和这个戏班 一起演戏,又学了不少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经验。

刚开始演戏,梅兰芳主要是演唱工戏,就是在舞台上以唱为主,像 《二 进宫》、《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这些戏,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圆,都能受欢迎。可是后来,随着清朝灭亡,社会进步了,群众对京剧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满足只听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内容、有表演的戏。

梅兰芳心想:“看来,只演重唱的青衣戏,不能满足要求了。我要把戏路子放宽才好。”

于是,他又向老师们学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戏,像《穆柯寨》、 《樊江关》、《虹霓关》等,果然受到欢迎。梅兰芳经常观看同行们的演出,从他们身上学习人家的长处,化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种古老又典雅的剧 种,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梅兰芳就又和前辈艺人学习昆曲,演出 《思凡》、《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名剧,这样,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梅兰芳就在北京唱红了。后来,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响。他那甜润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细致的表演,受到观众的 赞扬。本来,京剧的旦角戏不如老生戏 “吃香”。旦角演员一般唱不了“大 轴”戏,就是每场最后的一出。可自从梅兰芳出现之后,旦角戏能唱大轴了。许多人到戏园子看戏,就是为着他来的。梅兰芳的声望超过了前辈人,连当 时的 “京剧大王”谭鑫培也说:“如今胡子(老生带胡子)唱不过旦角啦!”

创造“梅派”梅兰芳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把传统剧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观众 的承认。但是他并不满足。

“我们要创新,演新戏。”他说,“我看了新兴的话剧,话剧的剧目很 多是反映现实的。我想京剧也可以这样做。”

“对。咱们也编些时装戏演。”大家都赞同。

时装戏,就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戏。因为演员要穿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上场,京剧传统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装、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难更大了。梅兰芳知难而进,很快排练出 《孽海波澜》、《邓霞 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等戏,上演了。

“京戏也演时装戏啦!”观众们互相传说着,“演得还真不错。”

梅兰芳为京剧演现代戏开出了一条路。他又集中精力编演古装戏。传统 京剧在旦角化妆上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大都是男扮女,在发式、服装、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点,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兰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排练了大批新戏。在这些新戏中,他扮演的古代妇女,头饰变了,服装变了,扮相也十分美观。不仅如此,梅兰芳还为许多角色设计了舞蹈。如 《天女散花》中的长绸 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传》里的盘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镰舞,《廉锦枫》里的刺蚌舞,等等。从此,载歌载舞,声情并茂,绚丽多彩,成了梅兰芳演戏的突出特点。

梅兰芳还努力学习古典文学。他读过曹植的 《洛神赋》以后想:“这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是很有神话色彩。如果编一出有诗意的歌 舞剧演出就好了。” 于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京剧 《洛神》编出来了。舞台上,梅兰芳扮 演的洛神,驾着云雾,身披长纱,宛如天神下凡。在川上相会一场,三层高 台上,洛神和众仙女边唱边舞,把观众引入了神话世界,非常精彩。

梅兰芳的新戏,使京剧舞台焕然一新,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热烈 欢迎。他的名声更大了,因为表演自成一派,被称为 “梅派”。1927 年,北京 《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评选。梅兰芳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获前 四名。从此,“四大名旦”被人们公认。

把京剧介绍给世界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被称为 “国剧”。现在,京剧已被世界各 国人民所知晓。而最先把京剧引向世界的就是梅兰芳。

1919 年和 1924 年,梅兰芳两次率剧团到日本演出。日本人过去对中国 戏曲不大了解,看了梅兰芳的戏,他们说:“京剧不用布景,但演来有声有色,令人钦佩。梅兰芳的表演也是无与 伦比的。”

梅兰芳又决定把京剧向西方介绍,自费去美国演出。剧团为准备工作花 了很多钱。1929 年底,剧团就要出发了。不料动身的前两天,从美国打来电 报,说美国现在经济危机,市场不景气,演出恐怕观众少,可以推迟。有的 朋友对梅兰芳说:“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如果到美国不上座,你就破产了。”

梅兰芳沉思了一会儿说:“欢送会已经开过,船票已买好,如果又不去,我的声誉必会一落千丈,我也会情绪低落的。”

“那,你的意思是……”

“走,按原计划上船。这是一次冒险,但我必须冒险!”

梅兰芳说完,把电报撕碎扔进壁炉内。他如期在 1930 年 1 月到达美国。第一天演出完了,他对在美国讲学的南开中学校长张彭春说:“今天的戏,美国人看懂了吗?”

“看不懂。情节太细了。”

梅兰芳激动地说:“张先生,请你帮我挑选剧目,一定要让美国人看得懂。如果我的演出 失败了,中国的文艺也没有光彩呀!”

在张彭春等人帮助下,梅兰芳果断地改换了剧目,又加强了舞台的布置,突出了东方艺术美。结果,他的演出大获成功。美国人评论说:“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原来不理解的,懂了。中国戏是艺术的真实,比 生活的真更深刻。”

梅兰芳先后到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演出,还会见了 电影大师卓别林。东西方的两位艺术大师一见面就热情地交谈起来。卓别林说:“早就听到你的名字,今日幸会,想不到你这么年轻。”

“见了你,我简直认不出来。你的翩翩风度和舞台电影上判若两人呢!” 梅兰芳说。

1935 年,梅兰芳又率团访问了苏联,同样获得成功,有时竟谢幕达十八 次之多。他还与着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会了面,交流了 各自的艺术。 梅兰芳的出国演出,使京剧艺术从此走向了世界。他自己也成为一位有 巨大影响的文化使者。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都把见到梅兰芳,看他的 戏当成重要的内容。中国戏园里也出现了外国观众。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