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我想吃一个小孩》中,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与无奈。小孩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感到孤独无助,幻想着吃掉一个小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小说通过这个荒诞的想象,反思了社会对孩子的忽视和对家庭的失望。
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一篇
这本书不是在教育父母的小孩,而是教育小孩的父母。
敬畏你的小孩,他们是变幻莫测大自然的一部分。
无论“可爱”还是“邪恶”都是人类自己语言的发明,而从来不是大自然的本来面貌。
1/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二篇
每个人都是一只小鳄鱼,或许都想吃一个小孩。
想法是奢望,因为我们还太渺小。
不过,有奢求总是好的。只要努力,奢求终究会成为现实。
吃香蕉是暂时的。那是为了将来能吃一个小孩。
2/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三篇
吃小孩是一种执念,小鳄鱼为了宣示自己特立独行,叛逆的想吃小孩,是真的想吃吗,未必如此,更多的是想告诉爸妈自己长大了。
小鳄鱼吃小孩未果,意识到自己还不够强大,多吃香蕉才能变的强大,哈哈,有趣的说理绘图。
3/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四篇
显然,这里的“小孩”可以换成其他任何动物,只要比小鳄鱼大就行,对整个故事的寓意表达不会有任何影响。不过那样就一点不好玩了。天才的闪光就在这里!
不信把小孩变成大象再看看 :P
小鳄鱼的表情最可爱了!
4/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五篇
很好看啊
很逗的么
本来画家就说这是幽默图画书的
怎么还有人故意要套什么深奥晦涩乱七八糟无聊做作自以为高深的评论啊
书是卡通搞笑书
评论是更搞一层搞笑评论
合起来就是讽刺剧
5/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六篇
這是小鱷魚的直接表達,但並不是每個小孩紙的渴望都能夠實現,因為若想實現必須渡過第一關,那就是家長的同意,每一位孩紙的行為舉止都在受著家長的約束,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都有一標尺在那放著,為標準,誰能夠真正懂得小孩的內心呢
6/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七篇
好BT的书,很难诠释,不过还是能让孩子乖乖吃饭。
“看,鳄鱼不吃香蕉就没有力气打败小女孩吃到她。因为小女孩吃很多饭盒菜。”
“宝贝,如果你不吃很多饭很多菜,那等鳄鱼吃香蕉长壮实了,它可是会来吃你哦。”
7/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八篇
我想吃一个小孩,这句话说出来,有没有人会当真,有没有人会相信。
当我们是小鳄鱼时,至少自己天真相信。可当年岁渐长,吃香蕉成为习惯,自己也不相信了。
~好了STOP。
其实我觉得只当幽默读就好了恩。
一个可爱的冷笑话~
8/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九篇
不错哦!
9/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篇
作者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
隐喻固然很好,但是故作高深的无聊隐喻让人生厌。
而这本书正是这样的无趣。
敢情用这么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来骗银子了。
幸好中国人不在乎这个,我们都见过人吃人了,害怕你吃个小孩。
无聊,无趣!
10/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一篇
大人和小孩子的区别就是想太多,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可怜之处,我们总习惯对某事某物给予评价,其实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只要觉得好玩就行了,我们也可以尝试尝试不要想太多,只要把这个有意思的故事带给孩子们就OK啦!
另外,我很喜欢封面上这只小鳄鱼的眼神哦!
11/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二篇
请尊重创作者的劳动,勿提供下载信息、或转载他人的文章。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12/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三篇
请尊重创作者的劳动,勿提供下载信息、或转载他人的文章。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13/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四篇
图片颜色做得不错,故事不知道从何说起,没有想到寓意是什么!
小奇奇为什么想要吃小孩?觉得它已经长大了,有锋利的牙齿对小孩子进行攻击?因为小孩子和他小时侯一样,瘦小,对他来说没有威胁?总之,觉得他的想法很奇怪!不过图片的色彩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14/15页我想吃一个小孩读后感第十五篇
鳄鱼爸和鳄鱼妈小时候也许都想过要吃一个小孩,只是当小鳄鱼想要吃一个小孩的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采取的办法可能是先吃香蕉,然后都吃香蕉;小鳄鱼却选择了还是要吃一个小孩吧。
当环境在抹杀本性的时候,本该理所当然的东西竟然升华到了梦想的高度,也该说是可悲吧。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