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湘亲湘爱》经典影评集

《湘亲湘爱》经典影评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4 22:00:46
《湘亲湘爱》经典影评集
时间:2024-05-14 22:00:46   小编:

《湘亲湘爱》是一部温情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影片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人性的美好。这部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湘亲湘爱影评篇一

纪录片讲究一个真实和蕴藏的价值,这个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留守儿童作为稍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其他两个弟弟成长的过程,内容很丰富,蒋导为了拍出这部作品肯定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整部纪录片展示了小孩子的童趣和纯真,加一真的很勤快也是一个很负责的姐姐!纪录片里通过采访用里面的人说的话反映现实存在的问题,在一些镜头拍摄真的很细,像开头的放牛,还有童年的我们可以拿根棍子在一块田里玩的不亦乐乎,在手机普及的时代里,很多小孩已经是低头族,已经很难看到田间玩耍的小孩,从加一带着两个弟弟的生活中我们也能回忆起我们自己的童年,片中加一在去寄宿学校读书不舍得离开家乡,也是我曾经真实的写照,农村里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蕴藏着中国的乡土文化,这部纪录片真的有很多感人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怀念童年的地方,强烈推荐看看

1/5页

湘亲湘爱影评篇二

同一个月亮作曲:栗子大叔

作词:张勇

编曲:栗子大叔张勇I

监制:张勇

录音/混音:广州声工场录音棚/王子奇张勇

母带制作:广州声工场录音棚/王子奇

录音助理:王明明

我想拥有云白的翅膀

多么想要去看一看

你在何方何方是天堂

许个愿望你常在身旁

啊此刻我跟月亮说起你

你会不会打一个喷嚏

啊如果刚好你也想起我

千里万里静静相遇

啊此刻我跟月亮说起你

啦啦啦

啊如果刚好你也想起我

啦啦啦

甜蜜蜜

回来吧回来吧回来吧(湖南新宁方言)

2/5页

湘亲湘爱影评篇三

眨眼已是六七年过去,“加一”俨然出落成一个大人了,范梓沐也长大了。弟弟“小非非”的诞生又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怎样的悲喜剧?

群山环抱下,雨雾朦胧。牲畜与作物日日生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诚实地自食其力,慢慢朝前走去……春种,秋收。离乡,回家。四季轮转,孩童长大。简单的生活往往蕴含巨大的能量,平静的内核通常孕育笃定坚韧的生命。

“加一”不再是那个大书包在背上晃来晃去的小女孩,而是走路带风、目光如炬,生火炒菜洗衣服照顾弟弟的行家里手。很多事情,她可以像大人一样扛下,可还有东西她也无措——爸爸临行前塞的100块钱,奶奶在火塘边煮的面和叮咛,都是她落泪的引信。不知不觉,她也要远行,去寄宿学校。

《加一2之姐姐》是一种追踪,也是一种复现。乡村下的人们,生活条件也许有了改善,但还有东西目前仍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流动”与“留守”的两难、“离家”与“回家”的矛盾、机械化对人力的冲击,宁静恒常的乡村与瞬息万变的外界的割裂……为现实困境扼腕的同时,你也会被三姐弟、这一家子的“相爱相杀”、温馨日常打动,还会思考农村久久流传、长久未衰的一些文化、传统或生命力——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上的攀登,对土地虔诚的信仰、对家人的依恋、照拂、无条件付出……他们不需要太多光怪陆离的讯息,时时牵挂彼此、每日勤劳付出,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起村口的大喇叭播报了什么,新闻里的天气预报也许更有实际作用。

疫情或任何其他风浪波及这个家庭,都会造成不小的动荡,他们如浮萍在命运里搏击风雨,但人是坚韧的,如田埂上的野花随风摇曳,灿烂整个夏天。

影片之外,一方面我们很难精准知道如今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中国留守儿童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相比十年前减少千万,但这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噙泪的孩子、远行的父母、操持的祖父母;另一方面,我们更难体验这些孩子经历的快乐、忧伤和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份挣扎。

影像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对抗。有人说,看完影片就像快速走过了这一家子的几年光阴。随着岁月更迭,他们的生活会改变吗?

— 橘子

2023年2月18日 于广州

3/5页

湘亲湘爱影评篇四

2019年杰哥决定正式启动纪录片《加一之姐姐》的拍摄,其实杰哥自《加一》出来以后,也一直有在做纪录。那个时候片名还是《加二》,也就是《加一》的续集。我有幸成为《加二》的纪录者,记录着主人公佳伊一家的点点滴滴。长达几年的纪录,也是我不断学习的阶段。非常感谢杰哥给我创作这部作品的机会,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杰哥都给我很多建议。感谢力哥和勇哥熬夜做音乐,也感谢我老婆香香的陪伴,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更要感谢为此片付出的每位前辈。

杰哥说这是我们俩的联合导演作品,说来惭愧,我又算哪门子的导演呢。片子在2021年完成初剪以后,我就没有再介入了,后续的拍摄与后期都是杰哥完成的。

近三年的时间,我有一年的时间都在剪辑。

都说纪录片就是拍人,要聚焦人物。但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就好比我的眼睛,我是北方人,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城市中,对湖南的乡村是一无所知,像水稻,红薯,青菜之类的土地更是第一次见到。那我想这些个第一次都应该记录。包括我与佳伊一家早期的交流,也都有记录。

我比佳伊他们大不了几岁,跟他们一起玩,也帮爷爷奶奶做点农活。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素材也在一点点的积累。

素材拍了很多,在选择上尤其困难,剪辑思路也一变再变。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剪,并且要大胆的剪,因为不剪不知道问题,不剪不知道思路。

而剪多了,思路就出来了。

从最初的不敢下手剪辑,开始先把每天拍摄的内容写到纸上,在纸上排出时间线,整理出结构,准备开始剪的时候,最初的纸却找不着了。

硬着头皮开启剪辑后,才发现最初的想法早已忘的一干二净。只得一点一点的看着时间线上的那些素材,碍于方言多数听不懂的原因,我采取了贝拉塔尔式剪辑的方法,不听声音,只挑画面。像电影最初刚诞生的时候一样。

素材一遍遍的看着,思路却是越来越模糊。这样的感觉甚是奇妙,因为没有主题性,所以取舍特别艰难。我剪片旁边会放一个笔记本,剪的时候经常做一些记录。

我非常喜欢《我是另一个你》,所以经常在模仿她的拍摄。但当把这些素材回头看的时候,就不是拍摄时的感觉了,我对自己的声音与刻意感到反感与厌恶,所以,这些我都拿掉了。

当发现设计的拍摄与剪辑不搭时,这应该就是纪录片的魅力,那份未知,我找到了。

4/5页

湘亲湘爱影评篇五

在《加一》里,蒋佳伊(加一)的爸爸蒋廉颇说:“始终都要回去的。”谶语如斯。

从《加一》到《加一之姐姐》,过了六七年。蒋家的新房已经盖好使用,六年前的砖瓦砂石,成了气派的农村自建房。加一长大了,六年前在田间地头蹦跳的女孩,穿上校服去上寄宿中学。范梓沐也长大了,六年前扒着桌子舀饭吃的小孩,也得趴在桌上写字……

可是一切似乎都在循环:新房子修好了,杀猪的位置却没有变,仍然在大门左侧罗马柱下,杀年猪的时候还是要烧钱纸,猪血还得收起来,也许还要抹些到门上。加一对付弟弟还是那些招数,把假哭的弟弟直接放在地上,或者捡起一根张牙舞爪的竹叉子,或者就地取材扎出一把“小花”,或者把弟弟背在身上。只不过七年之后,她背起的是更小的弟弟。而不管是哪个弟弟,该假哭的时候还是假哭,该打闹还是打闹。生活随着生命轮转,寒来暑往,仿佛巍然不动的崀山,山间腾起的雾,雾里藏着奶奶急躁的责骂。

上《加一之姐姐》(2023) 下《加一》(2016)

奶奶的责骂,几乎是屋场声景中唯一的尖锐,破碎而迫近,却言不由衷。反而,村广播和电视机里的播报柔和庄重,平静而遥远,却是另一种言不由衷。责骂在此,播报在彼,两者好像来自不同的世界。此处的村庄来得真切,奶奶在轰轰然的打谷机前沉默,加一夺过弟弟手里的“武器”渐渐大了嗓门。彼处的世界捉摸不到,是广州钢铁森林里好不容易打到的工,又用些费解的词汇聒噪插秧人的腰背。彼处的世界高悬,它正确正当如似骄阳,把年轻人拽上南下的火车,却不知道下次因何再来。六七年前,是蒋廉颇口中的金融危机,六七年后,是混检前排的长队,“精准扶贫”一直都在,尚未不合时宜。此处的村庄往复循环,承担又消解着彼处的世界:疫情几年,加一也戴口罩吗?

上《加一之姐姐》(2023) 下《加一》(2016)

六七年前,导演蒋能杰想告诉观众,留守儿童的生活不止有苦,也有乡间地头的野和乐。长期对故乡的关注,习惯性的拍摄,早已融入了生活。我在广州拜访导演时,他给我看手机里的素材。画面中是泥巴和石子的小道,比马帮和矿工走的路平整,又不能和村小的硬化地面相提并论。导演告诉我,他的儿子也会举起手机记下看到的东西了。“记录”是简单的事,十几年不断的“记录”就不再简单。一次又一次的回去,镜头和生命同频,“记录”自然生出韵律,如季风般到来,如雨雪般消释。我也曾经一度想知道导演想向我们讲些什么,但回到”记录“的初衷,我慢慢追问我能从“记录”中看到什么。相机是导演的眼睛,也成了观众的眼睛。出身湖南的情谊,对别处乡土的好奇,对导演的公益事业的关注,都让我期待导演的新作品。而真正让我愿意找来导演以往的作品,一部部慢慢看的,正是“记录”本身:眼前一众的“小蒋”长大了,他们接受现在的生活吗?

加一成长在三场循环的缝隙中,姐姐也成长在这三场循环的缝隙中。她仍然温柔地和猫狗、鸡鸭相处,这次换她来说:

“猫咪明天会回来的,没丢,要回来的。”

《加一》(2016)

2024.2.20

巴黎至图宾根途中

5/5页

还剩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