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大妈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时,依然乐观坚强地面对的故事。影片通过大妈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部电影温情感人,令人深受启发。
《大河唱》观后感(篇一)
2024首片!朱靖江老师安利来的。But 苏阳和花儿歌手在哪?没看到QAQ。从初中就知道苏阳了。三弦的音色很有意思,我之前也考虑过学蒙古三弦来着。
以他者观自身—— 我有时太严肃死板:没给自己时间去好好体会趣味,真正热爱上一个东西,就匆匆定下功利的目标:我要xxx(通常是要做到“专家”级别)。而我看到不一样的思维:音乐本身的趣味。不问它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只是乐在其中。我猜:很可能这些艺人去想自己为什么做,心里面没有那些宏大的东西:文化自信;传统保护;自我和祖先的联系……也许就是很简单的,很直接的理由:我喜欢,我享受,所以我就这么做。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很快乐,如果我一直这么做下去,我就会一直快乐。(而根本没有现代意味上的,用意志力拧巴摁着自己的“自律”“坚持”)“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人生难得糊涂,不是想好了才去上路,而是路上才有答案。艺术更本质的生命力不在艺术的呈现方式上,不是一种技巧技艺上的熟稔,而是在生命本身。 感谢!享受!很有趣客观的片子。以后如果我在视觉人类学、纪录片上有造诣,我也希望自己能拍一部这样朴实多彩的人类学式影片。
《大河唱》观后感(篇二)
听名字,感觉很主旋律,看了,其实很接地气。《大河唱》讲述西北民间音乐,秦腔,道情三弦,拉花(这个第一次接触),皮影,以及带有这些民间印记的摇滚乐和他们的传唱人,看这样的纪录电影,内心震撼,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喜悦。 我的生活轨迹里,或多或少接触过秦腔,道情,皮影,感觉这些民间艺术传承传播并没有影片中那么悲观。皮影作为旅游文创产品已经遍及各个旅游纪念品售卖点,以演出形式呈现却也很少见(我没看过)。秦腔在易俗社、各大公园、农村庙会上还能看到,我身边也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是戏迷也是秦腔爱好者,兴致来了,也能吼上两嗓子,我小时候陪奶奶也看过不少戏,不管是庙会上的戏还是电视里的,至今都印象深刻。 纪录电影,台词朴素,却很容易被记住。“北上广都喊着逃离,农村能好到哪儿去,逃到哪儿都是焦虑。" 电影里,拉花传唱人开了快手直播间,可以看。苏阳的音乐,网上可以听,秦腔,生活中也有。希望,道情三弦、皮影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爱民间音乐,民间艺术的人能有机会听到,看到。 像所有爱这片土地,爱土地上的音乐,爱土地上的文化,爱土地上的记忆的观众一样, 要说一声感谢,感谢这非常珍贵的纪录。
《大河唱》观后感(篇三)
正片的资源一直没找到。上映那会蹲在山沟,于是就错过了。从16年吧,知道筹备的时候,就挺期待的。B站那六集,看完也就三星吧,这里面还得有些情怀。剪辑没逻辑,没核心,流水账,最失望的是,可能出于不需要不符合时代最强音的声音吧,有些预告里的对话都没了,连主要人物马凤山的那一节都没有。
关于苏阳想多说一些。大二那会开始接触摇滚乐,虽说自己主观确实喜欢,但也有客观想装文艺青年,拿捏气质的因素。第一次听到苏阳是《贤良》,带着浓郁的西北黄土气息,扑面而来,被我妥妥pass,太土了。15年在太原第一次看音乐节,苏阳上一个,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周云鹏。老周唱完,就想回下边帐篷眯一会,前天晚上因为停电,后来演完都后半夜一点多,加上大伙都挺开心,吹牛皮喝酒,睡的就挺晚。躺下迷迷糊糊,苏阳在台上一出动静,我惊了下,起来边喊“我x!可以啊!”,边往外面跑,就看见特别大一鼓在舞台中间横着,加上很多我不认识的民乐器,所有的东西汇在一起,一种百川归海的感觉,用一种难以名状的气势冲击着我的心灵。自此开始对西北这块地方,谜一样的向往,单说文化这,八百里秦川绝对有一席之地。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肤浅、虚伪,最可怕的是,之前还不自知,还觉得自己挺不错。现场永远是音乐的灵魂,所以真不是挑刺,录音室歌手真得往后稍一稍。
二流音乐愉悦心情,一流音乐拯救灵魂,顶尖的音乐叫艺术,是文明的传承,输出,旗帜。三流及以下是垃圾,不说了。狼和狗的区别,不仅因为狼能打,最基础的应该是狼知道什么是肉,能吃,什么是屎,不能吃。信息时代,大家选择太多了,希望都能尝试甄别肉和屎,最起码不要一边吃着屎,一边还开心的不自知。
要说摇滚唢呐这,西北有苏阳,东北是二手。
《大河唱》观后感(篇四)
1
不管是做农活还是唱大戏,还是教人怎么演皮影,甚至是把皮影戏送到上海中小学,老魏都是孤独的。他的这种坚守80年代的老东西,还有他拿出爷爷150年前的老皮影箱,总有那个旧时的岁月感。
这凸显了传播的媒介问题。一来像这种传统腔调浓的东西,带有老腔老调,甚至是戏文还是处于200年前教育功能的东西,一直没有与时俱进。但是到了学校里面被大专院校的老师所欣赏,被专家所欣赏,这是一个欣赏门槛的问题。
同时因为西北地处偏远,不像在东南沿海那么方便,所以现在借助于手机的直播功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据第2集说,现在有很多人在直播中打赏。
对于老魏的穷和贫寒,心有感触。我想如果贫寒打破了那样的老东西,是不是还能够传承下来?但是确实也不想让这么优秀的艺人失去他的生活土壤。
2
在银川唱秦腔,每个地方一演就是六七天,有点草台班子的感觉。我们这里叫垃圾班,又叫六色班。
老一辈对年轻人传承,让我想起了明清戏曲中老班主对于青年唱优的培训,是一这种千年传承。这么多年来没变。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方特殊的氛围,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在这里的茶馆,还有旧日的气氛。大家一边搓麻将一边干其他的事情,但是耳朵里少不了这音乐。觉得唱的好就会给他们披红,就是拿现代的红绸布缠在他们前面。上面会说赏10元50元等等。
老戏迷掰着几个柳枝听几个唱段,就能评价好坏。有人解说秦腔里的一声吼,是从黄土里扯出来的抗争。每逢庙会,这种苍白的生活就凭着五颜六色的文武大将,而有了别样的滋味。
《大河唱》观后感(篇五)
2021年6月12日,杭州天目里,苏阳带乐队在这里举行了“家在天涯”演唱会,演唱会之前是集体观看纪录片《大河唱》,因为疫情等原因,这场演出很规矩,晚上10点半准时结束,也没有特别的带节奏,但是,现场的苏阳比耳机另一头的苏阳更有力量,更富有情感。
苏阳的音乐受民间艺人影响较大,唱三弦的说书人,皮影戏艺人,花儿匠人,秦腔艺术团等等,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没有特严格的韵律,但是却饱含情感,是真正意义上来自土的声音。
本次现场对《黑骡子》和《胸膛》两首歌刷新了认知,这两首都是给人力量,让人坚强,忍耐,克服伤痛委屈,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最后放几张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