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经典影评有感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经典影评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5 04:00:10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经典影评有感
时间:2024-04-15 04:00:10   小编: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深入描绘了现代青年理工工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困境。通过真实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他们在职场和生活中所面对的挑战和矛盾。这部剧让人深刻思考现代社会对年轻人的影响,引发了观众对自身生活和工作的反思。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一)

北京大雪,在家刷剧。无意间发现一部纪录片,或者叫记录剧集,给了我一点小小的震撼。 片名很长,叫《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第一季已完结,豆瓣9.1分,第二季还在播,口碑和受欢迎程度都不错,但让我震撼的,还是它作为纪录片所开创的一种新形式。 国内观众对纪录片的感知可能不会很深——因为委实没有太多能在院线看到优秀纪录片的机会——但在欧美,纪录片早已是一种业界地位很高的创作方式。 从历史上看,BBC有《地球脉动》这一代表着纪录片最高拍摄和工业水准的IP,从影响力上看,近些年斩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辛普森:美国制造》和《美国工厂》等作品实际上很出圈,就连Netflix也紧跟时事,从前几年讲述芝加哥公牛队王朝兴衰的《最后之舞》,到最近以球星大卫·贝克汉姆为焦点的记录剧集,都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绩。 之所以说《青工所》开创了一种新形式,是因为它聚焦的不是一段故事、一个人物甚至是一个星球,而是一个标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称这个标志为「时代」。 拿我最喜欢的一集《关于 AI:ChatGPT 正在产生心智吗》举例,导演深入浅出讲清了ChatGPT让AI得以步入2.0时代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在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于世的数十年后,我们才真正能将其智能化的原因。 人人都知道AI将彻底改变未来的生产方式,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试图厘清它的本质,《青工所》所探讨的几乎都是类似的题目,另两集《芯片:人类算力被锁死了吗》、和《关于赚钱的一切》也是这样,它们并不深奥,也并非普通人接触不到的领域,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本质上认识这些事物,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如今赖以生存的科学土壤。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青工所》有它感性的一面,难得的是这些研究员能用数字去支撑感性的结论,为诸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征,增添一个「原来如此」的理性注脚。 据说像这样将思维具象化的创作形式被统称为「桌面电影」,它向观众传递的不是结论而是求证过程,这像极了科学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推荐。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二)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宏大叙事”,大到文学写作、新闻报道,小到课堂上的研究问题。人们喜欢具体,喜欢聚焦,喜欢和“我“有关联的个体叙事,这无可厚非。但好像很多号称要拒绝宏大叙事的“微观叙事”,并不是真的要讲具体个体的故事,其目的其实还是在寻求“大多数”的认同。

为了拒绝而拒绝,从而回避真问题,这真的对吗?

《青工所》给出了它的回答。相对于第一季的长片,《青工所2》采取了“20个小问题 + 4个大问题”的组合方式,20个小问题聚焦于具体的生活,小到“如何能有一个不粘马桶”“怎么走路才能减肥”“怎么设计一个好的logo”,研究员们从论文入手,亲自实验得出结论。

而4个大问题关注更宏观、抽象的时代命题:ChatGPT正在产生心智吗?芯片为什么不进步了?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工作?只靠做题就能诊断抑郁症吗?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些宏大叙事的进程之中时,这些问题很难回避。而在此之前,少有人把它们翻译成“人话”,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容易造成一种时代性的焦虑。

《青工所》确实从更理性、更有逻辑的视角帮我理清了概念、梳理了层次,哪怕这些问题到最后没有找到一个解,但我至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时代命题时可以怎么思考,过去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们。正如小凡在ChatGPT身上看到“每一次犯错,都有它的价值,人类正是在无数次的预测错误和更新认知中真正认识了世界。”,正如宁超在芯片的迭代中明白,“现是人类的悲观、杞人忧天,才破解了每个时代的锁死。至少我还愿意相信关于探索算力边界与寻找数学最优解的故事不会在我生活的时代戛然而止”。

“具体”是一种解决路径,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解决路径。社会在改变,人类还会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该如何适应,又该如何调整,这需要更多大胆的提问和宏观的研究视角。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三)

我很震撼,真的很震撼。 我们中国有一些优质的纪录片,譬如《舌尖上的中国》《此画怎讲》《大国工匠》等等,都是以人文社科形式展开的,能以理工思维解析万物的,标杆就是《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了,第一季上了9.1分,第二季正在播。

它曾有3期节目在AI圈和科技圈屠榜,分别是《关于 AI:ChatGPT 正在产生心智吗》、《芯片:人类算力被锁死了吗》和《关于赚钱的一切》,凡人接触不到的领域,青工所用朴实易懂的话语讲明白了,真正在为科学的土壤松土育肥,让知识更易进入中国青年人们的大脑。

这三期都偏理工科,理解起来有一定门槛。它最近上线的这期抑郁症专题让我很震撼。我们通常看到“抑郁症”这三个字,都是一些小作文,青工所用理工思维把它彻底量化了。

事情起因是青工所有一名员工中度抑郁了,作为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人,一个没有贬低自我的正常人,他深感抑郁了,于是他去了医院。在被确诊的过程中,他做了这期节目。

根据柳叶刀在2019年的一篇研究报道,中国12月份有2.1%的人患有抑郁症,我们中国有10.5亿成年人口,换算可以得知,有2213万中国人曾经得过抑郁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规模。

青工所演示了怎么确证抑郁症,要通过量表和物理检查,医生的询问诊断。

量表问卷,就像MIBT-16型人格一样,要填写大量的选择题,由这张表的答案测量出一个人的抑郁程度,性格倾向,行为指数等等,所以叫做量表。

物理检查就比较有意思了,会用仪器来测试一个人的心率变化、心电图、眼动、听觉、外脑成像等等,每一种五感的丧失或敏感,是对抑郁症有影响的,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结构的缺失,也会受到物理结构上的影响。

但单一的量表数据在医生眼里其实不重要,医生更在乎每个具体的选择,和问诊时患者对这些选择的解释。

量表不是诊断的工具,而是医生判断的索引。能下诊断的,依然是医生的经验。

很多人一生的情绪波动都不大,如果将一个人的心情打分,我的心情只在50-70分波动,从来没有过超级沮丧和非常快乐的情感。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基因”里带来的平静状态,但并不是,抑郁症也许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病因,而是多种神经异常的集合。

比如,我们也不排除另外一些明确存在的外因。“有毒”的原生家庭、人际关系、恶心的老板……这些日常压力,会作用在你的 HPA 轴,紊乱内分泌,长期皮质醇浓度过高,毒害了脑和神经。

抑郁症是上面这套系统的紊乱与失调。一旦有一个出现问题,最终都会导向抑郁。

我这种情绪稳定的人其实很难用概念上去理解抑郁症,通过青工所观察到了这种病症的产因和解法,而这期更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你不会跟随片子的播放出现一点厌世情绪。

深入浅出地用数理化方式,在拆解这个东西,越了解,越容易治愈人们自己和身边的那些朋友,即便我们不曾患病,也有一些情绪低潮的时刻。

我力荐这部片子,解析得很有趣,也希望大家能把这部片子分享给身边的朋友,2213万人里的一员,或者他们的家人。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四)

2023年,ChatGPT等高阶AI机器人的出现,在全球掀起讨论热潮,当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推理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考、理解复杂想法、快速学习,并完成人类许多工作内容时,由技术引发的“饭碗焦虑”为媒体行业带来的波动显得尤为明显。

ChatGPT正在产生心智吗?在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第二季首期内容中,研究员通过解释ChatGPT对话续写的过程,以及可视化ChatGPT模型的计算流程,试图分析人工智能的说话方式与人类的不同。节目硬核的思维逻辑和可视化的视觉呈现,展示着这个时代对人们生活悄然带来改变的新兴技术变革。

桌面电影的第一视角下,节目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如何让代码存储知识?一个ChatGPT模型有多少参数?ChatGPT拥有的知识是从哪来的?这些统计之外的新能力是如何出现的?通过压缩产生的智慧,和人的心智是同一种东西吗?……

检索文献和书籍、采访专家、制作三维模型等,从1957年的人类思考到新世纪的技术潮流,节目呈现着研究员抽丝剥茧般的思维逻辑,互联网上最直观和清晰的GPT模型计算流程的可视化三维动画展示更是全程高能,高密度的信息量和酣畅淋漓的求知快感,正是《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所散发的巨大魅力。

同时,在第一视角下,节目保留着研究员私人化的探索过程,还原着研究过程中的诸多情绪变化,并加入生活中的纪实影像拍摄,将理性的思考、自然的生活、感性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烧脑的思维导图和自然场景中反复抽离。

既视觉化呈现肉眼看不见的技术规律,也呈现人类个体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自然属性,一个个思维跳跃的高光时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自然中的万物运转和人与人生命的连接又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存在,这是对技术的追问,也是对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思考。

从第一季节目就可以看到,节目的研究视角其实更加看重的是如何用科学提出问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而非进行一场简单的内容科普,而提出问题后,这些问题也往往并没有非黑即白的确定答案,道德伦理、科技文明的发展,都会让一个问题本身有着诸多思考维度。

“科学与技术不同,科学是提出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尝试找到自己的理解。”制片人谢琳分享道。

在研究员对问题进行尝试解答的过程中,感受思考的魅力,学习获取知识的方式,并激发自我对求知的渴望,这是《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想要传递的青年文化。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像节目里研究员小凡、大杨这些富有好奇心的年轻人一样,去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领域,如第一季节目中研究员就曾通过网络寻求专家帮助,第二季首期节目里研究员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研究员不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只要你愿意发挥行动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想了解的世界奥秘。

难能可贵的是,节目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又时常融入着人文关怀,这让对于科技和生命的思考不再冰冷,回到了对于人类发展本身的思索之上。

对于人工智能能否拥有心智这个问题,节目将分析的落点指向人与机器的区别,正如节目所说,ChatGPT或许尚未涌现心智,但它已经拥有了智能,它可能又是一场快速退潮的科技热点,也可能是人类的最后一项重要发明,“机器可以是一个精妙准确的复读机,而人类是一个可以出错的复读机,缺陷和错误定义了我们是谁。”

(转自传媒圈)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五)

“你赚多少钱,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前段时间看了腾讯一个名为青工所的科学纪录片,研究人员通过明瑟方程,从5000个不同收入阶层的对照组里,计算出了6组答案。 第一,学历差距对收入造成的影响,其实只占人们可得工资的30%左右。剩余的70%皆是难以观测的变量,包括一个人愿不愿意加班,是不是非常有工作的动力,甚至是他愿不愿意在酒桌上喝酒,这些事加起来对个人的影响,可能都远比学历要重要。 第二,学历之间的差距所影响的工资收入差距,其实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小。本科是一道分水岭,但博士的收入,也仅仅只是文盲收入的2.4倍。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工资差距并不大。 第三,对工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市、行业和学历。 第四,最赚钱的行业,的确是大家所熟知的金融、计算机、房地产。它们比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要高百分之四五十。但到了2023年,房地产的收入就不好说了。 第五,差距最大的因素,是城市。在北京工作,会在工资最低的宁夏的收入高2.5倍,比大多数内陆省份都要高40%到50%。 第六,如果工资超过25000,已经可以排进前10%。 通过这几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直观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其实后天选择所带来的收入差距,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小得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依赖房产作为资产配置最重要的一环的中产,都会选择变卖一线城市的一套房子,以供下一代出国留学。但如果一个人通过学历与认知也很难改变自身所在的阶层,那是否意味着,留学投资这件事——势必是不能够讲究投资回报比的。 因为就研究数据来看,博士学历拿到的薪资,普遍只比文盲高2.4倍。而这样的收入差距,其实远不足以填补房产变卖带来的“亏空”。 烂尾楼夫妇事件引发巨量的讨论后,我常在关于他们的讨论下看见这样一句话:“人的认知配得上他所受的苦难。”那么一个普通人,通过依靠自我的努力,究竟要达到多高的认知,才能保证自己无需经受这些苦难呢?

《贫穷的本质》里,诺奖经济学得主班纳吉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穷人、小康家庭与中产阶级之间的差距,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要小得多。也许认知上有差距,但富人以外的任何群体,都更趋向于稳定,这也是为什么,买房置地这一观念,会在过去的几十几百年内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因为当一个人的财富不足以达到“盈余”的状态时,人会天然地缺乏安全感,而房屋作为固定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大多数普通人的首选。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 许多发达国家的超市里,大瓶装的高糖分饮料往往要比小瓶装的更加便宜,这意味着相比富人,穷人在精打细算的过程里,更容易获得糖分高的东西,也更容易变胖变臃肿。因为健康,其实是一种奢侈品。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们,并没有多余的精力与闲钱去考虑如何让自己及子女吃得更好。微量元素、膳食结构,与高恩格尔系数居民们的生活仍然有着遥远的距离。 米其林与普通餐厅的差距,头等舱与经济舱的距离,高级酒店和快捷酒店之间巨大的价格鸿沟,是2.5倍、2.4倍和那30%的努力与选择能够达成的吗?——有可能,只是这个可能微乎其微。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一本名为《焦虑的人》的书中提到:“高级餐厅的桌子之间离得很远,头等舱没有中间的座位,豪华酒店有单独的套房客人入口。在这个人挤人的世界上,你能买到的最贵的东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决定一个人收入的差距,分为先天和后天两部分因素。后天因素之中最重要的,似乎是选择与努力,可数据得出的结论却又告诉我们,哪怕每一条路都走对,叠加之后所跨越的差距仍然比我们想象得要小。并且,依赖于做选择与努力而达成某种意义上的成功的人,抗风险的能力其实要差很多,因为我们总是习惯用更多的钱去治病,而非预防。 生活在巨大压力之下的人,因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我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拥有更不稳定的情绪。因为我们习惯了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穷人不仅仅意味着缺钱,更意味着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他们往往必须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东京贫困女子》里有一位女士,多年来一直积极工作、努力考试,但在某天忽然意识到,她大概率会一直贫困下去。因为她的努力似乎毫无方向,而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她甚至不知道该去往何方。当个人的积极努力于社会而言只是无力的回响时,我们应当如何寻找新的出路? 《贫穷的本质》里,班纳吉在第一章则给出了答案,在一些时刻,努力与急促是毫无作用的,许多人沉溺于寻求“如何获得财富”的证据,但人生的十条道路之中,其实只需选对一条就足够。那么,真正的最优解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已经写在历史的长河里。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唯一设法能做的就是确保自己在路上。如果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努力与选择能改变的余地都很少;如果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都失效,新的方式也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宽慰自己——眼前这条陌生的路,现在是熟悉的了。 就像鲍曼在书里写的那样,我们仿佛生活在不确定之中,且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它带来的焦虑与困扰,但这也许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现代性的。面对过剩的可能性,采取“无为主义”的态度,是一种自救。 “如果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第二季》影评(篇六)

年轻人,决定用“具体”对抗信息焦虑

焦虑源于恐惧,恐惧与未知有关,“具体”则是一个将未知拆解,化未知为已知,并逐个击破的做法。

为了应对信息焦虑,这届年轻人把生活的重心从互联网移开,转向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很多人每个月都会重新立下一个flag的事——“减肥”。

过去,年轻人看到“7天掉10斤”等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后,容易盲目跟风。结果不仅没有减肥成功,还搞垮了身体,加重了焦虑。

如今,他们会先问“是不是”,再问“行不行”。先去弄明白“这种减肥方式到底是什么”,再去研究“这种方式适不适合我”。

腾讯视频出品的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第二季(后文简称《青工所2》)中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发现坊间有一种“走路就能减肥”的说法,而且“10分钟就能消耗6万卡路里”,效果很诱人。

换一种走路方式,10分钟能够消耗6万卡路里

于是,这群年轻人先找到这种走路姿势的源头,发现这是来自1970年喜剧团队Monty Python的一集小品,主人公茶包先生的工作任务就是研究和开发各种滑稽古怪的行走方式,“茶包傻步走”就是其中一种。

除了这些具体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也会关注一些看似无用、实则妙趣横生,且“与我有关”的问题。

比如有人根据不粘锅原理,提出了一个构想——“不粘马桶”。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遇到过在别人家上完厕所却冲不干净的窘况,那一刻你会不会也觉得很尴尬、很“社死”?

为什么世界上有不粘锅,却没有不粘马桶?

《青工所2》的研究员们决定对这个问题刨根问底。

在片子里,研究员先从文献开始,研究大便有哪些形态,什么样的大便是不粘的;然后再研究不同马桶的涂层产生的摩擦力、每天记录数据……

在一次次的追问和主动搜索中,找到了答案——“不粘马桶”是可行的,但有的方案中,不粘马桶的精密零件不易清洗,所以在合租房、出租屋不好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过去全知全能的纪录片视角,《青工所2》是从研究员的第一人称“我”出发的。

观众看到的节目画面,就是研究员自身的第一视角。

这种形式也被称之为“桌面电影”,能让观众更有沉浸感。

不管研究员是推开一扇厕所的门、还是上网搜索资料、研读文献,观众都能顺其自然地代入到研究员的视角中,仿佛自己也跟着亲身体验了一次“不粘马桶”的探秘之旅。

然后,研究员认真地搜索文献,找到不同的人穿着新陈代谢测量设备,测试普通的走路姿势、茶包傻步走和其他走路姿势,分别能消耗多少能量。

最终发现,如果你采用“茶包傻步走”的姿势,会一下子达到剧烈运动的效果,而且体重越大,每分钟消耗的能量越多,所谓的“10分钟消耗6万卡路里”,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个体生活的问题,还有一类问题宏观、抽象,此前很少有人把它们翻译成“人话”,所以容易造成一种时代性的焦虑。

《青工所2》的研究员们,不仅在用“具体”去解读生活中的小问题,也在试图用“具体”去厘清一些宏观的问题,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比如《青工所2》第一期,就从“AI会不会拥有心智”这个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入手。

研究员先回顾了AI从1957年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以可视化的手法,一步步展示了ChatGPT虽然尚未拥有心智,但它是一个巨大的语言模型,能对几千亿文字进行无损压缩,因此可以快速学习、迭代。

而最近全球新闻的热点,也在围绕着另一个词展开——“芯片”。

华为麒麟芯片回归、苹果新机搭载3nm芯片、光刻机等热词和议题接踵而来,但大部分的文章角度都是宏观的、纯技术层面的,晦涩难读。

人人都知道芯片,却不了解它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芯片和普通人的关系是什么。

在《青工所2》的第十期节目里,研究员也提出了一个宏大的问题:人类算力被锁死了吗?

不同的是,研究员遵循着“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逻辑,通过一个个问题的钩子,拆解了芯片的工作原理和芯片算力的忧虑。

研究员先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科技的发展入手,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1995年,“我”(研究员)出生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电脑,是卧式的金长城。后来“我”又陆续看到了电子琴、Gameboy、MP3、笔记本电脑、诺基亚……

1995年,研究员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脑

按理说,随着晶体管不断变小,芯片的算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会越来越发达。

但事实上,研究员发现,芯片的发展,似乎停滞在了自己进入大学的那一天。

他带着困惑采访了中科院的计算机科学家胡伟武,对方的回复是,“我认为摩尔定律,实际上已经到头了”。

紧跟着,研究员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芯片的确出问题了,芯片为什么不进步了?”

于是,观众跟着研究员的视角,开始上网找文献、看Github上的晶体管结构GDS版图、研究晶体管是如何极限缩小的,再通过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青工所2》第十期节目,揭秘了芯片的工作原理

一次次的抽丝剥茧后,观众和研究员终于搞懂,芯片的性能,是由晶体管的数量决定的。芯片的算力,几乎就等于生产力。“每个人能同时使用的晶体管个数,已经成为了一种资产”。

但当晶体管缩小到极限后,再想增强算力,或许只能靠增加体积。更高的价格,更大的体积,也就意味着廉价的芯片很可能会再一次变成昂贵的巨物,我们很可能再次回到1999年,也就是算力被垄断的时代。

《青工所2》就像年轻人的“外接大脑”,也像一本年轻人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选题上,《青工所2》能敏锐地捕捉当下的热点,语言表述通俗、接地气,而且内容同时兼具深度和人文关怀。

更重要的是,《青工所2》的节目内容,更注重展示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展示某个问题、技术发展是怎么一步步从A走向B的,而不是直接提供一个结论、一个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芯片相关的这期节目中,研究员最终也没有找到解决算力忧虑的方案,全世界都被卡脖子了,人类芯片算力已被锁死,这是技术的困境,未来芯片可能会被垄断在大企业手里。

节目里提供的是一种忧虑,但通过具体的研究、具体的举措、具体的提问,未来关于任何定律的打破或技术突破,也有可能成为希望。

被时代议题和热点包裹的我们,离事实和真相其实没有那么远。始终有那么一群人,试图用“具体”消弭时代焦虑,帮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点。

他们对于知识生活和思想类内容的深耕,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关于“智识生活”的全新思考,也鼓励观众用行动去探索自我、探索时代,用“具体”去拆解问题,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自己的生活提供确定性的研究。

当我们关注具体的人和生活,我们也会获得一个向内观照的维度,找到个人之于世界的、一个具体的锚点。

(搬运了一篇DT商业观察的评论!写的很棒)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