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精选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4 15:10:27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14 15:10:27   小编:

《把宇宙作为方法》这篇文章,呼吁人们要摆脱狭隘的思维模式,以宇宙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作者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万物相互关联,只有放眼全局,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跨学科思考,将自己的想象力放到无限的空间中,以此来拓展我们的认知范围。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一篇

补充:

有些地方我也不喜欢,比如在某些方面太注重自己所理解的科学而回避其他考量。

不过整体而言作者通过这本书流露的视角,和平易的科学方法传递我倒是颇为认同,而且感觉后者能做到的很少。(也可能是我看的少)我确定应该会有专门这样的书,但我相信很难做到如此的朴实和平易近人。(毕竟是书信)

而且简短的书信阅读起来毫无压力,也是我昨天下午拿到的书现在就已经看完的很大原因。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二篇

《把宇宙作为方法》美国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一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回复各类书信的书。 今天是2021年双十二,我在一个咖啡馆通过得到电子书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从开始的不经意,到后来深深的吸引,是作者用乐观积极的宇宙观视角,诙谐幽默回复了各种科学、信仰、哲学、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书中有几句话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大家分享:“天空不是尽头,将别人的批评甩在脚下,飞向天空高处。”“抬头看别放弃。”“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能够超越文化,政治宗教和时间由此积累的知识和智慧构成了文明。”“宇宙视角是谦逊的;关乎精神,甚至算得上救赎,但不是宗教;让我们得以同时把握宏观微观,让我们睁开眼睛看到真正的宇宙,它不是呵护关怀生命的温床,而是一个冰冷孤独危险的地方。”“宇宙视角让我们对异想天开的念头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又不至于开放到失去推理能力,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人生中所有关键时刻,你的思考方式比知识更重要。” 这本书让我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生活,工作自然与人生。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三篇

读完这本书,有三点印象比较深刻:

1. 先界定问题,再回答问题:我比较欣赏作者的思路和方式,他会首先界定问题,然后再去回答问题。另外,作者真的非常有耐心,对于一些非常奇葩的基础的甚至是反智的问题,也能循循善诱来进行回答。

2. 放大思维的尺度:很多问题在宇宙的尺度上来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我想这也是研究宇宙的科学家能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3. 启发式学习: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应该直接交给他们答案,而是通过他们的问题去启发他们的思考。并且通过塑造环境和言传身教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孩子对离心力非常感兴趣,那我们不如去带他们到游乐场去玩。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四篇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知识储备越丰富的人,越能讲清楚那些看似基本简单的概念。所以很喜欢看一些物理入门科普书,看科学家们是如何解释那些看似约定俗成的概念。

这本书信集并没有系统地介绍物理学的各种理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如何科学的思考,来践行他的教育理念。

比如说,当你认为自己遇到了鬼,可以问问ta:你穿衣服吗?你吃饭吗?如果吃,食物从哪里获取?能感知到温度吗?等等…这类可以作为研究证据的问答。

美国拥有信仰的人数比例是如此之高,以至尼尔在书中频繁地与有信仰的人士对话。通常语境下,信仰是一种不需要实验证据也能维持的信任。所以各类宗教信仰在很多时候和科学所要求的实践出真知总是冲突的。当你皈依一种宗教时,往往意味着你要远离其他宗教。所以我对自身的结论是:保持敬畏,保持开放,保持未知,不迷信不盲从。

想到经历低估时的自己,也曾被宏大的宇宙拯救过,在物理的海洋中遨游,在硬科幻的世界里放空自我。宇宙无垠,我们是身处其中的微小颗粒,与尘沙无异。与此同时,人类也会散发自己的微光。阴阳调和,芥子纳须弥。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五篇

读完这本书信集,很感动,所以回了一封,挺好玩。 亲爱的泰森先生: 我读过你的两本书,万维刚推荐的《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高爽解读并推荐的《把宇宙作为方法》。这两本书都是极好的,我很喜欢,我还在追你的科普视频《宇宙时空之旅》,并分享给我的朋友,一起带来快乐,天文学真的浪漫啊。 得到“精英日课”主理人万维刚老师最近在介绍你的新书《Starry Messenger》,他译为《星空信使》,解读非常棒,高爽老师说正在翻译,不久我就可以读到中文版了。 几年前我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万维刚启蒙了我的理性之光,原来科学这么有趣。在我看来,你们两人做的事情很像,你在向美国人科普科学精神,万老师则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最新的好书。 科学的目标是寻找无关立场的真理,我很喜欢你说的宇宙视角。 宇宙学原理是规则哪里都一样,物理法则哪里都好使。宇宙视角来自对宇宙的基本认识。 宇宙视角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属于每一个人,了解宇宙就是在更新世界观。 宇宙视角是谦逊的,在这里我们懂得谦卑。 宇宙视角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宇宙,它不是生命的温床,而是个孤独又危险的地方,生命实在短暂,人类实在幸运。 宇宙视角让我们对异想天开的年头保持开放的态度,与此同时保持机警,保持怀疑和推理能力,不随便相信别人的说法。 宇宙视角让我们跳出所在环境,超越基本生理需求的层面,想想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self 的事情。 宇宙视角也是外星人视角,在这里没有空气没有飘扬的旗帜,我们可以放开文化的包袱,真正的包容,开阔心胸。 宇宙视角还让我们重新理解生命,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有基因纽带连在一起,我们都是星空下的尘土。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六篇

第一部分读完,真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科普书信集。很多有趣的读者问了很多问题,甚至很多都有些沙雕,作者也能幽默风趣的接住梗并回信,在为他们科普的同时,同样传授了自己的人生经验。

第一部分最震撼的属于有一名读者问我们人体就极其复杂的组成,简单的3G数据怎么能进行传输。而作者举例完整个宇宙由区区92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只有4种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基本粒子也只有4类(夸克、电子、中微子和光子)电磁波(光)的几乎所有行为都能用4个方程来描述,一张便利贴就能写下。所以你可以为世界的复杂性而惊叹,也可以惊叹一切原来这么简单。

第二部分对我不付钱这段有很强的感悟。来信者是个普通人,他认为每年作为一个纳税人,国家在航天事业上的投入太多了,已经达到“每个人一支润唇膏”的地步,他认为航天可能是个好事,但并不愿意花钱。

诚然,作为一个普通人,表面上看,探索星际奥秘,发现宇宙科学技术离我们生活太过遥远,好像犹如外太空之于地球的举例一般遥不可及,但是它的开拓与发展却切实可行的改变了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使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能用集成电路,可以预测天气防范飓风龙卷风等灾害,用gps定位导航,可以收看全世界的卫星电视,便捷的使用谷歌地图等等。

我们需要放远我们的眼光,虽然当时放弃的是一支润唇膏,最后收获的却是星辰大海的时代追求。

第三部分生命章节中有几封回信非常伤感。写信人或至亲好友离世,或自身也罹患重病,对不如意的生活产生了困惑。而作者尝试用宇宙视角给与写信人的开导,新奇也温暖。

宇宙不因为一个人而存在,在太阳系里,地球的确是非常特殊的,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的出现更难能可贵。可是放眼宇宙,甚至仅仅是放眼银河系,我们似乎一点儿都不特殊,宇宙如此宏大,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宇宙不可能是专为我们而存在。而恰恰相反,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基因的纽带将我们和地球上其他生命联系在一起,我们和宇宙一样都是共有的原子构成,我们都是星辰。所以生活不如意,也要记得仰望星空。认识宇宙,就是重新认识自己。将生活的点滴困惑化解为宇宙恢弘的背景下思考,人生会豁达不少。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七篇

《把宇宙作为方法》翻阅起来轻松易读,主要选取世界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泰森与读者们20多年的百来封书信。泰森从宇宙的角度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解答了关于科学、信仰、哲学、人生中的大量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专业人士的困惑,也有普通人的迷茫。

信,这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考验着对文字的精准把握能力,要能精确表达,又准确传达情绪和感受,你有多久没有提笔写信了?

这种页边距和段落距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2000年时候的书籍。(啊,暴露年龄)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点:

一、先界定问题,再回答问题。作者真的很认真的在回答问题,特别是那些“奇怪”的问题,以一种很真诚、很通俗的方式。

二、从更大的视角看问题。

“当你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或者遇到真正的悲剧,我们很容易忘记,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再往深里想想,智人的基因组能繁衍出几万亿独一无二的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诞生的机会。所以对我们这些已经降生于世的人来说,死亡也是一种特权。这样的宇宙视角赋予了我力量,让我能够充实的度过活着的每一天。”

“我觉得希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教似的,但还有另一种希望,它需要你尽力了解真实的世界,运用我们的智慧让事情变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是由那个付出努力的人带来这个世界的。”

三、思考方式比知识重要。

教孩子磁力,不如直接给他一块磁铁玩耍。

面临风险:“对于某个主题,你的知识足以让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却不足以让你发现自己错了。”

最具创意的解决方案往往来自其他领域,来自所侧重的事物和你完全不同的人。

最后,一起来欣赏一段理科生的描述:“每当我竭力试图平静地怀念世贸双塔,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的观景台。在楼顶的观景台上,你可以将问候语输入计算机,北塔的无线电天线会将你的问候送往太空深处,以共竖起耳朵窃听的地外生命解码。世贸双塔如此之高,如果你站在观景台上,那么地平线远在72千米外。沿着地球弯曲的表面,这个距离足以让观景台上的日落时间比地面上晚2分钟。要是你一秒钟就能爬一层楼,那么你真的能看到凝固的日落。遗憾的是,你早晚会累得喘不过气来,或者爬到最高的楼顶,最终只能看到落日缓慢地沉入地平线下,淹没在夜色中。”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八篇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尸佼在《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那么,到底什么是宇宙?这可能既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自己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也许在你把目光对准深邃的夜空时,这个问题就像流星一样在你的“思绪”中一闪而过,也许在你思考生命的真谛时,这个问题又给你更加深刻的答案——我们都是沧海一粟,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我们也“都只是宇宙中,那微小的尘埃。”也许时至今日,科学家也并未真正搞清楚宇宙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宇宙,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 因为“宇宙不仅创造了万物,还给予了我们思考的方法。”这句话出自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所著的《把宇宙作为方法——天体物理学家写给所有人的101封信》的封页。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解答什么是宇宙,但是它却解答了科学与信仰、哲学与人生之惑,重寻生命的意义。 初识泰森,是在我2017年翻译《聚光灯下的明星科学家》时,该书的作者专门用一章来介绍泰森和他在科学传播工作中的成就。此后也陆陆续续阅读了不少泰森撰写的图书和文章。他不仅对本领域的科学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播和普及,而且像其他明星科学家一样,也借助科学传播“来激励新思维,驱动科学争议,强化公众的理解,动员社会运动,并塑造政策。” 而《把宇宙作为方法——天体物理学家写给所有人的101封信》也是他在这方面实践的一个例证。虽然这本书刊登的是泰森在过去长达20多年里与几乎全是陌生人的通信,尤其是在这个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几乎主宰了人们之间交流来往的当下,“写信成了一门失传的艺术”,但是它并不妨碍我们从中看到科学理性的光辉,看到科学精神的彰显,更看到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由101封信组成的这本书共12章,泰森刻意把它分成了四卷,即“精神”“宇宙”“生命”和“选择”。在每一卷中,不论是对伪科学的驳斥,还是对普通公众质疑的答复,抑或是给来信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我们都能切身地感受到科学家的平易近人,科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未来科学研究,包括宇宙探索在内的理性乐观主义。 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第一卷中,他直截了当地总结说,“鼓励人们自己思考,而不是让别人替你思考,由此孕育出怀疑主义的‘灵魂’和自由探索的‘精神’。”这也是他在给乔治·亨利·怀特塞兹的回信中提到的。他还在给特伦顿·乔丹的回信中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要证明某个主张,目击证词算是最弱的一种证据。虽然法庭十分看重目击证词,但在科学的‘法庭’上,目击证词几乎毫无用处……要得出你所说的结论,我们需要在科学的‘法庭’上拿出更有力的证据。” 比如,在第二卷里,他讲到,“科学的目标是寻找无关立场的宇宙真理。”“活跃的科学家不会执着于宣称科学能解释所有的事情。” 再比如,他在第三卷中认为,“真正的科学素养不仅关乎知识,更关乎你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这实际上已经暗含了一个逻辑,科学传播不仅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教给受众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等等。当然,他也分析了普罗大众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人们总会选择性地过滤各种理论,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世界观的内容。”但是“科学是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了解,它只遵从实验结论,不因任何人的主观意见而动摇”,因为“论证的力量来自证据,而不是辞藻”。 为此,他在第四卷中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命题,“人生中所有关键时刻,你的思考方式比知识更重要。”为此,“学校教给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最理想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激发你一生的求知欲。”然而,现实往往是“学校只教知识,不教思考方式。”应该说,“在所有的教育目标中,这(思考方式)可能是最高的一个,因为在人生中所有关键时刻,你的思考方式比知识更重要。”不过,“思考方式很难传授,而且需要师生双方都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你得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应该说,虽然这本书的主标题是“把宇宙作为方法”,但是对于什么是(科学)方法,泰森在书中并未作详细的论述,而是通过一封封的朴素信函做了概括,毕竟他也只是期盼“这本书能为好奇的读者提供些许知识和灵感,甚至共鸣”。 这实际上印证了伽利略的名言,“你不能教给一个人什么东西,你仅能帮助他发现自己。”对于如何把宇宙作为一种方法,那可能还需要各位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提炼,去践行。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九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渐渐沉浸在便捷的社交媒体沟通交流体验中,逐渐忽略了写信这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写信俨然成为了一种失传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逐渐丧失了对文字的精准把握能力,难以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而这本《把宇宙作为方法》收录了作者二十年来的通信稿件,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对于一些科学理论的认知,拉进了普通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拉进了普通读者和学术专家的距离,为我们呈现了一次非同一般的知识盛宴。

有一段时间,关于NASA的船票走红网络,很多人跟风制作。殊不知关于NASA有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知识点。比如截止目前NASA已经走过63个年头,人类也在不断的迈向对于月球的探索中,尽管再这个过程中痛失了很多优秀的宇航员,但人类求知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滞不前。

在#关于精神#章节中有一个话题是再讨论关于外星人存在与否的问题。麦洛迪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一直努力致力于寻求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却从来不转换思维去找找那些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造物呢? 收到这个问题的尼尔十分从容,他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技术进行回应。告诉麦洛迪我们目前已知的生命形式只有一种,但是不排除其他我们认知领域外的生命形式,这种形式是难以被辨别被认定的,我们也没有方法及手段去揣测它们的模样。尽管有宇航员曾经在飞行任务中观察到类似的生活迹象但是又不排除是太空垃圾的可能性。毕竟,肉眼观察,目击证词不能算作一种科学严格的证据。

此外我们在书中还可以看到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平行宇宙是否存在”“多贡预言”等赋有社会舆论度的话题。相信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记得2012年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在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地球也没有毁灭。 而针对于平行宇宙空间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曾产生过这个想法,并且条件反射的认定在不同的时空内肯定存在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正在经历自己所没有遇到过的那些开心,幸福的事情。就像书中那位信件主人科琳一样她认定她看到了男版的自己,并确保她自己精神状态正常。其实这并不能单方面的说明发现了平行宇宙的入口,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进行实验论证。尼尔给出了赋有专业性的建议,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是可以试试能否和对方交流,看看它能否被镜子映出来,看看它能否留下指印,别人能否看见它,是否能和它互动,它是否有气味,有声音等……

综合来讲,这本书以一问一答的书信体模式解答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奇的科学问题,每一篇内容都充满专业性与趣味性,让我们认识了与众不同的宇宙世界!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十篇

本书首版于2019年。英文名:letters from an astrophysicist亮点

强调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展示了作者对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生命意义的思考。

来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业、理性、兴趣、教育、外星人、世界末日、死亡等)。部分来信措辞相当尖锐。作者的回复观点严谨,逻辑周密,用词坦率且不失幽默。

译文流畅。

第一卷

科学赋予了我们对所见所闻提出疑问的独特方式。

“某某事物(事件)不存在”的观点是消极事实,不需要提出者自证;但“某某事物(事件)存在”的观点是积极事实,需要提出者自证。此时,萨根“不寻常的主张需要不寻常的证据”就格外重要。

当我们坚持自己的主张时,需要明白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对于某个主题,我们的知识足以让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却不足以让我们发现自己错了。

诉诸无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是指,在推理或争论中,因为某个主张尚未被证明或反驳,就推断其为真或假的错误方式。其错误在于,无法证明或反驳某个主张,并不意味着这个主张是真实的或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寻求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这个主张,而不是基于无知的状态做出无根据的断言。

外表有时候会骗人,所以我们最好多问“这是什么?”,而不是问“这个东西看起来像什么?”

第二卷

科学的目标是寻找无关立场的宇宙真理。

对于新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的意见总有分歧。重要的是同行评审、公开发表研究数据以及这些数据透露的研究趋势,而不是科学家本人热情洋溢的发言。

科学本身无所谓好坏。科学只是介绍自然世界运作机制的基础知识,拥有正邪色彩的,其实是科学的工程学应用。

繁殖周期越短的物种,演化趋势越明显。我们经常发现新的细菌或病毒,这些原本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病原体,都是由它们的祖先变异产生的新物种。

科学既可以追寻真理,也可以追求理解与意义,这三者并不矛盾,但科学的首要目标是了解宇宙的运作机制,并借助这些知识,对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做出可验证的预测。

第三卷

创新的解决方案,往往来自多个领域的交叉碰撞,但哪些领域的交叉会在什么时候绽放出怎样的火花,完全不可预测。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个事件非常罕见,却不告诉你其他相似的罕见事件出现的频率,迷信的人往往会强行赋予这些事件不合理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上帝是否真实存在(作者秉持不可知论)。但我知道,那些罗列证据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人,总爱忽略反面的大量证据,无一例外。

各种文化里都有的,不一定就是好东西,也不一定对,更不一定会传承千古。例如:战争、背信弃义、权力斗争、奴役与剥削。

提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答案,然后想办法用已有的数字凑出计算结果——这的确是一种古老而迷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但却完全不值得信赖。要证明数字命理学的价值,需要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提前做出计算,然后预测某个参数的值。

第四卷

在天体物理学中,通常更注重理解与推测性的模型,而不是过于追求数据的精确度。

本书的内容,几乎与天体物理学无关。

作者的某些回信,言辞有些“科学的冷冰冰”。例如:第107页,他的表侄告诉他自己听到了亡父的声音,或许(在我看来是明显)这位表侄并非不明白,而只是为了寻求安慰。

本文的多篇回复是针对的是宗教观点——受宗教影响较小的读者可能对此“无感”。

正文027页:量子传送是真的。实际:量子传送并不是标准术语(标准翻译是量子隐形传态),甚至什么也不是。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故意这么说。

正文049页:在所有有名字的恒星里,三分之二的恒星是用阿拉伯语命名的。实际: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持这种说法。

正文067页: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美国的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水平都属于垫底的10%。实际:此种说法过于概括与片面。

正文140页:尼尔斯·玻尔的办公室挂了一块马蹄铁( 西方的传统迷信认为马蹄铁会带来好运)。实际:这的确是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但笔者没有在阅读过的玻尔传记(戈革的《史情室文帚》、派斯的《玻尔传》)中看到有这个记载。

正文148页:伽利略说,我觉得上帝写了两本书……上帝赐予了我们感官……实际:并未在伽利略的知名著作中发现有上述表达,或许伽利略在不出名信件中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与观点。

正文198页:没有野生的牛(翻译问题?)。实际:存在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印度野牛等。

正文182-183页:阿斯伯格综合征。实际:阿斯伯格综合症。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十一篇

小时候听《鲁冰花》时总觉得整首歌非常悲凉,直到有一天,同学对我说,这首歌用来想念天上的妈妈的,我的妈妈就在天上,说完,他就扬起脸看着远处的天空。

而我,一个10岁的孩子,第一次听到了死亡,也是第一次对外天空有了不一样认知。

原来远处的天空有着妈妈的守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在宇宙中有有恒星,有小行星,有黑洞,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更加客观、理性了,但是当我困惑时,我仍然会仰望星空。

因为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能感受能获得片刻的安宁,我们应该和天体学家一样,用更大的维度去看这个这个世界。

最近读了卡尔·萨根传人、霍金科学传播奖得主尼尔·泰森在他的新书《把宇宙作为方法》,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作者只是选用了20年间的101封信,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了一个科学家对人性、对信仰、对哲学不同的看法,永远热情,永远充满希望。

在书中,泰森以一位昏迷13天的女子作为整本书的开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

当时女子已经昏迷了13天,但是她的丈夫不离不弃地照顾了她13天,然后在丈夫的歌声中,女子缓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看到了心爱的丈夫,她给丈夫以微笑,她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但是她仍想知道,如果宇宙的归宿是杀死我们,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生活充满期望?

面对这样的问题,泰森说,希望有两种,一种宗教的,需要虔诚的祈祷,一种则是我们通过努力而改变的,这个希望是由人带来这个世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让我们拥有希望,而这些希望是真切地存在于地球中的, 这远比祈祷来的可靠。

深表认同。

只有自己创造出来的希望,才是最牢靠的。

前段时间,有个95后女孩在网络上火了。

她花10年积蓄买房,没钱装修直接入住的故事,感动无数了网友。

她14岁出来讨生活,进过厂,开过店,打过工……

吃遍了生活中所有的苦,但是她还是靠着自己给了月供,没有钱,她就住进了毛坯房。

总有一天, 她会让家成为她理想中的样子。

这个希望不是95后女孩祈祷来的,这是她用双手一点一点挣回来的。

人生在世,越往后越明白:

成年人的希望,都是自己给的。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你是怎么面的生死问题的?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坦然接受。

这当然是面对生死最好的回答,但是我们真的能做到么?

泰森在书中用很多封信来解释了生死的问题。

例如,在《道别》中,斯特利因为身体不好去看医生,医生说,他的身上发现了多处癌细胞,大限已至,时日无多。

斯特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我不想收到同情和安慰的邮件,因为我比其他人幸福很多,自己一直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能潜心研究科学和数学,现在我甚至得到了临终前的“两分钟警告”,这样,我才能有条不紊地继续我的人生。

如果这不算坦然,什么才是面对真正的坦然呢?

泰森在书里说,事实上我们人啊,就和演化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说的那样,人类,本来就是存在的基因组合,我们没有机会出生,更没有资格死亡。

深以为然。

我们总是以为一个人的生死是很重要的,但是从宇宙的视角看来,基因的纽带不过是将我们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联系在一起罢了,我们都是尘埃。

对于科学家父母,很多人都会有着天然的信任和喜爱,但是即使知名如泰森,他仍觉得孩子的发展是需要引导的,父母是需要相互学习的,因为孩子成长之路上有着无穷无尽的挑战。

在泰森的所有来信中,有一个身陷囹圄的父亲让人尤其泪目。

韦恩因为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而入狱了,但是家里有着两个经历旺盛的青少年,他希望能在泰森身上取经,孩子到底要怎样才能爱上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泰森看到之后,给他的回复是父母介入孩子的爱好,效果是五五分的, 有可能让孩子爱上科学,也有可能让孩子厌恶科学,但是他仍然很期待能和韦恩和孩子见面,希望能通过这次见面之旅,让孩子有更多机会爱上科学。

诚然,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模板能让孩子变成成功的孩子,但是教育的乐趣,不就是让一个不定性的孩子,找到自己成长的道路么?

当你能够接受孩子的不确定性时,我们就能更好地接受孩子自由成长的方式了。

最近一直都在看STEM的书籍,看完泰森的《把宇宙当做方法》后,内心更加平和了,就和泰森在书里多次出现的那句话,不要忘了抬头仰望星空。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是怎么思考人生的。我们需要从更大的维度去处理那些让我们想不开,理解不了又摆脱不掉的问题。

请相信,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寂寞时看什么书#

把宇宙作为方法读后感第十二篇

每年都有不少网络热词跑进大家的生活,但大多都成了过眼云烟,不过,“内卷”和“躺平”似乎是个例外。

从升学到求职,从买房到买菜......疯狂的内卷之风越刮越猛,我们仿佛一下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

与之对应的是,一种“躺平”的生活哲学也随之开始浮现,但“躺平”又何其容易,我们大多又不敢真的“躺平”,只是以此释放下情绪,每天能多“躺”一小会儿,就能多缓解点儿压力。

生活似乎总是一个难题又接着另一个难题,焦虑、困惑、不知该如何选择,甚至感觉被困在原地,看不到未来......疲惫不堪的我们,或许可以试试跳出自我的维度,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下自己的生活。

天体物理学家尼尔 · 德格拉斯 · 泰森曾说,人们要自己思考,而不是让别人替你思考,人生中的所有关键时刻,你的思考方式都比知识更重要。

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泰森都在与他的读者保持通信,在他收到的信里,有些是直接询问科学问题,有些是来探讨理念和信仰,而也有很多人,是带着焦虑,希望泰森能帮TA们解答人生困惑、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而这些读者提出的问题,也恰恰是我们普通人都会面临的。于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站在他的高度和角度所给出的答案,对我们来说也颇具启发性。

在说到这些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泰森吧。

因为对于尼尔 · 德格拉斯 · 泰森这个名字,你可能还不是特别熟悉,实际上,泰森不仅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天体物理学家,是霍金科学传播奖得主,也是科普作家、科普主持人、教育家,以及美国自然博物馆海登天文馆馆长。

△ 尼尔 · 德格拉斯 · 泰森 泰森还主持了豆瓣高达9.7分的科普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相信科普爱好者们都有所耳闻。

此外,未读出品过一本全球现象级畅销书《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那本书的作者也是泰森。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8.6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 2018 /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还有,泰森还曾被《发现》杂志评为“科学界最聪明的50人之一”,被《时代》周刊评为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甚至有一颗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还没完,作为一位科学家,他还身兼着“令人捧腹的喜剧天才”的责任,既能科学严谨,也能幽默诙谐,曾在著名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客串演出并饰演自己。可以说是非常全能了!

△ 《生活大爆炸》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下那些写给泰森的信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泰森作为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具有宇宙视角的、科学理性的回答。

一位昏迷了13天后醒过来的女士,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她问泰森:“我们生活的希望在哪里呢?或者说,我们还有希望吗?”

泰森说:我觉得希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教式的,比如说,人们会祈祷,或者举行某种文化仪式,借此祈求事情变得更好。

但还有另一种希望,它需要你尽力了解真实的世界,运用我们的智慧让事情变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是由那个付出努力的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一位38岁的女士,在自己努力维持了16年的婚姻破碎后,决定边工作边念完她的学士学位,但她目前还没找到工作,她有3个孩子要养活,她时时刻刻都在担忧,万一养不活孩子该怎么办。她感到深深的恐惧,连搬家都让她害怕得要死。

对此,泰森告诉她说:

生活中的失败者是那些野心和抱负不足以克服所有阻力的人。是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失败都是平常事。但是,对于那些有抱负的人来说,失败的确是重要的一课,却不会妨碍他们继续朝着目标奋力前进。

不要害怕改变,不要害怕失败,唯一值得害怕的是失去野心和抱负。但只要有足够的野心,你就什么都不用怕。

一位热爱天文学的、被预判到将于多久之后离开人世的癌症患者,不想再收到同情和安慰,他认为宇宙赐予了他灵魂的觉醒,让他认识到,俗世的生命不过是一个阶段而已,他感谢泰森他们做出的贡献,充实了他生命最后的岁月,并和泰森道别。

泰森在给他的回信里说:如今的你肯定知道,宇宙视角可能有助于舒缓你的头脑和身体。

老话说得没错,我们每个人迟早都会死,但只有少数幸运儿碰巧知道自己的死期。

(PS:相信泰森的回信可以让这位活得通透的朋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更释怀、更洒脱。)

一位失去妻子的男士写信给泰森说,大约4年前,他的妻子被确诊为乳腺癌。她像个冠军一样战斗了3年,但最后她还是输了。

这位男士以为自己早有心理准备,但他还是被击垮了。他说要不是他还有一个女儿埃拉,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振作起来。

泰森对他说:仔细看看人体的各个器官和各种功能,你会惊讶地想,这些东西怎么可能拼成活生生的人呢?可是当你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每个人迟早会有某个器官出问题),我们却很容易忘记,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

再往深里想想,智人的基因组能繁衍出几万亿独一无二的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诞生的机会。所以对我们这些已经降生于世的人来说,死亡也是一种特权。

这样的宇宙视角赋予了我力量,让我能够充实地度过活着的每一天。现在我把它分享给你,希望科学能慰藉你的生活,让你安然面对挚爱之人的死亡。

某年一档叫作《寻根》的节目写信希望邀请泰森参与,这档节目旨在探寻美国名人的基因传承,“借助最前沿的基因科学,与最优秀的血统联姻,重塑种族的意义”。

泰森最终拒绝了节目邀请,并表达了自己对寻根的态度:

谢谢你邀请我参加你的当红节目。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我常听人提起它。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寻根的态度和很多人不一样。

我不在乎这件事,就这么简单。不是被动的不在乎,而是有意识地不去在乎。因为这个世界上任意两个人都拥有共同的祖先,所谓的家族世系其实相当随意,只看你愿意往回追溯多少年而已。

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作为人类的极限在哪里,我不会去看自己的“亲戚”,而是将目光投向整个人类。这才是我在乎的基因关系。艾萨克 · 牛顿的天赋,圣女贞德和甘地的勇气,迈克尔 · 乔丹的体育才能,温斯顿 · 丘吉尔爵士的演讲技巧,特蕾莎修女的怜悯之心。想了解自己的极限,我参考的是所有人类,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

我不在乎自己的祖先是国王还是乞丐、圣人还是罪人、勇者还是懦夫,我的生命由我自己成就。

在泰森与读者的诸多通信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可能在面对的、在烦恼的那些事,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人都在经历着。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而人生中的各种烦恼和困局,也不仅考验着我们普通人,就算是科学家,也同样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于这些难题,科学家往往能站在一个不一样的高度去看待,其中的那些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值得我们反复体会。

实际上,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与TA是否受过科学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这些信中不难看出,泰森是一个拥有宇宙视角的人,他能用科学的思维来审视现实,分析问题,认识自己,而这,可能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如果你此刻正困在生活旋涡里,想要跳出思维困境,如果你想看到万事万物的另一面,如果你也想寻找生命的意义,试图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和宇宙中的位置,那么诚意推荐这本 《把宇宙作为方法》 给你。

《把宇宙作为方法》[美] 尼尔 · 德格拉斯 · 泰森 著阳曦 译

(今天文章中的提问和书信都节选自这本书。在书中共有泰森写给大家的101封信,一封信,就是一个新的视角。)

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从宇宙视角看问题,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宇宙会让我们对异想天开的念头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又不至于开放到失去推理能力、轻易就去相信别人的说法。

宇宙不仅创造万物,还提供了思维的方法,宇宙视角不一定让你功成名就,但活得自由而开阔,本身也是一种成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