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社会风貌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艾玛的命运展现了贵族社会的虚荣和空虚。她追求奢华和浪漫,最终陷入爱情的漩涡无法自拔,最终走向悲剧结局。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空虚,令人深思。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篇一
重看了遍《包法利夫人》,发觉没以前认为的那么好,至少在包法利夫人这个角色塑造上,尽管福楼拜在努力避免,仍然犯了男作家在写女性角色的通病,对比差不多同时间出现的《安娜卡列尼娜》,题材相似,里面女主角就立体很多,没像前者那样给女主贴了些爱好文艺和幻想的标签结果是一个附庸风雅没什么头脑的人(爱玛出身确实也不如卡列尼娜好),而是在人物的关系里,在人物面对选择时,逐渐让这个人物清晰起来。不好的地方在于,列文的戏太多,这个人物是托尔斯泰伯爵自己下场表演,给自己硬加戏了。所有的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我文学鉴赏能力低,一直以来看不下去《红楼梦》,认为很无聊,但对比着看,觉得红楼梦最不朽之处,在于写出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从名门望族的小姐到身份低微的丫鬟、更低贱的卖艺伶人,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自己人格,不是现在大多数男性作家写到女人时的想当然耳(村上春树是最不行的了)。福楼拜是十几年前看的,同期还看过《情感教育》《萨朗波》,后者还有些印象,前者已经不记得写了些啥,待会儿去翻一翻。对比着看,你就知道格非新作里在塑造女性人物时,是多么糊弄多么一厢情愿又是多么力不从心,现在只能靠一些刚出道的年轻作者去给他写肉麻的吹捧文章,不写的话可能会被文坛除名,哈哈
1/3页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篇二
读完《包法利夫人》挺感慨的 讲的是一个女人在爱情 和物质中双重迷失的故事 包法利夫人艾玛 出生在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农庄 从小被送到修道院接受 贵族式的教育 喜爱看各种爱情小说 沉醉于小说中的浪漫爱情 时时幻想自己就是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希望自己也能拥有 浪漫激烈的爱情 在嫁给医生包法利时 她怀着憧憬开始了新生活 但婚后不久 她就发现实际的婚姻生活 与她想象中的爱情相去甚远 一次包法利夫妇受子爵之邀 到子爵家里参加舞会 让艾玛看到了真正的 贵族生活的环境 那奢华的舞会 豪华的穿戴 让艾玛无比渴望 希望自己也能 过上这样的生活 艾玛于是开始 对自己的生活不满 对自己老实的丈夫不满 由此艾玛的悲剧人生 正式拉开帷幕 在此之后艾玛 经历了两次婚外情 错把对方的猎奇当真情 而后又被无情抛弃 还因喜爱奢华的生活 背着丈夫开销无度 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 在感情失败和债务缠身 又无力偿还的双重打击下 艾玛吞食砒霜而死 哎,真是可悲可叹 我感觉艾玛对现代人 还是有警示作用的 让我们看到艾玛在情感 和物质中迷失自我可悲的一生 其实一个女性向往爱情 向往美好的生活 本无可厚非 只是这个度 确实要把握好 艾玛错把可遇不可求的爱情 当做了生活必需品 爱情本是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的东西 要是没有遇到也要知道 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她却把爱情 当做了生活的必须品 没有就痛苦无比 对奢华的生活也是 没有抵挡诱惑的能力 总是在消费本来 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 从而导致了艾玛悲剧的一生 哎~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2/3页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篇三
唏嘘。
堂吉诃德沉浸于骑士小说,爱玛耽于浪漫爱情小说,都被泡沫那可以一触即破的炫目光圈眩晕,引发了闹剧。不过在这两场闹剧里,堂吉诃德是可笑又可敬的,爱玛则是毫无疑问能预测到应该是有大把人会指责的对象(去微读上看留言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两个角色出发点相似却在道德禁忌上大相径庭的性格和行为让爱玛几乎没有讨喜的地方。堂吉诃德尚且在临死前忏悔顿悟,爱玛却是服毒自尽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琢磨的留言逝去了。
爱玛作为一名被时代局限住的女性,没有什么事业的选择,所以我理解她如若一直处在死水无波的夫妻生活中,就会像离水的鱼迟早窒息而死,可留给她的选择却只有在所谓爱情上追求虚无缥缈的华丽与永恒,如同飞蛾扑火,因此最终惨淡收场。
但我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时代有更多可能的平庸普通人,其实更共情夏尔社畜一样的境况,因为境况更相近——把家庭关系、学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做好就已经足够耗尽绝大多数人的身心气力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挣扎,之后也就没有太大追求激情的能力,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被生活打磨掉了棱角”,然而这也会被嫌弃做得不够好。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太多值得作家书写的地方,所以爱玛是主人公,而夏尔不是,福楼拜也认为自己是爱玛。另一个方面,爱玛是宏观社会制度文化问题导致的问题,夏尔则是相对下更普通的微观问题,细节的小问题和抽象的大问题,前者其实更好接近。
更好的生活可能确实需要一股激情去尝试,爱玛是没有条件、没有足够认知却有足够勇气,于是盲目横冲直撞地尝试的失败;夏尔是有条件却缺乏勇气选择不尝试的失败(或者说是根本不知道可以选择尝试的失败)。 全书爱玛的悲剧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她是女性且是过去那个陈旧时代里的女性,追求她认知里的所谓“诗和远方”(爱情),只会走偏,她的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而与之相反的——安于平淡人生、生性木讷的夏尔,在自己生活的图景里也同样保持着和爱玛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幻想(拒绝打破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无法提供妻子最渴望的激情,于是作者让他遭受了背叛、破产以及最后也是死亡,平庸在这儿也是一种罪恶,福楼拜倒是狠心,一点温情也不留,追求、不追求都是死局,退不可、进也不可,现实与浪漫都要撕碎。 然后全书最惨的是小女儿!破碎的家庭让她年纪轻轻就成了童工,唉。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