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暗物质与恐龙经典读后感有感

暗物质与恐龙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8 10:10:37
暗物质与恐龙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0-08 10:10:37   小编: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一)

新年读到的第一本好书。诙谐幽默的解释了众多前沿概念,尤其是让我明白了原来科学界对于暗物质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不再停留于理论。除了暗物质之外,作者也详细叙述了宇宙大爆炸、暴涨、星际物质的划分、陨石与彗星、生物大灭绝等概念,尤其是作者能将这些看似零碎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六千六百万年前恐龙因何灭绝的理论,着实令人佩服,堪比一本无懈可击的推理小说,这个推演过程也同样向我们展现了宇宙万物之间奇妙的联系,也许人们会发现哪怕是离人们最遥远的理论比如黑洞比如奇点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种万物皆有联系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对科学改变世界的乐观态度和对现在你我所经历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担忧,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啊说实话,当看到作者最终推倒出暗物质在银河系中存在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之时真有种大呼过瘾的感觉,真实世界的推演一点比不小说中逊色,接下来应该再看看她的这套三部曲的另两本著作了,分别是研究科学史和额外维度的

ps,作者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明白了许多一直含糊不清的概念,实在很感动!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二)

连续三年,终于看完这个系列,每年第一本科普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科幻。

相较于前两本,这本原本可以讲的更浅显易读一些,甚至主要内容几乎都在最后一章可以说尽,拉拉杂杂有点像是硬凑了一本书的体量,夹杂着科普了一堆与主题内容看似关联不大,但也还是有意思的宇宙学常识。

最大的看点还是在于把一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通过科学验证联系到了一起,在顶级物理期刊发表的论文模型没有详述,但一些接地气的类比也充满了想象力。无处不在且占宇宙绝大部分(约85%)能量的暗物质,可能是周期性(约3200万年)彗星冲撞地球的原因,虽然不算是美好的想象,但仍不得不说是惊人的想象力。

另外关于有生之年能不能感知到下一次大灭绝这一说,此书和之前的书中都有探讨,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尽有很多相同之处。或许灵魂的奇妙,也可窥见一斑。

PS: 同样是讲彗星来临,碰巧看到一部电影“不要抬头”,一起看会有更强的“化学”反应。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三)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幸运,灭绝才是生命的常态。要知道,来到这个地球的98%的生物都已经灭绝。历史上经历了5次大型的灭绝运动,其中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最熟知的就是66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恐龙也是在这个时期灭绝的。也有一些学者说,会飞的恐龙没有灭绝,进化成了鸟类。大家都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导致的恐龙灭绝,让这一猜测成为事实的是铱元素的发现。金子是非常稀少的,但是即使这样,金的含量仍然是铱的40倍,科学家在意大利地发现了铱元素的含量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倍,对当地的地表岩石进行检测发现时间是吻合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那么说到底,还是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和暗物质有什么关系呢?以上只是第一条线索而已。

蓝道尔提出这个理论依据了三条关键线索。第一条是铱元素,铱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常分布证明了巨型陨石曾撞击地球。第二条线索是周期性,物种大灭绝的周期、陨石撞击的周期、太阳垂直振动的周期,这三个周期基本一致,很可能内含因果联系。第三条线索是暗物质,蓝道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盘状暗物质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很好地解释周期彗星雨。 第三,如果暗物质试图像杀死恐龙那样杀死人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书中的答案是:给陨石装上火箭,改变陨石的速度。只要让它提前或延后7分钟达到地球轨道,陨石就会和地球擦肩而过。这7分钟就是地球在轨道上移动半个身位需要的时间。

确实跟写论文一样,条理很清晰,高深的物理现象也阐述得简单明了,正如索恩所说,读起来跟看侦探小说一样。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四)

探索未知,是为了更好应对未来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未知,但是也没有停止遭到现实主义者的疑问。

在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恩斯特•施图林格(下文简称NASA)写了一封信,修女信中大致是这样问的“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科学家回给了修女一封信,大意是说;国家为支持这项研究探索宇宙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会大大减轻了人类在未来可能遭受的苦难(包括饥荒、疾病),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饥饿的人。

信中并附带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升起的地球”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画面,非常的震撼。

升起的地球

反观我们自己的国家,往往把全国精英的精力,全部放在研究“已知”。

比如古代的科举考试,考试的范围就是四书五经,把人的思想限定在狭窄的已知范围。

比如现在的职称考试,考试的范围也就是参考书。把人的技能限定在狭窄的已知范围。

值得称颂的“双创”,既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虽然成功率极低,但是毕竟是面向未来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应对未来。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五)

2017.8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相互关联性,才能更好的理解暗物质。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发现暗物质! 暗物质为何不能叫透明组织(与光不发生任何作用),看不见就叫作“暗”?难道人类的眼睛就是完美的吗?正是由于宇宙暴胀后,暗物质可以对辐射的作用力不受影响,导致一个微小的扰动也可以致使气体坍缩并形成正反馈,逐步发展出星系。暗物质的作用力虽然微小,但是暗物质总量巨大,是普通物质的5倍左右,所以也是维持星系的重要力量。

宇宙的构成: 普通组织5%+暗物质26%+暗能量69% 爱因斯坦方程式因为有了暗物质和暗能量而完美。宇宙是加速膨胀的,最开始的几分之一秒是暴胀,其中1微秒开始聚变,0.01秒聚变结束。

太阳系,我们的家园,虽然冥王星被剥夺行星资格,但是行星的标准就此建立: 由于自身引力成为圆球,并清扫了临近区域,再其附近不存在围绕太阳运动的更小天体的物体。太阳系除了行星,小行星,流星以外,还有彗星。由于有些小行星有彗星一样的内核,所以天体物理学家也统一称之为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彗核是类似沥青一样暗淡的物质,所以要靠挥发而成的彗发和彗尾观测。宇宙的浩瀚从太阳系就可见一斑,彗星的发源地之一柯伊伯带(海王星外,再远一些如冥王星外成为散盘)距离太阳30-55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公里)

奥尔特云,距离太阳1000-50000个天文单位,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最远的地方已经离比邻星(27万天文单位,4.2光年)不算太远了,约1.5光年。聚集了数以万亿计的小天体,也许产生于原行星盘,人类现在的观测技术还无法达到这么遥远的距离。简.奥尔特除了推测出奥尔特☁️,还建立一种方法,可以测量星系物质总量(包括暗物质)!如果不以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际,那么日球层就是边际,标准是来自太阳的低能量粒子少于来自宇宙的高能量粒子,并且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变化。 此外,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特别是有灾难性的撞击是几十万年一次的概率,而预防性措施目前仅仅有假设的,给小行星减速或加速而不是侧推。

太阳系之后讲述地球,小行星导致恐龙灭绝,而铱金属含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依据。这么稀缺的金属如果含量在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突然大幅度增高,只能说明它来自外太空!记者卡洛斯.拜厄斯发现的位于尤卡坦的陨石坑,被科学界认定为白垩纪晚期(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形成并导致恐龙灭绝,命名希克苏鲁伯。撞击后的影响长达50-100万年。并不是只有这么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有多次撞击痕迹并导致生物多次大灭绝,平均周期为3000-3500万年。

对于周期的解释中,描写银河系为直径13万光年,厚度仅2000光年的薄盘,你做何感想?宇宙浩瀚还是自我渺小?如果没有暗物质,各种解释(银河系悬臂的影响,银河系潮汐等)都无法说清楚这个周期时间。

目前有几种相对靠谱的模型去解释暗物质,其一是暗物质粒子是和希格斯玻色子质量相当的稳定粒子,其在宇宙中的丰度恰好和暗物质的宇宙丰度相当。所以,弱尺度物理学可以解释暗物质的存在并预言其性质。而非对称暗物质模型则指出暗物质粒子和非暗物质粒子的不对称性。轴子是未经过证明的暗物质粒子,中微子则是被否决的暗物质粒子。

监测暗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监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1000多米安装直接监测仪去寻找低能标信号,而间接法则通过观测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来发现暗物质,特别是湮灭后产生的中微子相对容易捕捉到。

暗物质也许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有些自相互作用的,有些非自相互作用的。假想的暗物质盘模型是本书的关键模型,即银河系普通物质和暗物质都有一个相同的盘结构。

本书在最后才表述出暗物质可以扰动奥尔特云的彗星,导致周期性地球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这个周期就是太阳系盘上下移动穿过银河系盘,如果仅仅考虑可见物质,应该是5000-6000万年,而现在是3200万年左右。如果加上密度是普通物质17%的暗物质盘(厚度几百光年)就刚刚好!

我们现在处于扰动后彗星雨的100万年,基本处于后期,除了极小概率外,将不会有巨大的小天体撞击危险。就是不知道物理学家们是否相信黑天鹅理论呢?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六)

《暗物质与恐龙》的作者丽莎·兰道尔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她是粒子物理学、超弦理论和宇宙学的专家,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任教。 什么是暗物质? 暗物质与光不会发生任何相互作用,永远不可能被我们看到。暗物质也不会与普通物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暗物质的存在。 尽管如此神秘莫测,暗物质却是宇宙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中,暗物质所占的比重高达85%,而且在宇宙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科学家为什么认为暗物质一定存在? 暗物质能够产生引力,进而通过引力对其周围的普通物质造成一定的影响。1933年,兹威基仔细观测了后发座星系团。后发座星系团中包含着好几千个星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大家庭。 兹威基观测后发座星系团的目的是测量这个星系团的质量。测量星系团质量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叫动力学方法。这种方法测量位于星系团边缘的那些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而推断出它们所受到的引力的大小,最终计算出整个星系团的质量。第二种方法叫光度学方法。这种方法测量星系团中各个星系所发出的光的强度,然后计算出整个星系团中发光物质的质量。动力学方法测量的是整个星系团的总质量,而光度学方法测量的是星系团中能发光的普通物质的总质量。 兹威基发现,用动力学方法测出的结果,是用光度学方法测出的结果的400倍。据此,兹威基推断后发座星系团中还包含着大量完全不能发光的奇异物质。他把这些奇异物质称为“暗物质”。 此后,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兹威基的暗物质理论一直得不到天文学界的认可。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薇拉·鲁宾用确凿无疑的证据,让世人相信了暗物质的存在。 一般来说,离地球比较近的人造卫星,运动速度会比较快;而离地球比较远的人造卫星,运动速度会比较慢。这是因为离地球比较近的人造卫星会受到比较大的地球引力,只有运动速度较快才能保证不掉下来。另一方面,离地球比较远的人造卫星会受到比较小的地球引力;因此它的运动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就会挣脱地球引力而逃逸到太空中去。同样的道理,星系边缘的恒星的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就会挣脱整个星系的引力而逃逸到太空中去。 但实际上,薇拉·鲁宾发现在星系边缘的恒星,它们的运动速度并不会随着与星系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是一直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星系的实际质量要远大于其中发光物质的总质量,否则就无法留住这些在星系边缘高速运动的恒星。据此,薇拉·鲁宾断定在星系中必然存在大量暗物质。 暗物质为什么会让彗星周期性地撞击地球,进而导致恐龙的灭绝? 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中生代,也就是距今2.52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之间。在超过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恐龙一直是地球的霸主。但在6600万年前,恐龙却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 地质学家阿尔瓦雷斯父子通过对岩石层的探测发现。大约在距今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在10到15公里之间的巨大流星撞上了地球。这次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万亿吨的TNT炸药,因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1990年,科学家在墨西哥的一个小镇附近的海湾中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研究表明,它恰恰是阿尔瓦雷斯父子所预言的那颗流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由于这个有力的证据,学术界终于达成共识,正是这颗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流星,导致了恐龙的大灭绝。 一开始,人们都觉得灭绝恐龙的那颗巨大流星应该是一颗小行星。但1994年,发生了著名的慧木相撞事件,一颗彗星撞击了木星。从那以后,人们意识到导致恐龙灭绝的元凶更可能是一颗彗星。 当彗星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受到太阳风的洗礼,这会让彗星上的冰变成水蒸气,进而形成一条延绵数千万公里的长长彗尾。 荷兰天文学家简•奥尔特在1950年提出,在太阳系的最外围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球状气体云,称为奥尔特云。奥尔特云的质量不大,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5倍。但它是一个巨大的冰库,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彗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太阳系中才能看到如此之多的彗星。 一般情况下,奥尔特云中的彗星都会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运动轨道上运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彗星会变得不安分,脱离自己的运动轨道,并向内太阳系的方向飞去。作者认为,让恐龙遭遇灭顶之灾的元凶,就是一颗脱离自己运动轨道并飞向内太阳系的大块头彗星。 观测表明,银河系中的普通物质构成了一个相当扁平的大圆盘。太阳系就位于这个大圆盘的盘面上,并且一直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一个巨大黑洞旋转;据估算,太阳系大概要花2.4亿年,才可以绕银河系转上一圈。与此同时,太阳系也在银河系圆盘平面上下振动,振动周期大概是3200万年。 假设银河系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暗物质。一般的暗物质会形成一个球状的结构,而这种特殊的暗物质则会像普通物质一样变成一个薄薄的圆盘。这个暗物质的圆盘会和银河系普通物质的圆盘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双圆盘的结构。 太阳系会在银河系圆盘平面上下振动,在此过程中,自然也会反复穿越暗物质的圆盘。当太阳系接近那个暗物质圆盘的时候,圆盘中的暗物质的引力就会对奥尔特云中的一些彗星造成干扰,使它们脱离自己原来的运动轨道。 丽莎·兰道尔统计了过去2.5亿年落到地球上的、直径大于20公里的陨石坑,然后发现这些陨石坑的出现具有周期性,而且周期恰好是3200万年。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篇七)

喜马讲书

1.什么是暗物质?

暗物质与光不会发生任何相互作用,永远不可能被我们看到。暗物质也不会与普通物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暗物质的存在。

尽管如此神秘莫测,暗物质却是宇宙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中,暗物质所占的比重高达85%,而且在宇宙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科学家为什么认为暗物质一定存在?

暗物质能够产生引力,进而通过引力对其周围的普通物质造成一定的影响。1933年,兹威基仔细观测了后发座星系团。后发座星系团中包含着好几千个星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大家庭。

兹威基观测后发座星系团的目的是测量这个星系团的质量。测量星系团质量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叫动力学方法。这种方法测量位于星系团边缘的那些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而推断出它们所受到的引力的大小,最终计算出整个星系团的质量。第二种方法叫光度学方法。这种方法测量星系团中各个星系所发出的光的强度,然后计算出整个星系团中发光物质的质量。动力学方法测量的是整个星系团的总质量,而光度学方法测量的是星系团中能发光的普通物质的总质量。

兹威基发现,用动力学方法测出的结果,是用光度学方法测出的结果的400倍。据此,兹威基推断后发座星系团中还包含着大量完全不能发光的奇异物质。他把这些奇异物质称为“暗物质”。

此后,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兹威基的暗物质理论一直得不到天文学界的认可。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薇拉·鲁宾用确凿无疑的证据,让世人相信了暗物质的存在。

一般来说,离地球比较近的人造卫星,运动速度会比较快;而离地球比较远的人造卫星,运动速度会比较慢。这是因为离地球比较近的人造卫星会受到比较大的地球引力,只有运动速度较快才能保证不掉下来。另一方面,离地球比较远的人造卫星会受到比较小的地球引力;因此它的运动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就会挣脱地球引力而逃逸到太空中去。同样的道理,星系边缘的恒星的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就会挣脱整个星系的引力而逃逸到太空中去。

但实际上,薇拉·鲁宾发现在星系边缘的恒星,它们的运动速度并不会随着与星系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是一直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星系的实际质量要远大于其中发光物质的总质量,否则就无法留住这些在星系边缘高速运动的恒星。据此,薇拉·鲁宾断定在星系中必然存在大量暗物质。

3.暗物质为什么会让彗星周期性地撞击地球,进而导致恐龙的灭绝?

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中生代,也就是距今2.52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之间。在超过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恐龙一直是地球的霸主。但在6600万年前,恐龙却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

地质学家阿尔瓦雷斯父子通过对岩石层的探测发现。大约在距今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在10到15公里之间的巨大流星撞上了地球。这次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万亿吨的TNT炸药,因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1990年,科学家在墨西哥的一个小镇附近的海湾中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研究表明,它恰恰是阿尔瓦雷斯父子所预言的那颗流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由于这个有力的证据,学术界终于达成共识,正是这颗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流星,导致了恐龙的大灭绝。

一开始,人们都觉得灭绝恐龙的那颗巨大流星应该是一颗小行星。但1994年,发生了著名的慧木相撞事件,一颗彗星撞击了木星。从那以后,人们意识到导致恐龙灭绝的元凶更可能是一颗彗星。

当彗星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受到太阳风的洗礼,这会让彗星上的冰变成水蒸气,进而形成一条延绵数千万公里的长长彗尾。

荷兰天文学家简•奥尔特在1950年提出,在太阳系的最外围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球状气体云,称为奥尔特云。奥尔特云的质量不大,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5倍。但它是一个巨大的冰库,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彗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太阳系中才能看到如此之多的彗星。

一般情况下,奥尔特云中的彗星都会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运动轨道上运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彗星会变得不安分,脱离自己的运动轨道,并向内太阳系的方向飞去。作者认为,让恐龙遭遇灭顶之灾的元凶,就是一颗脱离自己运动轨道并飞向内太阳系的大块头彗星。

观测表明,银河系中的普通物质构成了一个相当扁平的大圆盘。太阳系就位于这个大圆盘的盘面上,并且一直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一个巨大黑洞旋转;据估算,太阳系大概要花2.4亿年,才可以绕银河系转上一圈。与此同时,太阳系也在银河系圆盘平面上下振动,振动周期大概是3200万年。

假设银河系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暗物质。一般的暗物质会形成一个球状的结构,而这种特殊的暗物质则会像普通物质一样变成一个薄薄的圆盘。这个暗物质的圆盘会和银河系普通物质的圆盘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双圆盘的结构。

太阳系会在银河系圆盘平面上下振动,在此过程中,自然也会反复穿越暗物质的圆盘。当太阳系接近那个暗物质圆盘的时候,圆盘中的暗物质的引力就会对奥尔特云中的一些彗星造成干扰,使它们脱离自己原来的运动轨道。

丽莎·兰道尔统计了过去2.5亿年落到地球上的、直径大于20公里的陨石坑,然后发现这些陨石坑的出现具有周期性,而且周期恰好是3200万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