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这篇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时所感受到的绝望情绪。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生动地描述了绝望的痛苦与无助感。然而,文章并不只停留在描写绝望,而是鼓励读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与勇气。这篇文章让我深思人生的脆弱与坚韧,并教会了我在困境中积极寻找破局的力量。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一篇
“有时真的很绝望”我是不是太普通?我是不是不配得?我是不是太渺小?与其发问, 不如直接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的第一步:自己的人生,自己来决定。改变世界的第二步:质疑“理所应当”的社会常识 ……改变世界的第六十三步:理想的活法,要靠自己亲身实践。每一步都深入浅出,充满大道至简的力量。
记得每一句“没办法”, 都会让能量场变弱, 而每一句“或许可以试试“, 都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存在已是幸福, 那么就去做些改变世界的事吧。每个人都应扛下这份让世界变的更好的责任!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二篇
在现实的洪流下,在普世价值的漩涡中,我们总是身不由己,被推着前进。一边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一边又想努力保持着内心的理想世界,由此,迷茫、矛盾、焦虑随之而来。 这本书结构很简单,以主人公们对话的方式,一个一个谈话小短篇,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大家她感受,左后呈现最本质的理念。每篇都很短,也没有什么前后情节联系,挺适合等车或者睡前看一看。 从内容看的话,也算是由简入深吧,第一讲关于幸福和成功的理论,其实这个大家都有讨论过,不算很新颖的东西。后面慢慢从个人情绪、社会现实、个人主观认知方面着手,有几处理论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比如说:“平常心就是虚荣心。”这个之前确实没有这种认知,书里讲道:并不是说什么也不想或者无心的状态就是好的状态。换句话说,要正视现实,感到不安焦虑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强求平常心。 不过话说回来,整本书大概就是一整本心灵鸡汤,书中说的整套理念几乎就是一种理想状态,说白了就是说说简单,听听也懂,但是做起来很难。不过也算是一种心灵寄托吧,时不时看一下保持初心吧。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三篇
以前曾经看过作者的另外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我很喜欢那本书,因为给我感觉是一种很积极的心理学,尤其是对于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那一段,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原生家庭对你造成怎样的影响,最终只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最近经历了一些挫折。体会到了生活带给人的一点绝望。但我不想一直让自己处在这样的状态,所以想自救。
这本书还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感觉那个问话的人就是我自己,我也曾经有过那样的想法。所以看这本书时常有种对症下药的感觉。
这个世界太浮躁,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追求效率。这也体现在对一个人价值的评判上。以前我可能还感受不明显,当我毕业工作后,发现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四篇
读这本的起因是因为无意间在知乎还是B站刷到了这本书的推荐,然后了解了一下发现还是《被讨厌的勇气》同一作者。作为我的第一本启蒙书籍,翻开这本书时显然我是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但是经过3天的阅读,我发现除了书中大背景加入了前疫情时代,别的和前者真的有很多相似的观点,而且理想程度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途看得多少次都想一了百了不看了。可想想还是没有放弃,万一有什么别的有趣的观点呢,而且俺也很少有弃书的习惯。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在面对这个世界主流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应当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从中培养出自己的价值观。
下面是我觉得蛮符合我价值观的摘抄:(知行合一永远的目标啊!)
啊啊啊,我发现多条消息不能同时复制T..T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五篇
哈哈,这本书的名字看到的时候愣了一下,猜测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呢?过了一会儿又笑了一下,会不会故意用这样的名字而故事是很搞笑的呢?带着种种疑惑,打开了案件一郎的这一本《有时真的很绝望》。 书籍还是令我比较吃惊的。首先它是比较偏哲学性的,文本的结构采用了对话体。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话体是比较少用的,看起来比较轻快,把哲理在聊天中展现出来。然后呢,这本书讨论的是改变世界,听起来挺不着边际的,仔细品品,其实,改变自己的思维观点就是改变世界。书中讨论了几十步,大多数是自己的内心。这本书比较积极向上,观点是正的。对话体让这本书读起来好像有一些枯燥,但如果每一个对话都细细的去想,和生活中就能够有一定的对应。 岸见一郎曾经凭借着《被讨厌的勇气》,被大家所熟知。当时读那本书的时候没这么深的印象,可能是自己足够有勇气,也可能是刚好熟悉那种感觉。这一本书还是比较有共鸣的。幸福是什么呢?成功又是啥呢?出世与入世的区别罢了。少一点执着啊贪婪啊,幸福可能就在手中。肯定自己,不要在别人的评价中埋没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年轻人,评价你的,可能都没有前程似锦了,但是你的未来可期。坚定不移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过程才是最美好的。 这本书文笔比较轻松易懂,坚持读完整本,想想每一步,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很多,生活、工作、学习,都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由心而向外,一切都是拥抱的美好,加油,每一个今天,虽然有时很绝望,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美好的啊!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六篇
这本书读完之后,觉得挺治愈的,感觉给了我这种平凡人另一个角度思考人生的观点。 虽然是小人物却有着拯救世界的愿望,这并不冲突不是吗?改变自己其实也是在改变世界。承认自己并且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这本书是对话的,有点不适应,读着读着有点读不下去,然后放一放再去读,又觉得每句话都充满了哲理。比如这一句“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做不到,这样才能变强大。”就是论语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吧。承认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和别人迁就而不去拆穿的尴尬。对比身边人,也确实,优秀的人更愿意说这个我不太知道,但是我愿意学习。这点真的要努力学习了。 人的心理挺奇怪的,就像岸见一郎说的,就算一切如你所愿也不见得幸福。追求的东西真的得到了,可能还真没那么想要,这是为啥呢?欲望更大了吗? 外在条件很容易消失,那么,我们究竟靠什么才能不绝望呢?当然是心啦。去浮躁,用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狐狸不是说过吗?本质的东西不是用眼睛看到的。 岸见一郎的哲学通俗易通,他的经历可以说非常励志。每次读他的书都觉得轻松又令我深思,这本书也一样。从《被讨厌的勇气》给人足够的勇气,到这一本让人有信心从平淡中改变自己和世界,感觉自己在慢慢成长。哈哈,改变世界要那么多步,最主要的还是首先想去改变自己,其次坚持即使痛苦,最后抛弃外在的阻碍努力做自己啊。期待岸见一郎的新书,这一本好评,不错的,坚持读完,收获很多!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七篇
这本书里很多观点我都深有共鸣,作者很厉害,把我心里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都用简洁明了的话写出来了。岸见一郎说:我希望大家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决定自己想过这样或那样的人生,其他人过着怎样的人生都与我们无关。自己想过的人生、珍视的价值观,都由自己决定就好。我深以为然,我们从小被父辈和社会寄予的价值观所影响,被社会制定的规则所局限,认为必须要上好的大学,有一份好的稳定的工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一生都被这种价值观安排的满满当当。如果哪样没有满足,或者是完成的比较晚,不仅会陷入自我焦虑,还会被身边的亲人一再地说教。但是我们有考虑过自己的想法吗?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或者是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难道非得事业有成才叫成功吗?难道非要儿女双全才叫幸福吗?我们有勇气无视别人的评价和议论去做自己吗?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的最后一页写:人只有一种成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是的,成功没有定义,每个人心中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要被任何人、任何事所牵绊,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一辈子很短,希望我们都能做自己,了解自己,爱自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哪怕是别人眼里的废材也没关系,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好。这不是自私,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不要内耗,不要陷入自我焦虑,很多事情都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生死之外无大事,只要想明白我们自己想过的人生,那么就坚定信念,强大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去过我们自己想过的人生。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八篇
有时绝望既就不抱有希望,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书名吸引了我“有时真的很绝望”瞬间带想到了现在的自己,像一束光照了过来。抱着一点希望翻开第一章,当看到这句话时的我很想哭“自己的人生,自己来决定”其实每个人都想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的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列如我)往往都被一些各种因素压在心里不敢表达,小时候经常对自己没信心,时常就在想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过得如此不幸。。即使现在长大了,有时依旧也会冒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又是为了什么??
书中第二十八页,“活着就是价值”岸见一朗说:他生病了,体会到了“只要自己活着”就是对他人做出贡献。……我有点不太理解?活着对他人有什么贡献??有时活着不是还挺麻烦他人吗?直到看完整章,是啊,如果是我最亲之人生病倒下,我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好好的活着过完一生,同样的他们也是这样想着。这几句话我很喜欢,自己仅仅活着,就能让他们感到喜悦,只要活着就是在对他人做贡献,只要活着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要能感受到,自己此时此刻的存在本身就是幸福。看完这本书我会认真考虑一下活着的意义。有绝望就有希望,绝望时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变得更强大。
很幸运,绝望时看到这本书,虽说一个人的心境不可能就这么简单靠一本书就能完全改变,但从此刻我会一点点变好,不会再自暴自弃、自卑过甚、妄自菲薄。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九篇
《有时真的很绝望》这本书读完后,个人觉得有书中有三个方面比较优秀的部分。首先章节结构方面,作者将他和三位志愿者的对话划分成五大章节,每个章节中有若干个小章节去叙述本章节的内容,并在最后面附上改变绝望的步骤。如果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读者也能通过阅读最后面的步骤也能了解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不需要想某些书籍需要全篇读完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最后的步骤算是作者通过把文章读细让读者精读这本书的内容。当然如果时间富裕的读者读完整本书那么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会比这部分精读读者更加深刻。 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就是我认为这本书的第二个优秀的部分,举例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社会,能够最大程度与读者产生共鸣,使得读者理解作者的想法。例如在第一讲中,作者通过年轻人陪着老人身边就是幸福,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巨大的财富不一定幸福以及为自己而努力活着不要受到他人影响等事例说明。成功不等于幸福,幸福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以及最后的步骤也告诉读者如何判定改事例在现实情况下对错的区别! 最后也是本人认为这本书最优秀的地方在于,这本书并非之前一本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作者通过举例现实社会的事情,将个人的想法与做法分享给读者。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知道如果真的遇到这种事情或者产生“绝望”之时,应该怎样去处理。如何客服这个困难,从而实现自身的改变。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翻开这本书,迈出变得强大的关键一步!
如果你现在也像文中的志愿者感到绝望,对未来产生恐惧,不妨打开这本书,或许书中会给到你想要的答案!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篇
强推!是很有力量的一本书!此书可以解答青年人的各方面疑惑! 决定看这本书的契机是在某一天上班的时候,刚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很烦躁,极度失望,然后偶然看到了这个书名,当下好符合我的心境,真的是有时候真的很绝望。然而着手阅读之后,我发现,它是给人力量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感到绝望的时候,但通常我们都会抱怨,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钻进死胡同,一不小心就演变为抑郁症,进而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而书里教会了我,有时感到绝望也是正常的,人是情感的产物,是我们忽略了生活中引起绝望的原因,找到原因,换角度思考,心情又不一样。 就比如书中提到的人的价值,人们通常通过做出一些成绩来提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也要认识到,并不是非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来才能肯定人的价值,我们本身的存在也是价值的体现,是生命力的体现。人们经常提到的全职妈妈问题,总认为全职妈妈没有价值,因为她不能为家庭收入贡献力量,但是正恰如书上说的“如果人不工作就没有用处,那还没开始工作的孩子,岂不是没有价值了吗?”文字的声音振聋发聩,否定全职妈妈的人,我认为他们都应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全职妈妈本身也需要读一读。 诸如此类有力量的句子,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看客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抛去内容,本书的形式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是对话类型的,读起来很轻松,也不会有压力,每天喝茶的时候看一小节,从中体味意思,也是绝佳的体验。 当然对于本书的评价可能各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真的建议青年朋友都去读一读,会帮助你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中的苦难,使你的内心强大。 你会不虚此行。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一篇
强推!是很有力量的一本书!此书可以解答青年人的各方面疑惑! 决定看这本书的契机是在某一天上班的时候,刚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很烦躁,极度失望,然后偶然看到了这个书名,当下好符合我的心境,真的是有时候真的很绝望。然而着手阅读之后,我发现,它是给人力量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感到绝望的时候,但通常我们都会抱怨,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钻进死胡同,一不小心就演变为抑郁症,进而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而书里教会了我,有时感到绝望也是正常的,人是情感的产物,是我们忽略了生活中引起绝望的原因,找到原因,换角度思考,心情又不一样。 就比如书中提到的人的价值,人们通常通过做出一些成绩来提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也要认识到,并不是非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来才能肯定人的价值,我们本身的存在也是价值的体现,是生命力的体现。社会上经常提到的全职妈妈问题,总认为全职妈妈没有价值,因为她不能为家庭收入贡献力量,但是正恰如书上说的“如果人不工作就没有用处,那还没开始工作的孩子,岂不是没有价值了吗?”文字的声音振聋发聩,抨击全职妈妈,否定全职妈妈的人,我认为他们都应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全职妈妈本身也需要读一读。 诸如此类有力量的句子,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看客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抛去内容,本书的形式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是对话类型的,读起来很轻松,也不会有压力,每天喝茶的时候看一小节,从中体味意思,也是绝佳的体验。 当然对于本书的评价可能各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真的建议青年朋友都去读一读,会帮助你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中的苦难,使你的内心强大。 你会不虚此行。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二篇
开篇问哲学是什么?止到阅读完都没有搞懂哲学是什么呢,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在讨论哲学,是一本关于老师与三个社会三无青年之间的座谈的书,每个人看似绝望,其实并不绝望。每节末尾还以改变世界每一步的点题总结,可是我们连自己的生活状态都难以改变,还如何奢望改变世界呢? 我就先入为主的说一下我的阅读感受吧,读完给我的感觉这是一本鸡汤书,不同于市面上打鸡血的鸡汤书味道,更偏向于安慰剂,可是看完内容对我的绝望来说毫无安抚力量。新书还是没有逃过《被讨厌的勇气》的锅底味道,仿佛把《被讨厌的勇气》这锅鸡汤喝完后,再堆了一锅水熬制出来的,没有新东西,也没有表明比被讨厌的勇气比较鲜明的观点。 看完几天后再去回顾,也只记得书中一句话:只要活着就很了不起了。而他们的绝望是有时,我觉得所谓的有时并不是真的绝望,只是一种生活的一时低迷。而一直都是低迷状态,那就是真的绝望了,“绝望”在汉语词典里解释为毫无希望,对某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不过好在像作者说的,我们可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人有时就是会绝望,就算感到绝望,也要思考怎样活下去,这样比较现实,所以只是暂时的。 关于绝望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个人觉得首先好的人际关系的朋友能够帮我们重拾失去的信心,或者去请教能够助力我们重拾信心的老师与医者,也就是寻求其他或者集体的帮助;还有就是换上一个自己擅长赛道去耕耘去重拾信心,也就是以逃避绝望而重拾希望的置死地而后生吧。 总之我觉得我是懂得太多道理,还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真的很绝望,而不是有时很绝望啊。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三篇
有时候脑海里会有许多的想法,疑问出来,比如,我为什么要来到世界,我来到世界的意义何在?人生活着的价值是什么?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事业成功了是真的成功吗?如果不是,那么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接触到了《有时真的很绝望》以为它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书的封面是一个人脑袋做出了吃惊惊恐的表情,脑袋周围是一层层的圈圈。开始的猜想是以为这描写的故事让这个人的脑袋惊恐了,阅读了此书才知道,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让他吃惊。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他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所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给到我的印象是悬但他又能深挖出人的本性,对世界对他人的最本性的探知! 翻开此书时,是作者和他人的对话模式,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会需要的,每个人遇到的时候,身边没有这么资深的心理学家会去帮你回答帮你去解释这种问题的内心深刻的核心问题。而这本书的作者从他的专业领域他遇到的一些事情他对哲学领域感悟出来的问题来帮助他人去解释这些问题的疑惑,给出他人一些见解! 阅读这本书期间,腿受伤了发生了骨折,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好没用,什么都做不了,工作也是,连平时生活自理都困难,还给家人带来了麻烦和担心!内心充满了懊恼自责愧疚,在这本书就看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算什么也做不了,但自己仅仅只是还活着,就能让他人感到喜悦。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活着就是在对他人做贡献,就是有用。这么一想,就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是呀,虽然受伤了,家人会担心,但好好活着就是一种贡献自己就是有用!而且,自己也学会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此时此刻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 很幸运能够遇见《有时真的很绝望》这本书!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四篇
今天要推荐的一本好书是《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新书《有时候真的很绝望》。岸见一郎是日本著名哲学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心理学家。主要从事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写作与演讲活动,并在医院的精神科为年轻人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让许多人在他的劝解或读过他的书后,摆脱了人生迷茫和绝望,活的更加自在和坦然。这样你可能会想岸见一郎是一位高大帅气的成功人士,或一个彬彬有礼的学者形象。但是并不是,真实的岸见一郎在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用我们现在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矮矬穷。他的经历非常的坎坷,三岁的时候,弟弟死在他身边,四岁的时候,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自残、自暴自弃,但他却选择了超越自我。面对这样的经历,还能不屈不折,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他面对重重困难并战胜它们,岸见一郎也想要把他的经验分享给我们。怎么分享呢,岸见一郎准备开一个“哲学研讨会”。哲学研讨会的主题是“你可以改变世界”。招募对象是年轻人。“你可以改变世界”谁会相信呢,还真有人报名,但只有三个。一个是哲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正在找工作但和父母有严重的分歧,很是苦恼;第二个是进入社会三年的女青年,刚经历了失恋,工作不太理想,对未来很悲观;第三个是进入社会五年的男青年,工作相对较好,但和领导关系紧张。三个人和岸见一郎开始讨论怎么改变世界。第一个讨论的是什么是幸福,第二个讨论的是克服不安和恐惧;第三个是生活不绝望;第四个是喜欢此刻的自己。通过前四点你就可以改变全世界。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第十五篇
起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的《有时真的很绝望》,恰如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状态,被各种职务牵绊,被各项活动、表格、人员安排、资料收集、策划、事务所累,没有人知道你到底为什么情绪不稳定,也无从下手去帮你渡过难关。会间接性努力,觉得好像一切没有那么难,只要多往好处想就能到达快乐的彼岸;但更多时候是无由来的难过、郁闷、忧郁、绝望,是看不到头,是无处宣泄的悲伤......而这本书刚好出现在自己心态调整后,走出阴郁心情后,可以好好反思从前。
这本书以一种人们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更通俗的、简易的心理学、哲学概念与内涵,如果你深有体会,那一定是经历了更多,才能够达到如此共鸣,如果你经历过一些反反复复情绪的碾压,一定会觉得这本书写出了你的心声,真正快乐的人似乎没有那么需要这本书。全文从三个不同境遇的人与岸见一郎对话的形式将岸见一郎的观点、本书的道理蕴含其中,A同学更多面临工作抉择与家庭关系的平衡,B销售职员,工作三年,对于未来规划与方向目标迷茫,C职员工作五年,面临职场人际与个人价值冲突,这也恰如离开校园,毕业后的不同阶段,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选择、未来、目标、规划、价值......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因此更建议大家能够早一点阅读,早一点有心理准备,有预期,有规划,有计划。甚至如果可以,间接性阅读,不要一次性读完,或许每个阶段阅读都会有不同感受。
虽然这本书的的确确给了自己莫大鼓励,但是这种全书对话的文本仍然有些让人难以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