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火》是一部描写江南水乡的短篇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独特的生活氛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江南水乡成长的故事,通过他的眼睛,读者可以感受到江南的烟火和繁华,也能体味到江南的淡雅和宁静。读完这篇文章,我对江南的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向往。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一)
看着我好想去买臭豆腐、吃西瓜、喝黄酒,文字诙谐幽默,无限次感慨,作者的文采也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江南的烟火气跃然纸上。我觉得以后每次在此江南菜的时候,脑海里全是书中描述的画面感,不论是城摊小贩的吆喝声,还是锅里噼里啪啦的油溅声,甚至于一块臭豆腐,“都是城市民间饮食最经典、最富烟火气的一景,理应在民间饮食谱录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内容也有很有江南的婉约感,就是说泰酷辣!!家人们闭眼入,快看起来!!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二)
“吃”在中国大抵是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便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数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火出了新高度。本书分春夏秋冬四季介绍了百年前的江南饮食,百年前的的交通不比现今便捷,相较如今的各地美食的大融合,彼时更具地域特色,春日的香椿,芥菜,马兰头;夏日的枇杷,杨梅,西湖藕粉;秋季的海鲜,毛蟹,重阳糕;冬天的汤团,黄酒,年夜饭在书中栩栩勾勒出了一副百年前的江南烟火色,江南各地的特色都见于这些琐碎的烟火气息中。PS:这本书的装帧可真好看。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三)
收到这本书,首先是触觉的体验,书的装帧是我喜欢的质感,很久没有翻到这样装帧的书了。接下来就是序,我对序会认真读,很多人读书,直入主题,跳过序。但我觉得序是对这本书的介绍、概括、精华的提取,以及给读者设定一些预期(或者说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序中的“毛豆”“区域饮食”“农业视觉”都是我很感兴趣的,再次加速我一口气读一半书的欲望。再者就是视觉,书中的插画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故事,很有趣,有一些丰子恺的感觉。最后就是一整本书让我味觉有了很好的体验,四季的那些熟悉不能再熟悉的朴素食物,比起汉堡、炸鸡、披萨等等更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记录、品味、回味......嘈杂快速的社会需要我们静心,这本书我推荐你读一读,发现身边那些美好事物。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四)
拿到出版的书就迫不及待读了几十页,因为一些原因到现在才写书评也拖得时间非常久了。简单的谈几点看法吧!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上海,浙江,江苏等江浙沿海一带的美食文化,我对鱼米之乡江南总是心存向往,江南的美食都很精致,但是那个醋溜鲨鱼确实惊艳到我了。之前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江浙沪一带的糕点和面食,因为我是西北人,所以对一些面食很感兴趣。
其次,很佩服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引用的很多资料主要集中在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大概那一百年期间。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件和报纸的贴图呀之类的,让我了解了那个年代那个时代发生的很多文人轶事。
最后,这本书的包装也很精美,插图很新颖比较有代表性,最主要的是能了解我这个专业和工作所接触不到的领域,丰富我的知识,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比较有价值的。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五)
虽然是拿人手短,出版社赠书,但不得不说,我不喜欢这本书。
最大的问题是,感受不到作者对食物的热爱,那种垂涎三尺的感情,探究食物背后的历史人文当然很好,但不带着热忱的考古不会动人。尤其是看到后记里,作者自己都说对待食物的态度经常是图方便。一日三餐是平常,但是要在平常里感受到温暖,当然要靠作者和食物之间的情感连接。可惜,本书中缺失这种对食物的兴奋、感动、好奇、惺惺相惜。
所以,我无法理解一个对吃兴致不大的人,对饮食背后的历史传承的兴趣,有一种诡异的割裂感,就像一个胖子说自己不喜欢吃,那这一身肉哪来的呢,就是这种冤屈,但我只能说一句,活该。
没有情感加持的考据,就显得乏味无聊起来,况且也并没有多少新东西,因为所引素材多是晚近报章,并没有那么久远,所以也没有那么稀奇,只是将已知的在故纸堆里还魂一番。且摘编片段同样欠缺故事,更偏向于食品行业、农业产业、加工工业等,还是上述的问题,看不到多少人类的情感,只是工业产业行业的罗列。
归根结底,作者始终不是一个爱吃的人。哪的烟火都没关系,但得在人间啊。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六)
感谢鉴书团的赠书。
先谈谈吸引人的地方吧。本书的主题本身就是我很感兴趣的谈美食与探文化相结合的题材,虽然本身并不是江南出身的人,但也去过几次江南,对于江南美食的印象也颇为深刻。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曾经去游玩时尝过的一些美食,剖析了它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还是会让人不觉会心一笑;另外还有一些特定时令才能吃到、或者是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独到之处的菜品,配合书中详尽的介绍和引经据典的由来,在看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许多见识,让人对下一次的江南之行也忍不住开始心生向往。从这层意义而言,本书算是比较好的对于江南美食的入门科普指南。
不过,原本看到简介的时候,还以为本书会是一本类似汪曾祺或者梁实秋笔下那样,借食物谈趣事的散文集,看了之后才发现与想象的内容存在出入,就像上面所说的,书里的内容更侧重于科普,因此文字的趣味性也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加上引用典故或其他书的部分较多,给人一种掉书袋的感觉,读起来难免有种像在读论文综述的错觉,读到后半段略有些枯燥乏味。而想要把它归类为学术书籍,又谈得有些浅了,所以就像上文所说,偏向是入门科普。
总之,还是推荐给对江南这一带美食有所情节、想要粗略了解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读友。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七)
大抵同处包邮区,虽然隔了省,书中的道道美食在我读来是鲜活的味道。
春夏秋冬四时四章,外加附录。春夏两章,我是在飞机上读的,一面想着味道一面咽着口水。秋冬两章似乎跟不上节奏,如果不是附录里两篇咸菜,我应该会给三分。
书中的美食有烟有火的热菜,也有无烟无火的水果,涵盖了饮食的方方面面。对于美食生意的描写多于美食,除却春夏两章读下来的这个我吃过,这个我也吃过,这个我们是另外一种做法的感受外,更多的感受是:人啊,真的是百年来未曾变过。百年前的广告,百年前的包装,百年前的作假,百年前的竞利,现亦如是。
如果预期是看到呷一口酒,嘬一口螺,就着颗咸鸭蛋,喝一碗猪肉炒米茶,这本书会叫人失望的。
但若是想看百年前,街头是怎样熙熙攘攘,在美食领域搞细分,这本书值得一读。
偶尔需要向外省朋友介绍自己家乡时,会觉得,似乎啥都有,似乎啥都不是特色。说起来一个笑话是淘宝搜江苏特产会出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忽略的这些日常的,才是特色,是能简简单单打包带着的特产。按着时令,香椿炒蛋、马兰头、荠菜、嫩菱、鸡头米、大闸蟹、梅干菜、炒螺丝……这些要撞着时间的美食,只有有缘的外省朋友才能遇到。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八)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写美食的散文集,纯为松快松快脑子,看过就忘。 拿到这本的时候,也以为只是本写美食的散文集,等整本翻完,发现果然老师最懂学生,作者的博士生导师在前文为这本书写的序里,有一句评价很精到——“这是一部‘厚重’的书”。 名字叫《江南烟火》,作者当然也是在写美食,他写惊雷后的春笋头,写乡野间嫩绿的野菜,写楼外楼里的玉盘珍馐,也写市井间一抓一大把的水煮毛豆,但他写美食,不拘泥于美食的做法、口味,而是旁征博引,严谨、细致地通过引述史料,把时间从当下的江南,带回到百年前。 从元日里的春节食谱开始,跨过元宵、春笋,到枇杷黄、杨梅红时,再转到中秋的月饼、秋日的螃蟹,最后又以大年三十的一餐年夜饭结尾,起承转合,连贯成百年前江南市民热闹喧腾、烟火袅袅的一年四季十二月。 讲到这里,说回“厚重”。 作者本身历史学出身,术业专攻,在本书里引用了大量来自报纸、县志、当时的研究报告的史料,用史料展现了一个有潮湿水汽、满眼翠绿的烟火江南。 因此作者写美食,不只是写美食,写得要更深,从美食看到百年前的社会,看那时候的风俗、民情、历史,比如写月饼,不仅写苏式月饼、广式月饼各自的风味,也写当时的人怎样评价、看待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为何广式月饼会在江南大行其道…… 总之,这是一本优秀的、适合作为初步了解百年前江南风土民情的书,虽然书里对文献史料的引用可能会显得过于繁多,但整体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顺便夸奖一下这本书的印刷,封面插画让人看了很有食欲,封皮的布摸起来也很有质感,很喜欢。 感谢鉴书团的赠书,很幸运能被抽到,也很幸运抽到的恰好是我很感兴趣的一本书。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九)
在江南生活是极忙碌的,春天可以开始吃到马兰头、枸杞芽、香椿芽,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苋菜、莼菜,八月份新鲜的鸡头米就上市了,中秋节就可以吃有黄有膏的肥美蟹子,到了十月,街巷又溢满了桂花的香气。不同节日前后也有对应的各色馅食的青团、月饼、汤团、粽子。当然四时都有我爱的各种糕团和桂花糯米藕。还有更多,我也只是短短几年客居于此。《江南烟火》中有不少吃食我还并未寻见过。 时鲜和街头吃食,在我一个他乡客看来,是江南食谱的魅力所在。来南京上学已经有两年了,对这个异乡的城市也逐渐有了一些融入感。时不时轧马路、逛菜场已经是日常的乐子,一条小街往往还没走到头,肚子已经被不重样的吃食填饱了,顺带着还能拎半只剁好的鸭子回家。淮扬菜没有太多大菜,南京的小食,往往与菜市相托为一体,分散在其中。新街口游客奇多的明瓦廊、丰富路,也是各城市千篇一律的统一标准。在南京扫街,若不是你在周近街道久居,有些吃食真的只存在于意料不到的地方(这些小店在小红书大众点评上往往也不出彩)。复杂老城南住区里的的菜市已经不好找了,但是要找到构成日常的吃食,说是需要一定敏锐的嗅觉与经验也不为过,不过这也是客居南京的一大乐子。因为你也不清楚,路过的小巷子里那面长久烟火熏得乌黑的墙下那个只支着一块手写牌子的小摊,里面有没有着宝藏吃食,这种“大隐隐于市”的吃食可真不好找。其实去往苏州扬州其他城市,这种经验往往也是共通的,烟火气的地方比旅游区更令人兴奋,这里才有生活。 作者有历史学的学科背景,以食俗为脉络,搭建起了以四时为架构,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叙事研究。不过换句话讲,写民俗题材也是一种他者的客观治学态度。对应的,作者应该也不属于这种街头生活,对于“街边摊”也许也是望而生畏的。说实话,看完没有兴奋感,感觉悻悻的。吃这一道儿,还是看老餮们写的食记来的有感觉。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
感谢豆瓣鉴书团和上海社科的赠书。
从“四季”出发写江南饮食,是一个新颖且有趣的选题;以“百年”为维度,比起各方面都较为落后古代社会更符合当代人的认知,从时间上拉进了读者的距离;用写“饮食”来展现近百年江南地区的人文风俗,确实更生动,用主流的网络用语来形容,更具“烟火气”。
大概是这“烟火气”,加上作者细腻生动的笔触,显得整本书很“轻盈”,随时可翻看,随时可放下,每次翻开都像是一幅幅画卷,精美灵动且想象空间十足。但同时也如陶飞亚老师在序里的评价,它很“厚重”,文字所展现的与其说像画卷,不如说是一张张的老照片,有点模糊,但真实又深刻,承载着那一段与传统围绕国家大计、王侯将相不同的,属于底层人民的人文历史。
可惜的是,可能因为我不是老饕,对这一类的选题没有预想中的兴致。朋友问到“晚上看这样的书不会觉得饿吗”,但也许是“水土不服”,作为广东人的我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好吃”,确实少了很多趣味,甚至显得有些枯燥了,尤其不适合一口气读完,作为床边读物偶尔翻阅打发税前时间倒是非常合适。
最后说句题外话,西湖醋鱼确实是“名震中外”,而且是“名震中外”的难吃(经由本地人认证)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一)
身为一个非常不典型的吃货,也尤其爱看汪老笔下的美食,色香味一一铺陈开来,生动得叫人流口水,极具个人的偏好。
同样是写美食,这是一本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呈现美食的书,立足于千百年来普通民众的饮食日常,按照四季来介绍江南地区的美食,脉络清晰,选材很经典。
虽然我所成长的地区并不属于江南,但里面谈及到的诸多美食蕴含的意义和文化,我也感同身受,其中的细微差异也很有意思。
比如新年美食八宝饭,在湖南的话不是一道新年必食佳肴,一般在喜宴、寿宴等宴席上很常见,将节日的隆重感融入到平常,却不失沉甸甸的喜气和祝福。
而八宝饭一般有糯米、莲子、蜜枣、桔条、枸杞、桂圆、葡萄干,看到书中提及上海的八宝饭有加红瓜和青梅的,顿觉口舌生津。
考据的扎实还原了江南美食的图谱,想到20世纪初,大家在报刊上分享各色美食的做法,亦觉十分有趣。
读完这本书,完全可以更立体地认识一种食物,从生长、运输、保存到制作,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食客的“钻研精神”。
就拿夏日的水果杨梅来说,原来杨梅还有火焰蜜珠这么文艺的名字,原来还有从未听过见过的白杨梅,有机会一定要尝尝。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也一定是热爱生活的,而关于美食的记忆,也会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无论我们去往哪里,总有一种味道令人牵肠挂肚,轻易地唤起那些回忆。
总之,这是一本介绍民间饮食的真诚之作,推荐阅读。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二)
按照我浅薄的第一印象来看,这书名,内容应该很文艺,尤其是带上了”江南"两字,作为一个北方人,这二字往往和烟雨、秀气一起出现在我的脑海。
翻开这本书,会发现它竟然是一本选材很接地气同时字里行间又带了那么点严肃书,可谓是 雅俗共赏。
看这本书,有点像是在看文献,毕竟南北差异还是有的,不过不变的是对乡味的追寻。
春食中看到了香椿,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不过作者书中阐述的是偏向严谨的,带了点冰冷的纪实
这话一出,马上打消掉了我的食欲。写写我记忆中的香椿挽救下吧:
小时候院子里种了一棵香椿树,当时懵懂,总觉得味道怪怪的,非常的抗拒,记不得什么时候起突然就喜欢上香椿了。可能是难得在菜里看到了鸡蛋?虽然是和不喜欢的香椿混在一起,但也是吃了下去,再加上奶奶把鸡蛋都让给了我?
在之后的记忆就是去扫墓,在陵园门口看到有人卖香椿,莫名又想到了小时候,可惜再也没人给我夹鸡蛋了。
远离故乡,怀念的不是那里的人,反而是不同的食物,味觉竟然是停留最久的记忆;现在工作闲暇时,也会琢磨着,做一些家乡味,可能就是在回忆吧。
这本书,也算是另一个角度阐述食物了,如果想要更温柔、更直击人心,我觉得可以看看其他大家的。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三)
虽然《江南烟火》的标题和封面手绘图给人一种这是一本饮食小品文集的错觉,实际上却是一本既接地气又严谨细致的学术札记——从史料堆里挖掘百年来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美食,为之作传。所以在绪章中,作者就对自己笔下“江南”的概念作了详细的界定,这种严谨态度或者说是学者的职业习惯,让我读来非常舒适。
食馔无疑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写作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从开年的新春美食,到年终的年夜饭,形成了一个轮回,时间也就在这样一年年的循环往复中过去了。江南的范围不小,各地饮食不尽相同,写作时自然得有所取舍,作者是宁波人,其母亲为上海人,所以着笔处多少对这两地的美食更为关注,这当然是作者的权力和自由。同样也深得我心。我在浙江度过了人生的头18年,之后便一直客居北京,虽然我在北方度过的年头都快和南方的一样长了,但我饮食的习惯、口味的偏好,却仍是地地道道的江南胃。读这本书时,作者选取的四季代表性美食,总能勾起我关于家乡、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好像和素未谋面的远方老友聊故土的风物。比如这会儿正值桃子的季节,我当然知道阳山的水蜜桃好吃,北京平谷也有不同品种的优质桃子,可我就是最喜欢奉化水蜜桃啊(感谢闺蜜前一阵正好给我寄了一大箱)。还有白沙枇杷、桂花糖,浒苔炒年糕、东海的海鲜,光看文字都让人食指大动。还有身在北京,常吃涮羊肉,也更容易吃到来自内蒙、陕北的羊肉,以前只觉得北方的羊肉不膻,从没细究过和浙江的羊肉有什么区别。读了关于“羊肉”的章节,才发现原来南方吃的是更膻的山羊,所以要用红烧的做法,且喜欢带皮吃。在故纸堆的史料之外,也有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才了解的饮食细节,或是一些吴语方言词,非常亲切。此外书中有不少民国时的老照片、食品广告图和报刊插图,也是一些珍贵的图像史料。
不过因为书中有大量的文献引用,阅读时会不自觉把文章当论文来读,试图找一找观点呢结论呢,哦,别太认真,这本聚集诸多史料的饮食史札记本就不是严肃的史学专著,但恰是这些充满巧思的江南百姓的日常食记,丰富了江南民间文化的底层色彩。如同作者在后记中说的,比起那些“高端珍馐”,他“更流连于邻家主妇手中、街头巷尾吆喝着的民间味道”,书名中的江南“烟火”诚如是,相比经典名菜,民间的寻常美食何尝不值得作书立传呢。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四)
舌尖上的江南
《江南烟火》
以前看《舌尖上的中国》,我总是会被视频里的美食所吸引。本来没食欲的我瞬间变得饥肠辘辘。不仅如此,磁性的声音、丰富的屏幕文字、精美的制作过程,无不让人产生浓厚的食欲,对屏幕里的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在于吃的方面,还有对其的制作过程、历史经历等等。
所以,当我翻开《江南烟火》的时候,我震惊到了,我仿佛闻到了江南的烟火气,我心理产生疑问:这会不会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或者编剧写的书。书中的文字着实是可以去成为剧中的旁白。
为何江南?长江以南。为何烟火?即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生火而燃起的烟火。之后逐渐衍生为人间的热闹。《江南烟火》虽然主要目的是讲述江南的美食,但是也没有落下江南的故事。
邹赜韬,浙江宁波人。有着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头衔。他还是“食可语”丛书联合策划人。从中可以发现作者不仅对“吃”的方面研究颇深,文学功底也十分扎实。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文字可以让人以为是央视出品。
社会中一般介绍食物,都是从制作过程开始入手,而且讲的都非常死板,让人看起来没有食欲。而在邹老师的笔下,美食美食,不再局限于文字中,他让读者自主产生幻象,仿佛置身于特定场景中,享受萦绕于鼻尖的香味,口中也似有食物可以咀嚼。
书中收录近百年间江南美食的相关记载。它将各个美食绘制成画卷,逐渐展现在读者眼前。书中不仅会记载美食的制作过程,还会描绘当时的社会场景,引用了各地谚语将美食包裹成不是美食胜似美食的历史里程碑。
作者利用其严谨的历史学探究,对江南美食进行了小心地考证,从报刊、历史文献中梳理相关资料,挖掘近代江南人民日常饮食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
书中记录有春蚕的枇杷、探墓吃杨梅、二个铜子一块的脆麻花、油煎臭豆腐、汤圆的甜腻、野菜的清新、鱼蟹的肥美和黄酒的醇厚等等。
此书特别适合生活在江南、旅行在江南的人们。可以带领读者去领略前辈们的生活及智慧。
《江南烟火》读后感(篇十五)
在真正的来到江南之前,我对江南的印象大致是朦胧的烟雨水乡、温婉秀丽的江南女子、精致可口的点心小菜。我到江南的第一站是杭州,虽然杭州现在被戏称美食荒漠,但在那时,我对杭州的憧憬还是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杭州后,首先惊艳我的就是生煎。其次是品尝的西湖莼菜羹。不得不说,江南物产丰富,远非我的家乡山西可比。
不过说些题外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口味偏好、饮食习惯都受到当地的影响,并不存在严格的好坏判断,比如有名的水蜜桃,作为硬桃党就实在感觉很一般。汤圆也是传统的黑芝麻馅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