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一部反映人性复杂性的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在追寻爱情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经历的挣扎和痛苦。小说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曲折和人们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人类对爱情和自我认知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琥珀读后感第一篇
不太喜欢自己的高中时代
在第一眼看到年年的画 看到那个在课桌上趴着的人 感觉好像看到了高中的自己 那段时光总是埋在心里 在不经意的瞬间回想起那时候的一点一滴 然后快乐伤心 是我太矫情了吧
很喜欢年年的画
1/13页琥珀读后感第二篇
书买了,快递到后翻了一遍,不忍看第二遍。
评价是:这就是画师成长的过程吧,谁没有过小时候……
同事路过我旁边随手拿起来看,说哇靠,这样也能出书
我羞涩的把它藏了起来,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买了这书……
年年的画,有一些还是不错的,只是稍微需要睁大眼睛去找
2/13页琥珀读后感第三篇
是推荐而不是力荐。
喜欢年年,喜欢的更是她绚丽,不拘大胆,最重要的是才华。
每个人都青涩过,这本画册是过去的总结,我们这种外人不能看出的过去,每一张画对于年年你来说都是很值得珍藏的回忆。藉此,我有理由喜欢它。
慢慢感受那画里偷出来的小小幸福与非幸福。
期待下一本画集。
3/13页琥珀读后感第四篇
记得几年前STORY100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开始买,一直坚持了大概两年。后来更名新蕾以后,就没有再买了。直到现在家里还留有一大牛皮口袋的书的附赠。很可爱,所以一直都留着。
里面有两个插画师的名字被我记住,一个好像叫Echo(名字可能拼错),不知作者是男是女。画风独特、下笔犀利。记忆中他的画大多只有三种颜色。给人清淡素漠的感觉。
另一个,就是年年了。她为人鱼故事画的插画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目前看来,年年已经开始从那个有着绚烂色彩的蝶,蛹化为另一只更加沉静的蝶。拍手~
买这本画集,算是对以前青涩时候读书的一种纪念。^ ^
4/13页琥珀读后感第五篇
你算是我第一喜欢的 插画师吧
开始在新蕾上 我觉得你是单纯的
后来到了柯艾 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
你的每个作品 不知道 哪一天起 我感觉不到你的作品里的温暖了
我不知道是我变了 还是你变了 或者我们都没变 只是环境变了
但是 我还是会把你放在心底 因为你是我成长的一个回忆
慢慢长大后 身边的人不停地 骂柯艾 说它商业 没有实质的
可是 我们一如既往的 会时不时买它的书
我想 我们没有资格骂别人的劳动成果 你可以选择无视
一直知道 如果没有最世 我喜欢的很多画师 作者
比如安东尼 野象小姐 还有年年 就没有机会 发展
让更多人被他们温暖了
5/13页琥珀读后感第六篇
有几次看到书店里摆在《最小说》,差点就买下去了,终于是想到我离他们年纪已经很遥远,估计看那样的小说很代沟,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控制力很差的我,终于在那本送的《最漫画》的诱惑下,买了这期的最小说,好吧 ,我承认我是一篇都没看下去,纯属为了买而买……
但为什么这么吸引我呢,其实关键还是在最小说的封面了,至少这种漫画的风格最吸引我
然后再说回主题,他们封面的御用画家叫年年,也就是今天说的这本书的作者,她出了个作品集叫《琥珀》,不过我买后的想法就是——上当了……
其实画本身不难看的,不过收录的是她早期那些青春洋溢的水彩画,仔细看下才发现是2003-2005年的作品,要说年年最吸引人的画作,估计还是和最小说合作后,那些封面和彩插,特别的想法与特别的表现方法,那才是值得同行人士收藏的
好吧,早期作品出版了,现在的作品还会远吗……那就只有再做等待了……
6/13页琥珀读后感第七篇
还好并不是真的每个少年都美好的如此惊艳夺目。
还好青春并不是真的清澈透明到没有一丝杂质。
还好那时的天空并不是每天都蓝的如此美丽。
还好那时并不是每天都沉浸在偷看自己喜欢的人的喜悦里。
还好并没有被给予机会和爱过的少年牵手走在一起。
还好那时没有日本电影里一样美丽的青草地。
还好那时的校服并不是如此修身带着领带的白衬衣。
还好那时的我并不是美好可爱如糖果般的少女。
如果是,你要我怎么去面对它终将消逝已经消逝彻底消逝的事实。
要我怎么去告别。怎么去忍住眼泪,笑着说再见。
7/13页琥珀读后感第八篇
接着看完第二本《琥珀》。忽然觉得,这只是攫取了一个个为爱寻找和疯狂的瞬间,所以才如此动人。
一个人找寻自己的所爱,疯狂的爱上,为所爱赴汤蹈火,锥心刺骨。我觉得,这种感情可能不应该被狭隘地限定为男女之爱,也有可能,有的人在这个世上,从他知道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开始,他就慢慢学会使用自己的嗅觉,去探索和搜寻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独自旅行,和陌生人交谈,爱上观星,历史典籍很有趣,植物很神奇,跳舞可以让人身心舒展,歌曲能将人带入一个被美妙意境笼罩着的空间……发现所爱,爱上所爱,那不一定是另一半,有可能是你觉得有趣的事,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体验。如果你放弃了这种探索和追逐,以为内心宁静才是应该保有的状态。那就如小白所说:
人不纠结了,内心宁静,不就死了吗?
探索自己内心和探索世界一样,触摸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个时候你需要努力,这个时候你需要休息,然后开始你的旅程。
8/13页琥珀读后感第九篇
从来不看画集,和插画也没有太多交集的人,终于也破戒了。
所以评价没法很专业,只是一些细密的感受。
那是一个郁热潮湿的暮春午后,我在书店里游荡,试图放空这段日子的压抑。
一直相信,书和人,有一种隐秘的缘分。就如同我会翻开《琥珀》。
刹那间,世界开始安静的一片弦音。
在一张张的插画里,可以看见恣意跳脱的风和干净通透的光。看似不经意却实是细心勾勒的小细节,大片温润的色晕,少年凌乱而柔软的头发,单纯的眼神,让人心疼的只属于青春的表情。明媚抑或忧伤。所有一切,构成了这个温暖而又明亮的存在。
这个存在,映刻了年年成长的轨迹。笔法技巧从稚嫩生硬到日趋纯熟。我想,年年的成长犹如琥珀,起于机缘巧合,成于忍耐坚持。
一本画集,铸刹那为永恒,让现世一切安好。
9/13页琥珀读后感第十篇
年年,念出他的名字来,总有一种亲切的无距离感,是我喜欢的氛围。
琥珀,是被凝固的时间和年代在神奇的化力下得以保存的遗物吧!我感叹着,第一次见年年的画作的2006.11月距2009.9月的今天,已然是三年的不知不觉间。成长早已不是生命中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生活现实将把我们推离思考错过得到回忆美好的年代,我们曾经拥有的话题词,被考级简历经验埋藏。这是一个历史必然。
我还会不会不顾一切做那些后果无法估计的傻事,会不会因为一条来历不明的短信息而激动万分,又或者为了潜意识里不会有回音的人多说一句话而发笑。完了,我觉得我不会了,我已经进化为一个传说中的麻木之人,我不会有太多情绪的堆积,会难过会伤心,却决不会让别人知道,我想,我已经把自己锁了起来,嗨,外面的人们
10/13页琥珀读后感第十一篇
摘了年仔的这句来做题目。
俺要做第一个写书评的。XD。虽然此次我不是第一个拿到。但此刻我终于拿到了。作为年仔的头号粉丝,以及在同一家公司的便利身份,没错,我在出版前就一直借助内幕条件拿到一手消息。(掩面)。
出版前年仔找我写了最后那一段小小的话,因此在许多未联系时又打开了话匣子。之前长久不联络,是因为听闻她在闭关寻找自己。
我一直对她的敏感非常理解。
在我心里她是天才。有天才的想象力,亦有天才的脆弱敏感。所以她总需要不断地触摸内心不断蜕变的自己。每进化一次,她自己越加痛苦一些。因为在此基础上,要留下自己的坚守,亦要抛弃掉一部分曾经的自己。
因而那篇写了两遍的“后记”,还有这本《琥珀》,她一直怀着对自己既怀疑又坚信的情感在总结着。
这是一本总结。
是过去的年仔的总结。2003至2005年的年仔。那也是我最陌生却又最熟悉的她。陌生于那个时代,我与她并不熟识,但我和许多人一样,凭借着她的一幅幅插画便觉得与她心心相连。所以。既陌生,又熟悉。
在《N.世界》的成熟风格之后,出现一本回顾式的画集,年仔曾经担忧。担忧自身,也担忧他人的不解。
也许从此刻观望当初,有许多幼稚和一无所知反而促成了当初肆无忌惮的铺陈。所以此刻,总觉得那时会暴露掉自己许多的无知。
但我觉得成长与脱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尤其当我拿到《琥珀》,从你的2003逐步翻阅的时候,你的一次次蜕变是如此明显。我绝不认为将你此刻将过去总结成集是偷懒或是浪费,我反而觉得你就在2003\2004\2005这三个简单的数字里从最初的云淡风轻至结尾的独树一帜。你明艳动人,你变得越来越无法言说,只能默默地捧在胸口回味。
这是一个让我觉得愉悦,甚至感到被激励的过程。
这让我感到深深的自愧不如。
你真的很棒。年仔。
相信你以后会更好。
引你的结尾:
那天下午,回廊总是空无一人
下个拐角前,与那时的自己不期而遇
我们终于慢慢聊开了,在分别后,各自的事。
风声穿过树林,回音好似水银。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知道金棕色的斜阳开始缓慢地把一切铸成固体。
我不得不跟它道别:
想走走别的路了。你说是不。
===========其他的分割线=========
顺带
俺对此次双封面(一彩图,一线稿)、开本,印刷、价钱
都很满意……
黑白部分最终也沿用了铜版纸
>_<原汁原味的你!
真好!
11/13页琥珀读后感第十二篇
我觉得以“看一个画手成长”的名义买下这本画册是绝对不值得,再说它的封面和里面的内容玄乎太大,所以翻开之后的反应是很生气,那些在想出版策划的人怎么可以这样的不厚道!!就算是年年时间比较近的几幅,也是色彩,构图都不够好的。所以真的受到打击了!
比如说下面这张,色彩配的很多但杂【我当然没有说年年坏话的意思】,再说你第一次看见你想的出来是强大的年年画出来的吗?那些奸商尽挑些不够好不够精辟的图出版,再冠以“成长”的名义,那他们在出版的时候就不该用现在的,十分精美的图片,这样只会误导读者去买,我一开始也是怀着对年大神的崇敬去买的,没想到翻开就尽是这样的不够好的图,你说不生气可能吗??
如果是想买来参考画图的话还是不要买比较好。。。【个人意见】
如果是想收藏那就不要看我的这些话。。。
画画比较好的可以来看看下面这些图的构图色彩线条之类,你就会发现根本不是你想象中所期待的,年年大神的画。
画册这种东西【个人意见】本来就是一种图片的参考。之后我去豆瓣看了书评,有些文艺青年也是绝对米头脑的在那里用深奥的字眼感叹青春青春青春。。。【因为改本画册的主题就是青春= =】显得多高深呢!
我摘录几段给大家看:
要我怎么去告别。怎么去忍住眼泪,笑着说再见。【╮(╯_╰)╭】
从来不看画集,和插画也没有太多交集的人,终于也破戒了。
所以评价没法很专业,只是一些细密的感受。
那是一个郁热潮湿的暮春午后,我在书店里游荡,试图放空这段日子的压抑。
一直相信,书和人,有一种隐秘的缘分。就如同我会翻开《琥珀》。
刹那间,世界开始安静的一片弦音。
在一张张的插画里,可以看见恣意跳脱的风和干净通透的光。看似不经意却实是细心勾勒的小细节,大片温润的色晕,少年凌乱而柔软的头发,单纯的眼神,让人心疼的只属于青春的表情。明媚抑或忧伤。所有一切,构成了这个温暖而又明亮的存在。
这个存在,映刻了年年成长的轨迹。笔法技巧从稚嫩生硬到日趋纯熟。我想,年年的成长犹如琥珀,起于机缘巧合,成于忍耐坚持。
一本画集,铸刹那为永恒,让现世一切安好。【orz...绝对的莫名其妙。。。】
让人怀疑这些无病呻吟又能说出这种莫名其妙的话的“文艺范儿”看的真是画的本身内容吗?
那些出版商的序啊什么的都是一派胡言,他们其实只要码几个华丽的字眼来推荐这本书罢了,他们只是想以种种手段各种包装请名家写个优美的序然后靠大家对文字的许可多赚几个铜板而已。。。那些新闻网上的语言也是一派胡言,图片他们也只是挑几张好的登出来,什么以“青春”的名义,什么“怀念过去”的名义,如果你从看到封面再看里面的内容就知道心里此时是什么感受了。。。
12/13页琥珀读后感第十三篇
大二时在报刊亭发现《STORY100》,整整买了两年,于是渐渐熟悉里面所有的作者和绘者。喜好却不定,开始喜欢SHEL的明丽,接着欣赏阿梗的华美,但后来,就一直坚定地追随年年。
那些插画,是不是暗示着绘者本人的性情呢?总是猜想,她一定是个柔软的女孩子。就像她笔下的少年少女,眼角眉梢,行坐的姿态,头发的线条,画作是静止的,然而他们“全身的气韵神情都是流动的”。定定地看下去,只觉心底轻盈柔和。
买过几本《最小说》,都是因为她画的封面,可是也感受到她的变化,她的画风,在那里慢慢变得阴郁……也买了《N世界》,有些失望,的确是“暗黑童话”,但不是我的茶。
所以更加珍惜现在手边的《琥珀》,我还是钟情从前那些淡彩晕染、柔美清新的插画呀!
---------偏爱的作品---------
094 公车
配的是红花继木的小说,讲大女孩和小女孩的友情。两个依偎的女生,背景有大量橙色,是年年少有的明亮之作。但不愧是年年,就算是那么鲜艳的颜色,在她手里,都能看出安静来。
http://liluoyingying.blogbus.com/files/12429031550.jpg
106 花火
又是配女生友情的小说。两个穿睡衣的女孩倚坐在天台,手里的线香花火在半空闪亮,远处是夜色,天台上却是大片的深粉,让人陶醉*_*
http://liluoyingying.blogbus.com/files/12429031552.jpg
112 萤火虫
配得是落落的少女文《沿绿光逃跑》。爱死这幅了!颀长的男生,微笑着伸出手,坐在花丛中的女生,抬起热切的脸,充满期待,把手放入他手心。女孩的脸上、裙摆、旁边的花上,皆有深浅不一的粉色,果然很少女!两人中间有微光,四围则是昏黄的绿意,男生腰里系着深绿的上衣,又很青葱!做白日梦的女生都幻想过这个场景吧TOT
女孩的头被我截下来送给妹妹做QQ头像,妈妈觉得比我那个渥美冬留的头像更好,诶……
http://liluoyingying.blogbus.com/files/12429031551.jpg
116 路上
配顾天蓝的文,她少有的科幻文。作替身的人造女孩,爱上不属于她的少年。那期赠送了这幅画的海报,于是一直贴在我床头。背景是粉白,有点暧昧,有点心碎。男生和女生的眼睛都眯着,却不见笑意,我想他们是沉浸在爱意里了。轻风拂过她的长发、他的围巾,她转向他,他微低着头,又像是她在给他讲什么小秘密。
http://liluoyingying.blogbus.com/files/11859565410.jpg
还有不能描述的很多很多……
年年的画也让我想起维米尔,两个人的画,都给我一种柔和的感觉:)
虽然很私心地希望她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画风,但是一个有才华的绘者,应该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吧。愿画集大卖,愿她越走越远,愿年年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喜欢^_^
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