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城南旧事》读后感锦集

《城南旧事》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4 14:45:16
《城南旧事》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4-14 14:45:16   小编:

《城南旧事》是一部描写上个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慕容雪儿的爱情、友情和家族关系,展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小说以家族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成长与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是一部值得反思的作品。

《城南旧事》读后感(一)

这本书真的是童年回忆了。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的语文老师是教导主任,在班里设置了一个图书角,从图书馆搬了不少书过来,再加上班上同学各自带的书,在小学期间我真的看了很多书,现在想来,对文学和阅读的兴趣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的吧。 话说回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篇,让我想起小学毕业时的光景了。目前经历了四次毕业,每次毕业都有一个3个月甚至更久的假期,但四段假期时光各不相同。小学毕业时,不曾经历过离别的我被打得措手不及,萧条了一整个夏天,整天借干吃泡面消愁,说来有点好笑;初中毕业时,在补习机构度过了一整个暑假,提前学习了高中知识,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那时能沉下心来学习的我;高中毕业时,旅行、阅读、补番,把高中三年没能尽兴的全部体验了一遍;大学毕业时,也就是今年,在旅行中重新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还计划找一份实习,补充一些社会阅历。总之,四段毕业季,同为炎炎夏日,经历却截然不同,这也不失为还算有趣的一件事,不是么?

1/4页

《城南旧事》读后感(二)

开篇的“骆驼队”以前在课本上学过,小时候读散文只觉得枯燥晦涩,凡是没有或少有插图的课文,都不屑一顾,现在重读,也回想起零星的童年心性。 好像也确实只有“骆驼队”适合做启蒙文章,其余篇章都在透过童稚的视角,用充满绮思幻想的笔触,记叙成人世界的现实故事。现实故事天然带来的苦涩悠长,长大后难免在脑子里反复咂摸。英子的童年始于秀贞和小桂子的离开,终于小学毕业时父亲的离世,期间发生的每个故事于她就像不规律的生长痛,催促她快些长大、快些懂事。“看海”篇和终章,出现两次送别歌,前后呼应,也点明了生长痛的本质——唯有别离多。 “惠安馆”是最遗憾的一篇,也是最充满童真幻想的一篇,更因此显得残酷。我甚至不敢确定,妞子真的是小桂子么?就当她是吧。秀贞和小桂子刚刚重逢便双双离去,在这之前,虽然短暂,但秀贞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小桂子也知道世界上会有人无条件地爱她。妈妈和女儿一道离去,再也不必受当世的苦。妈宝女看完嗷嗷哭

2/4页

《城南旧事》读后感(三)

全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描绘了旧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总能被作者三言两语却又细腻生趣的笔触感动到,她满含怀旧的笔调,将自己的感情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一切是那样的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寻女的“疯女人”秀贞、乖巧懂事的妞儿、长着厚嘴唇的男人、寻找归宿的兰姨娘、慧质朴实的宋妈,所有童年的玩伴都远离了自己,直到疼爱自己的爸爸也离开人世,13岁的“我”在不合适的年纪里过早地担负起了家的责任,从此童年就是一幅回忆的画卷,只在独身自处时细细翻阅。每当一个人离去,不仅是英子,我也跟着淡淡难过,因为我知道那不会是一个多好的未来。

英子与我在某些地方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都能很好地与“异类”相处,不会武断地评论一个人是好是坏,谁是疯子,谁是偷儿,谁又是圣人了?越长大,越明白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非黑即白,越不敢轻易地评人是非。哪有天生的恶人,谁又比谁高洁无暇?

3/4页

《城南旧事》读后感(四)

人到30多岁,才读这本关于“童年”的回忆。不知是否是因为自己正处于愤青与世故转变的混沌状态,总有种看到的是悲凉世界的感觉。

骆驼队,看到时光的逝去,没有人能够走回程路,到后来,只能剩下回忆,而不能回去,多少遗憾,只能在剩下的岁月里,漫长地后悔。

每个人的童年的时光的记忆里,总有那个傻傻笑的“秀贞”姐姐或阿姨,她们干干净净,她们眉清目秀,她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回忆里,她们能够在父母的羽翼下安全无虞。可是,随着我们的长大,懂得了她们的故事,却也听说,没有了父母的照应的她们,兄弟姐妹们的对待,是那么的不靠谱,那么地让人心酸。

我们看海去,懵懂的英子,无意间,“出卖了”为生计奔波的败家少爷,那是童年的朋友啊。在大人的世界里的便衣,读来怎么那么像包藏祸心的大尾巴狼呢。

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了,英子的“狡黠”或可一见,这样聪明敏感的姑娘,怎么就不是算命先生口中未来的女校长呢。

名叫驴打滚儿的小吃点,黄色面粉做的,宋妈给买的,可宋妈的小栓子、小丫头子,她再也找不见他们了。宋妈对弟弟的爱,是在悠长岁月的带娃中慢慢建立的,她和自己娃娃的感情,那种天生血缘的牵挂,在现实的社会面前,只能放在一旁,甚至是失去。可以说,在这本书里,从秀贞篇的碎嘴婆娘,到驴打滚儿里的满腔母爱,和雇主家的亦仆亦友,我对宋妈,是越来越爱。

爸爸生病了,小院的花草没人打理了,玉簪花、石榴花,都不那么鲜活红艳了。小英子也毕业了,她也代表毕业生发言了,爸爸也永远离开了,她的童年结束了,从此之后,她必须跟妈妈一起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了。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怀念。就像《童年》那首歌,“⋯⋯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