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摘抄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8 23:10:17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18 23:10:17   小编:

《未来自然史》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作者从生态学和科技的角度展望了未来自然的发展。书中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了人类如何改变自然环境的可能性。通过对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考,作者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启发。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一)

如果作为一本大众类科普读物,此书是达标的。作者从他祖父居住地的洪水说起,确实起到了引言的作用,让人愿意继续读下去。后面的每个篇章,大部分都能轻易读懂,也很有科普性,甚至还提到了COVID-19。。。但是不知道是国内外的写作习惯不一样还是我个人原因,每个篇章之间的过渡衔接,我觉得不太适应,感觉缺少一些关联性。至于观点方面,作者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副标题说,掌握人类命运的自然法则,我觉得,可以是尊重、敬畏自然法则。现在有一句流行语是质疑xx,理解xx,成为xx,这句话在自然法则身上适用不了一点儿。因为作者最后还说,我们可以找到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方法,但不能永远活下去,终有一日,人类会灭绝。我很认可。(其实自从看了三体之后,我感觉我成了悲观主义者)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胃口。

这颗行星,终将归于平静和沉寂。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二)

《未来自然史》不仅是一部生物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录。本书作者凭借其生物学研究的背景,从学术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展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通过丰富的学术观点和论证,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过去,人类曾试图通过积累的自然知识来重塑自然,甚至不惜摧毁它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对自然规律的误解。作者引用了“欧文定律”,指出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多姿多彩、无处不在。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制定所谓的“完美计划”来控制生命。因此,面对未来的自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是作者对生命进化树的解读。传统的生命进化树通常将人类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与乌鸦、海雀等动物的对比,提出了“去人类中心化”的观点。他借助牛津大学的肖恩·倪展示的生命进化树,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这一图标的认知。人类在进化树中的位置被放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角落,与其他物种并无二致。这种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强调万物平等的观念,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学术观点的阐述,作者在书中还运用了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原本深奥的学术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并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作者在书中试图论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地球需要的不是被“修复”,而是人类学会顺应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我们面对“未来自然”的反思。 综上所述,《未来自然史》不仅是一本生物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通过反思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和观念,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和我们的未来。对于那些关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必读的佳作。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三)

未来自然史是幻象文库新未来丛书的最新作作者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应用生态学系教授、哥本哈根大学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科普作家中的新秀,罗布·邓恩。

本书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也有许多知识点是我从来接触过的,虽然半论文的形式读起来略感枯燥,也有部分观点让我暂时无法苟同,但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警示性科普作品。

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破坏,根据书中数据,人类已经消耗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陆地净初级生产力,即绿色植物,人类占据了地球上陆生脊椎动物的32%,家畜占据65%,其他数万种脊椎动物仅仅占3%,这一数据触目惊心,也就是说百分之97%的野生动物已经被人类消灭了。

本书也对人类的生态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极端气候是人类面临的首要威胁,作者认为地球最近几十年的极端气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非地球本身造成的,提出人类的暴力行为甚至战争也与气温过高过低有关,这一观点很有意思。作者预测到2080年地球上大部分人口将处于高于印度最炎热地区的温度,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暴力行为。

随后作者提出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多样性的动植物才能更好的应对气候的变化不至于灭绝。而人类妄图通过智慧改变自然的行为必将失败,唯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延长人类种群持续的时间。

最后作者似乎放弃了,或者认为人类是地球之癌,认为微生物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微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几十亿年,在人类灭亡之后,它们也将继续存在,地球目前处于的稳定气候只是历史的偶然,唯有能适应极端环境的微生物才能在地球继续生存,开启下一轮循环。有些微生物甚至能进入宇宙空间,来到别的星球。

本书是对未来的自然界进行的大胆预测,认为人类只有放弃改造自然,转而顺应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种族的延续,人类在地球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设想一下,地球毁灭之后,残存的微生物顺着宇宙风飘到其他星球并分裂,进化,产生新的动植物。所有唯有微生物才能将地球生命带去宇宙的任何角落,让微生物再次伟大!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四)

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曾不止一次联想到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曾说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及类似的句子,我所理解老子的思想或许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虽然《未来自然史》更偏向于罗列数据与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其去人类中心化等基于自然史的推论较之——道德经的思想也更为激烈,但我认为二者的本质,或者说想要表述的内涵相差无异。 《未来自然史》的作者在简述自然史发展的同时,用一双由数据与论证铸成的大手粗暴的将人类从万物灵长的王座上拉了下来。他先是通过“物种多样性能够对抗在人类身上也能运用”这一例子及其他案列论证了人类也逃不出自然的手掌心,其后又通过与乌鸦、海雀等动物的对比引出了“去人类中心化”的观点。作者对自然的知识显然十分了解,能够通过丰富的举例证实自己的观点。 本书最令我震撼的是那张形状奇特的生命进化树。在本冈崎会议上,牛津大学的肖恩·倪展示了一张涵盖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谱系图。这张生命进化树完完全全颠覆了我对该类图标的认知:自诩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不再于图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他被肖恩.倪拽下神坛,放到了右下角真核生物分支中的右下角——一个十分偏僻的位置。人类本身也变为了一个不比灰尘大多少的小点。“即使这本书只含有这一张图,它也已经值得我购买”,被这张图震撼到的我如此想到。如果我是本书的编纂者,我甚至想将这张图印做本书的封面,并在角落用红笔圈一个圈,指出“万物之王”的位置。 在不涉及剧透的情况下(虽然本书基本为纯科普与理论内容,书评大概不会产生剧透),我想继续本评论开头提出的话题。我认为作者虽然很激进地支持“去人类中心主义”,但实际上并不是真得要求大家把自己放到与动物同样的地位,视狼虎为兄,敬狐猴为弟。《道德经》是直接点化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未来自然史》则是通过数据、事实论证后用有些激进地观点给予读者一种新视角,并以此令读者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个人认为《未来自然史》的重点是新视角的引入与激发人们对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总得来说,这是一本能够给我们提供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全新视角的图书,值得大家购买并阅读!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五)

这本书的标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称为“未来自然史”,英译自“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uture”。对人类来说,自然从过去而存在,终结于现在(因为人们只能得知现在),那关于未来,怎么能呈现在书中,或者说,怎么能“可知”呢?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我继续我的阅读。

读下来的第一感受是,作为一本科普读物,Rob dunn在创作时已经尽力了。

每一章的内容都以一个故事,或者某个会让非自然学科的读者感兴趣的日常话题引入,能够充分激发学者的阅读兴趣,不至于对后面涉及大量图片、表格、专业研究人员结论的内容在一开始就丧失掉往后翻阅的力气。而作者的语言也足够日常,像极了一个朋友在跟你娓娓道来他最近的研究方向——即使你与他的研究方向完全不相同,你也可以听懂他想跟你传达的内容是什么,我称之为,新手友好,入门阅读,像极了在和朋友聊天。

(关于最后一句话,是因为这样的语言风格,让我想到我的朋友。他也总是喜欢在我们聊天时提及他的研究内容和话题,并且试图将他的工作内容、他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传递给你。这样的聊天内容和方式,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热爱他所在领域的人,值得敬佩,我也愿意听他给我科普,扩展一下知识面。)

但是,即使是“像极了”和朋友聊天,也需要意识到,这不是日常休闲娱乐的快乐,而是一种,他在尝试把他的博士论文翻译给你,作为一个话题的聊天。

这样的聊天,首先不可避免的是信息量爆炸,需要听众(读者)做好心理准备,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作者思路,真正理解作者的表达,将科普入耳。

另一方面,不同于以往的是,作者除了科普知识,还在尝试讲述一些自然的人生观念,或者说,对待世界的态度。归根结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发展无可避免的和人类命运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某种程度上,自然的命运也会是人类的命运。正如结尾所述,“随后,地球将再一次受到物理和化学双重力量的驱动,孤独运转;无数的生命规则在此失去效力;这颗行星,终将归于平静和沉寂。”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六)

这本书虽然书名以“未来”一词开头,但书中内容实则是以现有的自然史为基础进行阐述的。整本书相当于一个通俗易懂的生态学、进化论入门级读物,每个章节起笔都是自然界中那些已经发生过的、成为了历史的的生态过程,在此基础上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角,从而展望那些有可能的未来,总而言之就是:以目前的生态史来看,地球将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作者从一个生物学家的视角、我从一个生物的视角,我们都对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搭建的现行自然学体系感到有些可惜。因为根据欧文定律,世界上没有命名的生物要远比已命名的生物多得多,生物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宏大、更加多样化。“已知的世界是渺小的,未知的世界则是无边无际的。”人类中心主义就像是,人类只是地球百亿年间的一粒沙,沙子认识了浪花之后,就以贝壳为真理来定义大海的形状。但我们终究是人,人类的局限性让我们只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来探索世界,所以即使现有的技术让我们的认知仍然是模糊的、片面的、有偏见的,我们也要坚定出发,即使浪花无法定义大海的形状,我们也能大致比划比划了。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地球需要的不是被“修复”,而是人类需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地球有冰川期,也有很多其他的极端气候期,人类只是在最适合的人类生存的阶段里产生、进化,在星球上资历尚浅。天生万物,各遂其一。就像现在研究某菌在112度熔岩下能够生存,反而不能接触氧气和水。人类眼中的异常对地球地球来说或许是一种常态,地球近些年正在逐渐变暖,其中有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或许也是我们未知的事情正在起变化。若是地球自身正在变化,人类就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凭借自己的努力适应地球环境的正常变化。为此,在这种学习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生命不断演化,生态系统不断调整,而人类所处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或许,我们将自己看作生命众多表现形式之一,而非唯一的支配者,就能够更加谦卑地面对这颗星球。

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文明和生态变迁只是这个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瞬间。在每一代人的有生之年里都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这片地球,努力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为不论未来如何,这颗星球,可能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和寂寥。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七)

这是一本浮于表面的科普读物。

首先要问我一个问题,我喜欢看什么科普。在当今媒体纵横网络的时代,优良的媒体经过大浪淘沙,闪闪发光呈现在我们眼前。如今通过科普得到的知识,相比十年前(2014年),会有更多的趣味,以及更深的知识理解度,不用再手动去搜索原始资料;相比二十年前(2004年),那时候互联网依旧无法承担厚实的内容,线下图书馆更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再早,还是图书馆。通过时间对比,我可以看到知识进入脑海的速度和效率,已经是质的飞跃。

我为什么要说《未来自然史》这本书浮于表面,就是因为在当今这个年代(可以说是2018年起),做科普更是一个比科研还吃力的活。内容说浅了,就像舔一口蛋糕包装盒,内容说广了,就像视频里的美食,都无法满足挑剔读者的胃口。研究生态恰恰就是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一门学科,但这个深度是一个综合性的生物群落,表现在广大的数量群体中,它们随着时间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因此难以看到一个具有总结性、以及绝对性的概念定义。浮于表面是因为,生物种群这片海洋太过于广泛,以至于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只能看见一瞬间。

从文笔角度上看,《未来自然史》这本书非常适合阅读,作者和译者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但从文章创作上看,任然有不足之处。比如引用RCP2.6、RCP4.5、RCP8.5这些外部专业术语,我就必须查看其他资料进行解读,虽然是一个必要的科研专用词语,但不经意间架设门槛,也会导致读者一头雾水,特别是中学生读者。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是人类会故意为之,高智商的动物、低智商的生物,都会在有意和不经意间,为自己的后代以及族群,都会去改变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但我们人类不同的是,会知道和预测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变后,对整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有必要优化当前的行为,以加速或减速消耗自然资源,来达到更长期的生存目的。

《未来自然史》是一部生物环境史的缩影,通过样本数据,我们看到世界在变化,生物在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变化,生物和环境双方不断交替演变。如果我们不加以适度干预,毫无节制的消耗资源,将会带来万物终结,就像现在的火星一样,一切都变成死静。

通过本书的写作方式,我感受到常年沉浸在论文下的思维,这也许是科普作品的死穴,即便是作者有心警示世人,对知识接受的程度也会大大降低,原因来自数据,这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过多的数据让阅读起来,有一种难以下咽的论文感,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支撑本书的思想内核,或许正因为这样,我才会有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数据足够震撼人心,但又无法让我这个科研门外汉共情。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八)

这是本值得一看的科普读物,书中提到很多学者的研究和研究过程,附带一些图表,是一本需要认真看而后会有收获的书。(看着看着总想起上学时看论文的场景。)

书里提到地下建筑中的生物会与地上的不一样。之前对伦敦地铁的印象只是建成时间比较久,所以设施比较旧、没信号,结果看到书里写的伦敦地铁的蚊子与地上的蚊子不同,地上的蚊子以吸食鸟类的血生存,地下的则以吸食人类、老鼠等动物的血为主,并且地下的雌性蚊子在产卵时不需要吸食血液。才知道原来生存环境不同对同一物种产生这么大的改变,而且有很多物种是生活在室内的。

第94页提到“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们更有可能对自己实施暴力行为,自杀案例和自杀倾向都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人们对他人施暴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并列举了一些在非洲和战乱地区的国家。看到这一发现会联想到人们常说的夏天人们容易急躁,容易脾气不好。既然有研究支持,也许可以用这个研究结果来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尤其是那些平时总是污染环境但依靠社会安定才能获利的企业。

不过又在想这一影响是单一的吗,会不会是很多共同因素决定的。又或者如果某个生活很原始亟需开发的地方,那比起污染环境,更优先的也许是稍稍破坏环境,建造生活必需的设施来让生活变得便利。

120页提到的乌鸦也吃薯条,想到了去码头整点薯条的梗。虽然乌鸦是很常见的鸟,但看这本书才知道是警觉又聪明的动物,会在环境改变时改变自己的食物,适应性很强。本书也会时不时提起乌鸦,每次看到都觉得虽然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鸟,但对乌鸦除了外形和叫声,其他习性特征之类的都不怎么了解。

在提到白蚁身上的微生物时,也提到了顺产和剖产婴儿的微生物区别,顺产婴儿会有更多来自母体的微生物,而剖产婴儿可能会因为缺乏这些微生物易患某些疾病。

某一章结尾作者提到了近藤麻理惠,而后说我们应该考虑更长远的未来,保留现在需要的物种以及将来需要的物种,与只考虑当下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记得前阵子看到消息说近藤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家里很乱”,并且放弃整理了,不知道本书作者有没有看到。看来人生整理也是会靠近生物学方面的定论,未来终究不是当下可以完全预见的。

在临近结尾的章节讨论了人类灭绝后的世界,也正是本书的标题未来自然史,就像总能在网上看到的玩笑话“人类灭绝了,地球想的是还有这样的好事?”这样,除去少数人工作物和依赖人类的动植物或是在人体内寄生的微生物之外,大多数的生物会在少了人类破坏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人类这一物种只是自然界中的沧海一粟,对于人类来说极端的环境,却是很多生物适宜生存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昆虫也灭绝了,那更之后的未来会是微生物的世界。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九)

怎样来形容这本书呢——我想用“无甚创见”。因为早在2500年前,中国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就提到了“道”的概念,一种非常朴素的哲学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应该本乎自然,行之自然。而不是用一种“妄自尊大”的姿态,来自以为“人定胜天”。确实,从远古以来,人类利用自己逐渐掌握的技能,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茹毛饮血”到自给自食,衣有华服,行有车马,居有屋舍。把自己的“生存状态”提升到了“生活状态”。但是,无休止的去满足人类“舒适生活”的追求,这样不知足的贪婪又会把人类带往哪里?《未来自然史》探究的就是这个问题。说它“无甚创见”,是因为结局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作者在书里提到这么几个书名,恐怕就很能说明问题——《自然的终结》、《不宜居的地球》、《人类消失后的地球》。再说回本书——这是一本科普向的学术书。它和老子《道德经》的区别在于:老子是言简意赅,直接告诉你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处世之道,就是前辈谆谆教诲,传授你人生经验——“小伙子,不要一味索取”;而这本书,作者用故事、实验、数据来给世人敲响警钟。要说的其实一样,但西方人重实证。文章的引言部分,作者用格林维尔的洪水故事开篇,这是人类对抗自然,意图控制自然的一次失败,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堵(堤坝)不如导。接着用细菌耐药性的实验结果来强调“进化论”的过程有时候并不那么漫长,人类重塑自然时常常不经意就给自己埋下了雷而不自知。第一章开始讲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真正自大成狂,把“人”单列于其他物种之外,自居“主宰者”之位,也确实,人类就这么一路发飘的改造着自然,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些物种因此灭绝,又怎样?人为贵!

快进一下,来到我喜欢的这句话--

“就算人类长着翅膀和黑色羽毛,那么也不会比乌鸦聪明多少。”

从第四章《最后的逃离》开始,作者接续“生态位”的话题来探讨,动物、植物,还有我们这个单列的“地球之主”人类,通过跋涉迁徙,也曾一度逃过“天敌魔爪”。但是哪怕人类开始谋划“火星”、“月球”等等的星际栖居,“无处可逃”依然如同一个魔咒。《人类的生态位》一章是就“无处可逃”展开的深入阐述——人类总以为我们是在“发展和进步”的路上,科技进步可以改变环境。作者用数据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扩大人类的“宜居地”,不适宜居住地方的人口到了科技发达的近代现代,并没有更多,反而更少了。悲哀的是社会发展的副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环境更为恶化,而数据表明,气温高和暴力还有着直接关系。危险似乎更多了。自然界中的鸟类和灵长类也有一部分具有“创造性智慧”,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在《乌鸦的智慧》里,作者提到人类社会应对变化已经不是个体的应对,而常常是以机构社群,机构应对法有天然优势——比普通个体有更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个集合体,又要面对臃肿和滞后这样一些缺陷。所以,牧师亨利·沃德·比彻直白的说“人类也不会比乌鸦聪明多少。”

未来自然史,应该怎样?所有的答案都昭然若揭。“万物之灵”“地球主宰”们啊,未来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十)

《未来自然史》是美国生态学家罗布·邓恩的一本关于如何看待自然法则的书籍,作为一本科普类读物,作者在科学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取得完美平衡,非常适合科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略有专业名词,也不妨碍阅读理解)。通读下来,作者以清晰的条理、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概念,又将科学研究、自然规律等巧妙地融于书中。润物细无声,让我们正确地理解生态学、进化论和生物地理学的几大基本定律,以及任何人类活动都无法废除的生命法则,继而让我们看清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以及我们可能面对的未来。

作者在引言中通过儿时的经历引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历数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法则的矛盾冲突,究其根本原因,阐明本书对“欧文定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我们在未来自然史中的“可为与不可为”。正如书中所言:

而在接下来的正文中,邓恩分十一章来展示研究成果、阐述观点(全书的脉络、逻辑途径见下图,此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书友可根据相关的纲要,选择阅读各章节。章节中本人推荐《第六章 乌鸦的智慧》)。最后的结语《人类灭绝后的世界》不仅是全书的总结,更是人类生存灵魂的拷问。全书秉承着“可为与不可为”展开,探究“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可为”、“为什么不可为”的原因,以及提出“可为怎样做”的途径。将那些掌握人类命运的自然法则讲明、说透,为我们提供充满想象和睿智的讲解。

全书的脉络、逻辑途径

确切地说,《未来自然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录。通过反思,展望人类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未来。

在过去,人类通过已积累的自然知识试图重塑自然,甚至不惜摧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对大自然的控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法则”的愚昧体现,“欧文定律”告诉我们,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无处不在;生命不会被人类完美的计划所束缚,因为生物的多样性决定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完美计划”。地球需要的不是被“修复”,而是人类学会顺应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

这正是我们面对“未来自然”的反思,也是“可为与不可为”的精髓所在。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十一)

科普向,以独特的角度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其中微妙关系。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曾预测它的内容,想着应当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然而,作者的视角远比我设想的更为广阔和深入,从人类和单一物种的例子,到微观的细菌、微生物,再到宏观的地球环境。不仅探讨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还指出了人类在认知和理解自然方面的局限性。

开篇以改造密西西比河为例,讲人类如何试图驯服和控制河流,使其变得更加“文明”,然而自然最终回报以洪水泛滥,对人类行为做出警示。后面章节也用多处例子、大量实验及数据,来讲解概念和作者提出的法则、理念,循序渐进,相对普通读者较为友好。

“人类中心主义”是书中提出的第一个偏见。人类常常把自己置于自然界之外,一个独特的物种,导致对无法客观认识世界。人类研究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尚未命名的物种太多了。意识的局限性导致我们对自然的漠视和误解,从而在行为和决策中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人类不能代表地球,即使人类灭绝,数十亿年的生物依然生存繁殖,我们看它们,可它们看我们的角度并不同。

书中还提到了变异性、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微生物的依赖性等议题。这些议题都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的一部分。

结尾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或结论,更多地是一个提醒,让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也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指导,如尽可能控制我们周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减少耐药现象产生的概率;使我们的生态系统人性化;预测耐药性极其演变并采取预防;回归自然等等。

本书作者呼吁人类尊重自然法则,确保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学会与大自然和解,而不是试图控制或主宰它。

也提醒我们,无论是从科研工作者、还是农业工作者,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工作,因为它们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十二)

有关自然史预测未来的去年也读了几本,很开眼界。作为灵长类的人还真不要太自以为是,哪天人没了,世界还在,动物也在,植物也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故,当地成为无人区,植物动物已重返,比人类的适应力可强多了。 这本书是美国生物生态学家罗布 邓恩的作品,他的研究领域为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他是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全基因组学进化研究中心教授。有个同事孩子在英国帝国理工毕业后吵着要去丹麦就是想进这个研究中心读博,邓恩肯定是业界大牛了。 这是新星的幻象文库的新未来丛书中的一种。刚拿到书有点奇怪,怎么幻象文库还有科普书?在我印象里幻象文库都是奇幻和科幻小说,象刚看过的山尾悠子《飞翔的孔雀》伊恩班克斯的“文明”系列。原来还有这个新未来这个分支。 人生活在世上,总要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想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各种说法很多,到底谁说的更靠谱呢?人是不是一定胜天呢?人是这世界的主宰吗? 读过这许多书后,遇到许多事与人之后,我觉得这应该是有些人自以为是的想法。人类在灭绝之后,动物会在植物也会在,世界也在。 查尔斯达尔文告诉我们:物竞天择。在每一代生物物种中,大自然都会“选择”物种群体中的某些个体,让它们得以生存。达尔文认为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现在实践证明,它发展的很快。比如细菌的耐药性。现在的社会,我们通常认为科技进步,我们会进入高科技的生态系统中,各种机器人、设备和虚拟现实随处可见,数字化的时代到来,以及随意干预自然,在家里、医院、农田甚至森林里使用抗生素杀虫剂或除草剂…我们成功了吗?自然界可没认可! 人类喜欢控制,控制自然,正在前所未有的规模重塑自然,农耕简单化、工业化程度加强,以人类为中心,可是大自然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你们错了,你们想多了! 林奈的生物分类法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观,这些科学偏见使我们无法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以为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 邓恩教授从生态学、进化论和生物地理学几个方面出发来阐释任何人类活动都无法废除的生命法则。 不要低估乌鸦的智慧,也许它们会生存到最后,也许是鸽子?蜜蜂、白蚁或蚂蚁? 我们放下人类的傲慢,与生物多样性并存,也许可以使我们活得更久。也再妄想一统江湖了。

未来自然史读后感(十三)

和世界上的其他生命相比,人类毫无疑问是特别的,我们甚至还创造了“自然”这个词,将我们连同我们的造物一起从中剔除。辉煌的人类文明,有太多可以细数,可以为之自豪的特别之处:智慧与创造力、同理心与道德,以及复杂社会结构,我们的足迹几乎遍布这颗星球的每个角落,极大限度地避免了饥荒和疾病的侵扰,稳居在食物链顶端,我们对所生存的世界和其他生命体所拥有的影响力,远超任何单个物种能达到的极限。

很难不觉得我们是特别的那一个,The one,分类学里的那个拉丁词——Primates,意为首要、第一等,中文里译作“灵长目”,意为“众灵之长”。

然而握在进化生态学家手里的,是另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想要努力抛开人类固有的偏见,追求纯粹理性,以期测量出我们在万物中真正的位置。正如“日心说”取代“地心说”“进化论”重写人类的起源故事,生态学家想知道我们对生物界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视野,不是一张将领土画在中心的地图,而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标准”地图,准确引导我们前往向往之处。

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未来,是一个我们试图阻止的未来”。这倒也不足为奇,没有谁愿意乖乖听话,完全遵照别人的指导去生活,自由意志与生俱来,这也是我们的特别之处。

但如果你也好奇,我们到底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人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是我们未曾设想的,不妨读一读这本《未来自然史》,这里有一个诚恳中带着无限自嘲的生态学家,想要聊聊他的前辈和同僚自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早已烂熟于心而往往闭口不提的自然法则,“每个人都知道这当然是真的。为什么还谈论它呢?”

人们熟知物理定律,了解重力、惯性和熵,但生物法则比物理定律更有局限性,虽然它们的确具有普遍性,但即使是生态学家们也常常纠结这些“规律”能否被称作“法则”,我们的作者罗布·邓恩看重它们对于了解人类未来所能提供的助益,他写下的,是这些知识的由来不易,以及它们直至今日仍旧饱含的生命力与神秘感。

“如果人们没有花近几十年的时间去思考和谈论这些法则,它们就无法如此直观易懂。”

我们在中学就接触过许多科学实验,它们往往只需要一些简易的小道具,步骤简单,实验结果快速可取,这些实验的简洁可控也让它们揭示的规律更容易深入人心,自然法则却不然,“因为有太多该死的细节”。

例如,假设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它们在面对干扰时就能更稳定。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明尼苏达州的生态学家大卫·蒂尔曼首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分别在农田和草地上分割出54个实验地块,跟踪研究1987年干旱造成的影响,以及几年后它们的恢复状况,终于获得野外实验的实证:物种更丰富的地块更稳定。

这之后,他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大型生物多样性实验”,不仅扩大了实验地块的面积和数量,也纳入了更多的变量因素,地块最初的清理、播种与长期的维护和测量背后是极为可观的工作强度,为了累积丰年与歉年的土地变化数据,这项实验也持续了十年,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多样性更高的地块稳定性更强,这一“规律”越来越像一条“法则”了,他想要知道,这一规律是否也适用于整个栖息地甚至整个国家。

蒂尔曼的“大型生物多样性实验”的部分实验地块以及在其间除草的学生们

加州大学的德尔菲娜·里纳德加入进来,她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世界各国的农作物上,她收集每个国家种植作物的种类、相对丰度与产量数据,选用更直观的卡路里作为统一的度量标准,最终汇集了50年来91个国家176种作物的数据集(如果你好奇更多的技术细节,她还引入了更多的多样性衡量指标,并考虑了人工施肥与灌溉的影响),她的结论非常明确,农作物多样性更高的国家,拥有更稳定的年产量,而指数较低的国家,往往每八年会出现一次全国产量下降比例超过25%的情况。

而物种多样性与物种的品种多样性哪一个更重要(后者在许多国家都呈下降趋势)?多样性是否能延缓多种环境变化,还是仅能缓和某些特定变化?多样性延缓环境变化的速度能否赶上气候变化和新虫害的入侵速度?全球作物物种与品种趋于相似是否会导致歉年时间的同步?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稳定性对我们而言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人类难道不是以自己的智慧、适应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傲吗?

“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大脑,取决于我们和我们的思维系统是更像乌鸦,还是更像海滨灰雀。”

乌鸦是鸟类中运用创造性智慧的典范,它们能够记住储存食物的地点,使用、改良工具获取多样的食物;海滨灰雀则是依靠先天自主认知能力的那一类,它们数千年来都在唯一的栖息地生存繁衍,完美掌握生存必备的知识。

人们发现脑容量大的物种更多具有创造性智慧,享受“认知缓冲”带来的优势,简单来说,大脑发达的动物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智慧减少恶劣环境的影响。人类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率大约为1.9%,乌鸦的比率在1.4%~2.7%,我们似乎应当是乌鸦之流。

然而我们也常听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这么做”,“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一类的说辞,我们发展出更多细分领域的专业机构,来更加精细地调控社会运转,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城市的崛起与经济体系的相对稳定。

创造性智慧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乌鸦需要保持警觉,时刻监测环境的变化,以每次都要重新决策替代重复前例,因为罕见的变化发生概率很小,它们的许多努力都白费了;对我们而言,保持创造性智慧所需要的灵活,将要消耗的成本只会更高。矛盾之处在于,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所追求的,正是更为稳定的未来。

罗布·邓恩细数了现代生态学里那些最有用、最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未来的自然法则,除却上述例子,还包括了指导国家公园建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躲避法则、生态位理论和有关系统破坏-修复的历史经验,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他选择了生物进化的角度,将这些不断丰富、不断得到新诠释的理论引向人类的未来,即使如此,他仍自嘲:

“差点儿酿成的悲剧和实际发生的悲剧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类未知的东西。然而,化险为夷后的安宁和尘埃落定后的悲伤与平静让我们忘却了对这个世界的无知。”

昆虫学家欧文曾推测地球上存在3000万种热带节肢动物,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争论风波缓和后,这个数字被调整到800万种。这意味着地球上尚有7/8的动物物种未被命名,而新的物种还在不断生成,如果把这一问题转向微生物学家,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一万亿,相对于已知世界,这数量接近无限。

在日本冈崎的一场学术会议上,邓恩结识了牛津学院的肖恩·倪,倪在讲座上展示了一个涵盖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谱系图,与我们在教科书上常见的进化树完全不同,这棵生命进化树的大多数分支都被微生物所占据,哺乳动物处于右下角的真核生物分支上,而人类在哺乳动物中只是一根毫不起眼的细枝,图中用黑点标记的每个谱系,人类都未曾培育过……

肖恩·倪展示完整的生命进化树

“我是小物种世界里的庞大生物,是单细胞物种世界中的多细胞生物。我在无骨物种世界里拥有骨骼,在无名物种的世界里拥有名字...... ”

这是我们的特别之处,同时也暗示着我们不过是瑰丽自然中的沧海一粟。古老物种的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能力从未预示着自然的终结,受到威胁的始终是与人类最相关的生命形式,如果我们将视线从与人类相互依存、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严重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身上移开,从衰退的生态系统和消失的物种转移到那些发展最迅速的生态系统、那些人类无法忍受的极端环境之下,我们会发现生命仍旧多姿多彩,远超我们的想象。

自然未尽于此,至于我们的未来,“变数太大,未知太多,毫无疑问会为寻找出路撞得头破血流”。而最悲观也最乐观的生态学家相信——“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模糊的、片面的、有偏见的,并不能阻止我们利用已知的知识来探究这个世界。在无尽的黑暗中,虽然希望之光微弱,但依然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