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精选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8 22:50:18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8 22:50:18   小编:

《万物如何运行》是一本科普读物,以简明的语言介绍了宇宙、地球和生命的运行原理。书中通过丰富的图表和实例,解释了物质的构成、宇宙的起源以及生命的进化过程。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宇宙万物的全面认识,也引发了读者对科学的思考和好奇心。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一篇

环衬很有意思!一个大大的紫色漩涡,仿佛暴雨天充满积水的下水道口。 扉页很有意思!一副潦草的沙滩手绘图,随意又真实,阳光碧海金沙滩跃然脑海。 接着往下翻,目录很有意思,手绘很有意思,内容更有意思……这本远超预期的小书让我见识到了科学世界的无尽美妙。 这本书中有将近600个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与定律,大到宇宙、太阳系,小到厨房、博物馆,这些现象与定律无处不在、俯拾皆是。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二篇

本书共有厨房、房屋、花园、医院,乃至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等13个特定的场景和视角。书中对每一个场景先用一幅全景插画展示,再将每一整幅插画中出现的事物细分成46格小画面。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蕴藏在插画中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定律和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编者在书中将定律标记为L,现象则标记为P,方便读者能一眼辨认。

这其中有相对简单以及我们常见的术语,例如:重心、血型、疫苗接种、共振、牛顿定律、蝴蝶效应、光合作用、太阳能、白天和黑夜等等。而更多的原理,或是我们认知体系当中欠缺的,或是我们早已遗忘的。

书中的插画来自英国艺术家,同时也是哲尔伍德绘画奖获得者——亚当·丹特。他以精美的插画呈现维持万物运行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全方位展示了一种宏大复杂的画面构图。

受限于篇幅,本书仅仅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常接触的场景与事物所涉及的科学原理的进行了简介。书中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场景中涉及的定律和原理和定义进行介绍,并未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尽管如此,书中涉及了近600个知识点,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样一本书还是不太适合一口气读完,但它真的很适合我们在闲暇时光随手翻阅。让科普在一种相对轻松的阅读节奏当中进行似乎对大众来说更为适合。我们知道科学无处不在,但面对熟悉的场景中涉及的一大堆科学术语,我们仍会惊叹与科技对生活的促进和改变作用。

我们或许早已慢慢适应和习惯了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很少人会去思考事物与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深奥学问。人们在阅读绘本、画册时也经常是走马观花一般,很少去观察画面细节,很少去探寻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实际上,每一种现象、每一条定律,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而每一格画面,也同样有我们值得细心体会之处。

科学体系是宏大而复杂的,艺术领域是多样而抽象的。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科学与艺术,很多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都源自于生活、源自于人们对于生活不断的思索过程。通过关注我们周围的现象,并用科学知识解释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三篇

烤箱是如何做成质地蓬松的蛋糕的?喧哗人潮中我们如何辨别出特定的声音?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世间万象,纷繁复杂,其中蕴含了太多的科学原理,《万物如何运行》则提供了一个简明的答案,正如副标题“全景解说世间万象的科学原理”所示,本书凝练了很多现象的深层逻辑和科学原理,为我们认识这个宏大的世界以及微观的事物打开了一扇大门。

该书作者为布莱恩·克莱格和亚当·丹特,前者熟悉自然科学,尤其是实验物理学,负责文字工作,后者擅长绘画,为国际知名艺术家,负责本书的插画工作。因此,书中的内容可谓是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文字为绘画作了注释,绘画让文字鲜活起来,两者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本书将世间万象分解为十三个部分/场景,分别为厨房、房屋、花园、科学博物馆、医院、城市广场、街道、乡村、海岸、陆地、地球、太阳系、整个宇宙,从小到大,由此及彼,揭示了蕴含在这些大小场域中的科学原理和自然定律。这些原理,有些我们听过,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第一定律、阿基米德杠杆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等,有些则没那么熟悉,如美拉德反应、喜瑞尔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奥尔伯斯悖论、马兰戈尼效应等。

关于现象与科学原理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科学定律与现象在人类活动中随处可见,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定律与现象之别,只在毫厘之间。现象指的是宇宙中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现象俯拾即是,从某个物体到某种运行机制,甚至生命本身。科学定律则通过归纳将不同现象联系起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其实更像是世间万象和科学定律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其定义,但要深入、具体地研究某一现象,还需阅读更专业的书籍。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四篇

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世界是一本以数学语言写成的书。真理不在蒙满灰尘的权威著作中,而是在宇宙、自然界这部伟大的无字书中。”

一想到中学时物理考试经常不及格,最低的一次好像是21分还是18分来着,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帮亲戚家的孩子辅导功课……

于是怯弱的我,悄悄地淘来了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家布莱恩·克莱格所写的这本科普绘本童书《万物如何运行》!

国际知名艺术家、哲尔伍德绘画奖获得者亚当·丹特在这本16开精装书中,绘制了13 幅妙趣横生又细节满满的手绘全景图,图解近 600 个不可不知的现象与定律。

读完这本简明有趣又轻松的科普读物后,我才发现,原来是生活在20世纪前后的13位科学家帮助我们建立了对基本规律及现象的认识!

比如,法国科学家雅克·查理于1787年所发现的查理定律P=P0(1+βt),即,在恒定的气压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当小朋友好奇日常生活万物的物理制作与运行原理时,我们都可以在这本宝藏书籍中找到答案:

①发好的面团放入烤箱受热后,面团中的气泡体积增长,便形成了质地蓬松的蛋糕。

②发酵的原理是指发酵过程中,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乳酸和二氧化碳。酵母分解大麦麦芽中的淀粉,生成啤酒。

③人在咀嚼面包时,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糖,有助于消化。

在生物洗涤剂中,天然催化剂酶还能提高化学反应效率,有助于分解污渍,同时不消耗自身。

这本书还可以作为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延伸阅读神作,也可以作为我这种物理学渣开窍启迪之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真是太好了!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五篇

烤箱如何工作的?

查理定律告诉我们,气压恒定,气体的体积与温度会形成正比,发好的面团放入烤箱受热后,面团中的气泡体积增大,就形成质地蓬松的蛋糕。

为何电子产品按键就可以通电?

在金属内部,原子晶格的键允许电子自由移动。这些自由电子将电流从插座传送到收音机。

抽水马桶是如何工作的?

虹吸效应告诉我们,通过重力和压力差,高处的液体越过中间的至高点输送到较低处,抽水马桶的水就是这样流出来的。

为什么车排放的尾气是蓝色的?

根据丁达尔效应,蓝光更容易被透明介质中的悬浮颗粒物散射。因此,车尾气是蓝色的。

……

以上内容,都出自一本科普书。

北京暴雨天,窝在家里读了一个绘本《万物如何运行》。

这本书用18幅手绘全景图、图解了近600个常见的现象和定律。

作者分析了了厨房、房屋、花园、城市广场、街道、乡村、海岸、陆地等地的科学原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本书结尾,还介绍了13位“规则改变者”,例如发现了电磁感应的法拉第、发现了大陆漂移的魏格纳。

和大家聊聊我读了这本书的感受。

首先,我感受到了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真的很了不起。科学家们能从生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和定理,真的是太酷啦。他们比旁人有一双更加善于观察世界的眼睛。并且,他们要储备无比丰富的学科知识,做失败无数次才可能换得一次成功的实验。没有坚韧的意志是做不到的。想想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了离真理更近一步努力奋斗,就觉得他们真的很浪漫。

其次,这是一本入门书。作者只是穿针引线简短介绍了生活常见事物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共600个原理,也许其中会有那么几个能激发你详细探究这个原理的欲望,向科学真理更近一步。

最后,夸一夸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吧。这本书的设计主打一个轻快明亮。小型开本的设计能减少读者的阅读畏难情绪,内文页的配图也是彩插,橙色的厨房、绿色的花园、蓝色的地球、紫色的整个宇宙。有一种夏日多巴胺的氛围感。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六篇

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因为司空见惯,总会说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很少用心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塞谬尔.约翰逊曾经说过:“一个人厌倦了伦敦,其实是厌倦了生活”。同理,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一切都丧失了好奇心,那无异于心死和将自己锁闭起来。

世间万物有着其运行的规律与原则,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事物,如果用现代科学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将是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的科学定律与现象。

《万物如何运行》艺术家亚当·丹特从我们家里开始,穿过越来越复杂的街道、城市和郊野,一直到太阳系和整个宇宙,以精美插图揭示了维持万物运行的科学定律,以及这些定律被人类发现后所创造的现象与成果。

科学研究宇宙万物如何运行,科学的本质在于追求事件的真相。这本书以插画的形式帮助我们认识和发现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运行原理,通过对科学定律的归纳将日常中的各种现象串联起来。

书中内容选定13个场景,配以国际知名艺术家,亚当·丹特的13幅精美插画。每幅插画对应一个特定场景,由英国物理学会成员、著名科普作家精致解读,带领读者将探索视角从厨房开始,延伸至房屋、花园、科学博物馆、医院、城市广场、街道、乡村、海岸、陆地、地球、太阳系以及宇宙。在每一幅插画中丰富的活动和事物背后,可以让你了解到46种不同的定律及现象,总计涉及约600个专业知识,将过往疏漏的科学原理一网打尽,补齐所有知识点。

在结尾的参考资料篇,你还将结识13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是所处时代的“规则改变者”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向权威理论发出挑战,也翻天覆地深刻影响了如今的科学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万物运行原理的认知。

真实的说,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首先,其中涉及的原理和现象数量庞大,同时由于篇幅关系配置极其简练的文字说明,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吸收;其次,涉猎的范围广阔,从日常生活到地球、宇宙,有些原理可能听都没听过,要抱着从头学起的心态;最后,这是一本专业概念手册,更适合快速查阅或目录索引,如果想要深入学习,肯定还是要找对应教材去精读的。

总之,这是一本引发你的好奇心,带你发现身边万物运行科学原理的启发之书。感受科学之美,回味其中的原理,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快乐的探索者吧!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七篇

你知道鸭子的羽毛为什么不沾水吗? 你知道烟囱里的烟为什么是往上飘吗? 你知道牛奶滴滴到牛奶盒上为什么呈球形吗? 你知道镜子为什么可以成像吗? 你知道蜥蜴为什么被成为冷血动物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你都可以从《万物如何运行:全景解说世间万象的科学原理》(以下简称《万物如何运行》)这本书中找到。

这是一本科普书,也是一本科普亲自绘本,在这本书中,有13幅细节满满的手绘全景图,以厨房、房屋、花园、科学博物馆、医院、城市广场、街道、乡村、海岸、陆地、太阳系、整个宇宙共13个单元,从生活小事到浩瀚无垠的宇宙,解说近600个不可不知的现象与定律。

通过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我们所作所为、所感无一不在见证、参与科学现象,无一不为科学规律所引领、贯通。

同时,这本书也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正如前言中所说的“科学不拘于校园或专业实验室,科学是万物运行的核心。

普通人与科学家之间差的不仅仅是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差的更是一个对生活的态度。就拿厨房来说,厨房在普通人眼里知识一间可以烹饪食物的房间,而在科学家眼里,厨房不仅仅是厨房,而是一间科学实验室。

在这间“实验室”里,在各种美食之间、在锅碗瓢盆之间,暗藏的是科学现象和定律。就那开头说到的牛奶为例

牛奶滴到牛奶盒子上,牛奶为什么是球形而不是其他形状?这其中体现的是内聚力这个科学原理。书中对内聚力的描述这样的“相同物质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而聚拢。在蜡纸盒这类排斥性的表面上,液滴因内聚力而呈现近乎球形。”

一两句话让你轻松记住“牛奶滴落到盒子上呈球形”的原理。

这个案例只是这本书中近600个案例中的一个。这本书最让人心动的地方是有趣,每个单元的开头都是以全景手绘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有限的空间里,各种事物、动物、人全部聚集在一起。乍一看有点乱,细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图中的有趣之处。这部分是考验眼力的环节。这个环节考验的不仅是细心,更是耐心。

写在最后

这是一本科普入门书,也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儿童科普绘本。这本书不仅会激发孩子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更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到了问“为什么”的阶段,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悄咪咪地告诉你哦,在这本书的最后还附有彩蛋,里头是世界知名科学家的生平以及主要成就、事件等。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科学家,走进科学家的世界。

万物如何运行读后感第八篇

我们把这本书,从最后一页往前翻,根据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找到“L”列表下的“拉格朗日点”看到标记的页数P125,往前翻,找到125页的解释,“拉格朗日点”:“两个大质量物体引力达成平衡的点。物体位于地球和之间太阳拉格朗日点时,将保持相对静止,许多卫星在次运行”。

看到解释此条的右侧,有个“P”的符号,往前翻到书的序言:在每一整幅插画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事物背后,你将了解到46中不同的定律及现象——定律标记为“L”,现象标记为“P”。原来“P”代表着现象,那拉格朗日点在宇宙中就代表了一种现象。

我们翻回到125页,仔细看这词条的小方块配图,好像是一个太阳的画面,往前翻到这章节开头,名字是“太阳系”,两页纸合在一起组成一张大画面,画面底部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围成一圈的观众,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圆形舞台,舞台上几位芭蕾舞演员在跳舞,一个音乐家在高歌,而屋顶非常壮观,是各种各样的星球、彗星、宇航员、卫星等等,而代表刚刚解释过的“拉格朗日点”的太阳和地球,就位于画面的左上角。

在我刚刚讲解的“太阳系”的这个章节,一个大画面,也许读者会说“这不就是一个熙熙攘攘的音乐会画面吗?”没想到居然一共囊括了7个科学定律和36个自然现象,如果我们单独看这张图片,也许会毫无感觉,这就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它所想表达的一个重要感受就是,“生活并非你所习以为常的平淡,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这是一种非常牛的熏陶方式,你可以把这本书,看做是一本“大家来找茬儿”的游戏,在细节众多的画面中,你能找出几个科学定律或者自然现象呢。比如,塞曼效应、瑞利-贝纳德对流、量子遂穿、轨道共振、太阳风、潮汐锁定。。。这些别说是孩子,就连咱们大人,有很多知识点都没有听说过。知识点非常密集。

当然,除了“太阳系”这章节的宇宙主题,这本书还涉及到“厨房、房屋、花园、医院、街道、乡村、海岸、陆地、地球、整个宇宙”等13个大章节。逻辑上是有近到远,由小到大,让读者从自己身边家里的厨房一直延展到整个宇宙,空间的不断增大,你是否熟悉每一个场景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呢?这本书,一共涉及到600多个不可不知的现象与定律,可谓知识含量超级高,随便翻翻都是一种收获。

我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就是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全书都是在这种“寻找一一对应关系,并且在生活中找出书中知识点对照”的游戏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并不是按顺序页页阅读,而是像我开始介绍的那样,前后翻看查找地阅读,这样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比枯燥地科普读物的填鸭式灌输不知道强多少倍!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对科学产生兴趣,通过身边事物发掘科学定理和原理,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引导。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