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清单》读后感:这篇文章通过列举一系列非必要的物品和行为,引发了我对消费主义的思考。作者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购买行为,认识到所谓的必需品可能只是虚荣的象征。阅读后,我对于物质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决心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一)
至今还记得,让自己爱上看电影的一部片,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那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普及,和同学捧着一个小小的MP4看完了这部电影。虽然学校组织过不少的室外电影放映活动,但是都是一些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估计在放映完后,提着凳子放回教室的那一刻就能把剧情忘记的差不多的,不会在心里泛起丝毫涟漪。但是自从看了《我的父亲母亲》后,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电影也能发出如此的力量,在不停的敲打你的心脏,缠绕你的思绪。就连睡前闭上眼睛也在想着电影里面的剧情。自此,对看电影这件事有了浓烈的兴趣,接着《入殓师》、《飞跃疯人院》、《霸王别姬》、宫崎骏系列一部也不放过、还有就是汤姆·汉克斯演过的所有电影......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一部电影(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去哪找资源,上了电影贴吧问了一嘴,才知道80s永远的神),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就如《非必要清单》中第一篇最后一句所说:看完电影,我看懂了,被感动了。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二)
有感于“非必要”——
口罩时代的“非必要”实际上是暗戳戳的“必要”,是冷冰冰甩锅的强制。后疫情时代,“非必要”成了调侃,而这本“非必要清单”因作者的热爱,成了“倾情推荐”。
有感于清单——
得有多大的阅片量才敢于用电影来标记生活。其中我看过的不超过3部,很多篇因见识不足而不知所云。也是头一次因不知所云而感受到了差距。
惭愧得很,我看电影最集中的时期是小学。我们大院外面隔条街就是文化宫,那时的文化宫是有露天电影院的。个子小小的我搬个小马扎堂而皇之地出入露天电影院是没人收我费的。所以,每天做完作业,我唯一的娱乐就是看露天电影。只恨当年岁数小,看完大多不记得,只记得放得最多的是《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那时的电影于我,是“非必要”的宵夜,美味,非吃不可,不吃想得慌。
再后来的岁月,学业、事业占据了时间,夺走了耐心,看电影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进电影院的次数。彼时的电影于我,是奢侈的大餐,“非必要”不吃,偶尔吃一回会颔首称赞,不吃也不会想。
如今,想回到电影院找寻三倍生命的梦想,却难寻当年宵夜的美味。如同作者在评价《甜蜜蜜》时所说,“当娱乐消解了更多的剩余情感、碎片的时间,组成了更加支离破碎的记忆本身,电影人似乎变得不相信爱情,而去制造一个个浮在半空、披金戴银、闪闪发亮却唯独不包含爱情价值的‘爱情故事’。”
在我不吃还想,吃了还怕的时候,这份清单就成了每次我去饭店,懒得看菜单,上来就问“你家主打菜是什么?”店家把私家菜单奉上:“这都是我们的拿手菜。”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三)
人生的非必要,其实有时是游离在记忆之外的。但是对于爱电影的人则不一样,在吃喝拉撒的生命必要选项之外,电影是非常重要的“非必要”选项。电影像是一面窗口,在方寸银幕之间看世界看人生。电影也像是记忆的一面镜子,在某一场景某一对白之中,去回忆人生的某一时刻,这一直是我觉得它奇妙的所在。
看木卫二的《非必要清单》之于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见识了通过电影来作人生记忆的奇妙所在。在他仪式感十足的书名与内容编排之中,埋设了自己通过36部电影,所累积出来的人生感受与经历。在每一部代表电影之中,挖掘出了36年来对于人生咀嚼出的不同感悟。
我读完了这本书,我可能无法清晰立刻说出他说的片名或者电影词语,但我却印象深刻他在《龙猫》中,延伸出来小时候对于远山田园的记忆。在《春光乍泄》中,流动的对于人生过客的感怀。在《金城小子》里,对于故去友人的思念。在《综合症与一百年》里,对于医院与人生一景的书写。在《听见涛声》里,对于逃学后躺在草坪看星空的感受。在《36》对于外婆老照片的解读,对于年少冲动送出照片的窘迫。在《我的温伯尼》当中,对于父大当中,亲与家族记忆的点滴.....电影似乎变得不重要,这些因为电影串联在一起的回忆变得深刻和清晰。我觉得这些比电影评论更有感情,当然这些感情都是通过电影的记忆来延伸出来的。
电影记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又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记得多年前采访邱礼涛导演,他说自己记性不好,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影来给记忆盖章。在某部电影的时候和谁打交道,在看某部电影的时候,有怎样的奇妙想法。这真的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我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用电影标的生命的记忆。
还记得几年前,我忽然突发奇想,通过电影来标的人生的某些重要的时刻。我列了一个长长的片单,记录下当时三十来岁之前,对于人生的一些重要回忆。单子详细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第一个我印象深刻。我是这样写的,“1981年5月25日,安德烈.祖拉斯基导演的《着魔》正式公映,在六天后吉林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城,我出生了”。
你看看,非必要清单忽然变得重要了起来。看过木卫二的这本书,你也试试用电影来标的一下自己的人生呗?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四)
从《浪迹:电影与旅行》到《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的生命》再到《非必要清单》,装帧从蓝白相间的封套,深灰菱格纹,到浅深绿的爱心,其间的经历就如突如其来的瘟疫,所有的非必要都被降格甚至抹去,所以这本叫《非必要清单》,是自嘲,也是世说新语。
之前借由《独立日》的推荐,看了《登堂入室》、《未来学大会》、《赛德克.巴莱》和《地球之盐》,再次翻看,仍有漏网之鱼,留待捕获。阅读完本书,想看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补上阿巴斯的《特写》,赫尔佐格的《灰熊人》、滨口龙介的《激情》被纳入片单。
即使不看电影,《我知道那个年轻人想拍什么》的影评,已经把陈凯歌和张艺谋作为后生,初出茅庐攒着的那股劲,那把火描绘得淋漓尽致,还有那时黄土高原人们的愚昧和贫瘠,“农民收成可怜,与不甘心的庄稼一道,将半截身子,插入了土里,动弹不得”,“那刺眼醒目的大红,几乎是这个地方所能拥有的最鲜艳的颜色。它是人类还在苟活和繁衍的证据。”喜事的红,是吞吃人和生命力的红。最后引用《少年凯歌》的一段话,轻飘飘的,却道尽一位真诚文艺工作者的心声,被尘封不再被听见的初心。
许多人都写过溥仪,无论是他帝王的出身,抑或是没落的结局,却没人在电影之外,提一提那块小小的方碑。中国人太忌讳死亡,游览墓园,不失为一个纪念他人的方式,哀悼里容得下一声叹息。爱新觉罗.溥仪底下跟着一串阿拉伯数字,1906-1967,诚实质朴。“再兜转一下,你就会发现,墓碑最终没有放过他。结尾处是这么一段:(同他的一后一妃合葬)象征着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被埋进了坟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创造了历史!”刻板的现实教科书,是《为历史而活的孩子》最灵的结局。
对金基德的评价十分中肯,隐隐约约有着宿命论的成分,因为做了错事,失了常心,电影也就越发难看起来。在评电影的时候,可以隐喻人,《春夏秋冬又一春》里失了平常心,犯了大错的小和尚,翻山越岭想回的,还是庆尚北道的注山池。客死异乡的金基德,罩在罪犯皮囊里的那颗心,是否有一刻,仍想回忠武路的“家”。
瓦尔达拍了《南特的雅克.德米》,她在《脸庞.村庄》里提到爱人会流泪,写作者坚称,她拍摄的是她自己的电影,是关于爱人用心的描绘,她是主体,她仍是那个被雅克.德米遇见的女导演,不曾放弃表达的女导演。是爱情,是表白,也是最具特色的瓦尔达。
持续买书,是因为写作者对于影评的真诚与坚持,读影评,是因为拔出萝卜带出泥,一部电影,可以牵出其他几部电影。“身体是多么的脆弱,遗忘是如此的危险”,所以要赶忙写下影评集的书评,不然日子连年翻飞,就这么搁置了,忘了。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五)
初识木卫二在十余年前,我刚转专业,在一普通大学的电影系念着书,看电影是我的课堂内容课后练习。年轻总有过盛的表达欲,还想窃窃搜寻冷门佳作,更想寻找同好,不喜先锋实验,也不爱工厂流水线大片,在千禧年的前十年,木卫二的影评出现在很多我喜欢的电影下,有时甚至一部电影有好几篇。彼时,影评人还不是个职业。
当时的豆瓣氛围真好,分享资源、新建条目豆列、成立同好小组、招募译者......就说影评,想快速查片可以找桃桃林林,想看学院分析就去找大旗虎皮和肥内,很多人介于两者之间,如今他们有的不再是影评人成了制片人,有的忙于各种观影会、有的深居高校,木卫二还一直和十多年前的文青一样,老老实实进电影院,兢兢业业去影展,在没什么电影看的时候,则是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
这本书是个有趣又充满野心的“实验”,5000(阅片量)之于36,而且还要在一些电影大年,比如1994年,1997年,从诸多佳片中只选择一部,充满了木卫二的私人喜好,还好,他的品味不赖。
书中的电影从1984年开始直到2019年,于是其中没有伯格曼费里尼,没有法国新浪潮,没有小津黑泽明,塔可夫斯基拍了遗作,中国第五代初登舞台,阿巴斯金基德们在这些年中去世,离开的还有作者的家人朋友。“这本书,无关碎梦,也无关造梦”,书中的这些电影是记忆、是气味、是穿透树梢的光、是黑白照片中的意气风发、是医院走廊穿梭的脚步。
木卫二给出的这份片单里有《甜蜜蜜》《龙猫》这类大众经典,有《特写》《站台》这种“文青必看”,有《南特的雅克·德米》这样的大师遗珠,还有《激情》这样准大师佳作。其中的影片我看过的不到一半,书到手,先看了看那些被影评人写过无数次,甚至被木卫二自己都写过很多次的电影还能怎么写。
他说《牺牲》是老塔“多重意义上的望乡”,并建议你舒缓焦虑、抛开理论,信赖自己对美的判断,因为老塔的电影“只能去经历,无需去解释”。说《黄土地》让他想起《少年凯歌》,彼时的年轻人分明拍的是这土、这河、这路“迂回”在我们世世代代身体里、血脉中。在竞争异常激烈的1994年,木卫二选的影片是《子弹横飞百老汇》,因为“创作是一个由孤独到幻灭的过程”,伍迪·艾伦的高产或许是因为需要一直躲进摄影机逃离现实,所以千万别问导演他的电影讲了什么。他写《站台》中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时间从不停留的惆怅,这是“短暂的自由幻梦”。写《甜蜜蜜》是华语文艺爱情片里程碑,因为那是一个“彼此还希望对方过得更好的时代”,最妙的在文章最后,二哥用其他几位华语大导演的作品来类比:《花样年华》里还有男女的较量,《卧虎藏龙》工序繁复,爱情只是其中一道,娄烨作品中的爱情“绵长得自缢”,侯孝贤则总是让你看风景,不言不语。
或许年份接近,或许电影已老,越到近几年这份清单越与我自己的单子重合,比如《星际穿越》比如《大佛普拉斯》比如《燃烧》,如果再继续写下去,不知会不会有《寄生虫》《驾驶我的车》《椒麻堂会》。以前的好电影太多,心头好的标准多元,但是如今却达成悲哀的“共识”。现在很多影评人都出了书,但这本我读完后又想看电影了,还有好多好电影没看呢。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六)
电影与人生的关系,其实是很紧密的。电影将人生的酸甜苦辣淋漓尽致地在长则三个小时、短则四五分钟中表现出来,让观者无须经历剧中人的苦难与兴奋,就明白人类曾经走过的路。 1984年,于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年份,但那一年,对于电影史却是划时代的标志。中国第五代导演究竟有谁,新生代的观者说不出,但对于陈凯歌、张艺谋的拍摄风格却并不陌生。 在最好的年纪里,有梦想、有精力、有时间,可以做许多儿时向往、老时回忆的事情。观看一部电影,最好不要联想到拍摄者,只须通过一帧帧的影像去感受他人心中的印记,且记不要把他人的名利作为唯一、最高的标准,更应了解他只不过是茫茫人生的过客而已。
木卫二著《非必要清单》告诉观者,必要与非必要更多不是现实需要,而是主观分类。木卫二选录了从出生到成书以来的经典影作,它们陪伴着木卫二度过了天真的童年、热情的青年、稳重的中年,或许还将欣赏之路延伸至枯黄的老年。 情感是细腻的,细腻地可以看见每一根神经在色彩、声音的刺激下的反应。假如你在一间黑屋子,没有光线、没有声音,你会不会发疯,疯了是什么状态,是不被世俗认知的状态,还是已被世俗所遗忘,没有亲自经历就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至多是道听途说,故作高深。
理智是稀缺的,稀缺的可以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嘈杂无序,你不知道你的每一次决定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也许一句话可以成事,亦可以败兴。剧中人的本色出演,并不完成戴着面具要你去猜想他的心境,但你的心中所及除了苦涩的痛之外,还能有歌唱的冲动吗?
星空是无数人类生命的汇聚。有的闪亮,有些发着微光,还有些被黑暗所吞噬。在光与影的组合中,与其说木卫二打通了认知与现实的障碍,不如说木卫二在永恒不变的电影世界中寻求变化。横空出世的画面,跌宕起伏的音乐,翻涌沸腾的记忆,在某些影片中是缺失的,给你数不清的线索,你仍然找不到具体故事发生年代的蛛丝马迹。 导演、编剧、演员最好的归宿,不是在现实中大红大紫,而是在影像中归宗认祖。出发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是谁,但回归的时候,“你是谁”的问题已有公众为你回答。木卫二的观点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所有喜欢影像记忆的人群。毕竟才华是先天的,机会是后天的。当你失去艺术的滋养时,灵感也会枯竭,徒留自虐与疯狂的形式。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七)
我算是个十足的电影爱好者,之前我有专门的奥斯卡获奖电影清单;而且我一直有个不好意思言说的小秘密:喜欢看完电影之后,还再去看看各种影评。
对我而言,影评和电影都是观影必不可少的元素构成,所以 木卫二的这本有着很强仪式感的影评书籍《非必要清单》,是我的心头好,让我很是激动。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仪式感很强的表达形式。就先不说拍电影了,即便是我们之前的观看电影过程,也是充满了仪式感:首先,我们要约上好友或恋人;其次,要去排队买电影票;最后,去电影院观影,并在离开电影院后,兴致勃勃地发表各种“观后感”。
天呐,写到这里,就觉得超级怀念过去的观影生活。
而木卫二创作这本书也充满了仪式感:他从出生的1984年,到2019年,每一年份,都选出一部心水电影,由此积累了36篇观影随感,这真是一份与仪式感有关的人生清单。
就像木卫二所言:“电影院里,什么都有,三倍的生命,有益的瞌睡,我想回到电影院。”
是的,我想回到电影院,回到那种可以静心坐下来,认真看一场电影的年代。
而这本书的影评调性,也真的可以把人带回到那个时代。比如在《时间给了我们答案》这篇文章中,评价的是《甜蜜蜜》,偏偏这个电影,我也看过无数遍,无论是黎明、张曼玉还是曾志伟的表演,都是非常棒的封神级表演,跟作者的观点相同,我也始终认为这部电影是对爱情的最好诠释,借用木卫二的表达来说,“他们的纠葛,也不是单纯的年轻时候犯下的错。爱情的发生,从来不是以完全的准备为前提的,更不是双方数据的完美匹配,而是不经意的,像邓丽君歌声一样酥软撩人乱麻麻的触动。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从未听过如此个人化的声线。邓丽君的歌声似乎昭示着新时代的来临,人们感受到了美,开始寻找各人的爱”。
这段话对于《甜蜜蜜》的评价,是不是很涤心,很迷人?
而书中像这样的“看懂电影、看懂导演用心”的话语很多,读完,总会有一种想重新再看下原片的冲动,更有一种遇到知己的福流快感。
是啊,我们都是曾经的普通观影人,我们对观影充满仪式感,我们痴迷于电影,痴迷于那个让我们灵魂沸腾的光影时代。
只是,被飞速的生活节奏推着往前走的我们,回到电影院静静地观影,似乎已是奢望。
电影回不去了,我们也回不去了。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八)
“我想回到电影院。”
在木卫二的影评集《非必要清单》一书封底的这句话,一下就击中了我。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有多久没有坐在电影院里放松愉快地看一场电影了?有多少电影面临一些突发情况而不得不退档,最终无缘面世?
但生活仍在继续,对许多人来说,不进电影院看电影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我突然就理解了,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非必要清单》。也许对一些人来说,看电影只不过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娱乐活动,是人生之中非必要的选择。
然而,作为人类文化艺术最伟大的发明和记录之一,电影的诞生就注定了它无法被忽视、被遗忘。
从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他们自己摄制的仍显粗糙的“电影”《火车进站》,距今已经一百多年。
有多少电影人在为着自己的电影梦而坚持不懈,电影拍摄和播放技术也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熟的作品也层出不穷。
但人们在观看电影时的反应和情感仍会跟一百多年前第一次观看电影的那些人一样,充满了惊奇、震撼、喜悦。这就是电影永恒不败的魅力。
影评人木卫二对电影的感情比我们这些普通观众要浓烈得多。他通过电影了解世界,电影也塑造了他。
他从自己出生的1984年起到2019年,每年选出一部心水电影。一共36部中外经典电影作品,36段光影故事,36篇从心出发而书写的影评,既是对这些电影的总结,也是给自己的一份人生清单。
这不只是一份仪式感,也是对电影和生活的一种希冀。
也许不敢说电影一定能塑造我们什么,但它对我们的改变却是无法否认和忽视的,这些改变,就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我们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时,它改变了我们的心情,给予慰藉,让我们重拾欢欣愉悦。
当我们感到迷茫无助时,它改变了我们的目光,让我们看到黑暗中的一道光。
当我们意气风发时,它改变了我们的心态,让我们沉淀下来,重新感受人生的另一面。
在木卫二的这份“非必要”电影清单里,有我曾经看过的电影,也有许多我没看过的。
《黄土地》《蒲公英》《龙猫》《甜蜜蜜》《春光乍泄》《站台》《蓝色大门》《我的温尼伯》《点球成金》《星际穿越》《大佛普拉斯》……
一部部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从久远的年代走过来,与我们再次相遇,又带领我们穿越回2019年之前,那个电影院常常满座的光影世界。
它们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生。还好我们曾经拥有,这一段与电影共度的时光。
那么,你的非必要清单里又会有哪些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