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冰山的阴影》描绘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家庭故事。主人公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揭开了家族秘密和背后的阴谋。影片刻画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关系的错综,让观众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背叛。剧情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一)
导演好酷啊!感觉让他又活了一次。导演能有这个想法并且贯彻落实真的很了不起。普通人的一生,不是那么容易归纳总结的,但也可以一两句言以蔽之,“我不知道怎样评价你的生活”,57分钟很短但也非常了不起了。即便不是真的本人的第一视角,亲人、信件、报道…拼拼凑凑也足够还原了。我们呢,我们现代人如果想从另一个视角观看自己的生活,要如何探索呢?朋友圈吗,各种社交软件?
1/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二)
像主人公这样只为自己的写与作有五大结局:在世时公开,成名 未成名 离世后被公开, 成名 未成名 离世后未公开。 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序是 52143 社会层面的意义度排序是 31245 总归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
2/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三)
“一个人的一生和他的阅历被放在跳蚤市场上出售。” 短短五十七分钟,就足以让人沉醉于这个由胶片与信件构成的世界里。曼哈顿绚烂的霓虹灯令人沉醉,站在金字塔尖,空气都闪着光,那一刻屏幕前的我好像也感受到了烈日的灼热。 冰山的阴影,代表了一个人对世界热烈的好奇和永无止境的探索。所以才会一遍遍发问,站在冰山的阴影下,会是怎样的呢。
3/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四)
有蛮复杂的感受。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跳蚤市场的两个纸箱子里,这是最特别的一点。要不是被导演偶然发现,没人知道这世界来过这么一个人~,这些让我伤感。 很多人会感觉到这个人很孤独的过了一生,我想,看出孤独的人一定内心也有孤独。只是不可能知道,这个人他是如何感受自己的一生的? 另外,导演在素材上旁白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稍稍有点多,但瑕不掩瑜,整个片还是很打动人心的
4/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五)
不愧是芬兰人!去到哪里都感叹:
粗糙的画质配上丧丧的旁边,但始终扣人心弦,去到了马丘比丘,就是尽头了吗?航海一辈子还是遭遇了沉船,拍的东西全还丢了
5/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六)
上世纪的电影色调搭配沉郁的配乐与旁白,尽管画面当中不只有空茫的镜头,“生命驳杂而空荡”的感觉却自伊始就围绕过来。看的过程里我不停地陷入自己的思绪,乃至整部片子看得断断续续,似乎上一秒主人公还是老照片里眼睛黑沉沉的男孩,下一秒就登上了甲板,海风迎面扑过来,再一转眼年老的躯体就矗立眼前。漂泊一生,从厚厚的家书到邮寄给邻居的明信片,他却从不曾为人生的意义感到为难。
直到跟着镜头来到他的墓碑,一股无意义的寂寥霎时填满画幅,生命的寂寥铺陈一卷书,可仔细去看,这寂寥又是彩色的。人生或许如此。
6/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七)
他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世界的探索,远远超过很多并不“孤单”的人。
让我突然想起了十九二十世纪与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生前只发表过七首短诗,她没有嫁人,没有工作,在压抑灰暗的宗教教育中,在孤独的与世隔绝中,度过了漫长的、乏善可陈的孤寂岁月。她死后,她的妹妹才在她的房间里找到了一只箱子,一千八百多首诗,她把隐居的一生中全部的灿烂和激情都藏在这个上锁的箱子里,她的诗随着她的死去公之于世。她写绝不驯顺的生命,她写热烈燃烧的爱情,她写敏感的灵魂,倔强的抗争,也写清晨、飞虫和六月的花。至死,她投向世界的眼神仍如孩童般纯净,又有远超个人体验的坚韧与智慧。 她写:我从未见过荒野/我从未见过大海/可我知道石楠的模样/也知道巨浪。
7/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八)
你会以怎样的方式记录这一生?用影像,文字,照片,又或者什么都没能留下?
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很感动,一个无名的人,被发现录像带的人整理,拼凑,还原出这平凡而颠沛的一生,还原出极致而孤独的浪漫,还原出人类对山的依恋,对海的热爱。偏偏这些漂泊里又藏着无边的风月和耀眼的景色。
一辈子是一座冰山,我们只给世人展现海面上的那一角,海面下的绝大部分都用来宽慰自己,隐藏秘密。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让它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别让我飞将我温柔豢养
8/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九)
Oliva 为什么要用孤独来形容他的一生,有人一直在说孤独,我只感受到了这个人对所有事物的探索欲,探索地球,到最后甚至想要探索宇宙。他孤独吗,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很多的影片已经在航船触礁那一刻消失了,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人生的冰山一角。 相机的存在让一个人的一生,哪怕是普通人的一生也有了被记录的可能,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去看别人是怎么活的。这个故事无疑是传奇的,一个人在接近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去世界各地旅行,这好像是很多人的梦想,让人羡慕。但是不必悲伤,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电影。 我想起《乱世佳人》里一直为了自己的故土而奋斗的斯嘉丽,还有《艾玛》里的女主最开始也从未离开自己的家乡,哪怕不看到整个世界又怎么样。这部电影(or纪录片)只是给人一种力量罢了。 总之,或许拿起你的相机去拍自己人生的电影吧,但是也不要忘记用眼睛去看。
9/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
一个男人的一生最终存活在录像带里。他拥有大海的一生,假如每个人的灵魂都有拟似物,那么他的灵魂是一艘船。 他知道自己的灵魂不是停岸,他在不告而别的清晨走上船,在望远镜中无可分辨的看了一眼房间窗子内模糊的人影。 他从芬兰出发,沿途到了西班牙,印度,美国……他去到了所有地方,他看了无数盛大充满生命力的风景。活力满溢出充斥噪点的屏幕,熠熠生辉。那些风景是不再看得见的风景,透过他的眼睛,他的记录成为风蚀后的化石。 后来生命带给他死亡,永恒的离别。 他一生没有找到过那个对的人,他没有婚姻,没有伴侣,他一生游离于大海。 生命的后25年,他一个人旅行。他失去了家。他给自己寄明信片,他真正的流离失所,这是最让人落寞的孤独。 他曾渴望去太空,渴望另一个宇宙,在探索的梦里存在一个回到过去的可能。 他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追寻新奇和美丽动荡的一生。 这样的纪录片让我自觉凡俗和渺小。他只是在记录,纯粹记录使他震撼的片段,合理的描写所见所闻。那惊涛骇浪的冲击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堆砌实在高下立判。 我明白了矫揉造作和“高级”的区别。区别在于那份自然。
10/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一)
一个男人的一生最终存活在录像带里。他拥有大海的一生,假如每个人的灵魂都有拟似物,那么他的灵魂是一艘船。 他知道自己的灵魂不是停岸,他在不告而别的清晨走上船,在望远镜中无可分辨的看了一眼房间窗子内模糊的人影。 他从芬兰出发,沿途到过西班牙,印度,美国……他去到所有幻想中的实地,他看了无数盛大充满生命力的风景。活力满溢出充斥噪点的屏幕,熠熠生辉。那些风景是不再看得见的风景,透过他的眼睛,他的记录成为风蚀后的化石。 后来生命带给他死亡,永恒的离别。 他一生没有找到过那个对的人,他没有婚姻,没有伴侣,他一生游离于大海。 生命的后25年,他一个人旅行。他失去了家。他给自己寄明信片,他真正的流离失所,这是最让人落寞的孤独。 他曾渴望去太空,渴望另一个宇宙,在探索的梦里存在一个回到过去的可能。 他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追寻新奇和美丽动荡的一生。 这样的纪录片会让人自觉凡俗和渺小。他只是在记录,纯粹的天真的记录使他震撼的片段,合理的描写所见所闻。那惊涛骇浪的冲击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堆砌实在高下立判。 我明白了矫揉造作和高级的区别。区别在于自然。
11/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二)
他42岁出发,在船上找了份工作,最后他成了工程师,他看遍了世界各地的风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结婚,他回道“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最好的两个女人”----母亲和妹妹,他走到哪都会给家人朋友寄明信片,随着她们相继离世后再次出发,此时他已七十来岁,最后只剩下他孤身一人,明信片的邮寄对象也变成了自己。“我现在在哪里呢?照片会告诉你----我。” “从世界尽头发来问候----我”
导演最后说:“也许我永远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你去旅行和见识新鲜事物,还有去捕捉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我想有件事我是确定的,即使你从没遇上那个对的人,但你却找到了此生所追求的事物。”
对我而言,他并不孤独,他终身未娶,但他一生都在跟这个世界恋爱。他的孤独里装着一整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谁说这不是圆满的一生呢?
他毕生都在探寻自己喜爱的事物,在离世前六个月,学习天文,因为看过了世间万物,所以想看星辰,他的旅途就是星辰大海。
12/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三)
Ovia你是否有想到过你小心翼翼记录下来的影像和胶卷会辗转到跳蚤市场,有一天被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所拾起。他透过你的照片追踪并拼凑出你的一生,用六十分钟的时间记录下来。
得益于这份浪漫的努力,我有幸一同经历你美丽而奇妙的生活,你的照片记录了海面上的落日余晖、成群结队的白色海鸥、遥远的部落习俗、陌生又繁华的曼哈顿甚至来自世界尽头的冰川。
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汹涌的内心世界。即使你步入晚年,还拥有着好奇心,想要探索遥远的天文概念。在海上漂流时你站在甲板上看着阳光深深吸气,仿佛到达了另一个世界。你想要无尽地旅游和雄心勃勃地记录一切。你说始终没有遇上你认为正确的那个人,但是却找到了你此生所追求的事物。在泰姬陵的时候,你想要热烈地分享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好将明信片寄给住所的邻居。你所记录和撰写的致春风的信件却从未有人读到。这些珍贵的东西隐藏在你的平凡的生活中,如果没有偶然被拾起,它可能会伴随着你的离开而消逝。它们让我感叹平凡的名字却承载着如此孤独而壮丽的一生,它们让我想起一句话,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13/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四)
本infj宣布此乃人生挚爱影片,看的几次热泪盈眶,一个人的一生和他见证过的所有美丽的景象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那是一种可以直击灵魂的震撼,更是一种神启般的馈赠。那些画面一帧一帧的走进了我的心里,我也一步一步的走进了那些画面。
我想象着他是世界上另一个我,代替我领略了我想看的风景,走过了我想走的路,也因此我可以感受到他所能感受的一切幸福。或许这并不是一种偶然,他的生日是12月29日,我的生日是12月31日,也许我们之间真的存在某种特别的心灵相犀。
他在30多岁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没有结婚会回答说没有遇到对的人,我想他与我一样,我们都相信爱情,只是不确信爱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他生命的尽头,也一定不会为此而感到遗憾,因为这样的一生恰是他所求所愿的。
令我尤其感动的,是他的镜头里有着对整个世界平等又仁慈的爱,每一张笑脸、每一个背影、每一次波涛汹涌、每一场风和日丽、不管是炎热的沙漠还是蔚蓝的海水、不论城市的霓虹亦或田间的花朵,在他的镜头里都充斥着生命的温润之美。
看到他70多岁了还在路上,甚至走到了地球的尽头,又因为胶片的意外遗失几年后毅然决定重返那里,最后在生命的尽头开始研究宇宙的奥秘,想来他离开地球之后一定是去探索整个宇宙了,我的嘴角就不禁挂起了微笑,他的人生旅途一定是没有终点的。
14/15页《冰山的阴影》影评(篇十五)
看完了也没懂iceberg shadow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的一生浓缩在胶片中,而胶片却被放在跳蚤市场出售。看完我感觉很孤独。他会觉得孤独吗?妹妹和母亲去世后是这样的吧,在此之前一直在路上,用相机捕捉世界,将自己和整个世界连接起来,能够有自己的追求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实现它,真的很难得也很幸福。可是最爱的人离开后,偌大的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那些美好和喜悦突然间无处安放,只能留在心中。即便如此,走遍了地球,到过这个世界的尽头,仍然没有停止在路上的渴望,开始期待进入太空。但是这些视若珍宝的胶卷,连同留给这个世界的一个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都给了实际上没有联系却是法律上的继承人,最终流落在跳蚤市场。这个世界真残酷啊。对于这样的人生而言有没有相爱的人真的没那么重要,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也是这样,爱情对于充实的人生来说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考文的人生和普通人碌碌无为的一生相比充满了热忱和专注,他的人生可以浓缩在胶片中,而我呢?我什么都留不下,一个不上不下,中规中矩,平庸的,和许多人共用一张脸的普通人,我的人生浓缩后没有任何特色,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成长,普通的教育,普通的工作,普通地死去结束了普通人的一生。我知道从不同的维度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专属的色彩,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但是视角放高一些,真的,太平淡了。考文不是什么名人,可是在大众之中一定是别具特色的人,这样的他死后是这样的结局,我真的觉得很残忍。感谢导演,能够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去拼凑还原这样一个热爱旅行、热爱摄影,坚持不懈,忠于自我的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