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100字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13:05:17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2 13:05:17   小编:

《“社会”的发现》是一篇探讨社会现象的文章。文章指出,社会不仅仅是由个体组成,还包括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通过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可以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文章认为,只有深入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改变社会。这篇文章对社会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一)

这书牛了!很“社会”! 哪个社会?社会社会! 有点像绕口令一样。这就是文字概念的神奇。《“社会”的发现》,这次带你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这个真不能想太多,真的就是“望文生义”层面上的理解,本书就是讲“社会”这个概念在国内的兴起和广泛作用。 全书从近代中国的新词汇与新话语入手,用了三个部分,七章文字追溯了“社会”这个概念的产生、集中使用以及逐渐流行和内涵的转变。并附有1873-1894年期间申报“社会”使用情况整理,以及梁启超论著目录及“群”“人群”“社会”使用情况——可佐证当时的新词汇逐渐广泛普遍使用。 既然是外来词汇,要从society!这个英文单词开始认识它,不过也是来自于拉丁文,以及更久远的演化。一直到卢梭时代,“社会”才成为一个核心词语。这也是与私有制的建立有着密切渊源的:“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回顾我自己日常理解中普遍使用的“社会”概念,大约也自影视作品中来吧!旧时“上海滩”中的“社会”人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当时的思想先进人士,或者代表着某种风气与时尚。而梁启超认为中国“三千余年,而所谓家族之组织,国家之组织,村落之组织,社会之组织,乃至风俗、礼节、学术、思想、道德、法律、宗教一切现象”,“岿然与三千年前无以异”。“社会一种秋冬之气,实有以造之。欲为根本的救治,非春夏其社会焉不可”。 “社会”概念在晚清的形成,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及至民国初期,中国知识界对“社会”概念的应用基本已达成共识。本书不但讨论了词语的演变,也在浩繁典籍中抽丝剥茧,以社会一词为线,串起了当时“社会各界”思潮激进,在陈腐中求变革,在落后中求新知的迫切需要。 通读全书,也有感于新思潮引起的社会激荡,社会主义思潮的引领影响之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失敬失敬!原来这个“社会”来之不易!今时今日,更当珍惜。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二)

起初以为《“社会”的概念》一书是对社会这个概念形成的研究,事实上是对“社会”这个词语在近代中国的溯源。阿瑟·布里坦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说,社会是那类既意味着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的概念之一。这句话解释了“社会”一词内涵的复杂,但也说明了研究“社会”这个词语概念的重要性:如果对一个概念无法精确的定义,那么不同使用者或者基于这一概念进行研究的时候就会出现争议和偏差,从而形成各说各话或标准并不统一的无效讨论。

事实上,在中国的古籍中,“社会”使用的很少,更多的是单独出现的“社”或者“会”,其中“社”本义为土地神,多是指的用来祭神的地方,“会”则指聚集。因此当今中文的“社会”是个外来词。基于此,作者认为“社会”在近代中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将其作产生及知识分子的使用、理解作为窗口,来考察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社会”的翻译

作为外来词的society也并非一来就翻译成社会,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9世纪早期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此时多被翻译为我们更加熟悉的“会”或者“国”,《佐治刍言》是个代表,这反映了他们意识到社会与国家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又无恰当词语可以翻译使用。甲午战争爆发到戊戌变法是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常用的译词是“群”,“群”采用来自于严复对西方群学的引入。但随着对日本政治学、社会学的接触增多,“社会”一次开始被输入中国。因此第三阶段也就是戊戌变法后到1904年左右,“社会”在翻译中被正式确立。

“社会”的使用

“社会”概念的使用影响深远的还属严复,受进化论的影响,其《社会通诠》的翻译提供了一个社会进化次序,尽管置身于革命派和立宪派斗争形势的背景,但其对“社会”的判定仍影响深远。此后,在“社会主义”理想之于中国的影响中继续推广和深化。与此同时,“社会”话语的形成也带来伦理观念上的变化,公共伦理关系开始被国家-个人、社会-个人关系取代,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被重新界定。

“社会”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以外来词的身份进入,根据政治文化环境和使用被不断演绎和更新,在每个阶段又呈现不同的形态和侧重点。因此《“社会”的发现》给予读者一个观察的视角,来关注我们挂在嘴边的“社会”,是否是你所以为的“社会”。

《“社会”的发现》读后感(三)

“社会”这个词现在是不是经常听到? “千错万错不是我的错,都是社会的错!”

“别理他,一看是个混社会的。” 社会是什么? 某度娘的解释:shè huì 释义 1.由人所形成的集合体。 2.某一阶级或某些范围的人所形成的集合体。其组合分子具有一定关系,依此关系,彼此合作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3.旧时里社逢节日的酬神庆祝活动。 4.国民小学教授的科目之一。内容包括历史、地理等。 如果你穿越回宋代,听到“社会”这个词是现在的意思吗?比如《东京梦华录》里的“社会”就是酬神活动。因为在古代“社”就是土地神,“会”就是聚集。 社会是如何成为现有的含义的呢?且听青年学者承红磊一一道来。这本书是他的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论文扩展而来,细究“社会”这个语词在概念上的生成并产生影响的历史过程。并着重讨论“社会”概念的形成给人们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结合晚清民初之际人们思潮的变化,深入讨论当时人们对中国“社会”分期及“社会性质”的判定,伦理关系上个人一社会一国家关系的逐渐形成,“社会”如何进入时人论述的中心,以及“五四”前后“社会”内涵的转变。 这本书和我前阵子读过的许知远著的《梁启超:亡命1898-1903》可配合阅读。承红磊侧重词语的诞生演变,思想史上的涵义,许知远侧重梁启超所处的时代变迁。“社会”一词的使用与他关系甚大。

“社会”一词由日人翻译英文Society之语,中国或译之为群,此处所谓社会,即人群之义耳。此字近日译日本书者多用之,已几数见不鲜矣。(《新民丛报》编者答读者问。) 作者细数Society从头,从拉丁文谈起,在英国的应用演变在启蒙运动中法国的应用演变,在苏格兰的应用(亚当 斯密是苏格兰人。想起他和詹姆斯 赫顿组建的“牡蛎俱乐部”,喝酒聊天顺便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P46),社会学者真好学问! “社会”这词的词义变化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传播,逐渐被看作一群有机体与环境斗争的工具。 读社会学者的书总是感叹,哇,学问好多,这也有联系啊。所以这就是我想读社科图书的原因,即使作者旁征博引我跟不上,但我能明白的部分已经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了。 附录有整理的《申报》(1873-1894年)以及梁启超论著中“社会”使用情况的整理,参考资料涉及当时报刊,搜集整理的功夫真是水磨功夫,下了大力气的。 他在绪论中提集各国词汇史的研究,我觉得他对词语的研究继而探寻产生的原因和演变还是我国的训诂一脉。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说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对不对呢,就教于方家。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