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慎细说聊斋》是一部描写民间传说和神怪故事的著名小说。作者周先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鬼世界。读后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周先慎细说聊斋》读后感(篇一)
文/文小妖
读《周先慎细说聊斋》犹如端坐在北大课堂聆听周老先生讲课一般,每一篇故事犹如一部著作,小到字词句,大到隐喻、内涵,周老先生善于发现,善于分析,阐幽发微,侃侃而谈。
全书共对三十多篇《聊斋志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附上原文,方便读者再次重温《聊斋志异》。诚如文章序所说,“真正的文学经典需要细读,也是经得起细读的。细读才能细说。”对于此本,周老先生真正的做到了“细”,逐字逐句,在他的解析下,别有一番深意。
开篇周老先生对蒲松龄短短数百字的自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篇序是整部《聊斋志异》的精魂,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经线,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表现手法、生活基础、小说主旨等在周老先生的笔下都得到了详细的解析。
《聊斋志异》虽表面写鬼狐等故事,其深意依然在于“情”,因而读起来却能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没有疏离感,反而有种熟悉与亲切。周老先生对每一篇故事分析起来,理性中带着中肯,他深究蒲公的道德观念和写作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文字呈现给读者。在对《莲香》一文的分析中,周老先生从三角恋这一视角对爱情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蒲公想要传达的思想,在排他性的特殊感情领域中,彰显真诚、宽容等“善”的心态,从而化解恨,并对蒲公的这一思想给予肯定。
蒲公善用虚实手法来讲故事,同样,周老先生也善用虚实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比如《考城隍》里虚对宋公的仁孝,诚信之心的描写,实则是蒲公的道德观再现;再如,《叶生》中叶生“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虚为叶生的的当前境遇,实为蒲公一生遭遇的概括。全书中周老先生融合了蒲公的生活境遇、所见所闻以及道德观结合每章故事有条理地进行了梳理。
如果说蒲公的《聊斋志异》借鬼狐故事来委婉地直抒胸臆,那么周老先生的这本细说聊斋则是对那些隐藏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地诠释,让很多读《聊斋志异》只浮于表面的读者有不一样的深刻理解。
儿时读《聊斋志异》,无非是被里面的光怪陆离,魑魅魍魉的世界所吸引。少年时读《聊斋志异》,读懂了是非曲直。而今读《周先慎细说聊斋》后,对《聊斋志异》的理解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全书细致的解析让人受益匪浅!
《周先慎细说聊斋》读后感(篇二)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其中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但其中的真意却往往被人忽略。蒲松龄通过这些神怪小说要讲述的是什么,为什么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如此的地位,就让我们跟着《周先慎细说聊斋》一书,细细品味一番吧。
周先慎编著的《周先慎细说聊斋》所选都是《聊斋志异》中的精品,作为著名北大教授《聊斋》顶尖专家周先慎先生,他用自己专业、精细的剖析,将《聊斋志异》中的三十余篇文章进行了讲解,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和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部经典之作。
周先慎的这本书真的可以用一个“细”字来概括了,从篇幅的节选上来看,周先生从开篇的《聊斋自志》开始讲起,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原因、写作方法、选择鬼神小说的原因、写作主旨和对读者的热切期盼等,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对该如何细度聊斋有了初步且深刻的认识。随后作者将选取的三十余篇文章一一提出,细致分析,开启了细说聊斋。
每一篇文章,周先慎都会从写作方法、构思、结构、描写开始分析,将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之精妙告知读者,他所选取的文字无论是哪个方面总有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如《王六郎》一文,是蒲松龄早期的作品,虽然不是广为人知的作品,但其讲述的故事及背后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也是十分适用的,尤其是对友情、诚信及助人为乐的道理讲述,在看完故事后能引起我们很多的思考。这也是作者选取这篇文章的愿意,这是一篇“思想艺术俱佳的好作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在借鬼怪写人,抒发着作者自己对于人情世事的看法,也正如作者所言《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以“天籁之音寄孤愤”。那么对于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也是周先慎着重想要强调的。以恶劝善、以鬼怪写现实,虚实相结合,看似虚幻的诡异故事其实都是现实的折射,所以聊斋中许多的书生形象都不缺乏蒲松龄自己的影子。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短片小说合集,其写作手法是很值得学习的,所以作者在每篇文章中都详细文学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何构思、如何布局,都将的十分细致。书中作者都将原文附在了分析之后,这样能让读者有了对比。看完分析再看原文更能发现其精妙之处。周先生的深入分析,也在向读者展示一种细致读书的方法,书中专业的写作知识,仿佛让人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说聊斋的同时也在教读者如何去写短篇小说。中国古文的博大精深,将段段几百字的文字构筑成一个结构完整,富有新意的短篇小说,这在白话文的现代是很难做到的。如何生动刻画每个故事,又使得每个故事的写作手法都有变化,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蒲松龄真是短篇小说界的大家啊。
一部经典著作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能耐得住几代人的细细品读的,《聊斋志异》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但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进去呢?随着《周先慎细说聊斋》一起慢慢读一下,学到的不仅是一本书,更多的是一种读书解惑的方法。
《周先慎细说聊斋》读后感(篇三)
我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喜欢中国经典古文的,只是莫名的想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精华和内容。
初中、高中的时候打死都背不全的古文、诗词,现在才慢慢理解和体会到古文、诗词所表达的博大精深、厚积薄发,并无耻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古文了。看过一本讲述民国文人的书,名字叫《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细说民国大文人》;书里讲述了大概四十位民国的文坛大咖,有写文能者如林语堂、胡适,有才情者如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有独门绝技而独步与江湖者如黄侃、刘文典、章太炎(章炳麟),还有亦佛亦僧的李叔同,有中国史学家敬仰的钱穆、王国维,有学贯中西独步英伦的辜鸿铭……四十个人一生的学习经历、成长轨迹、学业早已、事业贡献等都让我看到了某种程度的辉煌,也让我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膜拜。他们在生活条件如此之差的年代也能达到这么高的学术造诣,除了天生才情,只能用“后天努力”来解释了。他们懂古文,创新文;承上启下的把古文的精髓吸收并传承,又有独特创造性的发起过“白话文运动”,功莫大焉。
喜欢上中国古典文学还有一个启发我的因素,是对《红楼梦》的再认识。工作几年之后,再去读曾经读过的书,想起年轻时候的幼稚,不禁莞尔。《红楼梦》的入门是蒋勋的声音和书籍带着我入门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儿女情长之间的小时会有这么伟大的意义,也不曾考虑过故事背后的点滴生活背景和当时的大环境。喜欢读这么些古文,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自身的知识匮乏,《红楼梦》中的典故完全读不懂,甚至解梦的诗词也是一知半解、看了后面忘记前面诗词的寓意,真可谓一知半解、迷糊至今了。
这本《周先慎细说聊斋》是讲聊斋故事的,抽取了作者认为可以重点讨论的31篇文章,酌词酌句的进行详细讲解,犹如孜孜不倦的老师在耐心辅导一个未曾相识的学生一样。书中讲解背景情况后直接引用原文做案例,在读懂了周先慎老师讲解的内容,再读原文,这工作量大大的减少了,读起来也轻松不少。我曾试着读过很多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但大多是不懂或者迷迷糊糊的。一本《论语》才三五十页的文字,一本《道德经》也不过六千多字,一本精装本《史记》也不过四五百页,一本精装本《孙子兵法》也不过十几页的小册子……关键的问题不是在字多字少,而在于读不懂、完全读不懂。
看大家的解释,就是想通过他们的辛苦钻研去重新认识下自己的不足。《周先慎细说聊斋》在绪论中把《聊斋志异》解释为对人生理想、社会现状的各种现实表达,对蒲松龄个人的境遇以及他的人生理想剖析的非常到位,如我一般读者是很难读到这个层次的。我读《聊斋志异》的最大兴趣就在于看里面的鬼故事,以及享受这些故事从悲凉开始到大团圆结局的这种过程。在没有作者个人背景和大时代框架下来阅读《聊斋志异》是达不到真正理解故事的。
外加古文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特点,古文基础知识不好的人确实读不太懂。蒋勋在讲授《红楼梦》的时候交给我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重复的阅读。第一次读不懂的诗词、歌赋、典故统统的一带而过,当你读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时候,你会慢慢懂得诗词、歌赋和典故的含义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鬼故事占据了重要的份额;中国四大名著里多有涉猎鬼神故事,甚至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由来都是从盘古开天、女娲补日这类神话故事开始;想要完全了解中国古文化,想要完全理解中国,是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经典著作的。这本《周先慎细说聊斋》是学习古文不错的开始。
《聊斋志异》从表层看就是一些希奇古怪的因果逻辑关系,一些相信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似乎也支持这样的观点,但在《周先慎细说聊斋》一书里,把鬼故事的层次扩大了一些。这个世界有真实的公理和道理存在,也不一定要通过鬼和妖来惩戒人所犯的错误,也不一定是有了原因才有了结果的。周老师似乎把《聊斋志异》的层级提高了许多,我不曾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也许,会有更好的思想和制度来实现“鬼狐们”的理想吧。
完整评价这本书我是不够格的,我自知对古文的喜欢不能当做对古文运用的能力。书中涉猎非常多的文学挖掘专业知识,对古文常识、典故有一定基础要求。《聊斋志异》的鬼故事、狐仙故事或许是我们从小就听爷爷奶奶们讲过,但深入从文字上来感受、从知识和价值层面去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本《周先慎细说聊斋》是个不错的学习的开始,把那些故事重温一遍,或者在思考一下,是否能理解作者蒲松龄的那份才情?
《周先慎细说聊斋》读后感(篇四)
《聊斋志异》题材广,内容丰,价值高,但其真正的魅力在于作者蒲松龄将鬼狐志怪这种民间故事创作成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常读常新的文学作品,而这些特点中任何一项都是不易达到的标准。
《周先慎细说聊斋》为周先慎先生从艺术角度解读与品味《聊斋》,论以格调,当属雅观。先慎先生一生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从其著作当能发现于其所做学问之中《聊斋》侧重颇多,故此《细说》一书,见其大家之风,开读者之眼界。
《细说》一书首论蒲公《聊斋自志》,此篇文章为蒲公时值不惑之年书初结集时所作之序,先慎先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这篇序,认为其为全书定下旨趣,在日后创作、加工、修改上立了指导思想,若想读通《聊斋》,此篇自序必先细说。
在解析这篇自序之中,先慎先生提出了六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创作动机、表现形式、写作手法、现实境遇、思想主旨、谋求知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际遇与艺术形式展开了细分与解读。更为难得的是由此一篇而读出了通书的思想原则,在后面对故事的详细评论之中便发现大致围绕此中心而铺展。
由此可见先生不仅对蒲公笔下鬼狐志怪深入细究,于其一生境遇、命运亦有深切理解;在书中周先生所表现出来对作者思想的理解与同情便是佐证,但如此细致分明的评论却又看出作者对蒲公作品进行文学解读时的客观,这其中所彰显的是作者专业的学识和过人的艺术素养。
全书37篇文章,除自序外选故事36篇,每一篇文章都对故事进行细致梳理,文学解析,而后附以原文令读者品味,其中尤以《劳山道士》、《聂小倩》、《画壁》等耳熟能详的名篇居多,令读者回味过往体验之时从中读到新的精彩的见解。
在先慎先生的序中他说道:“不管你已经读过多少遍,只要你不是只看故事,读的时候能深入思考,每读一次,就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在其领读之下,过往所读之时忽略的问题便引入眼中,引出了思考,有了新的感受。
《考城隍》一篇为《聊斋》全书之首,也被先慎先生例为细说之端,题为《开宗明义论赏罚――说〈考城隍〉》,作者认为在这篇故事在全书之中未属一流之作,但其中却将蒲公的道德、识见、情怀,艺术创作的构思、手法、文采付诸其中,但全书焦点是“论赏罚”,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如何确定故事之中赏罚的标准,讨论虽然是基于故事之上,但就现实意义而言,文学作品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赏罚的标准将直接引导人们对于善恶的理解,这也是故事之中宋生在应试中回答所引出的思考。
在这个熟悉的故事中,宋公梦入阴司与张生共应考,对题目“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生作了精妙的回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话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赏善罚淫”定了一个标准。在书中先慎先生认为“要是把隐含的意义‘翻译’到字面上来,应该是:有心为善是为大善,大善不必奖赏;无心为恶是为小恶,小恶可以宽容。”
其实不然,如果按先生的这一理解,那么首先在儒家思想上这一定义就难立足,如《论语•问宪》“:“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若大善且不赏,小善何人为;小恶且不罚,何以警大恶。这种世间道理都论说不过的理论当然称不上“高妙”了,阴司城隍又怎能辨论申诉公道。
另一重点,故事中这样写道:“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唯关壮缪可识。”关壮缪即关公,关公崇拜中其以义薄云天、刚正不阿的形像示人,这也就意味着城隍一职所需人选必要符合这一条件。故事中提及宋生有七旬老母,阳寿尚有九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 张生且能“瓜代”,此处所显出的是考城隍应是在孝廉的基础上再行筛选杰出人才,故宋、张二生都具备了孝仁的品德,而宋生的答卷能引起考官传看称赞,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是张生所不能及的。
所以先慎先生的理解,恐有落入了窠臼之嫌。
对“有心无心”,“有心为善,无心为恶”这一观点的理解,应从道家思想进行解读,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建立在一个超脱对立的基础上来进行对天道的理解,那么,作为管理人间的阴司神,又是以怎样的标准去定夺人的善恶,这点应该可以在超越对立的根本上来进行划分。
有心为善,既非真心流露,故此心有造作之嫌,当观其初心;无心为恶,即虽有恶事显现,却可是行善行义举之方便,应察其后情果报。简而言之,就是要察看其善恶之始末,事之因果。如人常言“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所记便是人之起心动念之功过,这样理解就符合阴司神灵行事的标准了,人间无法辨明的事实,在阴司便能得到解决,如此才符合天道不亏仁善之人的理念,若神灵亦如人间的官吏一样,那天道便如王道一样受个人的情感所影响了。
而先慎先生在后面《说〈王六郞〉》中列举了王六郞寻代亡人,所表现出来的仁义善举便是一佐证。“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王六郞如此舍己大善,通达帝天,而得赏识授邬镇土地一职。此一事例便是蒲公心中对道德的肯定及天道的公正所给予的期盼。
当然,此间之事范畴甚广,与文学恐相去甚远,但先慎先生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思考与理解却是立足文学价值之上,他的态度与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这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