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1000字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7 09:10:30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4-07 09:10:30   小编: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讲述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在车祸中失去了记忆,但女主角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最终,男主角通过一封信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记忆,而女主角也终于等到了他的回忆和爱。故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坚守和信念,让人感动不已。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一)

在这夜晚,我温完这本书。我本想流泪,但又思其实人生不过如此。明枝与嘉南高中相恋,如漆似胶,因为嘉南要去留学,而分开。几年后重遇,却因周凌云又散。之后明枝与元朗相恋,互相依靠。

在我的这个年龄,更加渴望与嘉南相恋。温柔,熟悉。只为爱而在一起,不为生活相依。

随缘,“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1/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二)

近两年是最清闲的时光,也是读书最多的一段时光,就这样陆陆续续地看了几本苏枕书的书。这本不是我最喜欢的,相比个人色彩很浓郁的这本小说,我反而更喜欢她的散文集,淡淡的,基础也厚实,大抵还有我喜爱的因素:日本京都。

第一次是一年前看完,昨天又翻出来再看。说真的不大喜欢张元朗这个人,不够明朗,有些小自私,恋爱时给顾明岐的踏实感在订婚后反而变得淡薄起来,为了研讨会可以推迟婚期的男人是多么的不够笃定。顾明岐是我喜欢的姑娘,一身的净清散淡,但安然接受的性格让我心底有波纹式的痛楚。小说看得入迷时很痛,但又接受,现实便是如此。

后来在豆瓣又看到另一种结局,大意是顾明岐离婚后回老家,孩子归张元朗云云~~,心里又纠结了一番,有种过山车似的跌宕起伏。婚姻终究不是爱情的终点啊,婚姻也不是完美的结局。

只是个人觉得书的封面与内容不大贴切,文案介绍太浮华,书名也还是《无法安生的年代》比较喜欢。

2/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三)

我始终相信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可以称之为缘分,让两个人相识,让一个人和一件物品相识,让一个人和一本书相识。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小说了,而我几乎从不看现代都市小说,所以我觉得遇见这本书是一件多么偶然又神奇的事情。

故事其实可以用平淡来形容,一开始以为故事的主角的张元朗和沈缇,而顾明岐的第一次出场,也并不讨喜,灰色的长身棉衣,一条宽围巾,书包很沉的样子,不爱理人,有轻微洁癖。而故事却的走向却渐渐以明岐为主线,随着她生活的点滴缓缓道来,我愈发觉得,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出生在江南的小城市,大学来到北京,毕业后就地留下工作,身为理科生,却有颗热爱文史又敏感的心,看到初春花开,杨絮漫天,便满心欢喜,会在某个瞬间脑子里突然想起读过的一句诗句或词,无限感慨,结婚一定要红,红衫,红裙,批盖的红纱,叩拜天地父母,才好叫做嫁人,途径景山崇祯皇帝自尽的地方,会有些些默然。我体会的到江南的丝丝氤氲旖旎,也懂得北京的繁华和落寞。然而终究际遇不同,我年少时不如明岐那样用功,学习没有那么好,幸运的是我高中起的小男朋友与我一起走了多年,幸福如初恋。我懂得明岐的隐忍,懂得她的委屈,懂得她的小幸福,懂得她的安心,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为另一个人而生,即使他对你再好,也少不了争执,遇上的那个人,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完美,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糟糕,世界是真实的,就像你自己,永远不会是一个完人。

安心,有时候是最大的幸福。

3/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四)

一、归途

更像是自传记叙体,以小说来讲笔力还是稚嫩了些。也不是想象中的纯爱系……然而倦冷的情节若是落在回忆的湖里,正会激起惺惺相怜的波纹。在倦归途中展卷,就像被慢慢地抽走残存的力气。

二、烟火

不喜欢男女之间的烟火气,却喜欢顾名岐的爸爸,爷爷,和筑园锄花的中医学生。

昨晚表妹苦恼地问我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答,“以为婚后就会有安宁的生活、会有人疼。”她接了一句:“生完孩子就没有人疼了。”我惊了一刻,心想女人对人生、情感的敏感,远高过男人。以前在网上见到有女人充当人生悟者、情感专家的角色,我总是不屑地想,琢磨那些做什么。如今看到小说里言之凿凿地写怎样生孩子、怎样有怀孕反应,就像作者亲历过一般。

然而烟火埋葬了那么多青春的男女,又何必要向那烟火中寻传说中的温柔。

三、尾章

尾章是中国女性打小便熟知的幸福童话,是中国男性打小便熟知的应给予异性的期许。然而顾家的传统仪仗终于在新时代里不声不响地瓦解了,这童话也未必能活过这变化的时代。

也许熵增之后,人就会变得和猫一样,只身带着几只小猫,流浪。

四、反思

这书本是完美的周末消遣。周日下午两点,我登录进公司的系统准备开始办公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埋头在实验室里的顾明岐。

她终于是有了家。这城市不是我的家,我已失却了我的家。推门出去的时候,我就失去了门窗隔出的庇护所。街上匆匆的脚步,空调滴下的水渍,处处只让我烦乱。

这也许只源于惯于宠溺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

2011.7.31.

4/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五)

我是在考研期间忙里偷闲看得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一直没时间看,朋友借过去看了一些说是看不下去了,剧情太low了。所以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书的。书翻到最后一页我看了一下时间,凌晨4点过6分。是这样的一本书让我忘了时间,忘了第二天还要起早去图书馆占座自习。

我心疼顾明岐,倔强独立感性的女子。她和吴嘉南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植物园的相遇让我泣不成声,吴嘉南,怎么办,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我不再是你的女孩你不再是我的温暖。我甚至揣摩作者写这对曾经的恋人在日本相遇相怜的意图,大概她也不舍,那么美好的爱情丢了多可惜,多可惜。张元朗是再平凡不过的男子,遇上顾明岐,爱上顾明岐,宠她气她,真实的让人不忍责备。他冲明岐发脾气那段多狠啊,那个温柔的张元朗去哪里了,明岐哪受过这种气啊,我忐忑的看完那段,心揪得不行。我只是担心会伤了并不怪他,你看,明岐都没怪他,忍下眼泪,安安静静的站在他身边。是吧,爱情就是这个样子,有多爱就有多纵容。吴嘉南稍微的不在意顾明岐都会难受得不行,甚至远离他。但到张元朗这里,明岐选择妥协,像爱情和生活妥协。不是说明岐不爱吴嘉南,也不是她爱嘉南不够多,而是,她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张元朗,这是注定了的。

你是我的坛子吗?会不会听我讲心事?

会不会让我们把它一起深埋?

会不会,盛装我所有的坏脾气而不与我计较?

那条装心事的坛子的短信让我恍悟,你是否愿意做我的坛子,盛装我所有的别扭和坏脾气。让我们好好相爱。

我一直在找苏枕书的书,很喜欢啊。

5/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六)

因为喜欢它的意境和读它时自己的心境,我曾把这本书反复看了好几遍,几乎熟知它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南方女孩子在北京,读书,工作,恋爱,结婚,即使是很平淡的生活,也并不容易得来,都需要耐心、时间、温情来浇灌。很喜欢女主角顾明岐,温婉,隐忍,专注,有我自己的影子,也有我向往但自己却不曾拥有的笃定的心性。在上海念大学四年,在北京工作已快五年,我似乎一直在寻找着,也一直在迷茫着。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他/她独一无二的伤痛在伴随,每一份安宁生活的背后都有难以捕捉到的龌龊,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单身,还没谈过恋爱,更爱看明岐爱植物,读书,找工作,租房子,继续学英语考托福,那些小女孩的心情、喜悦,刚工作时不灭的上进心,还有走上社会的隐隐不安,都能在我身上或多或少的折射。

后来交了男朋友,又读了这本书,开始为明岐在两段感情中截然不同的个性而难受。在第一个男朋友吴嘉南面前,明岐任性,率真,决绝,不容感情中有一丝一毫的玷污,说话做事也大多是当时自己的内心所想,不屑于考虑后果,完完全全是一个女孩子在爱人面前的天性使然,只可惜最后因为种种误会,两人分手。第二个男朋友张元朗,也曾给过病中明岐种种温和的照料,也曾为明岐许下一个踏实安心的未来,但明岐面对第一个男朋友时率真的个性,在他面前一步步走向了隐忍。“四年前她因任性、试探失去吴嘉南,四年后她为另一个人付出所有的耐心与信任”。对于明岐来说,忍耐是张元朗失业的日子里的主旋律,失业让一个男人变得小气,暴躁,斤斤计较,其实这或许是他的真面目,只是在失业带来的无助状态下才毫无顾忌地爆发出来。面对几乎是无理取闹的张元朗,明岐唯有忍耐与包容,婚期被无限期延后,但她还是紧紧握着那微茫的“成一个家”的希望,为张元朗付出温情、耐心与金钱。后来张元朗找到新的合适的工作,事业顺利,心态也大为改观,对明岐也温和起来,“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终于走向婚姻,故事以明岐的孩子出生结束。

看着在吴嘉南面前咄咄逼人的明岐在张元朗面前的懦弱和忍让,我感受到了女孩子在成长中,面对生活的那种妥协。小说结束时有这样一段话,“明岐撒娇地依住母亲,心里很静。生活永远比戏剧跌宕残酷,她没有一个人奔跑哭泣的精力,因为她知道自己身后并没有那把随时撑起遮蔽风雨的伞。她不要颠覆,只要守成。这是她在这俗世里卑微的,不足道的期望”。“守成”是明岐面对第二份感情时的核心愿望,这和她在第一份感情中的任性率真是多么不同啊。我感到很心酸。对于普通女孩子来说,北京的生存压力大,独自在这里生活种种心酸、孤寂难以言表,大多数人的身后也都没有那把“随时撑起遮蔽风雨的伞”,想拥有一份“稳定”的生活,真要以让人心痛的“妥协”为代价吗?至少目前为止,我还是希望自己能以最真实的情绪面对自己,面对喜欢的人,在我理想的感情里,没有“妥协”,也没有“经营”。

6/7页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读后感(篇七)

只一天,我便看完了这本小说,爱情小说,我一向一目十行,看得飞快,倒也算在情理之中。

读完之后,算是喜欢这部小说吧,大抵是因为,有个平淡温暖的结局吧,觉得欢喜收场,总归是让人高兴的。

始于明岐的21岁,终于明岐的28岁。始于一段情殇,终于一个宁静恬淡的幸福结局。

其实是喜欢明岐的个性的,我想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个性和明岐的相差甚远吧。她宁静,淡然,隐忍,忍耐,自尊。哪怕是和吴嘉南的分开,也能做的果断,坚决,纵使黑夜疼得泪流满面,人前也绝不失半分仪态。终归是个倔强的女子,惹人心疼。

不像自己,伤心就哭个天翻地覆,连分手,自尊也可以抛弃不顾,非要亲自追到北京亲口去问个究竟,然后当面哭个撕心裂肺。其实想想去之前心中己然明了结局,也己知不可改变,许是太爱,许是不甘心,许是不忍感情被这样无情亵渎,非要去自取其辱,但也算给自己的感情有个交待。虽说觉得自己没有半点尊严,但是现在想来,倒也不后悔当初的做法。

是羡慕像明岐这样的人的,也想成为如明岐一样的女子。甚至心里在想是不是像明岐一样的人才可以得到个儿女绕膝,爱人相伴的温暖结局?可惜,人和人,终究不一样。我就是我,我也只能是我。纵使不够宁静,不够淡然,不够隐忍,甚至火爆,我也只能爱这样的我。

我想,这世间的女子,大抵也盼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恬淡生活,少年时有青梅竹马的爱恋,青年时得个贴心爱人,有儿女绕膝,生活安稳,眉眼中一股平静淡然的温暖。书房之中,暖阳之下,小女絮语,爱人相伴,苍书环绕,此一生,也算朴素平凡。

一直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婚姻像个陌生的遥远的领域,幼稚的我,根本无法驾驭。许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许是对自己的感情运没有信心。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感情运不好的人。这一生,怕是没有明岐的福气,终等的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美满结局。

明岐这一个结局,我倒是欢喜的。有张元朗照顾,小秋和的环绕,许是她这一生,还带着感激和满足呢。受过伤,也就更懂得珍惜吧。

珍惜生活!

7/7页

还剩4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