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6 05:35:29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6 05:35:29   小编:

本文探讨了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从“S型曲线”到二次增长的跨越。作者提出了“第二曲线”理论,强调通过创新、改革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文章指出,要实现二次增长,需要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相结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一篇

这是一本涉及人生管理和社会发展的书,作者用宏伟的视角为我们解构出人生的起起伏伏,并提醒我们在将要走下坡路之前要及时反思调整,开辟出第二曲线的道路,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说的一句:“我鼓励他们去挑战现状,质疑传统的智慧,大胆塑造自己的生活。此外,我也希望大人们做同样的事情,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出来看看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句话改变了我对未来职业的看法,改变了我平庸的想要毕业后按部就班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想法,现在,我想要大胆地追求我所热爱的生活,按照我的心声去做。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二篇

这里的所谓第二曲线说的是对企业、组织商业上新的增长、创收曲线。

这个曲线和第一条曲线(当前的商业模式、赚钱的产品)不是时间上连接在一起的,而是有重叠的部分。即,第二条曲线的开辟要在第一条曲线还没结束就要开始,否则会错过关键时机。

本来以为这本书会涉及到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的第二条曲线,实际上只和商业相关。并给出了作者在各个领域第二曲线的猜想,以后闲来无事再继续读吧。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三篇

"S型曲线(横着的S):最开始是投入期,包括金钱方面的、教育方面的(当讨论我们的人生时),或者各种尝试和实验;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当投入高于产出时,曲线向下;当产出比投入多时,随着产出的增长,曲线会向上,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曲线会持续向上,但到某个时刻,曲线将不可避免地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这种下降通常可以被延迟,但不可逆转。"

简单说来就是大部分事情的发展阶段都有投入期-增长期-衰退期

为了避免走下坡路,我们需要准备第二条S曲线。

"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它无法依靠第一曲线的资源来度过投入期。"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四篇

2022/1/24阅读毕

第二曲线是一种商业思维,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跳脱自我的审视,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具象。当我们已经在第一曲线的路上走的太久时,认为第一曲线的道路就是全部,也许是我们自己忘记了为何出发。第二曲线让我们始终保持对未来多元的探索,保持对自我固封的提醒,让我们始终找寻真实的自己。

更多详情,可点击链接《第二曲线》读书笔记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五篇

读《第二曲线》,刚开始我最想知道第一曲线达到巅峰前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是触发第二曲线的时机。但是,这是可笑的,别人不了解你的想法,不了解你的经历,只能自己从书中自己去悟,只不过,即使是悟出来,你有勇气去寻找你的第二春吗?冬天又如何? 正如本书中安德烈·普列文对于第二曲线的触发时机所述,“有天早上醒来,我发现自己对当天要做的事情竟毫无感觉,我就知道是时候离开了”。我不知道其他年轻人,对于我而言,很多时候,我会觉得生活无意义,无聊,所以读书,但是读书让人更迷茫,读着成功人士的经验,很有道理的,是对的。可能我会有些负面,有很多人士也批评我们过多的读成功学什么的,有用吗?毁人不倦。

和在学校一样,老师容易记住的是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永远容易被忽略。步入社会,最差的学生和最好的学生是最容易成功的,中间的部分只能随波逐流,适应这个社会和生活。结合这一部分书,最难改变的其实就是不上不下的我这样的人,富有的人,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改变,失败了,不影响什么。或者一无所有的人,他们去尝试,成功了,那么就会有什么,失败了,还有什么值得失去?那么对于我这样的有一点东西,却仍然迫于生活压力的,不会轻易去改变,虽然我很想改变。我的简历在网上,很多猎头也打电话来,但是自己也很怂,当然也有一些机会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一直没有改变。所以,还是那句话,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六篇

两周前看的书,一开始是为了学习商业第二曲线来,书写得不是很好懂,一开始看得很吃力,如果不是有工作任务的关系应该就不会继续看了,看到后面很有惊喜,收获了新的思维组织模式,作者从商业的第二曲线出发,重点篇幅放在了作为组织的公司的第二曲线、人类工作的第二曲线、资本主义的第二曲线、教育的第二曲线,有些话题超出了我的知识圈。

以下零散记录

要在第一曲线达到顶峰前就开始筹划第二曲线

大家之所以聚在办公室是想要有不期而遇的灵感,但在家办公、灵活就业的情况增加,基于人的才能进行雇佣会更重要,大家需要的不是一个雇佣的公司,而是客户和项目,这和我之前焦虑40岁事业怎么办,大家建议我可以拍抖音有些像。

商户聚集是因为大家采用跟随策略,不希望有人能打破现状

很多公司把做的更大当做更好,但其实不一定,增长应该是手段,公司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这让我想到现在很多投资机构是希望公司做的更大,有更多的利润,而不是更好。

董事应该对公司负责,而不仅仅是股东,很多人都在公司里,公司会影响到人的生活状态,作者提到员工应该有不分红的投票权而改善整体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率vs资本回报率的大小情况,会影响财富平等的出现情况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七篇

《第二曲线》是董事长推荐的书。董事长在大会小会上最常提的,就是战略思维、危机意识,要看到现有模式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居安思危、及时转型。查尔斯·汉迪提出的“第二曲线”,正是这样一种管理思想。

作者提出,一切个体或者组织,包括企业、政府、社会、民族、国家,其发展都呈现出一个平放的“S”型。开始是递减(早期的投入或者积累),然后开始递增并达到顶峰,继而开始衰退,直到灭亡。“第二曲线”的管理思想,便是要在发展曲线达到顶峰之前,找到并开始下一个曲线;要避免第一条曲线达到顶峰开始下降以后,再开始第二条曲线,那将是十分困难的。这样的S型曲线生生不息,构成了持续性的增长。

因为是董事长推荐的,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商业和管理的书。但是作者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第二曲线的理论,被作者用来解释从个人发展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本书第2、3、4章,是作者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预测,包括DIY社会导致的个体负责、信息革命打破传统的权威,工作场所的变化等,这也构成了企业组织寻找“第二曲线”或者说寻求变革的基础。第5至14章,作者分别从市场作用、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主义、企业民主参与、管理方式、债务、社会正义、个人发展、教育、民主制度等10个方面,分析了当今时代的面临的困境,也探讨了在这些不同领域开辟“第二曲线”的可能方式。第15、16章讲的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探讨的是“生命的意义”这一终极问题,颇有“心灵鸡汤”的色彩,但确实值得一品。

作为企业工作人员,可重点看第1章“第二曲线”、第6章“增长的困境”、第9章“新管理”。关心子女教育的话,可以再读第12章“金色的种子”和第13章“未来的学校”。如果对个人发展、人生方向有困惑,推荐读最后两章,“他人的必要性”“与自己的契约”。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八篇

对比某公司的近况,深陷泥潭期望找到第二增长点,然而第一曲线已经往下行走,前途未卜。

追求第二曲线最难的地方在于,必须在第一曲线的增长期即开始投入储备。然而又有几个领导者可以违背自己的人性与利益推动这样的改变呢,甚至很多公司的第二增长点反而是底层员工捣鼓出来试错最后成功的。

怎么跨越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的非连续性鸿沟是另一个课题,需要能克服人性中的惰性,与延迟满足感有一些共通之处吧。

作者关于未来的“三叶草”组织形式的讨论也蛮有意思,社会持续的高度分工化不可避免。欧美的vc已经开始大规模投资此类公司。

部分摘录:

1. 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除非让它大幅扭转。

2. 当形势本就严峻的时候,再考虑第二曲线就会更困难。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与自己竞争,甚至是取代自己现有的产品,所以应该在形势向好、衰退开始前就考虑第二曲线。

3. 在我的概念里,中间那片“叶子”是由核心员工组成的,他们共同拥有组织的核心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及那些成就组织的关键因素,管理思想家加里·哈默(Gary Hamel)和后来的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将其称为核心竞争力。第二片“叶子”是二级组织,组织把一些附属工作外包出去。第三片“叶子”是临时雇员的组合,其中一些是高技能人士但全职雇用他们太贵了,另一些是低技能的临时帮手。把叶子组合在一起的“茎”就是管理,三片“叶子”之间的精确平衡取决于每个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情况。大学严重依赖中央那片“叶子”,许多小型咨询公司会在第三片“叶子”中运行一个小中心,聚集一群自由伙伴。一些组织做得过头了,让第二片“叶子”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对其工作中一些关键方面的控制。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九篇

第二曲线是在第一曲线保持发展高峰时,未雨绸缪,谋求新的增长源,开启新的路径,形成又一条发展曲线。“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无论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行不通了”。

对于第二曲线表达的理论,并不陌生,甚至有些新瓶装旧酒。但是书中对于现实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精辟论述,看出作者确实是一名管理大师。

1.DIY社会。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互联共享,每一个人都可能绕过中间渠道,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从依赖性社会,面面俱到的福利国家转向一个更独立的社会,每个人对自己负有的责任越来越多。每一个人的自立性和自律性要求越来越高了。在任何事物上,你既可以是卖家也可以是买家。

2.家庭成为工作场所。“从办公室、俱乐部、工作点、家庭,是不断变化的劳动者的一个标志”。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你的办公场所,别人并不需要知道你在哪里,这也意味着时时刻刻你都处在办公场所中,被工作栓得更牢更紧,比如微信现在已经通过手机将工作的时间变成7*24小时。在组织形式上,大象与跳蚤并存,大象是占据国民产出大部分的大型组织,例如那些控制数据和信息的互联网巨头,跳蚤是个人专家或者小型合伙企业,他们为组织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又不被组织直接雇佣,大象与跳蚤通过合约的形式开展工作。未来对于跳蚤的挑战是极大的,以往很多交易成本是组织来承担消化的,现在都需要跳蚤自己面对,比如财务管理等。“今天的英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适龄劳动人口在全职工作,其他都处在自我雇佣、兼职、失业、受教育或“经济无效”的状态,即忙于在家无偿地照顾父母和孩子。”

3.“甜甜圈”管理新模式。领导比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领导谈的是愿景、使命和激情,而管理者关心的是目标、控制和效率。管理者依赖于被授予的职位权力和行政权威,而领导者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那份权威。”从自己的经验来看,领导者大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成为领导者。作者提出了“甜甜圈”的管理模式。中间的“果酱”是组织的核心工作与能力,在“果酱”外层,是可供自主创新和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划定了空间的边界。“甜甜圈”模式要靠信任和相互合作才有效,这就限制了人员规模。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分析了乡村社区和军队单位的研究之后,认为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与大约150人保持联系。

4.“三叶草”新兴组织。三叶草(凯尔特人的队徽)有三片叶子,中间是由核心员工组成,拥有组织的核心知识和管理技能,这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二片叶子是二级组织,通过外包的形式,将部分工作外包出去。第三片叶子是临时性雇员的组合。这里既有前面说的专家型的“跳蚤”,也有专业技能要求低的临时工。把叶子组合在一起的“茎”就是管理。

5.未来的教育。真正的学习始于好奇心,从一个疑问、一个挑战或者你需要回答的问题开始搜索观点和信息,形成一个假设或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论证这个解决方案,对方案结果进行反思,从而触发新的问题或者疑问。作者看来更加推崇德国和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能力的教育,不是基于知识的教育。四年大学深造,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通过MOOC,远程学习等形式,都可以很好地接受知识的教育,不必一定要在学校度过四年。

小贴士:

1.“棉花糖测试”。沃特•米歇尔设计了“棉花糖测试”。在一个房间内,给参加实验的孩子一次选择,立刻吃掉一个棉花糖或者等一会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在跟踪研究参与实验的孩子成长,得出结论:延迟满足对于获得成功的人生、更好地履行社会功能,以及感知更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

2.凡勃仑商品。来源于索尔斯坦•凡勃仑的比较商品理论,指定量配给的炫耀性支出,比如精英俱乐部的会员、专属区内财产的所有权等。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十篇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企业为例,讲解了一个现象叫“S型曲线”。简单来说是指企业在高速增长之后,便会到达顶点,最后衰落。那么第二曲线就是企业能够通过一些早起行动能够摆脱S型曲线,在即将衰落的前一时期重新发起新的一轮增长。由于S型曲线所揭示的现象不仅限于企业的发展,更可以推广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生规划、教育制度等等,因此本书主要是作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维度的看法,来鼓励大家能够走出第二曲线。

在我看来,整本书的核心部分其实依然是关于第二曲线性质上的描述。企业的发展是介绍S型曲线一个绝妙的载体。而第二曲线在不同领域的延伸只是具有一定启发性,却更像是作者的个人随笔,并不能指导人们如何走出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

作者这里认为,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增长才可以获得,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到达顶峰之前就开始布局、投资。当然现实中复杂的问题在于——“如何知道企业何时到达顶峰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有力的回答,只是解释了一种因素——成功会蒙蔽人的眼睛,使人打消了顾虑,巩固了原先的成功模式,进而错过了新的增长。或许正如阿里巴巴成功使它忽略了下沉市场的电商需求,诞生了拼多多这一竞争对手。所以解决方法或许是提升成员的思维多元化,破除对旧成功模式的权威吧。

在书中关于增长的章节里提到,人们往往会认为更多就是更好,因此这种对增长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制度性的激励机制,使得企业提供服务的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提升,降低了企业的效率。

例如股价上升会导致高管具有更高的分红,那么高管的决策就会更多地从个人立场出发,他们会通过更具有想象空间的公司蓝图来推动股价上涨,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扩张。然而这些扩张并不能给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因此实际上对公司是负资产。但是高管会乐此不疲,因为这里存在一个信息差,他们会将自己的投资和扩张阐释为第二曲线的初期投资,外部无法根据企业真实的内部信息来佐证判断。企业本该进行“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而在对股价增长的激励下,企业却在进行“价值重分配”

这里顺带讨论了企业的效率和大小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大公司的规模更大、涉及领域更广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效率。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这一想法是否还成立呢?是否交易成本在当今社会已经显著降低,影响企业效率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每一个单位内部自身的效率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在当代社会,企业就应当破除对增长的迷信,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并以合同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增长时的改革往往是顺利的,会面临更少的压力。当企业走向下坡路时,企业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迫转向如何避免衰退,而非加大一个未知领域的投资。

这和一个失业的人重拾信心已为不易,便不会花精力在潜在领域进行新的投资是类似的,无论是衰落的企业还是陷入经济危机的政府,在面临危机时不直接解决危机,而试图从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是一定会面临系统性的阻力的。

在第一曲线进行增长时提前布局第二曲线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提前布局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在前期收不到回报,这也会带来巨大的内部或外部的质疑。

不仅是公司,人也需要在职业的某一项发展达到顶峰之前便提前布局下一个发展赛道,否则便会走向停滞。正如运动员应当在退役的前几年就开始思考自己退役后要做什么,并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和沉淀。我想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了做到这一点,也需要自己破除对增长的向往。例如自己仍处在第一增长曲线时的初始阶段时,就应当对自己树立一定的目标,当达到对应的目标时,就要对自己说“够啦!”。这样可以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而非被市场所不断地定义新的增长,膨胀了自己的欲望。被市场定义的悲哀之处在于增长是没有界限的,例如凡勃仑商品的出现便会将所有崇尚增长的人紧紧地箍住。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十一篇

作者:DeepSci,发表时间:2018-12-4

前段时间很多人都看过一篇文章《2018,创业黄金时代结束的一年》,确实,2018年非常特殊,发生了很多的事件,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引发了很多重要转变。

正如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所说:资本市场遇冷投资乏力,银根缩紧消费下降,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周期。

不过,查理·芒格早就告诫过我们,宏观世界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世界才是我们所有作为的地方。

所以,虽然《2018,创业黄金时代结束的一年》这篇文章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创业者的焦虑情绪,但却并没有建设性作用。

资本寒冬,除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创业者们更需要做的,也许是在保持现金流的基础上,“锻炼身体、认知升级”。

这篇文章,就是跟大家探讨认知升级之路。逻辑线是:作为经济十倍速增长的唯一因,创新来自最底层的思维模型。

要想经济增长,必须跨越第二曲线的鸿沟;

要想跨越鸿沟,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力量;

要想实现创新,必须具备底层的思维模型。

我一直认为,好奇心是人类探求这个世界最大的驱动力。

正是不断对这个世界进行理解和探求的渴望,以及人脑对意义感和结构感的追寻,让整个人类世界不断进步。

每一次最重大的进步,都发生在对世界规律更深刻的认知变革之上。

牛顿的机械论引领了整个工业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又指导着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对应最近商业圈都在谈的“第二曲线”理论,这是整个人类的跃迁。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最近流行的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所揭示的认知曲线。

当你居于井底从未跳出的时候,你或许会非常满足,对世界的认知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时就处于所谓的愚昧山峰。

当你刚跳出井底的时候,世界观会瞬间崩塌,一跃进入绝望之谷。

但只有跳出来,到了绝望之谷的时候,你才有机会攀登开悟之坡。

很多人并不是愿意在井底承受日复一日的潮湿阴冷之苦,然后偶尔感慨蛙生就是如此,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因为看不到光亮,也因为尝试过几次未果后的习得性无助,岁月和日常的琐碎,磨去了他们的勇气和期盼,最终选择了不看见。

都在说第二曲线,到底什么是第二曲线理论呢?

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在阐述他的“第二曲线理论”时说:“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汉迪是在一次旅行途中悟出这个道理的。

他向一个当地人问路,当地人告诉他,一直往前走,就会看到一个叫Davy的酒吧,在离酒吧还有半里路的地方,往右转,就能到他要去的地方。在指路人离开之后他才明白过来,指路人说的话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当他知道该从哪儿拐的时候,他已经错过了那个地方了。

汉迪把从拐点开始的增长线称为“第二曲线”。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然而,最应该拐弯的时点又恰好接近顶峰,也就是黄金时代。

这就造成了成功的悖论和“创新者窘境”。

公司领导人很少有这样的远见和勇气,在公司高歌猛进的时候偏离已有的成功路径。

使你达到现在位置的东西不会使你永远保持现在的位置,如果你过度相信和依恋导致你成功的逻辑,那么成功的逻辑必然会把你带向失败或平庸。

持续地按一种路径“追求卓越”的曲线,恰恰是一条“追求平庸”的曲线。

这个逻辑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味:“你可能想从一件好事中得到太多,那么曲线逻辑就开始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更大的焦虑。

对此,熊彼特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意见:我们很难跨越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非连续性鸿沟,除非我们做逆人性逆理性的“创业家”。

但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做这样的创业家呢?

在这个时代,查理·芒格、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都是我们的标杆。

查理·芒格的答案是:多元思维模型。

埃隆·马斯克的答案是:第一性原理。

贝索斯的答案是:找到不变的原则。

牛人的语言总是深刻而精练,对人影响巨大。

要想在极速变化的未来世界中生存,第一性原理、找到不变的原则、多元思维模型是最基本的信念。

为什么要学习机械论、反熵增、相对论、量子论、进化论等基础学科的基本规则,道理也是如此。

只有这些能够跨学科迁移的思维框架,才可能是那些未来十年不变的规则来源。

而所有应用型的规则,其特点正好相反,它们能快速解决当下的一类场景的问题,但一定会变化。

只有懂得底层规则,你才真正具备知识迁移和组合能力,也才能具备创新能力。

在红利散尽的今天,要想找到第二曲线,打破不连续性鸿沟,深刻理解世界,并将自己打造成一人一公司的超级单兵,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径。

打造超级单兵,这是目标,也是结果;深刻理解世界,这是动力,也是源头。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十二篇

创新的第一步是要能够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只是多数人太习惯于自己的“舒适区”,形成了惯性的思维而不自觉,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必然会依循“生命周期”的循环,由盛而衰,所差的只是时间的长短。

“创新”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变革”,对于企业组织来说,有很多时候缺乏的不是创新的构想或是创意,而是付诸实践的变革行动,作者特别提到很多知名的企业,因为沉迷于过往的荣光最后招致被淘汰。

作者特别强调“第二曲线”的重要性,它是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根据新的时代与外部环境重新看待这个世界,书中也列举了许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重大事件,充分显示了汉迪的人文关怀。

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恐怕是启动“第二曲线”的时机,好的变革通常不是等到火烧眉毛、不得不为的时候才进行的,要动手术就要趁着身体还有本钱的时候,当势头往下坠,走入生命周期的末端,变革必定事倍功半。作者很形象地用两条半重叠的西格玛曲线来表达这个概念,当第一条曲线还处在上升阶段,第二曲线就应该启动了。这个概念正和咱们中国经典《左传》中说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道理一样,不但要换脑袋,还得趁早。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延伸一下,那么就会出现“第三曲线”“第四曲线”,每条曲线紧密衔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社会、组织因此得以持续发展,创新的价值就会更加明显。

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除非让它大幅扭转。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第一曲线即将到达巅峰呢?按常理来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切运转正常,人们很自然地希望第一曲线将继续发展下去,有什么理由不把它现在的成功作为对未来的预期呢?然而,成功往往会蒙蔽人们的双眼,打消人们的疑虑,不断巩固原有的成功模式,只有在回顾过去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那就是巅峰,那就是我们本应该重新思考的时刻”,但不幸的是,这种“事后诸葛亮”都是于事无补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你的收入、生产率或者名望正在下降时,便很难再去考虑任何新事物。每一个经历过失业的人都会记得要重拾自信、振作精神有多么艰难,更别提进行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投资了。政府在这方面做出决策跟个人一样困难,这也就能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关于走出经济衰退的投资难以被执行了——当钱本来就紧缺的时候,再加大投资是有悖常理的。当形势本就严峻的时候,再考虑第二曲线就会更困难。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与自己竞争,甚至是取代自己现有的产品,所以应该在形势向好、衰退开始前就考虑第二曲线。

回顾我的经历,我自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每次我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到达巅峰之前离开,然后开始新的曲线。从财务状况上看,刚开始是下降的,因为我要投资新的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新曲线开始起飞,趋向巅峰。而且我认为对我自己而言,一条更宏大的曲线还未到来。许多人在他们的人生中也有类似的经历,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不知不觉地沿着S型曲线的轨迹攀登,但第二曲线的思维远远超越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范畴。

每一个经历过失业的人都会记得要重拾自信、振作精神有多么艰难,更别提进行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投资了。政府在这方面做出决策跟个人一样困难,这也就能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关于走出经济衰退的投资难以被执行了——当钱本来就紧缺的时候,再加大投资是有悖常理的。当形势本就严峻的时候,再考虑第二曲线就会更困难。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与自己竞争,甚至是取代自己现有的产品,所以应该在形势向好、衰退开始前就考虑第二曲线。

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据说是一个很难共事的人,但他极其精通第二曲线。在苹果公司推出的Mac电脑大获成功之后,乔布斯和他的创意团队就已经着手推出iPod并进军商业音乐界了,而当iPod占领市场的时候,乔布斯又开始设计完全不同的新产品iPhone,同样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发了iPad。每一条新曲线都是在上一条曲线达到巅峰之前就已经构想完毕;每一条新曲线都源自上一条曲线,但又指向完全不同的市场——乍一看似乎非常冒险,但对于乔布斯而言却是合乎逻辑的第二曲线。如今苹果公司的产品似乎形成了一套天衣无缝的体系,但这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意料中的。第二曲线还能否在苹果公司延续下去?时间将会证明,因为第二曲线思维来之不易,它不仅需要理性分析,还需要想象力、直觉以及天分。然后在付诸行动的时候还需要踏足未知领域的勇气,因为你周边的一切都告诉你,其实你并不需要那样做。

美国管理学者和作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经列出了机构组织衰落的五个阶段,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一曲线的下滑,克里斯坦森教授称之为“技术滑坡”。衰落的五个阶段是:成功之后骄傲自大,达到巅峰时无节制地好大喜功,紧接着否认存在风险,然后徒劳地病急乱投医,最后甘于沉沦或者一命呜呼。我看过太多的机构和组织沿着吉姆·柯林斯指出的这五个阶段衰落,当然它们会尝试使用更多方式来挽救自己,不过昂贵的代价却是它们不愿承担的,这会让它们更无暇考虑新事物。

新的想法不是权威人士的特权,他们通常太执着于自己习惯的方式,太执着于第一曲线,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方式。新想法必须从我们自身开始,我确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特别是家人、我们所属的机构、我们生活的地区,甚至我们所属的国家带来一些改变。我们的缺点就是太谦虚,太过于相信掌权者最了解社会状况这一点。我曾经也这么认为,直到我执教过一些掌权者之后才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也和我们一样平常。如果我们想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那就必须从自己开始,从我们的生活开始。第二曲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第一曲线的不足的机会,从而挽回局面,表明我们已经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从而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现在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喜欢的人,与我们向往的人通信,探索我们想去的地方。但如果我们尝试得太过自由或者过多地分享自己的私人空间,也存在潜在的危险。毫无疑问,弗洛里迪教授的工作内容也包括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因为在我们步入的这个“对任何人开放”(free-for-all)的世界里,对和错需要重新定义。当权威失去了力量,自我负责变得更为重要。当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对于我们为何存在以及我们如何生存的探寻显得比任何时候都必要,而这将是我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探讨的内容。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学习始于好奇心,从一个疑问、一个挑战或者一个你需要回答的问题开始。其次是搜索观点和信息,这反过来又让你形成一个假设或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这个解决方案需要进行验证,对结果的反思往往又会导致进一步的问题。对于这种“学习循环”,孩子是凭直觉去做的;就写这些论文而言,我则是有意识地这么做的。自从上大学以来,我对教育的过程更感兴趣,然后才是教育的内容。我认为教育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总是可以找到的,但这个过程必须在年轻的时候进行。后来当我申请一个石油行业的职位时,我向选拔委员会道歉说我对石油和商业一无所知。他们说:“别担心,你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头脑,我们可以把你所需要的所有内容都装进去。”这很令人欣慰,但我发现仅仅会学习和思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正如我发现的,学习永无止境,直到我们死去的那一刻。 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如下内容: ·学习如何思考和做事与学习的内容同样重要。 ·学习主要是经验的反思。 ·老师通常比他们的学生学习得更多。 ·对学习的好奇心和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学到的东西不去使用很快就会忘记。 ·没有人是傻瓜,只是不感兴趣或不觉好奇。 从我后来的工作经验中,我了解了一些其他事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并非所有的学习都来自课堂,甚至大部分都不是。

·混合能力指的是不同能力的混合,而不是同一种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混合。

·我们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可以为人师。

上述最后一点很重要。

爱情,最好能发展为一种深厚的友情,友情是对孤立、空虚、绝望等情绪的最好的补救办法,也是高兴欢聚、分享喜怒哀愁的最佳机会。16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论友谊》的结尾谈到:“一个男人作为父亲不能对儿子说,作为丈夫不能对妻子说,依据条约不能对敌人说,但在情形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朋友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他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可能会有许多朋友,有些可以一起聚会,一起运动,但在需要的时候你可以依靠的、提供给你帮助的朋友,或者按照培根的说法吐露实情的朋友,非常少。明智的做法是把这仅有的朋友紧紧捆绑在你身边,因为他们的价值无法衡量。遗憾的是,Facebook上的“朋友”并不在此列。大多数年轻人在接受调查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他们的“朋友”之中没有人可以纳入其中。那些因为共同兴趣而新兴的电子社群同样也很脆弱,除了分享之外不能指望更多。

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我发现值得信赖的老朋友特别珍贵,也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很多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刚结实新朋友的时候,你们会很兴奋,但除非你们共同经历了一些深刻的体验,否则他们不可能成为那一小部分可信赖的朋友。随着一个人年纪的增大,友谊的网络不可避免地会收缩。我一个90多岁的朋友感叹所有他同时代的伙伴都去世了,而那些年轻人,很明显只是对他感到同情,而不是真正的友谊。我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我认为对后辈保持兴趣是必要的,做到这一点需要智慧,偶尔还要靠一些明智的慷慨。不与他人分享的生活,就像看着青草生长:无聊、孤独、没有意义。

保持对他人的兴趣,对他人感兴趣,这是老年人面临的主要挑战,要知道现在这最好是倒过来的,除非我们对别人感兴趣,否则他们不会对我们感兴趣。老人总是会情不自禁说很多话,重复讲述熟悉的故事,在没有被请求的时候给出建议。更好的方式首先是向其他人学习,特别是年轻人,在邀请他们进入你的世界之前,先进入他们的世界,只要你的好奇是真诚的。回报是巨大的,因为年轻人是未来,未来比我们已经太了解的过去更有趣。而能一睹年轻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一种殊荣。但要保持连接,就必须使用年轻人的连接方式,这就意味着要用好社交媒体和新技术。

最后,一切都归结到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努力、热切地想改善我们的命运,改善社会的命运?改善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怎样才算是成功地做到了?在这些文章里,社会井井有条,我们还得回过头来问“为什么?下一步怎么办?”我们最好从甘地开始,这位老圣人当然是对的,他说,我们想改变世界要先改变自己。坐而论道一个更好的社会是容易的,但要让它实现就必须从我们开始,从我们视为自己的生命曲线的序列开始。我们准备做什么?或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准备做出什么贡献?总而言之,我们与自己的契约是什么?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赖以生存的价值观是什么,那就很简单。但是如果从一无所知开始,当生活像开阔的平原在你面前展开,而没有任何标志性建筑时,这就很难,而且也不足以让我们宣称想把世界变得更美好,正如我曾经做过的那样。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更美好,而不是盲目投入争论。我就像所有人一样渴望往前冲,不管去哪里,只要不是待在原地。

追求个人幸福是第二甚至第三曲线要做的事,最好在你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再为生存而困扰之后再去做。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只有当你满足了自己的经济和地位的需求之后,才能准备追求他所谓的自我实现,这一与幸福并无二致的状态。因此,开始你会需要钱,但是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次。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读后感第十三篇

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任何把我们拉离舒适区的事情都在提示我们,习以为常的过去可能无法保证我们美好的未来。 ——查尔斯·汉迪

这本书是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于80岁高龄特别为年轻一代写的书。

一切事物都逃不开S型曲线,唯一的变数仅仅是曲线的长度。

罗马帝国延续了400年,最终还是灭亡了,我们人类的生命曲线延长到了90年甚至更长,而企业则更短了,现在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14年。

“历史和传统在被视作珍宝的同时,本身也成了一个牢笼。”

针对如何改变“物壮则老”的格局,作者提出了第二条曲线的定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寻找第二曲线,这时,可以有足够的资源承受第二曲线投入期的下降,再进行生命的上升发展。

所有有“生命”的事情都必须遵循“迭代”来实现生命的延续,每一次迭代就是发展“第二曲线”。

每条曲线紧密衔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社会、组织因此得以持续发展,创新的价值就会更加明显。

作者以16个短篇的形式,从公司组织、企业治理、市场变化到个人职业发展,社会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教育与社会价值,多维度的探讨这个世界,需要重新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总是停留在“第一曲线”的世界中。

豆瓣读书

这本书要传递出来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

第二曲线,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个思维方式。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管理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发散性思维著作。

S型曲线(Sigmoid Curve)是个数学概念,也是“盛极而后衰”的定律,可以用来说明人生、历史,乃至企业、政府的历程,想打破宿命,唯有开创第二曲线,才是“持盈保泰”之道。

第二曲线

作者在阐述他的“第二曲线理论”时说道:“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汉迪把从拐点开始的增长线称为“第二曲线”。

克里斯坦森教授将第一曲线的下滑分为了五个阶段,在此我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成功之后骄傲自大、达到巅峰时无节制的好大喜功、之后否认风险的存在、然后徒劳的病急乱投医、直至最后甘于沉沦或者一命呜呼。

当第一曲线仍在继续的时候,改变就必须开始。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在这时,时间、资源和动力都足以使新曲线度过它起初的探索挣扎的过程。

一旦真的当衰落开始出现的时候,我们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挽救自己,但却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这是我们都不愿意承担的,这便也会让我们无暇去考虑新的事物。

第二曲线的思维来之不易,它的出现需要仰赖理性分析、想象力、直觉和本能,它的实践则需要力排众议、踏入未知领域的勇气。

许多卓越辉煌的人物都是驾驭第二曲线的大师,如乔布斯在苹果计算机尚未成功时,就计划用iPod打入音乐市场,iPod主导市场后,他已着手设计iPhone,后来又推出iPad。每条新曲线都在上一条尚未攀上顶峰时就开始酝酿。

居安思危,关注未来,预测未来,当第一曲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曲线就要着手启动,找到新的增长点,才能让组织永续发展。

第二曲线,还是一种哲学思考,思考什么呢?

这本书其实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35岁会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中年危机。

其实,关键在于,在好的时候,没有储备。

周围的大多数人,到40岁了,都还没能找到通往未来的最佳路径,他们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裹足不前,甚至是执着于过去。

过度的自我陶醉和消耗资源,使得在人生的第二阶段开启时,变得迷茫和无措。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课堂练习作业,让成年的学生做写一个讣告。

“想象一下,你在80岁的时候死了,有很多人出席你的葬礼,你最好的朋友已经提前准备了悼词,但你要求他必须简短,写下你希望他说的话,不超过300字。”

处于职业生涯顶峰的人,通常是40多岁,让他们站在自己生命的尽头,回头看,他们的工作简历早已被束之高阁或者扔进了垃圾箱,他们需要探寻其他的东西。他们希望被记住的是什么?他们对生活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他们离开之后会留下什么?

这真是一个令人清醒的练习,但也给予了我们一个梦想的权利,即正确看待我们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并专注于未实现的潜力。

我们应该怎么安排自己人生中的优先级,该如何生活以及为什么而生活?

作者在书中还说了另一个故事, 他在一次聚会上碰见了一个93岁的老人,他觉得老人的一生一定很精彩吧,老人短短几句话便说完了自己的一生:19岁那年爆发了战争,自己想去参军却被告之肺有问题,最后自己选择了在泰晤士河北岸的工厂工作,这也成为自己接下来40年里工作的地方,期间升过几次职,直至退休,仅此而已。随后老人又补充道:有时候真觉得我的一生可以做很多事情。

是啊,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回过头却发现自己似乎又什么都没有做,自己走着别人走过的路,做着别人做过的事,同时,自己走过的路也正在被别人走,一切都那么出奇的相似。人生就是个循环。

“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说“适可而止”,我们将永远不会自由的去探索其他可能性。”

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意味着成功的范式和逻辑与过去完全不同,“自我责任”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经验,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跳出“舒适区”的勇气,及时开启人生的第二曲线。

在这个自我负责的DIY社会,在这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在这个手机成为“鸦片”的社会,在这个企业寿命可能不到20年的社会,在这个“拥有”已经太贵的社会,在这个庞氏思维的社会,在这个婚姻的平均年限15年的社会,在这个寿命大大延长、工作年限却没有改变的社会,在这个似乎赚多少钱都不够的社会,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站在人生尽头往回看,到底自己想站在什么地方?想得到什么?想让自己的悼词里出现什么内容?

恐慌情绪难以抑制,但现在自己也还是没完全想清楚这些问题。

工作和更好的生活,一个是方法一个是目的,钱不是目的。克制我们的自私并培养我们的善意。适度自私,投资自己,乐于分享。关注财务状况,适可而止,不提前透支不贪得无厌。更好而不是更完美亦不是更大。适度的自由和弹性……保持跟自己的契约吧,生活有的时候确实需要一点鸡汤。

我们都是艺术家,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如果喜欢此书评,欢迎点击收藏:读《第二曲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