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们为什么相爱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为什么相爱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7 00:25:33
我们为什么相爱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07 00:25:33   小编:

《我们为什么相爱》是一本温情感人的小说,讲述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们在爱情中经历的种种困难和磨练。通过主人公们的故事,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爱情的真谛和珍贵。这部小说让人感到温暖、感动,值得一读。

《我们为什么相爱》读后感(篇一)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爱和依恋的一些现象,再通过对大脑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探究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现象还挺符合刻板印象的,可能因为是20年前的书,整本书也没看到什么新鲜的观点和讨论,有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对爱的各种现象分析都比较浅层,而且有地域和种族局限性。

有的内容有种把人的劣根性都怪在演化和基因上的感觉,难道出轨是因为祖先就进化出了这种基因吗,有点无语。大部分都是列举别人的观点和理论,作者本身除了分析在爱的各种现象发生时大脑的化学物质是怎么变化的之外没有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看的时候总觉得这段真的写完了吗。可能因为我是带着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预期看的,结果发现这书真的纯生物学。

所以我们为什么相爱呢,看完更困惑了。

1/3页

《我们为什么相爱》读后感(篇二)

还以为是一本文学小说,没想到是一本正儿八经的科普。

标题也很直白,就是科普为什么人类会相爱,简而言之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两个人之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恋爱的感觉,那些为一个人脸红心跳、一见钟情等等反应,都是可以被科学的解释的。所以这本书其实就是打破幻想的一本书,把那么浪漫的恋爱用医学方式去分析,告诉人们恋爱只是一种动物本能,其实还是有点残酷的。

内容其实也属于老生常谈,就是在很多地方都已经看到过的那些研究,恋爱的感觉就是多巴胺内啡肽之内的内分泌在作怪。当这些激素分泌回归到正常水平后,恋人之间就会慢慢回归到恋爱之前,看彼此也不会再有当初的那种悸动了。大脑受到这些身体内的激素的影响,从而也影响我们的各种认知,包括恋爱。

所以,最后的真相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作为一种动物,身体里携带了DNA先天的繁殖机能,恋爱就是DNA传承自己的手段罢了。所以,真相就是: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是,我们只是DNA的奴隶。

2/3页

《我们为什么相爱》读后感(篇三)

爱情从何而来?为何而终?很多人把它归结成一种feeling,感觉随风而来,也会随风而逝。《花束般的恋爱》中,男女主因为太合拍而坠入爱河,如此相似的两个人都觉得找到了世上的另一个“我”,可以放心大胆地爱下去了,最终还是走向歧路。记得有个评论说,相似的人引为知己,互补的人成就爱情。或许如此,因为有人说我们爱的是自己幻想的投射,在爱的人身上发现最想成为的自我。

海伦·费舍尔则将爱情归因为生理因素的影响,你的脸红、局促、心头的悸动,无非是甜蜜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作祟,你所以为的“一见钟情”不过是大脑和神经的回路触电般的激活。文学中也不乏把爱情和生理现象联系起来的叙述,相思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主角不过是害了霍乱,却错误地认为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相思。

她还将人的种种行为和动物类比,由此得出人和动物或许并没什么两样,一见钟情、茶饭不思、嫉妒、占有欲,动物界不乏这种现象。“爱情”比起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一般捉摸不透的东西,可能在造物之初,只是为了引诱人们繁衍生息的骗局。

难道爱情的“真谛”就是人坠入无法控制的本能吗?这对追逐爱情的人来说有些残酷,但对迷恋、信仰爱情的人来说,打碎爱情的“神话”,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海伦·费舍尔提到了爱情会让两个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爱情的魔镜之中,我们还能看清自己吗?

但爱情全然维系于人的生物本能吗?或许并不尽然,至少我无法完全接受,爱情,人类历史上无法绕过的永恒命题,成为一种原始冲动。书中提到了“通奸”,认为通奸引发暴力的根本是“男性们保护自己不被私通者所利用的原始冲动,以免为他人抚养子嗣、传递DNA。所以一点儿也不奇怪。”好吧,把暴力行径解释为一种保护DNA的原始冲动,还是有一种男性本位之嫌。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