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咖啡到珈琲》是一部描写咖啡文化的书籍,通过对咖啡的历史、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的介绍,让人们更加了解这种被广泛喜爱的饮品。书中还探讨了咖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对咖啡的独特理解和传承方式,引人深思。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一
首先感谢出版社赠书。
咖啡文化史作为文化史的一分支,本就是较小众、研究较少的,再在前面加上国别则更加罕见。
但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从咖啡进入日本讲起,讲到日本咖啡馆的发展、咖啡的变化、咖啡行业的大师对咖啡的影响以及咖啡与日本国民生活的紧密结合,给想了解相关历史的读者得到了完整的、集体的认识,也让其他想了解的日本文化的读者从侧面切入,对日本文化有某个角度的理解。
阅读时感觉可以改善的有两点:1、注释在文末,不太方便阅读;2、似乎成书时间较早,很多数据与事实已是十几年前甚或二十年前的了,相对于整段历史的时间跨度来说不可忽略,期待以后能得到作者的修订。
也有亮点,在文末的附录中介绍了日本国内很多的咖啡馆,有些详细到了营业时间,可以在去旅游时作为攻略的参考。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二
NHK做过一期疫情下的临街咖啡店,小小的临街店面,有直接站在街边喝咖啡的顾客,有前来购买店家烘焙豆子的邻人,皆在疫情之下努力维系日常。
这本从咖啡馆的社会讲起史,日本的社会革新之际,咖啡逐渐取代茶的位置,成为了一种更适合当代的饮品。讶异于巴西咖啡豆传入日本之早,不知不觉构建出第三空间,以消费者的角度而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开始以咖啡店作为社交场所,另外一方面,大正时期咖啡馆的女招待又提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发展到现在,书中写到老板是女性的几间咖啡店都非常可爱,默默记下后附的寻点指南。
国内的咖啡店大多是连锁品牌,有的店面小小一间,多供外卖打包业务;有的偏好装潢风格特色,在写字楼之下隔断出公共空间;价格有底有高,季节限定层出不穷。但似乎总少了点什么,可能是老板自家烘焙咖啡豆的闲谈吧。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三
《从咖啡到珈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热情和文化深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了解了日本咖啡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日本人对这种饮品的独特态度。 本书生动地描述了日本人对咖啡的热爱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日本城市咖啡馆中,咖啡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咖啡馆则是人际关系的延伸。咖啡馆成为民主和人权的发源地之一,人们可以在这里谈论各种话题,在此集会论道。这种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十年。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行业大师,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努力,使日本的咖啡产业更加繁荣。 除此之外,《从咖啡到珈琲》还讨论了咖啡对于现代性的影响,以及咖啡从西方国家传入日本时所遇到的阻力。日本成功吸收了源自荷兰和巴西的咖啡文化,又创造出独特的大和风味。从精英阶层的奢侈品到家庭生活日常饮品,日本的咖啡也也在不断发展。日本人经常将咖啡与和菓子(一种传统的日本点心)搭配享用,这是日本咖啡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咖啡具有填补市场空白和创造小众新市场的能力,其消费群体庞大,文化影响力也在扩大。 总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喜欢咖啡和文化探究的人士。它将带给你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你了解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咖啡文化世界。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四
这本小书《从咖啡到咖啡:日本咖啡文化史》,读起来很有意思。其作为“食可语”系列的书籍,顾名思义,有食物可以话语之义。所以,这本书的主题是咖啡,但更多的是以咖啡和咖啡馆为载体,讲述背后的食物社会学。换句话说,这是一本非常严谨的学术书籍,可读性、知识量都比较可观。 全书的章节体系很完整,先从咖啡作为公共空间的产物论述起,再进而讲述工业化浪潮下,咖啡、咖啡馆与时代发展共进的故事。日本作为东亚率先进行工业化、拥抱西方世界的国家,其饮食文化也具有非常浓厚的融合色彩。咖啡,作为一个源自西方的饮品,最初进入日本就是带着某种“先进性”“现代性”的色彩,咖啡馆自然也成为先锋时尚的领域。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咖啡馆的分化更加明显,其承载的社会职能逐渐褪去,进而演变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作为新兴咖啡消费大国,通过这本书,或许也能洞察咖啡与中国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咖啡随着星巴克等国际连锁餐饮品牌进入中国,从最初的高端路线、贵族场所演变到今天的“瑞幸”模式为代表的街头咖啡馆。可以说,今天中国社会的咖啡馆前所未有的“接地气”,甚至“街头饮品”已经成了咖啡的新标签。总之,这本书的可读性很高,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译者扎实的功底,都为这本书添彩。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五
之前一直很期待的一本日本近代史与城市公共空间话题的书,又幸运的有了汉译版第一批阅读的机会。然而甲流之后又接着阳,只能用有限的脑力进行跳读,赶在ddl之前写下这篇有点草率的书评(罪恶&愧疚)。
对于咖啡的兴趣是从20年左右中国快消费咖啡店兴起那阵开始,在某咖啡品牌兼职。工作一天,那浸透全身的豆香味怎么不会让人沉迷!虽然咖啡已是一种生活习惯,咖啡馆也是在扫街时常短暂停留的场所,但似乎本书对于日本咖啡馆的生态与其城市公共空间属性可以说对我是一种新的对于城市场域的认知。现代性视角下的日本咖啡发展史也是一个极有趣的话题。
正如作者指出,本书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和咖啡自身的发展,咖啡和咖啡馆的历史展示了日本城市历史变迁的各种模式,同时也证明了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咖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正如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日本咖啡馆最终脱离了他们最初从西方借鉴的的风格,转变为日式的品味和实践方式,并最终将其发展成为全世界咖啡行业的高标准。同时,代表了不同地区咖啡习惯和场所的咖啡馆又似乎带有独特的区域生活特点。日本咖啡文化的多元性与在地性属性丰富了日本咖啡文化的厚度。
后续接本科时期的日本近代史与建筑史研究的时候会再补看一遍。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六
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阅读前或可留意几点:
1. 书籍的上架建议是:日本史/咖啡。
2. 作者是一位人类学教授,教育背景是人类学、比较文学、社会学。
3. 作者是一位美国人。通俗意义上的。
4. 原书英文版2012年出版,本书中文简体版2023年4月1版1次。
5. 作者自述最后一次来访中国是2000年。
6. 作者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编者和译者持保留态度。读者亦如是。
书中的几个小失误:
1. 作者中文序言中,星巴克进入中国是1999年,作者误记为2000年。
2. 书129页,关于埃塞俄比亚咖啡进出口事件的翻译。
3. 书183页,段2行1,大约漏掉了一个“的”,“漫无目的闲逛”。
开卷有益。
以上。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七
走进一家日式咖啡馆,脑海里马上有一个信号,嗯,要喝一杯精致的咖啡了。于是理所当然的会看见老板开始一系列的程序(或者说一场仪式),所以当最后手里捧起这杯咖啡时,基本上已经会把好喝写在打卡的评语里,毕竟这套流程彰显了这杯咖啡的价值。
作者书中提到:
“日本茶道以其极富仪式感的文化闻名。然而,茶和茶道却并没有为日本的喝咖啡方式提供任何参考模板。在谨慎和细致方面,日本的“咖啡之道”与抹茶的“茶道”是相似的。”
这似乎就解释了为什么几乎现在看到大部分的咖啡馆都会有精品手冲咖啡。喜欢聊天咖啡师会从咖啡豆的产地讲到烘焙方式所呈现的风味;酷酷的咖啡师多数都是沉默不语,然后精准的控制温度和时间。再拍几张精选角度的照片后,朋友圈马上就可以看到精致的咖啡生活。过后几天提问,那家的咖啡好不好喝?可能记得更多的是那套“仪式”。
似乎国内的咖啡文化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仪式感做足,咖啡好不好喝? 那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由于老板们审美品味的差异,咖啡馆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样貌。咖啡馆是完全属于 老板的领域。在这里,他(或她)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魔法”程序 ,精心地将咖啡豆变成饮品,以此来展现自己挑剔的咖啡制作、教学和服务品味。咖啡馆也能反映出性别和年龄差异导致使用上的细微变化和不同。”
或许在这些咖啡店里,咖啡的价值是仪式,服务,口味,感受。喜欢这一款的甘之如饴,但只喝冰美式的或许无法理解。曾在一家日式手冲咖啡馆里看到进来的客人直接问柜台要一杯冰美式,店员略显尴尬的说我们没有。
日式的咖啡店,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肯定值得去打卡感受,作者也在书后将几大城市的知名咖啡馆罗列出来。有机会可以去感受日式的咖啡文化。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八
在本书序言的开篇,作者提到自己曾经的经历:“我努力以年轻女孩的姿态融入咖啡馆……在日本,所有的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而咖啡馆是我唯一熟悉的地方。”作者的袒露可爱又生动。这份女性的视角,也由作者带入了本书的表达中。
作者以日本历史的不同时期为坐标,区分了公共空间中的咖啡馆功用。日本第一家咖啡馆:可否茶馆,一个商业失败的乌托邦;明治大正时期的咖啡馆,满足人在公共场合对私人空间的需求;60年代的咖啡馆,在性革命、激进女权运动中,成为学生临时“避难所”;如今部分加班族在咖啡馆混日子,咖啡馆被认为不利于工作管理。第三章:《现代性与热情工厂》中,作者的讨论保持客观性的同时,女性的视角可以说是从始至终。1893年的咖啡店,服务对象都是女性,但身份都为精英或中产。大正时期,咖啡在日本的现代化中进行了普及,在这个时期,女性也开始出现在咖啡馆中,这种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体现。女性或是被咖啡店雇佣展现一种现代性,或是成为咖啡店的消费者,不管哪种身份,女性对公共生活的参与,都不止中产阶级和社会精英,更多的劳动女性也努力成为“摩登女郎”。作者在书中写道:女性的剧变,最显而易见也最具冲击力,女性也容易遭受更多批判。这个时期的咖啡馆与咖啡文化发展迅速,被认为,具有强烈的“阳刚气质”。森鸥外、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等等男性作家,都留下了关于咖啡的艺术创作。男性艺术创作的背后,在第三章的作者讲述中,女性的被剥削与被蔑视得以看见。进行消费的女性,与在咖啡馆中工作的女性,都是进步的,具有现代性的。但女性消费会被评价为“伤风败俗”,女性的咖啡馆工作难以避免被男性的剥削,这些都在女性的咖啡历史中真实又残酷。但作者也提到历史事迹:女性建立女招待同盟,争取权益,组织活动。这些读来稍觉宽慰和收到鼓舞。
咖啡发源自欧美,最常见的连锁品牌星巴克来自美国,但日本却发展出一套全世界最高标准的“日式咖啡”,咖啡豆消耗量世界领先。不管是高标准还是丰富文化,都不难在作者笔下看出,与日式的严谨关系密切。第四章中,作者从私人经验出发,介绍多家现实存在的咖啡店及其主理人。在各色咖啡馆事迹中,能清晰看到一些符合日式刻板印象的特质,与反叛同时存在,正如作者的标题:“反直觉性”。在日本咖啡馆从业者中,男性确实有数量优势。但在日本这样的男性占据绝对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在行业中的出现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反叛,更别说小纱的超专注力与精湛技艺。作者介绍的其他女性主理人,担当的角色符合日本传统中对女性的定位,但能在书中被讲述,就意味着在场和可能性。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九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咖啡爱好者,很幸运第一次报名鉴书团的活动就收获了感兴趣的图书可以阅读并表达自己的感想,帮助其它读者做一个参考。
中国最近这些年在咖啡方面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我所居住的城市甚至还有个代号叫☕️市,不论是位于领馆区的精品咖啡馆,亦或是遍布热门办公楼居民区的连锁咖啡,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或多或少离不开咖啡。
从最早的速溶,到后来相对当时收入而言相当昂贵的星巴克,再到这些年除了成品咖啡,冻干挂耳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家中有了咖啡机,至少在一线城市,我们每天都在摄入大量的咖啡,也越来越愿意在咖啡领域作出消费和尝试。
回到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长期在日本生活工作居住的美国人类学教授的作品,对于咖啡业态,美国和日本较之我们还是更有一些发言权,美国的个体在日本的咖啡体验和观察,也是很独特的一个切入点。
相对于咖啡从西方传入日本,世纪之交的中国肯定是一个后发的过程,中国的咖啡版图和发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大型连锁咖啡店和品牌咖啡节加速了咖啡文化的融合,随着人口流动的便利和基数的增大,也使得去另一个城市打卡网红或者知名咖啡馆成为了可能,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尝试更多风味的咖啡。
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应该是书籍爱好者和咖啡爱好者的交集,作为一本类似于咖啡田野调查的记录,本书阅读起来没有艰深晦涩,书中内容也让人很容易代入思考自己身边的情形,适合放松休闲的时候阅读,也适合繁忙的工作之间穿插换换脑筋,我想象中的阅读场景,可能是在咖啡馆(本书非常适合购入放置于咖啡馆书架上),或是酒店大堂读书角,图书馆阅览室等等。
第一次阅读本书比我预期还多花了一点时间,阅读不是太连贯,有工作的原因也有阅读带来展开思考的因素,但读完之后还是觉得这本书很好读,能够让我有收获并且以后还会时不时翻阅,这样,对于作者翻译出版过程中所有付出努力的人以及自己付出的时间,也可以说是相当值得!
对于咖啡和阅读,用“山猪吃不来细糠”来形容我都不为过,哪方面都有比我研究深入的多的人,但只要热爱,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行业就会深化发展越来越好。
Coffee and reading must go on!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对咖啡的独特态度和咖啡在日本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展示了日本咖啡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本书由九章组成,每章都聚焦于不同领域和主题,例如咖啡走向城市、咖啡店和餐馆、咖啡的适应性等等。本书作为一本日本文化的书籍,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日本咖啡文化的独特性,向世界展现了日本独特的态度和情感,同时,本书也为研究咖啡文化、日本文化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入的视角和详实的案例。
本书从日本的咖啡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日本咖啡文化的特点入手,细致描绘了一幅由咖啡开始,在日本社会中的演进。在第二章“咖啡走向城市”中,作者从城市社会的角度对日本咖啡文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度对比东京和大阪的咖啡历史、发展和消费行为,阐述了东京的咖啡据点密集,大阪喝咖啡的特色聚集。在第三章“咖啡店和餐厅”中,作者对于不同种类的咖啡店做了详细的分类,并且对于每一种不同风格的咖啡店的装修、环境和顾客使用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日本人对于咖啡品质的追求,除了讲究细节外,日本人对于咖啡品质是无比严谨的。本书第四章“日本的咖啡文化”,全面阐述了日本人对于咖啡品尝、咖啡师的作用和对于咖啡文化传播的追求。咖啡馆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集结地,是文人,艺术家和自由主义者谋求新核心的聚集地。因此,日本咖啡在整个进程中逐渐演化成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在“残业文化”和身份认同的现实问题下,很好体现了日本的价值体系。
在第五章作者将重心转移到日本咖啡的商业现实。日本咖啡不同于其他国家,商业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本书为日本咖啡商业化的模式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同时也考虑了当代日本文化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即“匿名——群体——个性和平衡”。在日本,咖啡店不仅仅是品尝咖啡的场所,还是社交和谋求灵感的场所。
作者着重探讨咖啡如何在日本文化中焕发出时尚、感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如何参与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人对咖啡的追求不仅局限于品尝,也包括了咖啡的文化、品牌、风格和颜色等方面的追求。日本人的美学追求被彻底渗透到咖啡中,整齐划一的造型、微妙的配比和对咖啡杯的设计,都为日本咖啡的“审美追求”注入了观赏性的元素。
作者借用占星术这种独特的日常工具,解释了为什么日本人愿意在咖啡店中享受幸福,同时对于日本人价值观观念做了分析。在第八章“森林、绿茶和咖啡”中,作者探究了日本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交融,并给出了对两种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日本咖啡可以从绿茶文化中吸取营养,同时,咖啡与绿茶又呈现出不同的独特的美学感受。本书最后一章“研究咖啡”全面回顾了日本咖啡文化的历程和成就,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作者总结道:日本咖啡是世界上最优秀之一,其独特的特点在于包容性与多元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美学和质量。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深度探究日本咖啡文化的书籍,它追随日本咖啡,从茶屋走向咖啡屋。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日本人对咖啡的独特态度、咖啡在日本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日本咖啡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本书通过分析咖啡品尝、咖啡店的设计和环境、咖啡在日本商业中的作用等多方面,帮助读者了解并深入探究日本文化。 对于想要了解咖啡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一
我阅读过的咖啡相关书籍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类别:一类是面向不同层次爱好者的知识书籍,例如《你不懂咖啡》这样的入门科普读物,以及《寻豆师》这样更加专业的细分领域书籍。另一类是大量的生活方式类书籍和杂志,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比不上小红书上的笔记的专业度。
我认为这本书与咖啡杂志《DRIFT》的思路相似,它以一杯咖啡作为切入某个地区的生动个体,从而展开对该地区历史和文化风貌的梳理和展现。作者以社会学的角度对日本大城市进行了田野调查和观察记录,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详实和深入。这本书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日本的咖啡如此与众不同?
作为世界第三大咖啡消费国并且制定了世界咖啡质量评判标准,日本的咖啡文化的「反直觉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解读。例如,第三波咖啡浪潮代表品牌蓝瓶咖啡的创始人James Freeman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日本?书中提到「在以西雅图为首的咖啡潮流到来之前,咖啡馆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中的重要空间。」这可能与巴西的咖啡豆早早在日本流行有关。巴西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之一,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日本与巴西的咖啡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巴西就将日本设定为重要的咖啡市场,以此来推动巴西咖啡产业的腾飞。这让我想起了曾经风靡一时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所谓「正品蓝山」在除日本和台湾以外的其他地区很少见,这种垄断可能与日本长期与南美地区的贸易交流有关。
另一个与日本咖啡文化相反的认知是,与其他传统咖啡消费大国相比,日本更注重手冲等「手作」形式。意大利人通常只是站在吧台边等上几分钟,一口气干掉一杯espresso,而日本咖啡师对使用意式咖啡机制作的咖啡持保留态度(尽管我对此有所质疑)。然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日本看到如此丰富的手冲咖啡器具,甚至连虹吸壶、法兰绒这些传统的冲泡方式,也被一些咖啡师作为主要冲煮工具。有趣的是,书中多次提到的Bear Pond熊池咖啡仅使用意式咖啡机制作。在《DRIFT》中也提到,该店的创始人田中胜通过多次研究才掌握了比普通espresso浓度高两倍的制作方法,这体现了一种基于日本文化的「手作精神」。虽然日本的咖啡很难说与日本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但是日本茶道对于「仪式」的执着精神可能与日本咖啡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关联。
这本书通过讲述咖啡与日本现代文化的关联,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如何在咖啡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论是大正时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还是战后社会运动和文艺爆发的特殊时期,甚至是昭和末年经济腾飞阶段,咖啡馆都成为了日本当代文艺作品和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另一个我非常关注的内容是,作者在各章节中详细阐述了咖啡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功能。这个概念基于星巴克的传播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在日本的背景下,这个概念仍然可以延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观察。从早期男性主导的「喫茶铺」,用于交换商业信息,到女性脱离家庭环境进行日常友谊交流的「井户端」,或者将公共空间转化为私人领域的「穴场」,这些不同形式的咖啡馆与日本人的性格和生活需求密切相关。
作者还提出了「借景」的概念,这源自于日本庭园的理念,在咖啡馆中发展成一个能够吸引人们消磨闲暇时光的景致。这与现代咖啡馆设计中的「打卡点」非常相似,但具有地域特色的观察。它展示了日本人民对于环境美感的追求,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美的能力。
通过从历史脉络出发,本书讲述了咖啡与日本文化的深度联系。它不仅揭示了咖啡在不同时期对于日本人生活的意义,还展示了咖啡馆作为社交和文化场所的重要性。这本书通过深入探索日本咖啡文化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日本的咖啡如此独特和精致。
总体而言,这本书以一杯咖啡为切入点,通过对日本大城市的田野调查和观察,深入挖掘了日本咖啡文化的历史、风貌和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它向我们展示了咖啡在日本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日本人民对于咖啡的热爱与创新精神。对于那些对咖啡和日本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另外不要错过中文版序言。作者增加了不少更有实效性的内容,以及对中国咖啡市场的一些观察,值得一看。
最后感谢鉴书团的赠书,很荣幸成为第一批读者。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二
刚看到书名的那一刻,就十分好奇“珈琲”一词是何意义——毕竟,单看原书名“Coffee Life in Japan”完全无法想象“咖啡”怎么就变成了“珈琲”?直到书至中段,才明白该词是咖啡一词在日本的汉字写法,方才感到这一妙笔是译者下了功夫的。从全书来看,咖啡虽是从外国引进之物,却在日本成功地被“归化”,产生出了独特的日本咖啡文化。从舶来品“咖啡”,到饱含了日本人情、地域和民俗文化的“珈琲”,自然与其刚开始的状态大有不同了。
正如作者开头所述,本书并非是一本专业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作为一名日本咖啡爱好者的作者,带着人类学家的眼光去审视、思考日本的咖啡史。尤其是书末附上的日本咖啡馆“非权威”指南,更是让本书带上了一丝“私”写作的味道。所以当初看目录时,会感到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所交叉。但尽管如此,细读之中又能时常被各种灵光乍现般的细节所触动,令人感到:原来作者是真的在用心感悟日本的咖啡文化,也确实是一名地道的咖啡爱好者!
虽然是咖啡史,但书中对各种各样咖啡馆的描写却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对于日本咖啡文化来说,具有各种特色的咖啡馆反而是这一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间极度安静的咖啡馆:不仅勺子是木制的,连点餐都是靠手写,尽可能减少噪音的产生。作为以各类优质唱片的播放出名的咖啡馆,它通过营造几乎是幽静无声的环境,为想要安静享受一杯咖啡的顾客,抑或是音乐发烧友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享受空间。
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咖啡馆几乎成为了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当然,作为一本人类学家写的作品,理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提到咖啡馆,第一反应自然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在17世纪的欧洲,咖啡馆作为新兴资产阶级讨论政治问题、创办传播媒介,进行公开讨论的重要场所,为市民阶层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也成为市民社会争取自身利益的特殊机构。但若是简单套用理论,反而会让我们误解日本的“珈琲”文化了。与想象中的截然相反,在日本,咖啡馆并非全然为了公共讨论,反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咖啡馆倾向于为私人提供一个消遣、安静的空间。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尤其是考虑到日本较为紧张的地理资源,留给私人自我享受的空间几乎全部都被挤占了。而咖啡馆因为常常开在车站、公共交通附近,并且一杯咖啡的钱也并非难以负担,所以深受在上班途中想要放松一下的白领的喜爱。自然,那些通晓喝酒的年轻人们在白天回家前也会想要来一杯咖啡清醒一下,两拨身份不同、目的相反的人群在咖啡馆偶遇、喝咖啡,随即各奔东西。在咖啡馆这样一个“匿名”的空间中,上演了多么有趣的一幕都市戏剧!
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咖啡本身也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性。在日本,喝咖啡在早期不仅被当成一件稍显时髦的事情,许多新鲜事物也在咖啡馆内陈列,供人欣赏。新兴的艺术形式、爵士音乐、欧式装修风格与日式风格的碰撞……这一切都在小小的咖啡馆中交相呼应,让咖啡馆在日本几乎成为“现代”、“时髦”的代名词。作者在描写这一部分时也用了许多有趣的例子,尤其是将咖啡馆看作是一间“热情工厂”,在其中,女招待、现代性产品与各式各样的顾客都产生了奇妙的联系。通过咖啡,一切事物都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咖啡馆这一物理空间,在这之外,还有那些咖啡大师们为了追求完美而形成的独特的日式咖啡手艺。每一颗咖啡豆都力求新鲜,烘焙、研磨……这些大师们为了追求一杯极致的咖啡,展现出了匠人一般的风采。这种独特的手作咖啡自然也会受到各类人士的追捧。许多人为了大师的一杯咖啡,就愿意千里迢迢赶来咖啡馆。这种独特的匠人文化,也让不同的咖啡馆沾染了不同的气息。千人千面,日式咖啡馆自然也展现出它独具风采的一面。
这种从“咖啡”到“珈琲”的归化,不仅仅是日式咖啡文化逐渐新起、成熟的过程,也让我们反思起咖啡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以及咖啡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他们承载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然而,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连锁咖啡馆,追求极致的便利,通过缩减店面大小,统一咖啡风格,试图让客户体验到店即取即走的便捷体验。然而这种同质化的咖啡制作工业流水线,虽然能够帮助这些咖啡品牌快速扩张,却牺牲了咖啡馆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有趣的咖啡馆,无论是欧式还是日式装修风格,无论是以音乐著称还是仅仅提供给客人一片安静的场所,他们都展现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与魅力。这种独特性是对工业化顽强的抵抗,是“慢”生活对“快”节奏的有力反击。也许,当有一天能够按自己的喜好走入一家有趣的咖啡馆,享受一杯咖啡师以独特手艺制作的风味咖啡,在咖啡垫中慢慢感受咖啡馆作为文化空间给你带来的舒适体验时,你也能够明白,咖啡不仅是一杯略微苦涩深色液体,它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三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日本咖啡馆不太适合使用笔记本电脑?为什么很少在日本找到无因咖啡?为什么日本咖啡大师乐于制作手冲咖啡?”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找到答案。
在纪录片A Film About Coffee中,Blue Bottle的创始人James Freeman表达了他对日本职人咖啡的着迷。从森宗光南到大坊胜次,从田口护到井崎英典,从粕谷哲到Emi Fukahori,从Kono、Cafec、Hario V60,到法兰绒冲煮、点滴法、松屋法、火山冲。从咖啡职人到咖啡器具、到咖啡冲煮法,精神与概念、人物与器物,无疑让日本成为散发十足养分的咖啡圣地。
目前,国内可见的介绍日本咖啡文化的书籍、纪录片多为轻松、消遣的读物,在慵懒闲散时间里很快便可翻完。但这本《从咖啡到珈琲:日本咖啡文化史》,则是需要立好读书支架、关掉背景音乐、拿起笔,勾勾画画、做好笔记、反复联想,抱持生怕因跳读而错过重要内容的心,才能不辜负的一本书。
“读史使人明智,”厘清脉络的方法是阅读历史。身为波士顿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的作者,深谙日本社会文化史,咖啡馆最初作为公共空间,以“异托邦”式的场所属性,反映社会经济景况、社会形态、与审美体验。对创意城市和产业活动的研究,咖啡馆始终是具有代表性的观察研究对象,作者认为日本的咖啡馆兼具持续性与新颖性,咖啡馆的存在推动了日本文化多样性,打破了制度环境中的刻板印象,也见证了诸多社会实验性活动。对于本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接近60页的附录与参考文献,这会帮助我们扩大阅读边界、发现更多内容,也为研究者的研究做足参考。
印象中日本咖啡馆像颇具品味的私立美术馆,器具与装潢、人物与出杯达到协调;日本咖啡像一件件待上架展示的作品,不疾不徐,带着故事,等待被喝下。我向来认为咖啡馆是激发创意、承载文化多样性的空间,就像沃霍尔的工厂,网罗各色人等、诞生前卫创意。从作者撰写的中文版序言不难发现,她对中国的咖啡文化也较为熟悉,例如序中提及的M2M创始人张寅哲、中国云南咖啡等等。相信伴随国内越来越多咖啡馆的出现、越来越多带有无限热爱的咖啡从业者的加入、咖啡专业群体的壮大,国内的咖啡文化会从小众走向大众,也能有人写出一本观察中国咖啡文化的书籍。
作者传递出 “咖啡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概念。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咖啡数见不鲜,负担一杯咖啡也算不得什么。一位在云南种植咖啡的学姐曾在朋友圈发布图文说“烘了一锅豆子,请在庄园工作咖农们尝一尝他们种出的咖啡。”与西南边陲的咖农一样,身边山区的百姓对咖啡的味道也并不熟悉,好在快递的功劳,我还能够网购新鲜烘焙的咖啡豆,曾经在零下20度的冬天敲下“生着煤球听肖邦”几个字,为勤勉的他们冲一杯他们口中的黑色苦味“中药汤子”、把这本书放在农村书屋,“希望有一天这些叼着烟卷的农民朋友,也能在咖啡中找到一解农活之乏的自在。”
带着《从咖啡到珈琲》在中国大地上
《从咖啡到珈琲》与农村书屋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四
拿到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本书的名字叫《从咖啡到咖啡》,拿到手才发现,原来第二个词是“珈琲”。原版书名是Coffee Life in Japan,相比较“日本的咖啡生活”,不得不说,简中的这个译名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日本旅行时,偶尔路过咖啡馆,““珈琲”在店名中常常出现。外来语形式写作“コーヒー”,“珈琲”的日语发音也与之一致,但斜玉旁的点缀总是让咖啡这种琥铂色的液体更多了几分优雅。稍微检索一下,这个名称的来源倒也有趣:
日本人爱喝咖啡,其中京都人的人均咖啡消耗全日本第一(顺带一提,面包也是榜一),多少和人们对京都的刻板印象有些微妙的违和感。日本人爱喝的咖啡,又和诸如星巴克等国际连锁品牌的咖啡不是一个意义上的咖啡。钟爱各式各样的独立咖啡馆,层出不穷的咖啡职人,“板前”Master的职人精神是从“自己烘豆子”开始,更不要说日本人钟爱的深烘法兰绒——一种难以直译的“渋い”的味道(注:一直不太晓得渋い这个词该咋翻译,肯定不是“晦涩”,是一种深沉的、深邃的但带着格调的那种感觉)。
所以,当我们谈到独树一帜的“日式咖啡”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许多问题来:
为什么咖啡这种饮料会在日本生根发芽而结出完全不同的果实?明明是热衷茶道、抹茶的国度,为何咖啡会一跃成为如此重要的生活饮料?为什么高克数、涩味甘味为主调的手冲法兰绒会在日本广受欢迎,而非人类味觉的尽头“酸味”呢?日本咖啡馆到底在日本社会有怎样的功能,为什么日本人如此钟爱独立咖啡馆?咖啡职人的出现又与日本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多少有在尝试解答这些问题。作者是位人类学教授,花了多年时间研究日本咖啡社会。她追溯了日本咖啡馆的起源,包括贸易层面的影响,也尝试划分日本咖啡馆发展的阶段,并解构咖啡馆对于日本这种对个人约束条件较多的“压力”社会的功能与意义。在阐述的过程中,她总是能用个人观察和逸闻趣事贯穿其中。
只可惜的是,尽管我带着许多疑问阅读,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新知也始终有“浅尝辄止”之嫌。整本书的结构并不是特别明朗,比如日本咖啡馆功能的问题,在全书各个章节其实都偶有涉及。许也是观察与轶事稍多了些,甚至经常有喧宾夺主的感觉。现象背后的原因,给出来的分析与阐释也不够深入。翻译读起来也不够顺畅,书名太过亮眼,就更显相形见绌。
总的说起来,其实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为什么要去咖啡馆”的相关段落。东亚的环境,人在每一个场域里存在的“自我”是被归驯的自我,人们需要寻找一个场所去“喘口气”。咖啡流入日本,以及日本咖啡馆的应运而生,更像是为个体自我需求提供了一个恰好的机会。所以咖啡馆承载的意义,远超过一杯咖啡的味道带给人的味觉体验。
话分两头,多少也在想,如果我们反观咖啡潮“如火如荼”的国内市场,连锁咖啡的兴起与竞争是否是我国大都市独占的现象?我国的独立咖啡馆发展是怎样的?与奶茶店相比,连锁咖啡店面向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形式有何区别?中国人爱喝茶,且不是日本类似抹茶茶道的日常,那么茶饮为何不能引发诸如独立咖啡馆的市场变幻?和日本独立咖啡馆相比,是否咖啡馆在国内的社会功能与意义又有所不同?
一时脑洞扯太远,说回这本书。如果对日式咖啡有一定了解,这本书偶然闪过的灵光还是多少有些价值。说着说着想来杯法兰绒了。啊。
让AI画的京都咖啡馆hhhh
从咖啡到珈琲读后感篇十五
中文版书名《从咖啡到珈琲》,当时便好奇为什么用玉字旁的“珈琲”二字,却是翻完全书都没得到答案。原来原版书名是《Coffee Life in Japan》,日本汉字中特色的“珈琲”二字竟是中文版的巧思,吸人眼球又恰到好处。
2020年左右内地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边是进口或国产的咖啡连锁品牌,一边是各具特色、大大小小的独立咖啡馆。而如果把时间往回拨十几年,三合一和有正餐售卖(如上岛咖啡)的咖啡馆是国内大众对咖啡的全部记忆。
日本作为咖啡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咖啡文化的发展历程如何,咖啡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有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东亚近邻,也很让人好奇。本书作者是一位美国人,他从战后开始就长期生活在日本,并在后来深入研究日本咖啡的发展历程。推出的这样一本,长期浸润却带有外部视角的书。书中有许多打破固有印象的内容。
巴西今天仍然是咖啡生豆出口和产量最多的国家,虽然品质上和专注精品的国家并不能打。而在历史上,因为日本和巴西早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巴西咖啡商很早就认为日本是很有潜力的重要的咖啡进口国。而且当时的日本也有抛开传统的茶,而投向咖啡的趋势。
在战前培养的一波对于咖啡的热情以后,二战中进口贸易全面中断,咖啡开始紧缺。咖啡馆竟然开始供应“代用咖啡”,将坚果、大豆、谷物和树叶混合起来进行烘焙,再过滤出一种深棕色的液体。日本民众对于咖啡的热情,当时就可见一斑了。
咖啡馆在国内是重要的社交、工作空间。经济火热的那几年,听说北京咖啡馆里都是聊上亿生意的人。在日本,咖啡馆很多时候不是用来社交的,而是用来独处的。它是城市混战之中的避难所,是除了家里和工作场所以外的第三空间。所以许多咖啡馆会开到深夜,以抚慰日本社畜的身心。
在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中,有两篇文章描述了这样的咖啡馆。一篇是深夜咖啡馆,白天不开门的金星堂,而另外一家是在筑地市场、避难情绪浓厚的喫茶店。除了第三空间,还有像爵士咖啡馆(kissa)、古典咖啡馆、卡拉OK咖啡馆、甚至情色咖啡馆(热情工厂)这样的形式存在,拥有勃勃生机。
从题目上,原本期待是一本咖啡版本的《原宿牛仔》,以管窥豹,得见日本社会的变迁。只可惜社会方面的延展并不多,书中每个切入的角度鲜有明确的年代记录,实际讲的情况又从战前到战后都存在,所以稍显凌乱。
最后,书中有一章讲咖啡师的,提到了昭和时期琥珀咖啡的关口一郎。推荐昭和四杰另两位的大坊胜次、森光宗男的对谈录,《咖啡之道》。
东京八平米
8.6
[日]吉井忍 / 2023 / 上海三联书店
原宿牛仔
8.5
[美] W. 大卫·马克斯 / 2019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咖啡之道
8.5
[日]大坊胜次 [日]森光宗男 / 2023 / 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