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京都如晤》经典读后感有感

《京都如晤》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1 12:00:13
《京都如晤》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1 12:00:13   小编:

《京都如悟》是一本关于京都的旅行随笔,作者通过对京都的探索和感悟,描绘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文章中充满了对京都历史、建筑和风俗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了京都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启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一篇

每天中午在车上读一两篇。

昨天读到一篇里,提到古怨,特地搜了一下,居然是姜夔的曲子,还挺好听的。

另一篇里提到日本人喜欢送贺年片,想起小时候刚上小学也流行过,后来就消失了。

提到桂花叫木樨,形容桂花的香味叫馥郁,确实这个词比较贴切,桂花太浓烈了太香甜了,桂花之于秋天,就像腊梅之于冬天,是特殊的味道的标记。更喜欢腊梅一点。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二篇

一流品味。有比较多的日本汉学典籍方面的专业知识,书名没见过,作者不认识,更别提书中内容,但是还是在后半程发现吉川幸次郎、汤川秀树两位可以找作品来读的。事关书的雅事,从普通读者到高端读者,都有许多共同点,字里行间去了解和体会,以至于形成共鸣,是一件罕有的快事,如果能增点见识,即便不多的见识,打开视野,哪怕一隙的延展,也是好的体验。又回到品味,这是对某某人选择的赞同、生活方式的认同,心向往之;或者在假设的情况下,大概也会同样行为,有相似的心里状况。书信类似散文,多无固定主旨,语言游走,文思信马由缰,但总有可说的、想说的内容,或者写出常人难觉的细处,或者有不得不讲的满足和惊喜,每当此处,常有会心之感。同时文章又能从容悠扬,整饬凝练,不至于落为空洞无物的复制品,透着悄然形成的审美意识和人的价值观,这是人文二字最大的胜利,是阅读的本来样貌。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三篇

前几日都在读恼人的文学理论,社会学比较文化研究如《菊与刀》,亚马逊送来这本苏枕书的《京都如唔》,在候车时就读了一小半,萧瑟秋风细雨中,浓郁的日本风味和文人雅兴扑面而来,完全把人带到一个静寂美好的世界静下心来玩味四季,花事,古书,僧佛,不觉长长舒缓了一段时间。

16年曾和家人去日本旅游,对京都的印象最好。去的几家寺庙建筑各色,极具日本特色,清水寺,仁和寺,金阁寺等等。作者笔下的京都则不同于游客,是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古城。书中有很多日式庭院的图片,植物花草树木,映入眼帘地是一派苍翠的绿色,风雅之味沁人心脾。

书编撰了作者在日本读书的几年与国内友人的信函,每日的文字里是游学的见闻,加之作者古文功底深厚,对源远流长的中日文化浸润已久,关于各种古籍珍本,书法拓印的叙述也酣畅淋漓,读来令人雅信之余深感钦佩作者地勤奋与好学。

总之,是本值得一再玩味的好书。也可以看作去京都寻古探幽的一本标签。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四篇

有些场景,读罢可谓印象深刻:

此为旅人的心声。正因为可能的变迁,而更加珍惜当下。慢慢读来,竟生出一种每天时日,都要用心度过的感慨。

书信体读来亲切,并无晦涩的用词,因此觉得饶有趣味。作者是读书爱书之人,日常往昔多与四时风物、景致有关,也与读书、探书有关。

比如书籍防虫之策,古有烟叶、艾草、樟脑、艳阳天;如今转变为一袋鸠居堂防虫香。绿寿庵的金平糖,纪州的梅酒,四时的风物,春樱,团扇、风铃、蜻蛉、金鱼、空蝉、蚊遣豚,冬雪、暖炉、金橘、打哈欠的猫。朴素自然的风物,加上自身观感与旁征博引,就好像季春夜晚温一壶酒,边酌边读,风一吹,醉意三分又有些恍然了。

作者也极爱访京都之寺,"临济宗东福寺的汉籍,相国寺的承天阁美术馆,黃檗宗万福寺斋堂的木鱼,曹洞宗诗仙堂内狩野探幽的绘作"。

作者的游记,也尽是途中佚事,读来身临其境,仿佛也去过了金泽的雪天猫旅馆,带着那人情风味;仿佛也游荡过了镰仓,探寻了佛寺,听到寂寂钟声回响。

更感到身临其境的,是作者逛书店的酣畅、古本祭热气腾腾的豪迈。让远居这山间僻壤的我,也心生向往。

每天时日,还是要用心度过啊。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五篇

文字古雅,盈盈暖暖的话语讲述岁月静好的生活。但是在我看来,作者展出大量花香茶浓的诗意,那是她“人工”的生活,追求的文化底蕴,并非生活本身。文字像一个穿越时空的古人,讲述着文化与生活细碎,却总有种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疏离。书中有很多其实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引用经典,让我也“无端想起”当今潮流下在朋友圈集邮般打卡网红圣地,男孩女孩在精修的照片里珠光宝气,文学领域也有。读到96页,我猜想她大概想传达的更多是另一个时空的文化,与我们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但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写书信体?除了每篇文首见朋友的名字与日常的问候,看不见与朋友的一点互动,即使有是“想与你细聊”,聊的话题下落不明,这一别竟然是永远,读到下文也再没翻见。如果我收到这样友人的来信恐怕很难聊下去,信件是种对话式的交流,而她一直在自言自话,没有对朋友的一句真切关心或者谈论生活琐碎的气息。或许是因为信件要公开发表,所以删减了一些内容?在整本书里找不到除了“我”以外任何一个其他的人气儿,有人名也都是早就殁了的故人。

胡乱猜测作者大概平时都用来读书学习,在书中找乐,很少与人交流,即使交流也是“停留纸面”。

真正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是三毛,早期的三毛会说“今天的太阳好大啊!”一点阳光就会畅快淋漓地快乐。而文中总有一种刻意流露的的感觉。三毛在写留学时写的是与人交流的趣事,外国的天气。而作者更注重文化和学问,如果没有她的分享,也会缺失很多乐趣。写到这里都有点恍惚,不知道到底是在讲这本书还是说关于自己。读到书的开头我也潸然,原来吃饭也是一种乐趣。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六篇

2011年秋,来京都第三年,嘉庐君问我,要不要在他的《江海晚报》写个专栏,用通信体,篇幅不要长,讲一讲见闻琐事,分享给故乡的读者。报纸刊出,嘉庐君会攒好几期,连同稿费一起寄给我的父母。他们在熟悉的本地报纸上读到我的短文,觉得很亲切。据说也曾收到读者投诉,称内容不知所云。幸有嘉庐君宽容,不管我写什么,都刊出来。中途屡有停顿,转眼至今,竟有百篇之数。除去已在其他书里谈过的话题,拣出四十四通,贯穿七年,编作此书。专栏名原作“京都通信”,今题作“京都如晤”。感谢史睿老师赐题书签,我们在北京与京都的相逢,都是珍贵的回忆。

头几年的话题散漫琐碎,但也作了保留,因为后来很难有那样天真愉悦的好奇心。不过早年谈到的梅酒,后来年年都会泡,是五六月间不可少的“年中行事”。平常独居,很少想到喝酒。友人来时,恰可招待。当初因《小梅日记》、猫站长阿玉而对和歌山怀有格外的好感,后来邂逅山井鼎,对《七经孟子考文》产生兴趣,又去过几回和歌山。有一回拜谒崑崙墓归来,在遍植橘树的山坡上狂奔,拼命去赶一小时一班的电车,那些不曾在信中记录的细节,回想起来,很觉得快乐。往事历历,能看到自己兴趣的发生、深入,又或转移、变化,也能看到自己始终处于读书太少、学无进益的惶恐与惘然中。

在这里的若干年内,前后搬了三次家,总没有离开北白川、银阁寺的区域,因为倾慕罗、王旧迹,又喜爱人文研分馆。去岁初春以来,与朋友书店做了邻居,附近还有善行堂、竹冈书店,上下学途中,看书更为便利。清晨,听到旧书店开门劳作的声响,觉得是一天很好的开始;深夜,听到旧书店主人落下卷帘门的动静,总被他的刻苦、勤勉鼓舞。窗前一屏青山,令我体会到温和静默的凝望与关怀。作为成长、阅读轨迹的记录,“京都通信”还在继续。因不知何时离开此地,山中的读书岁月也更值得宝爱、珍惜。

丁酉蒲月初三,枕书记于北白川畔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七篇

这是读的苏枕书的第一本散文集,不论什么时候读都别有一番风味。流连于她笔下的四季之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冬有落雪,春则落英缤纷,好一幅京都浮世绘。用的是朴素的书信体,让人想起从前写信的岁月,从前车马邮件都慢,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他就懂了。可是那些印迹应该散落在天涯了。

虽然是细碎平淡的生活,但是在枕书笔下如蝶翩翩,轻盈婉转。她写道,“每日清晨与黄昏,窗下总有一队蓝袍的年轻僧人一个接一个长啸而过,前一个吟罢,后一个再接上,悠悠不绝,很动听。询问才知道,这是他们的发声练习。经要念得好听,必得如此练习日久。”千年古都,见字如晤。让我这个寺庙爱好者,对京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作者笔下的京都书店、猫、食物和花等等,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流蜜般沁甜可爱,她写道,“竹筒插过大束莲花、蔷薇,还有雏菊。终于在入秋后某个干燥的清晨嘣一声裂开。我觉得好可惜,猫却非常高兴,追着满地打滚。”很久没有这种闲适的感觉了,那些生活的小确幸就散落不留心的角落里,等我们去发现。

而后对日本的风俗人文略有带过,“今天过后,吉田神社又要恢复清静。这个地方,春天有樱花,夏天满山浓碧,秋季菊台前可以看见天上清皎的月亮。夜中有霜,月光泼了满地,白砂皎皎。大雪后山里很冷,有巫女在廊下糊崭新的纸窗,大卷洁白和纸滚在地上,乌黑头发,朱红的袴。对日本画里菖蒲花极常见,呼作燕子花。光琳有名作《燕子花图》与《八桥图》,俱为大幅金泥屏风,鲜碧剑叶,宝蓝花瓣,幽静中难掩镂金刻玉的光彩。日本传统建筑内部采光不佳,深廊纸门,重屏垂帐,黯淡光线里一张浓墨重彩的屏风,好比白面朱唇峨峨高髻的艺妓,身裹金丝点缀的锦衣。如今日本尚有艺妓专用的传统口脂,曰“艳红”,以京都产者为最佳,即“京红”。层层粹取红花色素,盛于白色陶器或贝壳内,有珠玉的光泽。价格也昂贵,因有“金一文,红一文”之说。”其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满腹经卷在作者笔下都成诗意缓缓流淌,总觉得作者生活在古代,还有那种我有鹿鸣,鼓瑟吹笙的文人雅趣。

这本书陪伴我尽一年时光,只要心在桃源,我心安处是吾乡。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八篇

苏枕书的新书《京都如晤》由中华书局于2017年8月出版,这已经是我阅读苏枕书关于京都日常的第三本书了,以书信的方式,写者也能更加随心肆意些。读之也发觉有意思之细节,书信的落款不尽相同有“枕书”与“松如”两种,初觉惊奇,以为会有某种玄机,一一记录未发现任何特别之规律,想必与时间落款新旧历交错一般,也从侧面突显此做为率性随心之笔。记得初看到推荐之时,有豆友评论,“京都或者日本养活了多少中国作家”想及此,不禁在脑中换了一种思维,“有多少中国读书人向往京都或者日本那种缓步娴静的生活”。

拿到书后开始翻阅,第一篇便是写于2011年的《闻木樨香乎》,阅读此篇之时恰逢小城桂花飘香。骑车在小巷中穿行,某个拐角过后会忽然袭来一阵桂花香,或路过某户人家,虽院门紧闭,桂花香味已经迫不及待窜入鼻中。虽不及当年去到杭州,街巷尽闻桂花香,却也为上下班的骑行增添了不少乐趣。《闻木樨香乎》文题出典自《五灯会元》记载的“吾无隐乎尔”之事,此篇很有苏枕书风格,既注重周边生活,四季轮转,花之四时;又能思及相关典故,旁征博引。此文风不禁让人羡慕又折服,亦感怀自己所知甚少,还需时时勤勉。

《靠山吃山》一篇,苏枕书写到,“此刻雨初歇,风也停了,给你回信。前日跟你聊发现很多我在这里习以为常的事,你依然觉得新鲜。看来以后我们在信里可以讨论的内容就更多了,也是我描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的动力吧。”话说从《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到如今的《京都如晤》,无一不是京都的生活日常,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依旧觉得吸引力十足。作者所谓之日常,或许便是你我内心之向往。也时时会想及自己周遭的日常,或许亦有许多值得关注之事,但这些日常中的闪光点,被内心强大的叫做“习以为常”的光晕遮蔽,过后回想踪迹全无。

此文中引用的安田阳介的《吃大文子山》中的话语让我联想到了看过很多遍的日本电影《小森林》,还有终南山之中的隐居者,甚至近日在b站上关注的三位野居青年。《小森林》中,桥本爱料理所用时蔬、野味,我所居住的小城均有出产,所以看的时候很有亲切感。也不时思索,虽然物产相同,此地的乡村生活远不像彼地静谧、舒适。看过几位终南山隐居者的书籍之后,就在想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许便在于心境,或者“讲究”二字。看罢世界,归于恬静,与自小便生于村落的人,心境固然不同,一个看淡风景,一个想去遍览世界。后者自然不会去在意当下生活品质的提升,内心想极的是离开。写至此突然想到晴耕雨读的张公子之前曾评价一本书,“会引发思考的就不是烂书。”作者的“习以为常”所引发我的思考何止此一二。

苏枕书对于书店之爱人尽皆知,早在《有鹿来》中便一再强调,关于书店之事已在《京都古书店风景》中详尽介绍,不再书写,却也终忍不住写作一二篇。这本《京都如晤》因是多年积累的书信,亦无此顾虑了,将日常逛书店,购入古本,参加古本祭一一记录。甚至会推荐一些日常所看的剧集。提到到三上延的轻小说《古书堂事件薄》,我对于古书店的兴趣,以及基本的知识皆来源于此书。还提到了日剧《重版出来》也正是我的心头所好,每日工作疲惫之时,会想起如同打了鸡血似的黑木华,顿觉干劲十足。当然日本的书店也在慢慢的凋敝,市场慢慢的萎缩,时时有人对此嗟叹不已。但就如所者所言,“一味叹息时代堕落,并无用处,不如思考如何留下一点用心的东西,可传诸后世,不惧后人评点。”

我很喜欢《初春之海》中,作者引用汤川秀树文集《书中的世界》之中有关其父亲的描述。“父亲兴趣极广泛,对某事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搜罗该领域所有的书籍。二三年间专注于此,然后再有新的兴趣,买下一切必要的书,穷尽和洋图书,乃至汉籍。于是家中全是书,完全是在书里生活......而学者就是这样的吧。像某种蜗牛,不仅蓄积可见的书籍,还蓄积可见的种种知识,始终背负着与之相伴的先入或固定观念,只好缓缓前行,这就是学者吧。”

恰好近日沉迷于“一席”讲座,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30分钟的宣讲。他们的谦和、低调让人动容。个个满怀学识,初一上台均显紧张,开始之后渐入佳境,完全沉浸于宣讲之中,言语幽默风趣,情绪也非常高昂。也许这就是知识进入一定境界之后所显示出来的睿智与内敛吧。

因是日常,才能让我尝试与自己的周遭产生关联,读之此,思及彼。由于知识有限,对于书中所讲典籍着实摸不着头脑,所以尽言粗略感触与思索。盼望有朝一日游览京都,遍览古书店,寻访古刹名寺,让思维与身体都徜徉其中。

京都如晤读后感第九篇

前年夏天上海书展,枕书的《京都古书店风景》首发,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站起来,第一句话就引发了哄堂大笑:“枕书姐姐,我是读着你的书长大的……”在许多人眼里,十五六岁还没长大呢,说这话是不是太早了?何况枕书才二十多岁,十五六岁的小朋友能读几年她的书呢?

事后我默默算了一下:枕书开始大量写作、投稿和发表,始于她十七岁上了大学;小朋友如从七八岁有了自行阅读的能力,七八年追着读下来,说读她的书长大,怎么就没有这个资格?是我们“大人”又自以为是了,就像《小王子》开篇说的那样。

还是都怪枕书的文字生涯开始得太早啊,而她还永远那么一幅学生气的萌萌的样子!

算下来,我认识枕书已超过十年,而刚相识时,她在年轻读者中已有一定影响。二〇〇七年九月,在夜行的火车上,一位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主动和我聊起了他和同学们关注的文学新人,第一个就是“你们江苏的苏枕书”,让我吃了一惊。不过,一时取得成绩、引起关注容易,坚持下去就需要对精神层面无止无休地探求了。十年之后的今天,枕书出版了十八种书(这一部正是第十八种),其中当然有她擅长的小说、散文,有学术、文学名著的翻译作品,也有人文类著作,这些都构建出了她丰盈的心灵世界。现在她又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图书交流史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孜孜以求。不用说,未来的苏枕书也令人期待。

这十年里,与枕书以网络联系居多,相聚之日却很少。最初是她还在国内念书,放假归来,偶尔约见,后来她去了日本,就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见。她爱唱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便跟着哼,找出谱子来试弹。她要看花草,于是许多次,带她看濠南别业的藤花、博物苑的药圃、啬园的林木。

难得的是在异地相见。最先一次是在上海,带她认识了几位有趣的友人。最近一次是在北京,与友人参观了她的喵喵居,又一起逛书店,在街边看玉簪花,去南锣鼓巷寻访查阜西先生的故居残迹,那真是客流如水、斯人黯然的时刻。

我们都喜欢书,不愁没有话题;都写过书,亦可交换。她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书,哪怕等人的片刻光阴,也会利用来读书。有次她在报社相候,我来时,她正捧着大大厚厚的新版《吴梅村年谱》在读,真不怕累赘。我们最兴奋的事情,不是说买书,就是说读书的发现。我疑心她的大部分稿费都变成了书,难怪她在信里常说自己贫穷。

二〇一一年秋天,枕书负笈京都已有两年光景。我邀她写个“京都通信”的专栏,用给我写信的方式,谈谈在京都的生活和见闻。之所以选择书信体,是因为写起来可以随意些,不会给她增添太多负担,读来又亲切自然。那正是满城桂花香的时节,我说,第一篇就从日本的桂花写起?于是就有了《闻木犀香乎》。而我,也特为拟了一个新号“嘉庐”。

写了没多久,枕书提意见:“说是‘通信’,有来无往,不好。你得给我回信……哪怕写几句也好。”想想三五百字换她一千多字,好像划得来,于是欣然写之。只是,从此又生怪现象:有时我还没催稿呢,她兴致大发,反先催我:“该给我写信了!”令人恍然若入庄周之梦,不知她是编辑还是我是编辑,她是作者还是我是作者……

枕书的读者,目前仍以年轻人居多,这回却首先引起一位长者的关注。老人家年轻时学过日语,跟着章品镇先生、辛丰年先生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如今追着专栏,见面就说获得了许多新知,还细细打听作者。只可惜小城里这样的知音太少,反倒遭遇了些莫名的压力,我则深信专栏的价值,也深信有结集出版、赢得更多读者之日,因此一味顽抗,竟坚持至今。当然,也曾以为可能中断,又联系《南方都市报》的友人,为枕书另辟专栏,这就是现在同样持续更新的“京都读书记”。

枕书常说自己如何珍惜京都的岁月。京都是什么呢?从来信中就可以看到,是鸠居堂的香、文房店的纸笔、大文字山的毛栗子、绿寿庵清水的金平糖、宗忠神社的紫藤、真如堂的樱与枫、吉田神社的节分祭、南禅寺的僧人、知恩寺殿外的手工市、大晦日的钟声,是“山前风景,由三月末的樱花,到四月初的新绿,层层叠叠,更换几重,如今则是一日绿似一日。山鸟朝夕啼啭,清越动人”,是“古本祭”和无穷无尽的买书,是在如此平和静谧的时光中安置心灵,感受美好,寻求智慧。

听过枕书发来的一段鸭川流水声录音,不疾不徐、汩汩不绝,听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就在这来自鸿蒙、永无止息的声音里,旅人的客心渐渐淡去,木香花开了一年又一年,少年人渐渐长大,信札也积累到了可以结集出书的时候。

严晓星

丁酉端阳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